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玉雕史料记载(玉雕历史的故事)

1. 玉雕史料记载

玉石的形成条件是极其特殊复杂的。它们大多来自地下几十公里深处的高温融化的岩浆,这些高温的浆体从地下沿着裂缝涌到地球表面,冷却后成为坚硬的石头。在此过程中,只有某些元素缓慢地结晶成坚硬的玉石或宝石,且它们的形成时间距离我们非常遥远。

玉器是中国最早的传统的工艺品之一。

英国自然科学家李约瑟博士曾说:"对于玉器的爱好,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之一。"据考证,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了简单的玉制工具。距今8000年的辽宁省查海遗址,出土了最有价值的玉块。距今6000-7000年的浙江省河姆渡遗址中,发现了玉珠、玉管和玉块等。

玉器的起源,应该说比这还早,不过,当时的人并不懂得玉器的价值,他们只是选用那些坚硬和精美的石块磨制成武器或工具罢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慢慢认识到石中之美--玉石,经过耐心琢磨,使玉石成为一件件艺术品,同时是实用品。

中国古时把玉器作为权力的象征和礼仪的标志。

黄帝曾以玉分赐部落首领,作为享有权力的标志。之后,商周期间,玉为礼天把地之礼器。周代重玉之风极盛,祭祀时兼用玉器,宴享只用铜器。春秋战国祟尚"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说教。到了西汉,玉器被说成"辟邪厌胜"之物。奴隶社会至封建社会初期,玉器已被当作观赏为主的艺术品了。

中国从古墓出土的殉葬品中,发现了许多玉制的装饰品和礼仪用具。如今,在中国各地的博物馆中,常见的古代玉器有玉瓶、玉炉、玉薰、玉鼎、玉杯、玉爵、玉盂等。从新石器时代到清代,中国世代留下的玉器多如繁星,仅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传世珍品就有2万多件。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期,出现了大型玉器。现存在北京北海公园团城上的一只大玉瓮--渎山大玉海,好似一只大浴缸,乃是元朝忽必烈大宴群臣时的盛洒器,可盛酒3000多公升。玉瓮重达3吨半,最大周围长493厘米,高70厘米,瓮膛深55厘米。

玉瓮呈椭圆形,四周刻有云涛、蚊龙、海马等,造型精美,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形体最大的传世玉器。

北京故宫珍宝馆内陈列着一件十八世纪清朝乾隆时期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玉山。它是以宋人所画的《大禹治水图》为蓝本雕琢而成的,这座玉雕高达2。

4米,宽约l米,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奋战洪水时的情景。据史料记载,这块大玉产自中国新疆和田地区,重达5吨多,经三年时间,行程4000多公里才运到北京的。后又经多年才雕琢成这件希世国宝。

中国有四大名玉,即新疆白玉、辽宁岫玉、河南独山玉和湖北绿石。

尤其是硬玉中的翡翠有"玉中之王"的美誉。翡翠极为珍贵,从前多为帝王或豪富所占有。俗语说"黄金有价玉无价",或谓玉石"价值连城"。据说秦昭王曾以15座城去换一块珍贵的和氏壁。玉石如此珍贵原因何在呢?

其一,稀少。

物以稀为贵。玉石的形成要在地壳下经过漫长的年代,尤其是翡翠、白玉、玛瑙、青金等更加难得。中国古代采玉人骑着耗牛,翻山越岭到山上找玉,靠着牲口的四蹄,把露头或半露头的玉石踏采出来。有的玉石顺山水、冰川冲到下游,途中便被人捞走了。据记载,古时在新疆和田采玉,曾以女人棵体入水捞取。

相传古人认为玉为阳精,须用阴气相召,玉石才不致流失,否则难以得到美玉。后来,玉石越来越少,才开始凿山开矿,攻山采玉。采到一块好玉是极不容易的。

其二,坚硬。玉石大致可分为硬玉和软玉两类。硬玉质地细密坚韧,硬度相当大。

如果把金刚石硬度定为10度,那么最硬的玉石如翡翠则能达到8度、9度。一般来说,硬度在6度以上的称为硬玉。只有金刚砂和金刚钻粉工具才能磨制硬玉,多硬的钢刀之类都是无济于事的,硬玉被琢磨成为玉器,呈半透明,柔润光洁,晶莹美丽,内眼便分辨不出矿物的颗粒了。

硬度在6度以下的玉石为软玉。软玉质地较软,韧性较好,一般都能用刀刻划,价值就较为低廉了。

其三,色彩美丽。相传,在凤凰栖息过的地方,都有美玉。玉石具有丰富的天然色彩,有白如羊脂、红如鸡血、绿如碧海……常见的有白钻石、绿宝石、蓝宝石和变石等,可加工成戒指或耳环等玉器,不退色、不变质、坚固耐用,是高级装饰品。

有的玉石上占有好几种颜色,称为"巧色",即使有些玉石质地不纯,但一经匠心巧琢,变瑕疵为美点,把瑕疵琢成花上小虫或树上松鼠,惟妙惟肖,引人入胜。

中国民间说"玉不琢,不成器"。古人最早用石、骨等工具,借用砂粒、水作介质来琢磨玉石,很费功夫。

后来才用铁、铜作圆盘,借用金刚砂或金刚钻粉的介质,便加快了玉器的雕琢。目前中国各地均有玉雕厂。玉雕由过去的人工操作逐渐走向半机械和电气化,生产率提高了,但天然玉料却越来越少,所以玉器价格仍然是昂贵的。

2. 玉雕历史的故事

玉的出现距今约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玉业的萌芽与建立。

在中国,玉器从旧石器时代至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了,它记录了人类生活,社会的变迁,比金、银、铜、铁器不知要早多少年。从旧石器时代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不同的玉器代表着不同的地位权贵。

3. 玉雕历史渊源

玉史指的是玉雕工艺史,是古代玉雕工艺及其成就的综合性史学研究。它不仅涉及珍稀而古老的玉雕作品和制作工艺,还包括了收藏、鉴定、保管、使用以及有关玉石文化发展的历史脉络。

玉史追溯到西周时期,人们就开始利用玉石来装饰,并且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工艺。玉史的研究让我们更加深入地认识玉石的历史渊源以及人类利用玉石所发展出来的文明。

4. 玉雕史料记载了什么

有很多

1、镶金兽首玛瑙杯

1970年10月在陕西省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出土,唐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杯体为角状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划细微精确。唐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

2、 旟(yu)鼎

1972年陕西眉县杨家村出土。通高77,口径56.5厘米。

旟鼎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厚重庄严,纹饰十分精美,所刻铭文是研究周初土地制度的重要史料,具有珍贵的历史及艺术价值,加之铸刻时代明确,被公认为周康王时的标准器,是一尊著名的西周时期的国宝。

5. 玉雕历史

古代刻玉的工具有铁制圆盘-铊、无齿的锯、圆锯、钻、锥、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

玉石异常坚硬,必须用铁制圆盘――铊为工具,以水和金刚砂为介质,经过铡、錾、冲、压、勾、顺等工艺,一点一滴琢磨而成。

在古代制玉过程中使用最多的雕刻工具叫陀,是指安装在“水凳”横轴上可以旋转使用的各种工具的泛称。

陀的名称是玉雕行业沿用历史的称谓,什么时候开始称之为陀己无从考证。在古代,陀与码字相同,可以互相替换,很多人用铭字,是否合适有待斟酌。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切、磋、琢、磨是玉石器所用的工艺程序。

切,即解料,解玉要用无齿的锯加解玉砂,将玉料分开。

磋,是用圆锯蘸砂浆修治。

琢,是用钻、锥等工具雕琢花纹、钻孔。

磨,是最后一道工序,用精细的木片葫芦皮、牛皮蘸珍珠砂浆,加以抛光,玉器便发出凝脂状的光泽。这套制玉技术,在商代已为工匠们所掌握。

6. 玉雕资料

有前途。

资料扩展:

我本人也是从学习玉雕才走上做和田玉生意这条路的。以下从几个方面谈谈关于学习玉雕遇到的困难和需要具备的素质。

要是单纯的说好不好,那肯定是好的,有一技傍身肯定是好的,目前还看不出电脑雕刻可以完全取代人工雕刻的可能性。

7. 玉雕中的历史人物

三联玉雕是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之一,有很多杰出的玉雕大师。以下是一些著名的三联玉雕大师:

1. 杨晓岚:中国工艺美术大师,被誉为中国现代玉雕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擅长创作各类玉雕作品。

2. 季琦:中国玉雕大师,他的作品融合了碧玺、和田玉、和硕玉等材质,创作出精美绝伦的玉雕作品。

3. 朱继芳:中国玉雕大师,擅长创作玉雕人物、动物等作品,作品风格独特,精致细腻。

4. 王乃昌:中国玉雕大师,他的作品以传统的玉雕技法和创新的设计风格著称,作品造型独特,寓意深远。

5. 张继田:中国玉雕大师,他的作品注重技法与创新的结合,以其精湛的工艺和独特的设计风格受到广泛赞誉。

这些大师在三联玉雕领域都有卓越的贡献,他们的作品代表了中国玉雕艺术的高水平和独特魅力。请注意,以上仅提供了一些著名的玉雕大师,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玉雕艺术家。

8. 玉雕出土文物

1.清明上河图

作者:北宋张择端。

《清明上河图》现在是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宝贝,但要看到它并不容易。

2、四羊坊尊

阳方尊是国家博物馆的珍品之一,是殷商时期的礼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乡宁县,是中国十大青铜文物之一,四羊方尊被历史学家称为“终极青铜典范”。

3.后妈武丁

后穆武鼎,原名司母戊鼎,1939年出土于河南省安阳市,为商代皇陵。商朝皇帝祭母铸二鼎,现藏西藏国家博物馆,可以随便参观。

4.雪景和寒林图

作者:范宽在宋代,画家的山水往往都是用心中的意象来描绘的,为了心中的山谷。据古书记载,范宽“心胸宽广,善饮酒……”。道教崇尚自然,具有辩证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主张“清静无为,崇尚道与自然,万事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

5、金玉衣服

1968年7月12日,河北保定满城汉墓出土中山陵王静金玉服。现在,它们被河北省博物馆收藏,成为镇馆之宝。

6.敬晋侯之鸟。

侯鸟尊于90年代出土于山西省曲沃县晋侯墓地114号墓坑,为山西省博物馆镇馆之宝。

7.匈奴王冠

1972年在内蒙古杭锦旗阿鲁柴登匈奴墓中出土。它是战国时期的鹰冠金冠饰品,是匈奴文物中最具代表性的稀世珍宝,也是至今所见的“胡关”。造型独特,制作成熟。它不仅是权力的象征,也是艺术的结晶,堪称匈奴的艺术瑰宝。

8.东平汉墓壁画

2007年10月12日晚,在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出土。这件珍贵的文物被收藏在山东省博物馆,成为社会公认的“十大镇馆之宝”。

9.清理并干燥狄龙皇帝线周围的旋转瓶。

90年代在清代景德镇官窑烧制,南京博物院珍藏之一,十大镇馆之宝。

10.萧何在月下追韩信梅瓶。

1950年,南京市江宁区将军山穆盈墓出土。元青花的“小和”紧随《韩信·月下》屠美瓶的发现,为我国研究元代青花瓷的工艺、绘画、烧制、生活提供了重要依据。

11.王羲之上虞帖

作者:王羲之

上虞帖写于公元356年(东晋永和十二年)。

12.富春山居图

作者:黄创作于元代1350年。

13.云纹青铜大镫

1978年,福建南坪、建瓯小桥公社杨泽大队黄克山出土,是福建省博物馆的珍品。

14.战国楚大鼎

1933年安徽寿县楚幽王墓出土,现藏安徽省博物馆。

15、商兽纹鹿耳四足青铜。

1989年出土于江西省兴安大洋洲,收藏于江西省博物馆。商业消化器!

16.春秋莲鹤方壶

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巩峥墓出土。莲花花瓣中央竖立着一只清新淡雅的白鹤(仙鹤),展翅一脚。

17.越王勾践剑

1965年,湖北省荆州市江陵县王山楚墓一号墓出土,湖北江陵楚贵族墓出土越王勾践。主要有两种意见:一种是嫁妆,说勾践曾经把女儿嫁给楚昭王为妻。所以这把剑很可能是他娶女儿的时候作为礼物来到楚国的,后来楚王送给了某个贵族,所以就成了这个楚国贵族的陪葬品。另一种意见是分赃,即309年至306年前,楚国出兵全国时,楚军缴获此剑,带回楚国,最后成为陪葬品。

18.曾侯乙敲钟。

1978年湖北随县(今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曾侯乙编钟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雄伟、最巨大的乐器,被誉为古代世界“第八大奇迹”。

19.平纹纱衣服

1972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出土。西汉纱衣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服装,保存最完整,做工最精致轻巧。在中国古代丝织、服装和科技发展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湖南省博物馆曾经委托一家研究所仿制素纱服装,最后织成了一件重49.5g的仿真素纱服装,这一过程耗时13年。

20.金代铜坐龙

1965年,在黑龙江阿城的程楠城墙附近出土了铜佐龙。中国龙采用人的五官作为造型是非常罕见的。人鼻和龙身的结合并不会让观者感到不协调。人鼻比传统龙型中的猪鼻更生动,使人想起“真龙天子”和“君权神授”,也体现了皇权的威严和神秘。

21.青花云龙图案高足碗

1975年,吉林省博物馆在全省文物普查中,从内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耀里毛都公社南哈拉图达大队收藏了高足碗。现藏吉林省博物馆。

22.瑞和地图

作者:赵霁,北宋宋徽宗人

瑞和图是最经典的超现实表现手法,蕴含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也是从画面角度运用超现实主义手法最典型的作品之一,比西方超现实主义早了几百年。

23、云龙人物图案转心象牙球

精美绝伦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现藏辽宁省博物馆。

24、金猴王砚

何鹏洲聘请当时肇庆黄冈著名制砚世家郭氏的后裔郭大师,根据这三块端石的特点,打造了一方三分砚。每一面都有形似动物的图案形象,一面形似猴子,是猴王砚;一边是起重机;另一个像一头斜躺的牛。

25.路祥铜鼓

1976年在广西贵县(今贵港)萝卜湾一号墓出土,现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之宝。

26、宋柏青琉璃花嘴凤头壶

这只花嘴凤头壶的造型受到了唐代波斯金银器的影响,现藏于海南省博物馆。

27.古兰经

2002年6月10日,宁夏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宁夏博物馆考古人员考证后发现,宁夏博物馆收藏的一本《古兰经》是世界上最小的《古兰经》。

28.镀金铜牛

1977年,宁夏银川贺兰山西夏陵出土西夏鎏金铜牛。据了解,由于蒙古军队彻底灭西夏,西夏陵墓几乎被毁或被盗。考古学家在西夏陵发现了空空177号墓。一个年轻的工人突然踢到了一个硬物,是这只青铜牛的角。后来,这头牛被称为“被踢出去的国宝”。

29.骑在燕子身上

1969年10月出土于甘肃武威雷台汉墓,现藏甘肃省博物馆。1983年,它被确定为中国的旅游标志。

30.铜镀金观音像

国宝观音镀金像。青海著名的瞿昙寺是明朝皇帝赐的。现藏青海省博物馆!

31.镶嵌金兽首的玛瑙杯

它于1970年10月在陕西省Xi南郊何家村出土。

兽头玛瑙杯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一件精美的唐代玉雕,也是目前发现的最精美的唐代玉器。

32.舞马冠军杯银壶

1970年在陕西省Xi南郊何家村出土,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收藏。玄宗做皇帝时,把管理国事、居住的地方搬到了美丽的兴庆宫,兴庆湖边修建的“勤政厅”大楼就是处理政务的地方。在一年一度的钱球节,也就是皇帝的生日,玄宗在“勤政厅”大楼前的广场上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据说有一次表演马舞,马给皇帝祝寿鞠躬,皇帝喜出望外,把酒给跳舞的马,马把酒杯含在嘴里,一饮而尽。银壶上的舞马造型,捕捉了杯中饮酒的瞬间,将历史的精彩瞬间流传至今。

3.兵马俑

1974年3月,岭东西阳村村民在抗旱打井时,在秦始皇陵以东三里的下河村和乌拉村之间,发现了一个大型秦始皇陵兵马俑坑。经过考古学家的发掘,发现了2000多年前秦俑的宝藏。

34.青铜神树

1986年在四川省广汉市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出土,现藏三星堆博物馆。青铜神树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和太阳神的崇拜。它在古蜀人的神话意识中具有通灵、通神、通天的特殊功能。它是中国宇宙树最典型、最具代表性的巨大实物标本。

35.太阳神鸟金饰

2001年出土于金沙村,现藏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金饰的中心图案很像一个有12道光芒的太阳,外层的四只鸟很像神话中的“负日金太阳”,都与太阳神崇拜有关,所以主要寓意着古蜀时期“太阳、月亮、鸟、象牙”的宗教崇拜。

36.东汉时期的铜车马

东汉铜车马于1975年在贵州兴义东汉墓中出土,现藏贵州博物馆。据专家介绍,黔西南是古代夜郎国的中心,东汉青铜车马的发掘对西汉夜郎文化的追寻,尤其是对探索汉代中原文化与夜郎文化的交流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37.舞阳石雀

重庆忠县舞阳镇发现乌石雀。2001年,在三峡文物保护抢救工作中被发掘。舞阳汉阙的发现者是王洪祥,一个普通的煤炭搬运工。

38.牛湖铜案

牛筒案于1972年在江川县李家山古墓群24号墓中出土。李家山青铜器是“国宝”,是中国青铜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他们与中原、西北地区的青铜文化有着历史渊源,但在边疆地区也有着鲜明的民族个性。

39.双体陶罐

卡若遗址发现于1977年,双体陶罐出土于西藏昌都卡若遗址,距今已有4000多年的历史。

40.翡翠白菜

玉白菜原是雍和宫的陈设,雍和宫是清末金妃居住的宫殿。据说玉白菜是她的嫁妆。白菜寓意清白;它象征着新娘的纯洁,而昆虫象征着生育能力;愿新娘多子多孙。

41.东坡食肉石

东坡肉石又称红烧肉石,是一种天然玉石,没有雕琢。它是台北故宫三大殿堂中的珍品之一。

9. 玉雕史料记载图片

中国历史悠久、地大物博,从古至今,劳动人民和艺术工匠创造了众多精妙绝伦的手工艺品。据不完全统计,中国民间工艺品种类多达70余种,若具体到某地,保守估计也有数百上千种,如此庞大的数量,单靠一个人、一个单位的统计是非常困难的。以下是,天津民俗博物馆的董季群老师主编的《中国传统民间工艺》一书中所收录传统手工艺品种类:

简单统计了一下具有地区代表性的手工艺品。以下几个大类为代表:

1、彩塑

【泥人张彩塑】产地天津,以张明山雕塑技法和风格为代表,“触手成像,神采悉具”。

【河北泥玩具】主要产地在河北玉田新城,艺人多为农民。

【惠山泥人】因取江苏无锡惠山泥土捏制而得名。

【咕咕小哨】产地河南,以浚县和淮阳为佳。

【凤翔彩塑】产地陕西凤翔,大致分为泥耍货挂片立人摆饰四类。

【西安泥哨】又名陶叫叫,产地西安鱼化寨。

2、陶瓷

【景泰蓝】产地北京,因明代景泰年间为主要发展时期且以蓝釉为佳而得名。

【山西琉璃】产地山西,种类有琉璃砖琉璃瓦“法花”及室内陈设品。

【宜兴陶器】产地江苏宜兴丁蜀镇,以日用品为主要产品,其紫砂陶均釉陶器彩陶青瓷尤为著名。

【石湾陶器】产地佛山石湾镇,以古雅朴拙形神兼备为特色。

【坭兴陶器】广西钦州产。取当地红土为原料,无须施釉,只打磨表面即有光泽。

【建水汽锅】产地云南建水,其特点是色如古铜声如磬鸣光洁如镜。【龙泉青瓷】产地浙江龙泉。青如玉明如镜声如磬。【景德镇瓷器】产地江西景德镇,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为独特风格。【钧瓷】产地河南禹县,因古代属钧州而得名。观之有景叩之如磬。【汝瓷】产地河南临汝,古名汝州而得名。【醴陵瓷器】产地湖南醴陵,作画于粗坯,上釉烧煅,五彩画面,极富动感。【永胜瓷器】产地云南永胜,始于同治年间,分日用摆设两类。

3、料器

【北京葡萄常料器】一百多年前,一位叫常在的蒙古艺人因擅长制作料器尤其是葡萄为最,人称“葡萄常”。【山东博山料器】产地山东博山,明代永乐景泰年间发展起来,最著名的有内画花球雕刻等。

4、雕刻

【北京雕漆】产地北京,又称剔红。【吉林树根木雕】产地吉林长春。主要产品为古代仕女,依势象形,顺其自然,意趣横生,别具一格。【大连贝雕】产地大连。为全国贝雕首倡,表现为丰富,富有东方艺术特色。【抚顺煤雕】产地抚顺,现代煤雕始于1906年,为根雕艺人赵昆生首倡。【徽州砖雕】流行于安徽徽州,多镶嵌于门楼上或屋檐墙面上。题材多为人物动物植物等。【河州砖雕】流行于甘肃临夏,古为河州,故名。民间住房寺庙庭院等建筑常可见之。红园东公馆砖雕艺术保存最完整。【浙江三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东阳木雕多为佛像雕刻,明代向建筑发展;黄杨木雕多雕刻小型人物。【福州三雕】寿山石雕龙眼木雕牙雕。寿山石传说为女娲补天之石。多为小型艺术品。

【墨鱼骨雕】佛山艺人发掘,艺人梁次作品多映广东风光。

【海南椰雕】风格古朴,造型美观,明代被列为“天南贡品”。

【广西三雕】北海贝雕合浦角雕东兴石雕。

【贺兰石刻】产地宁夏,以贺兰石为原料。

【和田玉雕】产地新疆和田。

【雄精雕刻】贵州传统雕刻工艺。

【剑川木雕】产地云南剑川。

5、砚

【台砚】也叫段砚。以山西五台山段亩山石为原料而得名。以紫黑绿为佳。【鲁砚】有金星尼山红丝徐公淄等品种。金星砚遍部布金星,扣之有声,被称为“羲之砚”。【西砚】浙江江山出产,旧属衢州府,古称西安,因此得名。【歙砚】取材江西蝥源龙尾山石而得名,蝥源旧为歙州,故名。南唐后主李煜推为“天下冠”。【端砚】取材广东端州(今肇庆)。唐朝始产,中期遂名冠全国,被列为贡品。【洮砚】取材甘肃临夏洮河得名。石质碧绿,晶莹如玉,吸收端砚歙砚雕刻之长,发挥甘肃“透雕”之优,玲珑剔透,典雅大方。【思砚】贵州岑巩旧称思州,故名。砚中无水时哈汽即成露液。

6、剪纸

【蔚县窗花】以阴刻为主。一般剪纸多为单色,惟独该地剪纸刻后染色,有“三分工七分染”之说。

【黄岛剪纸】产地青岛市郊陈家材。不用刀刻,以剪为工具,阴阳剪法俱用,阳文线条工整细致;阴纹线条粗壮有力,大刀阔斧,结构简练。

【延安剪纸】西北地区具有独特风格的剪纸艺术品。产地陕西西安。

【丽江剪寿字】流行于云南丽江纳西族的剪纸艺术之一。构图精巧,结构谨严,线条流畅,刀法洗练,装饰性强。

10. 玉石雕刻历史

古人类切割玉石用的是解玉沙,也就是磨玉石时候被磨下来的粉末。用一根绳子蘸上水,然后在绳子上边蘸上解玉沙来回的拉,高级一点的就是用金刚石沙。

古人在玉器上钻孔一般都是用芦管或者是竹子,在芦管或者是竹子头上蘸点解玉沙,就那样来回的搓。

而玉石雕刻,最原始的就是用更坚硬的石头作为工具,一点点的磨,一直磨到成型为止。

发展到春秋战国前后,人们就开始用线雕,这个称为:游丝毛雕。

游丝毛雕是用线拉在很小的滚轮上,线凸出,就如同木工用的掉线盒,线从盒子里面经过就会蘸上解玉沙。

再后期就开始用铊,跟现在的磨头类似,但是没现在的磨头做的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