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什麽是微雕艺术?

微雕艺术是我国传统工艺美术品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它是在米粒大小的象牙片、竹片或数毫米的头发丝上进行雕刻的,其作品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方能观看到镂刻的内容,故被历代称之为绝技.
微雕施工面积极小,没有相当高的书法功底和熟练运用微雕工具的技能是难以完成的,且刻作时,要屏息静气,神思集中,一丝不苟.
微雕,顾名思义,是一种以微小精细见长的雕刻技法。
中国微雕历史源远流长。远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现微型雕刻。战国时的玺印小如累黍,印文却有朱白之分。众所周知的王叔远的核舟,也是中国历史上微雕艺术的经典之作。
篆刻边款艺术是微雕艺术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明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这方寸之中,用铁笔题书作画,寄托情趣,自娱自乐。及至寿山石成为印章材料之后,寿山石的微雕艺术便开始出现。清初杨璇、周彬都曾在寿山石雕品的花纹僻处刻以小字,“西门薄意派”雕刻大师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丛、石缝中以极细的笔画刻上自己的姓名和制作年月,以后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边,以极细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诗词作为边款。
到了20世纪60年代,随着放大镜等先进科学仪器在微雕领域的运用,微雕艺术便成为一种别具一格的崭新艺术。作品中所刻的文字愈来愈小,内容也愈来愈多。20世纪80年代,陈忠森等一批有志于寿山雕创新的艺术工作者,在长期的实践和研究中,认识到寿山石质地脂润、柔而易攻,便在微雕上进行大胆尝试,获得了成功。他们微中求精,进一步发展了微雕艺术。陈忠森的微雕作品,“微”到需用高倍率的放大镜才能看得清楚。比如他的微雕作品《兰亭序》,用的是一颗仅1立方厘米、比大豆大一些的田黄石,全文300多字,只用一个平面全部刻完,难怪当代著名书法家启功称赞他的微雕作品“细如蚊脚,游刃纵横,技进正未艾也”。
微雕艺术“艺在微”,愈是细微,功夫愈精,价值也愈高。微雕也是十分讲究画面和章法的艺术,这就是“意在精”。微雕的雕刻师首先要有很的书法和绘画功底,虽然微雕细微到无法用肉眼辩认,但在放大镜下仍然十分精美,如大幅的书法精品。陈忠森除了微雕书法外,还创造了一个新品种—微雕画。他利用寿山石自身色彩斑斓、纹理万千的特点,配以山水、花鸟、人物,首创了熔金石书画于一炉,又有别于金石书画的新艺术。他的微雕作品“百只熊乐园图”在美国“世界艺术中心”参赛,荣获第三届金鸡奖唯一的“特别金奖”,轰动一时。
近年来,福州组织有微雕研究会,会员10多人,其中李一鸣的微雕书法作品曾在日本相关赛事中荣获“特别奖”,此外,还有陈东生、陈明德、张平、杨世膺、刘镛奇、林右熹、林钦松等人,也卓有成就。
微雕特别讲究选材,其石材质地要求绝对精纯,容不得有半点砂格和半丝裂纹,因为半个砂点就可能刻10多个汉字。其次,微雕的刀具也是特殊的细刀,既要尖细,又得锋利。第三,要有特别精熟的书法和国画功底,雕刻的时候才可进行“意刻”。第四,临场要屏息凝神,集中意念,毫厘千钧,一气呵成。第五,运刀要稳、准、狠,只有这样,才能使书法和刀法笔意达到完美的统一。
20世纪90年代,游嘉瑞开辟了“案头摩崖石刻”的寿山石书法微雕新品种。寿山石的案头摩崖本来就小巧玲珑、千姿百态,再配以微雕书法艺术,就更具有欣赏价值,因而人见人爱。
自2005年以来,来自祖国的旅美微雕艺术家谢杉杉(Mr. Shan Shan Xie)在纽约展示他的微雕绝技,深得美国人民和广大华侨的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