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雕龙鱼图片大全(玉雕龙鱼设计创意)
1. 玉雕龙鱼图片大全
龙的种类:
1、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
2、夔龙,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口、卷尾的长条形;
3、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4、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
5、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
6、角龙,指有角的龙;
7、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8、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
9、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
10、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
11.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
2. 玉雕龙鱼设计创意
1、乔迁新居的请柬标题。请柬的标题一般就是以请柬两字,有的会写在封面上。标题写的应该比较大,而且居中。有的标题还会用艺术字的形式展现,多数都是直接印在纸上的,不用大家在费心去写了。
2、乔迁新居的请柬称呼。乔迁之喜请柬的写法一般比较正式,应该以送呈×××台启开头。也有部分写法是以尊敬的×××先生/女士开头,但这部分是不能忽略的。而且不能直呼其名,前面要加敬词或者是用表示礼貌的词句开头。
3. 玉雕龙鱼图片摆件
“如鱼化龙”的意思是高升,脱胎换骨,平步青云。
1.深刻寓意:
“如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为历代民俗、传说衍变而来,其历史渊源悠久,可追溯到史前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时期的鱼图腾崇拜。
2.典故:
“如鱼化龙”的典故出自《大荒西经》有“风道北来,天乃大水泉,蛇乃化为鱼。”是鱼变为龙的早期过渡形态。龙就是神化的蛇虫,《海外南经》云:“虫为蛇,蛇号为鱼。”民间风俗早有鱼化龙的说法。《孔子家语》记载:孔子喜得贵子,鲁昭公以鲤鱼作赏赐,孔子因此为儿子取名鲤,字伯鱼。《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
3.出现时期
“如鱼化龙”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传统寓意纹样。亦名“鱼龙变化”。鱼化为龙,古喻金榜题名。《封氏闻见记》卷二:“故当代以进士登科为登龙门。”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便声价百倍。”《琵琶记·南浦嘱别》:“孩儿出去在今日中,爹爹妈妈来相送,但愿得鱼化龙,青云直上。”纹样一般都以鱼、龙组成,寓意高升昌盛。
4. 玉雕龙鱼图案特点
蛟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夔龙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hui)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 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之句。
蟠螭(panchi)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角龙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 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还有龙生九子 但那些严格不能算龙把
5. 玉雕龙鱼视频
。
1, 年年有余
黄金小金鱼手链寓意着和平、幸福、美好、富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和寄托,因此成为了黄金玉雕的常见题材之一,黄金小金鱼手链则预示着金玉满堂、富贵吉祥,象征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年年有余。
2, 金玉满堂
金鱼手链寓意是比较好的,一般来说是寓意金玉满堂。丰衣足食,连年有余。
3, 飞黄腾达
鱼的话头朝下是自由安乐,头朝上是代表奋发,鲤鱼跳龙门越来越好的用意,而黄金龙鱼手链为辟邪镇宅的吉祥物,象征着瑞气千祥、鸿福齐天,这当然是个好的寓意了。而且鱼寓“余”,表示富裕,吉庆和幸运。所以黄金小金鱼手链寓意飞黄腾达。
4, 金玉良缘
黄金小金鱼手链寓意金玉良缘,是对新人最好的赞美,祝福他们是天赐姻缘,得到了所有人的肯定与祝福,祝福这对新人是最佳绝配,在以后的生活中富裕美好。
6. 玉雕龙鱼图片
金鱼吊坠的寓意主要是年年有余、金玉满堂、吉祥如意和金玉良缘。金鱼的寓意着和平、幸福、美好、富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和寄托;因此成为了翡翠玉雕的常见题材之一,玉制的金鱼则预示着金玉满堂、富贵吉祥,象征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金玉满堂等。鱼有趣生动,寓意吉祥美好,象征着美好、吉祥、富裕、前途美好。鱼和“余”是谐音,人们用鱼形来寓意“年年有余”、“吉庆有余”。
1, 年年有余
翡翠金鱼吊坠寓意着和平、幸福、美好、富有,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赋予了美好的象征和寄托,因此成为了翡翠玉雕的常见题材之一,玉制的金鱼吊坠则预示着金玉满堂、富贵吉祥,象征富裕,吉庆和幸运,寓意金玉满堂、年年有余。
2, 金玉满堂
金鱼吊坠寓意是比较好的,一般来说是寓意金玉满堂。丰衣足食,连年有余。或者吊坠的图案是鲤鱼跳龙门图案,寓意平步青云飞黄腾达。鱼化龙就是寓意蜕变。
3, 吉祥如意
金鱼的话头朝下是自由安乐,头朝上是代表奋发,鲤鱼跳龙门越来越好的用意,而挂件龙鱼吊坠为辟邪镇宅的吉祥物,象征着瑞气千祥、鸿福齐天,这当然是个好的寓意了。而且鱼寓“余”,表示富裕,吉庆和幸运。所以吉祥如意,龙鱼翡翠吊坠寓意着吉祥、如意。
7. 玉雕龙鱼的寓意和象征
一般情况下,佩戴玉鱼的鱼种类不同,其寓意也会有所不一样,鲢鱼寓意着年年有余,金鱼寓意着金玉满堂,鳜鱼寓意着富贵有余,鲤鱼寓意着鱼跃龙门。鱼是玉雕中最为常见题材,“鱼”还与“余”同音,所以传统习俗中鱼又被视为吉祥物,常用来寓意生活富余、吉庆等。
年年有余
鲢鱼,鲢字通“年”,多有年年有余的寓意。鱼游水中,又暗寓着工作、生活如鱼得水,和谐自在。
金玉满堂
金鱼,金鱼可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观赏鱼类,一直为人们喜爱。金鱼谐音为“金玉”,因此有着“金玉满堂”这样富足、美好的寓意。此外,中国古代常以“金”喻女孩,以“玉”喻男孩,“金玉满堂”还有儿女满堂、子嗣丰盈之意。
8. 玉雕龙鱼的嘴是什么样
蓝田玉
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和田玉(软玉)、岫玉和独山玉),素有“玉种蓝田”之美称,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早在万年以前的石器时代,蓝田玉就被先民们开采利用,春秋秦汉时蓝田玉雕开始在贵族阶层和上层社会流行,唐时达到鼎盛。著名的秦始皇传国玺就是用蓝田水苍玉制成,此后玉玺一直作为皇权的象征,在中国君主专制社会流传千余载。
9. 玉雕龙鱼有什么寓意
虺: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蛟: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角龙: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应龙的形象。
火龙: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
云螭:传说中龙的别称。《文选·郭璞之四》:“虽欲腾丹溪,云螭非我驾。” 吕延济 注:“云螭,龙也。” 唐 李白 《古风》之十一:“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明 高启 《题黄大痴天池石壁图》诗:“池生碧莲花,千叶光陆离。服食可腾化,游空驾云螭。”
10. 玉雕龙鱼的寓意
以下是龙的种类和简绍:
蛟
一般泛指能发洪水的有鳞的龙。相传蛟龙得水即能兴云作雾,腾 踔太空。在古文中常用来比喻有才能的人获得施展的机会。关于蛟的 来历和形状,古典文献中说法不一,有的说“龙无角曰蛟”,有的说 “有鳞曰蛟龙”。而《墨客挥犀》卷三则说得更为具体:蛟之状如蛇, 其首如虎,长者至数丈,多居于溪潭石穴下,声如牛鸣。倘蛟看见岸 边或溪谷之行人,即以口中之腥涎绕之,使人坠水,即于腋下吮其血, 直至血尽方止。岸人和舟人常遭其患。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中 有周处入水三天三夜斩蛟而回的故事。蛟可能是鳄鱼。
夔龙
想象性的单足神怪动物,是龙的萌芽期。《山海经·大荒东经》 描写夔是:“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 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但更多的古籍中则说夔是蛇状怪物。 “夔,神魅也,如龙一足。”(《说文解字》)“夔,一足,?踔而 行”。(《六帖》)在商晚期和西周时期青铜器的装饰上,夔龙纹是 主要纹饰之一,形象多为张囗、卷尾的长条形,外形与青铜器饰面的 结构线相适合,以直线为主,弧线为辅,具有古拙的美感。
虺(hui)
是一种早期的龙,以爬虫类——蛇作模特儿想象出来的,常在水 中。“虺五百年化为蛟,蛟千年化为龙。”是龙的幼年期,曾出现在 西周末期的青铜器装饰上,但不多。
虬
一般把没有生出角的小龙称为虬龙,是成长中的龙。故古文献中 注释:“有角曰虬,无角曰龙。”另一种则说幼龙生出角后才称虬。 两种说法虽有出入。但都把成长中的龙称为虬。还有的把盘曲的龙称 为虬龙,唐代诗人杜牧在《题青云说》诗中就有“虬蟠千仞剧羊肠” 之句。
蟠螭(panchi)
是龙属的蛇状神怪之物,是一种没有角的早期龙,《广雅》集里 就有“无角曰螭龙”的记述。对蟠螭也有两种说法,一种是指黄色的 无角龙,另一种是指雌性的龙,在《汉书·司马相如传》中就有“赤 螭,雌龙也”的注释,故在出土的战国玉佩上有龙螭合体的形状作装 饰,意为雌雄交尾。春秋至秦汉之际,青铜器、玉雕、铜镜或建筑上, 常用蟠螭的形状作装饰,其形式有单螭、双螭、三螭、五螭乃至群螭 多种。或作衔牌状,或作穿环状,或作卷书状。此外,还有博古螭、 环身螭等各种变化。
角龙
指有角的龙。据《述异记》记述:“蛟千年化为龙,龙五百年为 角龙”,角龙便是龙中之老者了。
应龙
有翼的龙称为应龙。据《述异记》中记述:“龙五百年为角龙, 千年为应龙”,应龙称得上是龙中之精了,故长出了翼。相传应龙是 上古时期黄帝的神龙,它曾奉黄帝之令讨伐过蚩尤,并杀了蚩尤而成 为功臣。在禹治洪水时,神龙曾以尾扫地,疏导洪水而立功,此神龙 又名为黄龙,黄龙即是应龙,因此应龙又是禹的功臣。应龙的特征是 生双翅,鳞身脊棘,头大而长,吻尖,鼻、目、耳皆小,眼眶大,眉 弓高,牙齿利,前额突起,颈细腹大,尾尖长,四肢强壮,宛如一只 生翅的扬子鳄。在战国的玉雕,汉代的石刻、帛画和漆器上,常出现 应龙的形象。
火龙
是以火慑势的龙。全身有紫火缠绕,凡有火龙经过之处,则一切 物体均被烧焦。
蟠龙
指蛰伏在地而未升天之龙,龙的形状作盘曲环绕。在我国古代建 筑中,一般把盘绕在柱上的龙和装饰庄梁上、天花板上的龙均习惯地 称为蟠龙。在《太平御览》中,对蟠龙又有另一番解释:“蟠龙,身 长四丈,青黑色,赤带如锦文,常随水而下,入于海。有毒,伤人即 死。”把蟠龙和蛟、蛇之类混在一起了。
青龙
为“四灵”或“四神”之一,又称为苍龙。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 将天上的若干星星分为二十八个星区,即二十八宿,用以观察月亮的 运行和划分季节,并把二十八宿分为四组,每组七宿,分别以东、南、 西、北四个方位,青、红、白、黑四种颜色以及龙、鸟、虎、玄武 (龟蛇相交)四种动物相配,称为“四象”或“四宫”。龙表示东方, 青色,囚此称为“东宫青龙”。到了秦汉,这“四象”又变为“四灵” 或“四神”(龙、凤、龟、麟)了,神秘的色彩也愈来愈浓。现存于 南阳汉画馆的汉代《东宫苍龙星座》画像石,是由一条龙和十八颗星 以及刻有玉免和蟾蜍的月亮组成的,这条龙就是整个苍龙星座的标志。 汉代的画像砖、石和瓦当中,便有大量的“四灵”形象。
鱼化龙
是一种龙头鱼身的龙,亦是一种“龙鱼互变”的形式,这种形式 我国古代早已有之。《说苑》中就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 的记载,《长安谣》说的“东海大鱼化为龙”和民间流传的鲤鱼跳过 龙门,均讲述了龙鱼互变的关系。这种造型早在商代晚期便在玉雕中 出现,并在历代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