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书法的横行笔一定要中锋吗?

一般来说,横画的写法并不是一味都是中锋行笔的。

中锋行笔一般是在点画线条的中段部分,这一部分大多都不需要调整笔锋。调锋主要在点画的起笔和收笔处。

在古代的确横向笔画有用侧锋技法的但不是主要的技法,原则上是不宜提倡的。虽然能够使得线条形质变化丰富,但其线条的质感没有中锋线条立体感好。

我个人认为,侧锋就是在点画的起笔或收笔的那一瞬间才用,在笔锋通过衄挫调至中锋以后就当以中锋运笔为主。虽然在王羲之的书法并非全部都是中锋用笔,但中锋运笔仍然是主流笔法。古人说“正锋取劲,侧锋取妍”二者都不可缺,但中锋为主,侧锋为辅也是不争的事实。

那么为什么要以中锋行笔为主呢?

一方面中锋笔锋最古的笔法,据说源于篆书,如李斯的篆书,还有隶书的笔画。

二是中锋技法的线条形质最好有立体和形质感。这种审美也和我们的文字之源有密切关系。因为世界上的大多物体都是有形质和立体的,不是完全几何化的平面的。而我们的书法之取法取形之源就是人和社会、自然的一切事与物。

基于这个原因书法的中锋运笔自然而然会成为人们的审美的基本的也是最高的标准。

不是。

如北魏《元显俊墓志》的横画,就是一个标准的侧锋。

运笔的方法,即侧落笔,不做任何多余动作,运腕,至收笔处停笔。整个行笔过程中,笔锋是处于笔画的上端,而非“点画中行”。

唐人写经,敦煌写经,《灵飞经》,多侧锋行笔。

王珣的《伯选帖》,很明显的看到是侧锋的运笔方式,线质怎么样,我想也不用再赘言。

自从李唐王朝独尊大王以来,王羲之骏健遒劲的书风,一直沿续到今天,作为后世书学审美标准,而侧锋,更易于表现这一审美范畴,唐张怀瓘说:“点如利钻镂金,画似长锥界石,依兹用笔,坐进千里。”是将侧锋物象化了,可见侧锋用笔的重要性。

北宋后,五字执笔法,中锋大行其道,大家也廖若星辰了。

你会说,元明清也有大咖啊,可是,元明清的牛人,和晋唐比起来,那差的远呢。

正如黄庭坚把张旭,怀素,高闲等写狂草的和尚进行类比,认为除了张旭外,余人皆有奴仆之态。

笔法的核心,正是侧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