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篆刻用的刀和核雕的区别(篆刻讲究()()和刀法)

1. 篆刻讲究()()和刀法

篆刻三法指的是篆刻艺术中的三种基本技法或方法,包括:切,破,雕。

1. 切:切指的是用刀在印章的版面上直接刻划出形状和线条,通过刀法的力度和角度来产生不同的效果和纹理,以表达创作者的艺术意境。

2. 破:破即用刀在印章的版面上形成或者突出一些间断、残缺或破损的效果,以增加作品的变化和艺术张力,并且更具有独特的审美效果。

3. 雕:雕是指在印章的版面上通过雕刻的方式刻出立体的图案或文字,这需要更精确的刀法和技巧,以产生更细腻、真实的艺术表现。

2. 篆刻里的刀法

1,篆刻执刀方法

第一种:与执笔法近似,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刀柄,中指抵住刀柄.无名指和小指紧贴中指。刻印时五指齐用刀,小指向前伸.触及印石,起稳定腕力控制平衡的作用。这种握刀法刀转动自如,便于灵活细致地表现印文线条的微妙变化。适用于质地较软的小型印材,刻细劲的朱文铁线篆印。

第二种:用拇指抵住刀柄,其余四指握柄上端,五指合力自上而下运刀。刻印时指掌俱实,全靠手腕的灵活运作。这种执刀方式便于发力,所刻印文线条浑厚富于力度,适宜刻白文大印。

2,运刀的方法

冲刀法。刀柄侧斜,以刀角入石。指实掌虚,五指和乎腕用力推刀,作上下、左右、顺逆的冲刻。其中横冲是以刀外向倾斜,刀锋右角插入石中。运刀时.中指自右外向左推刀。竖冲则以中指拨刀,上下向运刀冲刻。逆冲是以拇指、食指捏刀柄,中指后抵,卧刀柄于掌侧“虎口”,自下向前推冲。运用冲刀法时无名指和小指起定位作用,抵住印面.控制力量,防止跑刀。

切刀法。五指握刀,刀柄垂直,以刀角入石,运用腕力频频向下按刀,使两刀刀角交替切进石内,将切出的刀痕连接成印文线条。切刻时按刀用力不要太重,使刻出的跳刀痕迹错综不齐,形同锯齿。应使切刻出的线条气势连贯,浑然一体。切刀法所刻印文浑厚苍劲,刀法意味浓厚,并能锲刻较硬质的印材。

冲切混合法。以冲刀为主,运行中参用切刀,切冲互补,增强刀法的表现力,丰富用刀韵味。

3,刻印文的方法

双刀法

在印文笔画两侧施刀,用两刀或两刀以上把印文笔画的实线刻出。朱文印是沿笔画两侧刻出外廓,用切戳的方法将笔画之外的印底剔铲掉,使印文笔画凸起在印面上。刻朱文印用刀要求通畅贯气、线条均匀。成功的朱文剖面呈泥鳅背状,产生书法中锋用笔所具有的力透纸背、浑厚饱满的艺术效果。

用双刀法刻白文印,是沿印文笔画内侧两面施刀,把笔画实线刻掉,保留平整的印面,留下凹入的笔画线条。刻白文要求用力均匀利索,印文轮廓线清晰、光洁。双刀法每一笔画都要两次或更多次用刀刻出,运作方式是固定刀位和运刀方向,转动印石,基本上都是在线条右侧施刀.最后用切刀将线条起止遗留的燕尾和茬口修整好。

单刀法

指印文笔画用单线刀迹完成,用于刻细白文。在印文笔画实处用刀。单刀法不是只用一刀一次刻成,也可以采用重刀复刻。不过所有用刀要走向一致,不能显出复刀的刀迹。单刀刻法要求运刀隐健、肯定,构成生辣自然、不加修饰的效果。

刀法是篆刻艺术形式美的表现手段。具有熟练的刀法技巧,能够操刀自如尽随笔意,达到起止凝重、达刀流畅、转折灵动,能肯定,准确地表现印文线条的的韵律美和造型美.同时刀法运用得好,也具有形式美感。像不同用刀产生出的流动、毛涩、斑驳、冶铸痕等金石韵味。成功的刀法是刀中见笔意,笔中寓刀韵,刀笔互不相害.韵吐隽永、和谐统一。

总结:

◆正入正刀法:正锋入石,刀干与石面略有角度。

◆单入正刀法:侧锋入石,一刀希能刻一划。

◆双入正刀法:侧锋入石,两刀成一划,方向相反。

◆复刀法:侧锋入石,一刀不能刻成一划时,向同方向再刻一刀。

◆冲刀法:正锋或侧锋入石,向前推进。

◆切刀法:侧锋入石,向下压切。稍具前推之势。

◆涩刀法:侧锋入石,磨擦前进。

◆迟刀法:侧锋入石,用力重,稍退即进,行动缓慢。

◆舞刀法:侧锋入石,一左一右,回荡前进。

◆轻刀法:正锋或侧锋入石,力轻浅刻。

◆埋刀法:正锋入石,刀锋压低,贴近石面。

◆平刀法:刀口平贴石面,铲平底地用。

◆留刀法:存意而不存形,故无刀可言,只用於转折处之虚笔。

以上所述用刀十三法,经解释后,即知实在没有多少玄奥之处,而只是切冲两式刀法的活用,正锋与侧锋的不同而已。

3. 篆刻刀是什么

一般篆刻刀的常用尺寸有2mm、4mm、5mm、6mm、8mm,这个主要看个人习惯,有的人喜欢对于不同的石料用不同尺寸的篆刻刀,就是“小刀刻小印,大刀刻大印”,我在金石印坊学到的。

4. 篆刻刀的用法

锰钢材质的篆刻刀属于入门级篆刻刀,还是挺好的。

因为锰钢篆刻刀比较耐用,使用久了以后也比较好磨。

此外,锰钢篆刻刀市场售价比较便宜,一把只需要几元钱。摩氏硬度为4以下,做工一般很普通,没有什么份量,这种刀只适合于学生或最初级入门者使用。

5. 篆刻的刀法有几种及其特点

在篆刻书籍中和人们研究篆刻技法时,都提到“用刀十三法”。十三法的由来,是历代篆刻家在篆刻过程中创造出来的种种用刀的办法,加以整理,归纳为十三法,这些刀法并不是绝对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印文字体表现的需要而运用各种刀法。当篆刻艺术向前发展过程中,用刀的方法,也必然随着向前发展。现在将用刀十三法,分列如下。

1.正锋正入法。是以刻刀的中锋入石,和写字用中锋一样,刀柄较直,刀刃的一角着石,刀柄略向外斜,从外向内,自上往下刻,要指实掌虚,五指和腕一齐用力。刻出来的笔画,雄健有势。

2.正刀单入法。也叫“单入侧刀法”,又称“单刀法”,是以侧面刀入石,如写字用侧锋一样,刀柄略卧,向右方倾斜一点,刻出来的笔画,表现雅而美。

3.正刀双入法。即“双刀法”。也是双入锋,就是用侧刀从字笔画两边来刻,刻法与正刀单入法相同,不过正刀单入是一刀刻成一笔画,双刀单入法是一刀只刻出一笔画的一半,对修正笔画的起、住、顿、挫时,重要的是要有刀势,不要滑,滑则软弱,不生动。

以上三法均属正刀。

4.冲刀法。又名“飞刀法”。就是用刀一直向前直刻,如冲锋状。方法是指实掌虚,五指和腕用力,将刀刃的一角着石,刀柄向外斜,从外向内,自上向下刻。另外,执刀与前相同,只是以无名指和小指顶住石章右侧以控制力量,并避免跑刀。刀柄向内斜,自怀内向外推,自下而上直冲过去,在一印刻完后,如感到不足之处,也要用冲刀补救。这种刀法,刻白文印较妙,笔画细而古雅。

5.涩刀法。又名“挫刀法”。就是行刀时审慎前进,欲行不行,在行刀之中,微微摇曳其刀锋,今其笔画之两边相摩盪,产生涩滞的效果。此法用之摹古,却能得神。

6.迟刀法。就是用力沉着,刻的笔画较深。

7.轻刀法。即行刀轻举,不痴重,在刻到两笔画紧紧相依的险要处,行刀要轻稳而锋利。如刻石质松软的印章和刻小字多的印章,多用此法。

8.埋刀法。是用刀深刻,不露刀锋,如写字中的藏锋不露,有人把它叫“伏刀”。

9.舞刀法。也叫“刺刀法”。行刀时,用刀锋左右徘徊磨盪前进,刻出来的笔画,两边都有芒刺,但是要出于自然,无做作气,不然则容易流于俗气和臃肿无力。

10.切刀法。就是刀柄直立,用力向下直切。对轻滑败笔(刀笔)处,可用切刀补救,在留刀处,最好是用切刀补足。如遇到较硬难刻的石章时,可用切刀法。

11.平刀法。是专为刻朱文平底子用的。如觉得已刻的朱文有些呆板时,可用平刀起其脚,再以复刀救之。

12.留刀法。凡刻到两笔相接的拐折处,不要一刀刻足,以防刻的过多,不容易收拾,就是留有收拾的余地。

13.复刀法。就是“补刀”,原刻的一刀,感到意味不足时,在其毛病处,顺复一刀,以补其不足。另一种则是一刀刻去,再反回刻一刀,以补其不足,这叫“反刀”,也是复刀的一种。

6. 篆刻刀法教学视频

篆籀笔法是一种汉字书法的传统技艺,训练方法如下:

1. 临帖练习:查阅篆刻书法的经典作品,进行临帖训练,追求字形、结构、笔画等方面的准确和美感。

2. 查阅相关书籍:了解篆籀书法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包括节录和整理篆刻典籍的书籍,了解其文化背景和艺术特点,从而更好地理解和领会其精髓。

3. 示范讲解教学:聘请有经验的篆籀书法老师进行示范讲解教学,从技法、用笔、用墨、发力等方面深入讲解篆籀书法的基本要领和技巧。

4. 反复练习:反复练习篆籀笔法,刻意模仿和钻研篆刻的各种文体、构造特点和艺术表现方式,通过反复练习来熟练掌握篆籀笔法,提高书法水平。

5. 几何形状练习:训练篆籀笔法需要对几何形状和比例有深刻的理解,例如点、线、面、圆、曲线等等,可以通过练习这些图形来提高篆籀笔法的准确性和美感。

以上是篆籀笔法的训练方法,需要长期的坚持和努力,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可以在专业书法机构或者书法社团中寻求帮助和指导。

7. 篆刻刀法口诀

南宋文学家汪藻,诗人汪元量,宰相汪伯彦。 元代航海家汪大渊,曾经两下东西洋,游踪广远。 元末清初散曲家汪元亨。 明代戏曲家汪道昆、汪延讷。 清代有医学家汪昂,著有《医方集解》、《汤头歌诀》等,非常实用,流传很广,对普及医学有所贡献; 散文家汪琬;书画家汪士慎,善于写诗,精通篆刻和隶书,工画花卉,尤其擅于画梅,笔墨清劲,对后世影响较大,是"扬州八怪"之一;军机大臣汪由敦,以办理公文敏捷干练而著称,也善于书法;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汪中,早年因曾经助书商贩书,所以遍读经史百家和天文历算,所作《哀盐船文》被杭世骏所叹赏,从此文名大显。他尤其致力于西洋数学,曾经自制仪器多种,测绘黄河新旧海口地势。他还曾为墨子荀子翻案被统治者视为"明教之罪人"。 女作家汪端,编著有诗集《明十三家诗选》、小说《元明佚史》。 太平天国将领汪海洋,京剧演员、剧作家汪笑侬。 早期话剧活动家、演员、剧作家汪优游;著名诗人汪国真。 明星:汪东城 汪峰 汪涵 汪明荃 汪佩 汪佩蓉 汪蕊 汪正正 汪皓 汪雨

8. 篆刻刀法百讲

篆刻的三法是指"点、势、痕",并不包括章法。

1. 点:点法是指篆刻刀在印章上点刻出的印面,通过点刻实现线条的精细、细腻和变化。点法是篆刻的基本技法之一。

2. 势:势法是指篆刻刀在印章上的描摹、运势和造势。通过势法的运用,可以使印章的形态、形象和气韵更加生动和富有动感。

3. 痕:痕法是指篆刻刀在印章上的刻痕,通过刻痕的深浅、密度和重心来表现印章的质感、纹理和层次感。痕法是篆刻的重要技法之一。

章法是指印章的整体布局、构图和比例的规范和要求。它是篆刻艺术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不属于篆刻的三法,而是篆刻的设计和创作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因素之一。章法的运用可以使印章的形象更加协调、美观和有序。

总之,篆刻的三法是指点、势、痕,而章法是篆刻中的设计和创作要素之一。

9. 篆刻最为广泛最实用的两种刀法

篆刻刀法多样,有斜刀,冲刀,切刀,揺刀,划刀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