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如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叮木,表达了书法怎样的境界?

在古人的书法理论中,经常会有“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叮木”等等形象化的阐述,还有各种各样类似的阐述诸如“千里阵云”、“万岁枯藤”也是耳熟能详。

那么我们在面对这些具有非常主观想象意味的形象化描述时,如何尽可能地去理解古人想要表达的真实意义呢?

如果“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用以比喻笔画的形态,那“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叮木”则用以比喻笔画的肌理我们知道,中国人无论对人、对物的审美评价,都是由外及里地深刻研判,譬如对人的外貌有非常玄奥的相面术,对人的内在性情、志向、品格等等更是要求甚高。再譬如国人崇玉,把玉质与人品联系起来,所谓玉有六德,温润细结凝腻对应人品的仁义礼智信勇。

书法也是一样,仅仅有“千里阵云”、“万岁枯藤”的笔画外形是不够的;重要的是气质!即笔画的质地,因为它是平面的,也可叫“肌理”。

“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叮木”等笔画肌理,为的是表达书法“朴拙”的审美境界。从这几个形象的比喻可以看出,这些肌理都是自然形成,绝无人为造作,也就是说,尽管书法线条的形态完全由书写者控制,是做作的;那书法笔画的肌理感,无论如何应该出于自然天成,这样才符合古人“天人合一”的中道思想。

从审美角度看,我们的本土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就专门强调了“返璞归真”的道和理;明代大书法家傅山也有类似的论述:“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并以此审美论点影响了中国书学几千年。

书法,无论古今,一直是饱学之士的爱好,充满文人趣味和朴拙的审美价值观。他们在作书时,追求“屋漏痕、锥画沙、印印泥、虫叮木”等笔画自然古拙的肌理感,其实是在追求一种大巧若拙、天人合一的艺术之最高境界,也是哲学家冯友兰先生所总结的人生的最高境界。

这是书法的功力达到一定的程度,也就是最高境界,才能有这种笔法之态,就是笔法、墨法、速度的宗合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