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邦国老师核雕百度百科(邦国概念)

1. 邦国概念

早期国家有几个以下特征:

1、王位世袭制

2、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3、血缘维系宗法制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有将近5000年的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中国古代史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0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046年)和封建社会。其中封建社会可分为五个阶段:战国、秦、汉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阶段。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的阶段。隋唐五代时期是封建社会的繁荣阶段。辽、宋、夏、金、元,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阶段。明、清,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渐趋衰落阶段。

2. 邦 国 区别

邦是国家的别称,如果游牧民族建立了封建国家,那么可以称为邦或者国,不过大部分时候是部落形式,那就不能称为邦国了。

3. 邦国是什么

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

两河流域一般指美索不达米亚(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中下游地区),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为人类最古老的文化摇篮之一,灌溉农业为其文化发展的主要基础。6000年前(公元前4000年)已有较发达文化,曾出现苏美尔、阿卡德、巴比伦、亚述等文明。

此后又经过波斯、马其顿、罗马与奥斯曼等帝国的统治。

4. 什么叫邦国

bāng kè

“邦”的基本含义为国,如友邦、邻邦;引申含义为疆界,边界,如邦墓。

在古文中,“邦”也常做动词,表示封,分封,如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克”的基本含义为能够,如克勤克俭;引申含义为战胜,攻下,如攻克、克复;制伏,如克服、克制。

在日常使用中,“克”也常做动词,表示严格限定,如克日、克期。

5. 邦国之间

用来谐调天下各国,统御百官,使民众和谐。

正确说法应该是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出处:世传为周公旦所著,但实际上成书于两汉之间的《周礼》:

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以佐王治邦国:一曰治典,以经邦国,以治官府,以纪万民。二曰教典,以安邦国,以教官府,以扰万民。三曰礼典,以和邦国,以统百官,以谐万民

6. 邦国概念的模糊化

都是一个汉字,读音为dū。

这个字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于表示“都市”、“都会”等词语中的“都”,也可以表示“全体”、“全部”的意思。

这个字的发音比较简单,只需要发出一个清晰的“dū”音即可。

这个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的演变过程中。

在古代,都是指国都、首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

因此,这个字的形状也比较特殊,上面有一个“口”字,下面有一个“者”字,表示这个地方是众人的聚集地。

在现代汉语中,都的用法非常广泛,可以用于表示地名、人名、物名等等。

例如,“北京是中国的首都”、“都市人的生活节奏很快”、“他们都去了海边度假”等等。

这个字的用法非常灵活,可以根据语境进行变化。

总之,都是一个非常常见的汉字,读音简单,用法广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7. 邦国tv

郑和下西洋

郑和下西洋是中央电视台文艺节目中心、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出品的古装电视剧。由马骁执导,罗嘉良、唐国强、杜雨露、于小慧及杜剑领衔主演。 该剧讲述了建文帝为巩固皇权削蕃,历经“靖难之役”后,朱棣登基,定都北京,国家迅速复兴强盛。为“示天国德威”,他派遣郑和七下西洋,促进与邦国的商贸与文化的交流。在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曾多次遭到部分官员的反对,虽在海上遭遇海盗的攻击,历经诸多磨难。在最后一次的航行中,郑和想要越过“风暴角”,从海上去寻找大西洋和欧洲陆地。他不顾朝廷阻止,率船队主力试图穿越大西洋。

8. 邦国的含义

以下是邦的组词:番邦、邻邦、邦交、异邦、乌托邦、友邦、盟邦、礼仪之邦、邦桢、邦畿

详细释义: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同本义。邦,国也。 泛指国家。疆界,边界。国都,大城镇。泛指地方。姓。

9. 邦国和国家区别

国家昰一个组织,从狭义的角度,国家是一定范围内的人群所形成的共同体形式。在社会科学和人文地理范畴,国家是指被人民、文化、语言、地理区别出来的领土;被政治自治权区别出来的一块领地;一个领地或者邦国的人民;跟特定的人有关联的地区。

10. 邦国时代简介

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当时古代希腊、古代中国、古代印度等文明都产生了伟大的思想家,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文化传统,并一直影响着人类生活。”“轴心时代”理论的接受,对于我国当前文化建设与发展意义重大。基于此,亟需挖掘“轴心时代”的当代文化价值,探寻我国开展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1.轴心时代的内涵

“在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间所发生的精神过程,似乎建立了这样一个轴心。在这时候,我们今日生活中的人开始出现。让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轴心时代。„„这都是在几个世纪之内单独地也差不多同时地在中国、印度和西方出现的”。人类此时才形成自己的精神轴心,开始进行哲学思考,历史体认和美学追求,开始有了宗教信仰和价值体系。开始为种种问题寻求答案,力图建立社会秩序,在知识和精神两方面都显示出了巨大的创造力。

1.1何谓轴心时代

“如果历史有一个轴心,那么我们就必须将这轴心作为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发生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的这种精神历程似乎构成了这样一个轴心„„非凡的事件都集中发生在这个时期。„„并且是独立地发生在中国、印度和西方。”

上述所言,是德国著名学者雅斯贝尔斯在其著作《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The Origin And Goal of History)中提出的“轴心时代”(Axial Period)理论。其实,古代中国及西方的一系列对全部人类都有意义的事件不仅仅发生于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间,公元前200年至公元200年间也集中发生了许多非凡的事件,也曾有过伟大的新的精神创造,该阶段也是中国和西方哲学、科学、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故我们在此把公元前800至公元200年间的历史阶段统称为人类精神历程上的轴心时代。

1.2轴心时代的社会背景

公元前800到公元200年间,东西方都创造着辉煌的古代文明,这些文明所达到的水平和对后世的影响。从整体上来讲,在东西方很难分出高低;在历史的同一断层,东西方出现了深刻而且相类似的文化现象。然而就其文明的某些具体领域、具体内容和具体特征而言,中国和欧洲却各有千秋。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诸侯混战,中国社会急剧变革。政治、经济、文化都有明显的发展,官学衰落,私学昌盛,“诸子峰起,百家争鸣”,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秦灭群雄后,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帝国,并统一了货币、文字、度量衡;汉代更是实现了铁器化,社会生产迅速发展。该时期出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早期繁荣,特别是秦汉创造的文明,在世界封建社会史上占着突出的地位。

这个时期的欧洲则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一是古希腊时期,二是亚历山大利亚时期,三是古罗马时期。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希腊半岛早在公元前二十世纪就进入奴隶制社会,公元前八世纪即达到了繁荣时期,实行城邦民主制度,在某些方面有些类似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学术环境相对轻松,适宜于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在这一阶段,东西方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融合,政治、经济、科技、文化都相当的发达。特别是公元前334至公元前30年的“希腊化”时期,西方人创造了奴隶制社会的高度文明对后来欧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中西轴心时代不同文化特点的比较分析

由于中西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因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而直接影响到各自文化的发展趋势。

2.1不同的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文化观念

就地理环境而论,中华民族繁衍、栖息于东亚大陆,是一个大河文明的国家。北面是常年冰封的西伯利亚荒原,西南是高耸入云的昆仑山、阿尔泰山及号称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东南是浩瀚无垠的太平洋。内陆则是幅员辽阔,资源丰富的江河流域和肥沃平原。形成了与外界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这种地理环境和半封闭的生存空间,极有利于农耕文明的形成。此外,周围的封闭与内陆的广阔,也为中国大一统帝国的形成提供了地理环境上的可能。这也是为什么“统一、专制、中央集权”会成为中国古代政治特色的原因之一。

古代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南端的欧、亚、非三洲交界处,属于海洋文明的国家。地中海、爱琴海,带来了航海的便利。而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错,把古希腊分割成一块块的小平原、小山丘,使之形成了天然的政治单位――小国寡民的城邦。另外,古希腊境内的为关山所分割,为河流所阻隔的小块平原的地理特点,古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不适合建立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各城邦之内,由于利益关系的不同。

2.2不同的国家建制形成了不同的政治关系

城邦是古希腊政治内涵的主要概念,通常指独自拥有主权或行使自治的城市。公民是城邦的主人,他们享有各种权利,同时又对城邦付出各种义务。不论是雅典的民主政体,还是斯巴达的贵族寡头政体,其共同点是都要召开公民大会,全体公民都可参加,公民大会是城邦最重要的权力机关,在政治制度上是公民参与、轮番而治。因此,城邦制的最大特点就是民主、平等、自由。

轴心时代的中国也是邦国林立,但与古希腊的城邦制不同,中国是在原始氏族制没有彻底解体,从而带着浓厚的血缘色彩进入奴隶社会的,这就是从禅让制到传子制,在这种血缘关系的基础上便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宗法文化。在家庭内,家长是领导;在国家,君王是领袖。正如梁启超先生所言:“中国古代的政治是家族本位的政治。”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个人理想,反映的就是“家”与“国”之间的这种同质的关系。 2.3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气质。

地理适合各类农作物生长。这种优越的内陆环境形成了中国人特有的自大、从容、保守,崇尚和谐等具有内敛特质的文化品位。产生于这种环境下的儒家伦理,提倡的是安贫乐道,修己正身,长幼尊卑,中正平和。

而作为西方文化源头的古希腊,与大海为伴的环境造就了他们发达的商业贸易的同时,还铸就了他们崇拜个人奋斗,开放、外向的民族性格。发达的海上交通,频繁的贸易往来,这就使这些国家形成了打破血缘关系的开放式的社会。史诗《伊里亚特》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争取第一,争取超过别人”,这是古希腊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

3.中西轴心时代不同文化特点的比较分析

随着人类文明的前行,轴心时代时期的文明中心的精神力量不断地向全球辐射,轴心期产生的文明终将遭遇和相逢,新的轴心时代应运而生。文化的全球化作为人类文化的发展趋势如经济的全球化一样势不可挡。树立多元化的文化观、全力打造合金文化、凸显文化创新活动应是我们当下开展文化建设的着力点。

3.1树立多元、融合的文化观念

尽管中西文化形成的环境背景不同,但中西轴心时代一个共同的文化特点就是文化的多元性和开放性。“文化”从来都处在一个动态的发展中。纵观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没有任何一个民族是在没有接受任何外来文化的情况下而独立发展的。分析中西轴心时代的文化特点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就是我国文化建设必须要树立多元、融合的观念。我们要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基础之上,发扬轴心时代的文化精神,借鉴、吸收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分,让我国文化建设活动永远鲜活。

3.2回归文化和谐状态,大力发展科技文化

现如今人们普遍认识到,要解决当前重重的社会危机,只有回到文化和谐的状态中去,和谐的前提下才能有利于文化的大发展。20世纪末,科技在国家的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也提出了“科教兴国”的战略方针,促进现代科技的大发展成为了我国现行的一项基本的国策。科技文化正是实现现代化的推进器。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只有引进先进的科技文化与本民族的固有文化融合为一体,才有可能复兴自己的文化。即在大力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过程中,将传统科技文化的价值体系在新的层面中同科学技术的适应性加以整合与分析,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中来选择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发展道路。在全人类不同的文化之间,搭起相互沟通与交流的桥梁与纽带。当然,这不是儒学的复兴,也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毁灭,而是形成中国特色文化的必经之路。

3.3凸显文化创新,科技伦理协同进化

当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开始不断融合,焕发出文化新的生命力。文化创新作为一种人所独有的文化特性在释放着自己的能量。科技与伦理的相辅相成以科学的文化精神为指导,是科学文化和人文文化的催化剂,有助于人们破除传统的文化密码,并且不断深化人们对整个文化世界和科技伦理的认识,为文化创新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源泉。正如波普尔所说的:“知识因创造而增长。”科技伦理建设之于文化创新的意义,也正是在于提升文化创新的基本内涵,进而增强文化发展活力。科技与伦理通过协同进化,以调适和变更现代技术框架,促成科学与人文的联姻,进一步激发了人类的文化灵感,推动两种文化融合的创新。

11. 邦国集团

中国

中国 zhōng guó 各个历史时间段对中华民族所居住的所有区域总称。目前简称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国一词的由来

“中国”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周代《诗经》中,如《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但《诗经》中的此类“中国”实为“国中”,还不是真正指国家。

称国家的“中国”一词,在战国诸子百家的书中已屡见不鲜了。如《孟子·滕文公上》云:“陈良产地,悦周公仲尼之道,北学于中国”,又“兽蹄鸟迹之道,交于中国”;《庄子·田子方》:“中国之君子,明乎礼义而陋干知人心”……这些都说明:上古所谓“中国”,即指后世“中原”。

但地域不及后世中原广,而相当于今山西、山东、河南、河北一带。

“中国”一词的频繁使用,主要在周以后。《礼记·王制》有云:"中国夷戎,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中国、蛮、夷、戎、狄,皆有安。”十分明显,此时的"中国”一词,是与蛮、夷、戎、狄对举而使用的。

如果说《礼记》的成书时间较靠后,则《左传?庄公三十一年》有"凡诸侯有四夷之功,则献于王,王以警于夷。中国则否”的说法,足见春秋前期,"中国”一词就已经与蛮、夷、戎、狄对举。那么"中国”指谁呢 《公羊传禧公四年》称:"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卒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齐桓公救援邢国,卫国等国,被称作"救中国”,足见此时的"中国”,已经扩大到被认为是"诸夏”的国家。

到这里,就不能不言及《公羊》学派的"春秋三世说"。《公羊传成公十五年》有:“《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

王者欲一乎天下,易为以外内之词言之 言自近者始也。”东汉经学大师何休进一步发挥公羊学派的说法,将《春秋》所记242年的历史,理想化地分为三个阶段,即:"所传闻之世”,"所闻之世”和"所见之世”。"所传闻之世见治起于衰乱之中……故内其国而外诸夏”,”所闻之世见治升平,内诸夏而外夷狄”,"至所见之世著治太平,夷狄进至于爵,天下远近小大若一”。

虽然那242年历史发展事实并非如此理想化,但我们必须承认此种理念对民族关系发展规律做出了某些正确认识和预见。夏、商时期,应该是华夏民族的形成时期;而集华夏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之大成的"周礼"的形成,是华夏民族最终形成的标志。观夏、商、周、春秋,各邦国不断分化,有的进入华夏集团,有的进入蛮、夷、戎集团,像祀国这样的国家,一度摇摆于夷夏之间,最后终于摆进了华夏集团,成了"诸夏"的一分子。

中国一词的含义

中国二字有京都、京师之意。最早这么用中国一词的便是《诗经·大雅·民劳》中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民亦劳止,汔可小息,惠此京师,经绥四国”。据说这几句诗是规劝暴君周厉王的,让他先从爱护京都的人民开始,然后推而广之,安定天下。

汉代研究《诗经》的学者毛苌,特意为“惠此中国,以绥四方”作注:“中国,京师也。”《孟子》中记载了一段齐王对大臣说的话:“我欲中国而授孟子室。”照现在的意思,不过是想在京城中给孟夫子盖间房子而已。汉末学者刘熙也说:“帝王所都为中,故日中国。”

中国一词指古时华夏民族聚居的区域。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大河南北,古称中土、中原,或称中夏、中华。当然也被称为中国。这些称呼,实际是指黄河流域一带。如《史记·楚世家》载:“我蛮夷也,不与中国之号谥!”,当时的楚地在长江中下游地区,这里所讲的中国实际上就是对黄河流域的几个国家的统称。

而华夏民族,汉族多建都于黄河南,北,因称其地为“中国”,与“中土”,“中原”,“中州”,“中夏”,“中华”含义相同。初时本指河南省极其附近地区,后来华夏族,汉族活动范围扩大,黄河中下游一带,也被称为“中国”。《晋书·宣帝纪》:“孟达于是连吴固蜀,潜图中国。

”(“中国”指立国于黄河中下游的魏国),甚至把所统辖的地区,包括不属于黄河流域的地方, 也全部称为“中国”。《史书·天官书》:“其后秦遂以兵灭六国,并中国。”

中国(Madhya-desa)。古地名。即恒河中下游一带的中印度,佛教徒译称“中国”。

见《法显传》。

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始专指我国家全部领土,不作他用。今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简称。

中国历史简介

在我国古代,国家有时统一,有时分裂,中国一词的含义在不同时代也不同,大致统一时期略指全国,分裂时多指中原。随着皇帝统治疆土的变化,中国一词所包括的范围也相应有所不同。

“中国”这一名称在西周周武王时期意为“中央之国”。相传3000年前,周公在阳城(今河南登封)用土圭测度日影,测得夏至这一天午时,八尺之表于周围景物均没有日影,便认为这是大地的中心,因此周朝谓之中国。

汉朝以后,虽然有些外族入侵中原后建立的政权也自称“中国”,但是并不代表它们就是中国政权。

因为他们这个自称的“中国”通常指地理概念上的“中原”而不是国家意义上的“中国”。即使历史上的某个政权自称中国政权,也未必代表它就真的是中国政权。根据史料,日本也常常自称“华夏”、“中华”。例如《大日本史》卷117,载奈良时代藤原广嗣在公元740年(唐代开元二十八年)上表日主:“北狄虾夷,西戎隼俗,狼性易乱,野心难驯。

往古已来,中国有圣则后服,朝堂有变则先叛”。二战结束,日本天皇在《终战诏书》中还把日本称为“神州”,但是日本和中国显然是两国。判断历史上一个政权是否是中国政权,主要看它与前一个中国政权的关系,是以国内政权更换的形式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还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取代前一个中国政权。

中国不是一个单纯的地理概念,更是一个民族与文化的概念。中国是华夏汉族建立并以华夏汉族为主体的国家。古代中国人历来就有抵抗外侵、保卫家园的光荣传统,一旦有外族入侵,便会英勇反抗,绝不允许外来入侵者篡夺中华正统的地位。从霍去病的“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到岳飞的“精忠报国”,每一次遭受外侵,古代中国人都奋起抵抗,无一不验证了这一光荣传统。

孔子在论语中评价管仲说:“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矣!”,意思是,有了管仲,华夏没有亡于外族。什么叫“披发左衽”? “披发左衽”的反义词,就是“束发右衽”,也就是华夏汉族的发型服装,是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的代表。可见,孔子也是把华夏汉族和华夏汉文化视为中华正统,不容外族取代中华正统。

所谓的“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这里的“夷狄入中国”指的是归化、内附中国,决不是以外来征服者的姿态征服中国。

满清入关,大儒学家顾炎武提出了“亡国”与“亡天下”之辨。他说:“有亡国,有亡天下。亡国与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学者黄宗羲所言,“明亡于闯贼,乃亡国也,亡于满清,则亡天下”。“亡天下者,衣冠易改,披发左衽矣”。这里的“亡国”是现代意义上的政权消亡,这里的“亡天下”则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沦亡。 历史学家顾诚先生在《南明史》第一章第一节写道:“在汉族官绅看来,大顺政权取代明朝只是“易姓改号”,朱明王朝的挣扎图存是宗室、皇亲国戚、世袭勋臣之类“肉食者”的事,同一般官绅士民没有多大关系;而满洲贵族的入主中原则是“披发左衽”(剃头改制),“亡天下”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应当奋起反抗。

”可见,明朝的民众,已经把满清入关与以前的改朝换代严格区分开来。以前的改朝换代,只是中国内部的政权更换,满清入关,则被视为外侵。

辛亥革命后,1912年成立“中华民国”简称“中国”,这个称谓才正式成为中国国号。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时,定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也简称“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