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苏东坡的书法,为什么能在北宋排名第一?

这和儒家思想有很大的关系。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其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工于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传世。

苏东坡在诗词文书画上的成就到底有多大?

苏轼(1037年1月-1101年8月),字子瞻、和仲,号铁冠道人、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死后追谥文忠, 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嘉祐二年(1057)年进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一个绝对的全才,一个百科全书式的艺术巨匠。有着巨大人格魅力的他融合了儒、道、佛三家的思想,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人格精神,性格正直、乐观而又豁达超然,一生际遇坎坷却始终屹立不倒,无论身居何处,都能随遇而安、有所作为。

作为一个诗人,现存约二千七百多首。他的诗题材广阔,风格多样,善用夸张比喻,笔力纵横,穷极变幻 ,对后人影响最大的是抒发人生感慨和歌咏自然景物的诗篇,很好的表现出宋诗重理趣,好议论的特征,为宋诗的发展开辟了新的园地。

其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共同造就了宋诗新的生命。

作为一个词人,苏轼现存词三百四十多首,他冲破了专写男女恋情和离愁别绪的狭窄题材,扩大了词的题材,丰富了词的意境,扫除了晚唐五代以来的传统词风,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词的革新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苏轼的词既有抒情写景、说理怀古、感事等题材,也有清旷飘逸、空灵隽永、以至缠绵妩媚之作,真可谓无一不可入词,无事不可言词。

后世将苏东坡与南宋的辛弃疾并称为“苏辛”。

作为一个散文家,他现存各体散文四千余篇,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代表了北宋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水平。

“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其散文既有诗情画意,又有浩瀚气势,既蕴含美学兴味,又具有哲理深度,形成了文理自然、雄健恣肆的散文风格,把散文的文学性、实用性、通俗性都推进一大步。

苏轼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散文成就也与文坛领袖欧阳修的散文一起被称为“欧苏”,可以说苏轼是宋代古文运动的集大成者,更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散文大家。

作为一个书法家,苏轼擅长行、楷书,他曾遍学晋、唐、五代名家之长,尔后自成一家 ,自创新意。

其书法不拘小节,字形章法布局俱佳,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并且他在书法体态以及笔划形态上的变革大大丰富了书法的表现力,增加了书法的观赏性,使得书法不仅可以玩味体势形态变换带来的艺术趣味,还可以玩味笔划形态的变换带来的无限意韵。

苏轼在中国书法史上的影响很大,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作为一个画家,苏轼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他的画作遒劲有力、画面简洁,充满着旺盛的生命力,画风洒脱、豪放,可以说是其内心感情的真实写照。

苏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最早提出“士人画”,认为“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他主张,画不应着意于形似,而应注重寓意,表意,用意传情,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应能表达作者的主观感容情。

官场生活中的不如意,造就了苏轼文学上的耀眼辉煌。然而他之所以能成为后世人们争相喜欢崇拜的对象,除了才华还因为他那旷达乐观、不屈不挠的品格,虽身处逆境之中,却始终保持一种超然物外,随遇而安的达观胸怀,不放弃对人生的热爱,对美好事物追求。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东坡,他把别人眼中的苟且活成了自己的潇洒人生。

正如那句:人生缘何少快乐,只因未读苏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