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玉石(孔子 美玉)
1. 孔子玉石
出自 《三字经》。该句的意思是说,一块美玉如果不经过精雕细琢,就不 可能成为一个精致的玉器,人如果不认真学习,就永远不会懂得许多知识和道 理。
【原著简介】
《三字经》 自南宋以来,已有七百多年历史,共一千多字,可谓家喻户晓, 脍炙人口。三字一句的韵文极易成诵,内容包括了中国传统的教育、历史、天 文、地理、伦理和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广泛生动而又言简意赅。《三字 经》早就不仅仅属于汉民族了,它有满文、蒙文译本。《三字经》也不再仅仅 属于中国,它的英文、法文译本也已经问世。1990年新加坡出版的英文新译本 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 “儿童道德丛书”,加以世界范围的推广,也是 儿童的必背读物。
关于 “玉不琢不成器” 有这样一个故事:
据传说在很久以前,中国的某城市里建起了一座规模很大的寺庙。竣工之 后,寺庙附近的善男信女们每天祈求佛祖,给他们派来最好的雕刻师来雕刻一 尊佛像。于是如来佛就派来了一个擅长雕刻的罗汉,幻化成一个雕刻师来到人 间。雕刻师在两块已经备好的石料中选了一块质地上乘的石头,开始了工作。
可是,没想到他刚拿起凿子凿了几下,这块石头就喊起痛来。雕刻的罗汉 就劝它说: “不经过细细的雕琢,你将永远都是一块不起眼的石头,还是忍一 忍吧。” 可是,等到他的凿子一落到石头身上,那块石头依然哀嚎不已: “痛 死我了,痛死我了。求求你,饶了我吧。”雕刻师实在忍受不了这块石头的叫 嚷,只好停止了工作。
于是,就重新选了另一块质地远不如它的粗糙石头雕琢。虽然这块石头的 质地较差,但它为自己能被雕刻师选中而从内心感激不已,同时也对自己将被 雕成一尊精美的雕像深信不疑。所以,任凭雕刻师的刀琢斧敲,它都以坚韧的 毅力默默地承受过来了。雕刻师则因为知道这块石头的质地差一些,为了展示 自己的技艺,他干得更卖力,雕琢得更加精细。不久,一尊肃穆庄严、气魄宏 大的佛像赫然立在人们的面前,大家惊讶之余,就把它安放到了神坛上。
这座庙宇香火鼎盛,日夜香烟缭绕,天天人流不息。为了方便日益增加的 香客,那块怕痛的石头被人们弄去填坑筑路了。由于当初承受不了雕琢之苦, 现在只得忍受人来车往、车碾脚踩的痛苦。看到那尊雕刻佛像安享人们的顶礼 膜拜,心里总觉得不是滋味。
有一次,它愤愤不平地对正路过此处的佛祖说: “佛祖啊,你太不公平 了! 你看那块石头的资质比我差得多,如今却享受着人
2. 孔子 美玉
孔子建构了完整的“德道”思想体系:在个体层面主张“仁、礼”之德性与德行。德道思想体系是以性善论(“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为基础,以立人极(“三极之道”)为旨归,以人道与天道、地道相会通,人道中庸又适时之变为方法论的完足思想体系。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人道主义这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
孔子晚年时期的最高理想称之为“大同”,在大同的世界里,天下的人,不止以自己的家人为亲,不止以自己的父母儿女为爱,而是相互敬爱,爱天下所有的人。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孩子们都能获得温暖与关怀,孤独的人与残疾者都有所依靠,男人各自有自己的事情,女人有满意的归宿。天下没有欺诈,没有盗贼,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人人讲信修睦,选贤举能,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孔子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内容是“礼”与“仁”,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是最高尚的治国之道。这种治国方略也叫“德治”或“礼治”。这种方略把德、礼施之于民,严格了等级制,把贵族和庶民截然划分治者与被治者。打破了贵族和庶民间原有的一条重要界限。
孔子生活在西周宗法礼制传统较深的鲁国,这时周王朝的统治权力已经名存实亡,诸侯间相互争战不断,出现了“王道哀,礼义废,政权失,家殊俗”的社会现实,“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成了那个时代的特点。社会矛盾的激化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人的精神和信念也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摧残。这些共同构成了孔子政治思想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社会条件,“仁”与“礼”是其政治思想的基本精神。
孔子的最高政治理想是建立“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大同”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畅行,“天下为公”,因而能“选贤与能,讲信修睦”,“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矝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阴谋欺诈不兴,盗窃祸乱不起,这是一幅理想化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景象,也是孔子憧憬的最高理想社会。“小康”社会是孔子主张的较低的政治目标。“小康”社会的基本特点是:大道隐没,“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与这种贫富不均、贵贱不等相适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伦理道德,“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立田里,以贤勇知”,相应地还要设“城郭沟池以为固”,由是,“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这种社会显然没有“大同”世界那样完美,但有正常秩序,有礼、仁、信、义,所以称为小康。这种社会实际上描述了“私有制”产生后的阶级社会的“盛世”。
孔子的“大同”社会、“小康”社会理想对中国后世影响深远。后来不同历史时期,不同阶段的思想家提出不同内容的憧憬蓝图和奋斗目标,这种思想对进步思想家、改革家也有一定启发,洪秀全、康有为、谭嗣同和孙中山都受到其影响。
孔子经济思想
孔子的经济思想最主要的是重义轻利、“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与“富民”思想。这也是儒家经济思想的主要内容,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孔子所谓“义”,是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利”指人们对物质利益的谋求。在“义”、“利”两者的关系上,孔子把“义”摆在首要地位。他说:“见利思义”。要求人们在物质利益的面公元前,首先应该考虑怎样符合“义”。他认为“义然后取”,即只有符合“义”,然后才能获取。孔子甚至在《论语·子罕》中主张“罕言利”,即要少说“利”,但并非不要“利”。《左传·成公二年》记载,干不符合道义的事而获得富贵,就如同浮云一样,不屑于用不义的手段取得富贵。孔子还认为,对待“义”与“利”的态度,可以区别“君子”与“小人”。有道德的“君子”,容易懂得“义”的重要性,而缺乏道德修养的“小人”,则只知道“利”而不知道“义”。这就是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说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有人认为孔子既然重“义”,则势必轻视体力劳动。这种观点是错误的。《论语》中记载他对想学农的弟子樊迟十分不满,骂他是“小人”,这是因为孔子认为人要有更大的理想和追求,要承担的是更大的责任。他要让他的学生成为价值的承担者而不是一个农民。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孔子美学思想
孔子的美学思想核心为“美”和“善”的统一,也是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孔子提倡“诗教”,即把文学艺术和政治道德结合起来,把文学艺术当作改变社会和政治的手段,陶冶情操的重要方式。并且孔子认为,一个完人,应该在诗、礼、乐修身成性。孔子的美学思想对后世的文艺理论影响巨大。
孔子在易学中明确提出了“美在其中”、“见仁见智”等著名美学命题。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在易宗基础上提出了美宗——阳刚、阴柔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认为“阴阳之美、生命之美、自由之美、中和之美可谓是美学之宗”。
孔子史学思想
孔子治史思想的一个重要主张就是“直”,即研究历史要实事求是,不但要重视根据,而且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为政》),他竭力反对那些狂妄不直的人,说:“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泰伯》)他这种一以贯之的主张,也反映到他的治史态度中。
孔子的治史观不仅反映到治史态度和治史主张上,而且还体现在历史发展观中。孔子认为历史在不断“损益”,他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为政》),周代正是在总结夏、殷二代的基础上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文明。历史不是倒退,而是后来居上,是前进发展着的。尽管这种思想很朦胧,但却是我国史学史上进化论的可贵的开端。
3. 孔子玉石头像图片
在我们传颂的所有跟玉相关的“经典”词语中:“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比德于玉焉”这样的语句信口拈来,代代传诵。
但是在实际的推广中,孔子发现,教育和宗教的区别难点,在于被动的接受和主动的寻求,文化教育中,“德”是无形的,看不见摸不着,所以孔子借用的“玉石”的特点,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石在当时属于极其珍贵的物品,另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玉石的物理特性,几乎符合孔子理论中对君子品性的要求。
孔子引用和借鉴发扬了玉的特性,提出君子以玉为型,随身佩戴,警醒自勉,时刻提醒自己的言行举止,注重对个人修养和品德的追求。
4. 孔子玉佩
玉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一个精采的片断。
玉,藏之名山,流之大川,受天地养育。所以,古人视其气若白虹,天之精也。见于山川,地之神也。人莫爱玉,诗经曾誉之君子,叫做“君子温润如玉。”战国时蔺相如视玉为国宝,敢于藐视强权秦王,奏响宁可玉碎 不为瓦全历史凯歌。
玉有多种形态:红玉色如鸡冠,白玉色如羊脂,碧玉色如菠菜,墨玉色如纯漆,黄玉色如蒸粟。
在中国古代文化传统中,尊宝为宝一是体现着皇权制,将玉附丽于封建等级制:比如古代天子佩白玉,公侯配山珏,大夫佩水晶玉,世子佩瑜玉,士佩瓀玖。这就是将玉作为封建等级的徽章,谁也不越过雷池一步。二是将玉作祭祀之品。比如周官用玉作礼祀天地东南西北祭器,其中礼天用苍璧,礼地用黄琮,礼东方用青珪,礼南方用赤璋,礼西方用白琥,礼北方用元璜。三是用玉比喻着传统文化仁义礼智信,将一种社会价值观人生观固化于玉中。说一个故事:子贡向孔子请教:“想请问先生,君主将玉视为宝,而看不起那些似玉的美石,这是什么道理呢?莫非因为玉的产量太少而似玉的美石太多吗?”孔子回答:“历史上,君子将玉比喻成德。玉温润而沃泽,有似君子之仁。玉的缜密而象栗谷人须臾离不开,有似君子的智慧。玉的清廉而不芜杂,有似君子的义。玉垂之如坠,有似君子的礼。玉叩响声韵清越久经不息,如同君子正能量的娱乐。玉瑕不掩瑜,瑜不掩瑕,象征君子忠诚事物本质而不矫情搞文过饰非。玉的彩色旁达气场强大,有似君子之诚信感染他人”。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赋予玉太多的体制价值人文价值及道德观念价值。这就将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在一起。
回到本题上来,题主问中国古代妇女为什么腰间挂玉之类饰佩。其实用玉不仅挂腰上作饰佩,古代妇女用玉有多种形式,包括体内用玉,体表用玉与闺室用玉三个方面:
体内用玉就是服用一定玉屑用以治病与养生。据《本草汇言》载:白玉能润心肺,助声音,止烦渴,定虚喘,安神明,滋养五脏六腑,清纯之药也。
体表用玉主要是头饰用玉与腰间裙裾配玉。头饰用玉主要是绾笼云发的玉簪,玉冠,步摇。宋代词人李元膺描写妇女服饰:彩旗摇柱清明后,花前姊妹争携手。先紧绣罗裙,轻衫东领巾。 琐绳金钏响,渐出花梢上,笑里问高低,盘云亸玉螭。这玉螭,就是用玉雕作没角的龙,那是妇女们喜爱的绾发饰物。而腰间配玉妇女们多用玉瑱,玉琀,琼华,璪玉。
闺家用玉主要是室内装饰,如蚊帐用的帐坠,扇子用玉作扇坠,其他如炉瓶,灯板,剑坠,围棋,甚至屏风,也多有美玉制作。
妇女为什么喜爱玉呢?一是文化赋予玉君子美德,此为德的追求。二是玉是美物,可以增加人的容颜美貌,引人入胜。三是玉音清脆,环佩叮珰,行动时配玉相击,如一串美妙音乐。如此养志,养德,养颜,养心,这是在当年文化背景下一种妇女时髦的生活方式!
5. 孔子对玉的文化阐述
玉
甲骨文玉字作“丰”,一竖贯三或四横,后来演化为今天的“玉”字。
中国先民对玉的矿物和文化的两种特征的认识经历了由低至高,由简至繁的长达万年的历史过程,它的自然的矿物特征主要是坚韧晶莹、细腻,在使用上与石有所区别。其人文的文化基因如:
1 、 玉之美
玉的细腻、缜密、晶莹、润泽的质地美,所反射出来的油脂光泽和玻璃光泽以及其本身固有的白、青、墨、黄、绿等淡雅而明洁的色彩。这些旷物美反射到人的感官和思维,由儒家和孔子作了概括性总结,为文人学者所接受并加以遵从。
2、玉神物
玉神物观念形成干黄帝时期,由楚人承继下来。“神物是宗教学上的‘灵物’,实质足超自然力(灵性)及其载体(灵体,灵魂)观念的物化形态;又是人们与超自然力交往的必要物质煤介和实物手段,是概括的形象思维。”(于锦绣《玉与灵物崇拜——中国玉文化的原始宗教学研究》)。
我对“玉神物”的理解,手要是:
(1)玉是神灵寄托之物体或外壳,既可是最高神,也可是“神物”即物神,亦即先民崇拜对象;(2)王是神之亨物,也就是供神灵飨食的佳肴:(3 )玉是通神之神物,并以此(玉)上仁神灵,下达神灵旨意。
3.玉,神之享物
见于《山海经》,如《西山经》记“峚(mi)山……丹水出焉……是有玉膏,其原沸沸汤汤,黄帝是食是飨”“黄帝乃取峚山之玉荣而投之钟山之阳,瑾瑜之土为良……天地鬼神,是食是飨”。说明玉是黄帝和鬼神之食物。
4、玉避不祥
同样亦出自《山海经·西山经·峚山》,“瑾瑜之下为良……君子服之,以御不祥”,也就是我们今人所说的佩玉具有避邪之意。
5 、玉之保健、药物功能
葛洪《抱朴子》云:“服金者寿如金;服玉者寿如玉。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玉类14种药效,玉气味甘平无毒,主治除胃中热,喘息、烦满、止渴,屑如麻豆服之,久服身轻长年。国家级著名中医专家王琦认为玉可强身健体,治病保
6. 孔子佩戴玉
出处:出自春秋时期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的《诗经》 。
原文节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离身。言念君子,其温如玉。
白话译文:古代君子没有特殊原因身上必定佩戴玉,玉不离身,言语和思想都要符合君子的行为,性格的温和善良应该和玉石一样。
春秋时期,人们对玉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一些思想家给玉注入丰富的文化内涵。管仲认为玉具九德,孔子认为玉具十一德,因“君子比德于玉”的观点深入人心,君子佩玉成为一种时尚
7. 孔子玉文化
古代六艺中的玉指的是驾驶马车的技术,这是当时的“士人”的基本技能,因为当时的战马和战车的多少与国力强弱息息相关,孔子在授课时也把“御”作为很重要的一项内容。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这就是所说的“通五经贯六艺”的“六艺”。
还有一种说法,六艺即六经,谓《易》、《书》、《诗》、《礼》、《乐》、《春秋》。
8. 孔子玉雕
龙凤呈祥一龙一凤和祥云。龙代表鳞兽类动物的图腾部落,凤代表鸟类动物的图腾部落。两部落冲突,龙胜,合并了凤,从此,天下太平,五谷丰登,也是高贵吉祥的表现。祥云代表有好的预兆,表示对未来的美好祝愿。
古人的很多生活器具都是玉雕成的,能常戴在身上的惟有玉佩。繁钦诗中“美玉”是指玉做的佩,或写作“佩”。古人对玉佩的热爱不是因为玉的贵重,而是源于玉的品格,所以古语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
《周礼·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左结佩,右设佩。居则设佩,朝则结佩。齐则綪结佩。而爵鞸。凡带,必有佩玉,唯丧否。佩玉有冲牙。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大夫佩水苍玉而纯组绶,世子佩瑜玉而綦织绶,士佩瓀玟而缊组绶,孔子佩象环五寸而綦组绶。”更是把玉佩上升到礼法。
9. 孔子玉书法
孔子的七十二代嫡孙是:孔德成先生
孔德成先生是孔子嫡系直传的七十二代孙(他的妻子是清末翰林之女)。在日寇占领时期曾被迫离家由曲阜逃往上海。
孔德成先生在1949年离开大陆赴台前有三个孩子:一男二女。儿子叫孔维益;女儿:孔维娥、孔维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