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佛石雕(药师佛像特征)
1. 药师佛石雕
敦煌石窟存有500多个洞窟中保存有绘画、彩塑492个,按石窟建筑和功用分为中心柱窟(支提窟)、殿堂窟(中央佛坛窟)、覆斗顶型窟、大像窟、涅盘窟、禅窟、僧房窟、廪窟、影窟和瘗窟等形制,还有一些佛塔。窟型最大者高40余米、宽30米见方最小者高不足盈尺。从早期石窟所保留下来的中心塔柱式这一外来形式的窟型,反映了古代艺术家在接受外来艺术的同时,加以消化、吸收,使它成为中国民族形式 其中不少是现存古建筑的杰作。在多个洞窟外存有较为完整的唐代、宋代木质结构窟檐,是不可多得的木结构古建筑实物资料,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
彩塑艺术
敦煌石窟开凿在砾岩上,除南北大像是依山而建的石胎泥塑外,其余多为木架结构。彩塑为敦煌艺术的主体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以及天王、金刚、力士、神等。彩塑形式丰富多彩,有圆塑、浮塑、影塑、善业塑等 最高34.5米,最小仅2厘米左右(善业泥木石像),题材之丰富和手艺之高超,堪称佛教彩塑博物馆。17窟唐代河西都统的肖像塑,和塑像后绘有持杖近侍等,都惟妙惟肖,把塑像与壁画结为一体,为中国最早的高僧写实真像之一,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
壁画艺术
石窟壁画富丽多彩,各种各样的佛经故事,山川景物,亭台楼阁等建筑画、山水画、花卉图案、飞天佛像以及当时劳动人民进行生产的各种场面等,是十六国至清代1500多年的民俗风貌和历史变迁的艺术再现,雄伟瑰丽。在大量的壁画艺术中还可发现,古代艺术家们在民族化的基础上,吸取了伊朗、印度、希腊等国古代艺术之长,是中华民族发达文明的象征。各朝代壁画表现出不同的绘画风格,反映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是中国古代美术史的光辉篇章,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提供珍贵的形象史料。
莫高窟的重要唐代经变壁画所在洞窟列表如下:
莫高窟唐代重要经变壁画及所在洞窟表
时代
经变画名称
所在洞窟
初唐
阿弥陀经变
205、220、321、329、334、335、341
东方药师变
220、331
贮存藏品
光绪26年(公元1900年),在16窟北壁发现砌封于隐室中满贮从三国魏晋到北宋时期的经卷、文书,织绣和画像等约5万余件。文书除汉文写本外,栗特文、佉卢文、回鹘文、吐蕃文、梵文、藏文等各民族文字写本约占六分之一。文书内容有佛、道等教的教门杂文的宗教文书,文学作品、契约、账册、公文书函等的世俗文书。敦煌艺术的发现,名闻中外,它对中国古代文献的补遗和校勘有极为重要的研究价值。莫高窟是一座融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于一体,以壁画为主、塑像为辅的大型石窟寺。它的石窟形制主要有禅窟、中心塔柱窟、殿堂窟、中心佛坛窟、四壁三龛窟、大像窟、涅盘窟等 各窟大小相差甚远,最大的第16窟达268平方米,最小的第37窟高不盈尺。窟外原有木造殿宇,并有走廊、栈道等相连,现多已不存。
莫高窟壁画绘于洞窟的四壁、窟顶和佛龛内,内容博大精深,主要有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史迹、经变、神怪、供养人、装饰图案等七类题材,此外还有很多表现当时狩猎、耕作、纺织、交通、战争、建设、舞蹈、婚丧嫁娶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的画作。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鲜艳瑰丽,体现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色。中国五代以前的画作已大都散失,莫高窟壁画为中国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形象和图样。据计算,这些壁画若按2米高排列,可排成长达25公里的画廊。
莫高窟所处山崖的土质较松软,并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四座大佛为石胎泥塑外,其余均为木骨泥塑。塑像都为佛教的神佛人物,排列有单身像和群像等多种组合,群像一般以佛居中,两侧侍立弟子、菩萨等,少则3身,多则达11身。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 影塑、善业塑等。这些塑像精巧逼真、想象力丰富、造诣极高,而且与壁画相融映衬,相得益彰。
它是一个九层的遮檐,也叫"北大像",正处在崖窟的中段,与崖顶等高,巍峨壮观。其木构为土红色,檐牙高啄,外观轮廓错落有致,檐角系铃,随风作响。其间有弥勒佛坐像,高35.6米,由石胎泥塑彩绘而成,是中国国内仅次于乐山大佛和荣县大佛的第三大坐佛。容纳大佛的空间下部大而上部小,平面呈方形。楼外开两条通道,既可供就近观赏大佛,又是大佛头部和腰部的光线来源。这座窟檐在唐文德元年(888年)以前就已存在,当时为5层,北宋乾德四年(966年)和清代都进行了重建,并改为4层。1935年再次重修,形成的9层造型。
价值
历史价值
敦煌石窟营造及其历史过程,敦煌的悠久历史,当地有影响的世族与大姓,以及敦煌同周围民族与西域的关系,在历史中没有或很少记载。敦煌石窟有成千上万个供养人画像,其中有一千多条还保存题名结衔。能够了解许多历史状况和历史线索。
本生、佛传、福田经变、弥勒经变、宝雨经变、楞伽经变及供养人题记,可帮助了解古代经济生活的状况。
法华经变、涅盘经变提供了古代军队操练、出征、征伐、攻守的作战图,及兵器装备的宝贵形象资料。
敦煌壁画中保存有属于体育属性的资料,如骑射、射靶、马技、跃马、相扑、角力、举重(举象、举钟)、奕棋、投壶、武术、游泳、马球、蹴踘等。
敦煌石窟的彩塑和壁画,大都是佛教内容:如彩塑和壁画的尊像,释迦牟尼的本生、因缘、佛传故事画,各类经变画,众多的佛教东传故事画,神话人物画等,每一类都有大量、丰富、系统的材料。还涉及到印度、西亚、中亚、新疆等地区,可帮助了解古代敦煌以及河西走廊的佛教思想、宗派、信仰、传播,佛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佛教中国化的过程等等。
艺术价值
敦煌石窟营建的一千年历程,时值中国历中上两汉以后长期分裂割据,走向民族融合、南北统一,臻于大唐之鼎盛,又由颠峰而式微的重要发展时期。在此期间,正是中国艺术的程序、流派、门类、理论的形成与发展时期,也是佛教与佛教艺术传入后,建立和发展了中国的佛教理论与佛教宗派,佛教美术艺术成为中国美术艺术的重要门类,最终完成了中国化的时期。
从中国绘画美术的门类角度看,敦煌石窟壁画中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画都有千年历史,自成体系,数量众多的特点,都可成为独立的人物画史、山水画史、动物画史、装饰图案画史。特别是保存了中国宋代以前即10世纪以前如此丰富的人物画、山水画、动物画、装饰图案的实例,这是世界各国博物馆藏品所未见的。
敦煌壁画中有音乐题材洞窟达200多个,绘有众多乐队、乐伎及乐器,据统计不同类型乐队有500多组,吹、打、拉、弹各类乐器40余种,共4500多件。敦煌藏经洞文献中也有曲谱和其它音乐资料。丰富的音乐图像数据,展现了近千年连续不断的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变化的面貌。为研究中国音乐史,中西音乐交流提供了珍贵资料。
敦煌石窟大多数洞窟的壁画中几乎都有舞蹈形象。有反映人间社会生活、风俗习尚的舞乐场面和舞蹈形象,如西域乐舞、民间宴饮和嫁娶舞乐;有经变中反映的宫廷和贵族燕乐歌舞场景;有天宫仙界的舞蹈形象,如飞天的舞蹈形象,供养伎乐等。还有藏经洞保存的舞谱及相关资料。舞蹈艺术是无法保留的时空艺术,古代的舞蹈形象,现代人已知之甚少,就敦煌石窟舞蹈形象的珍藏而言,堪称舞蹈艺术的博物馆,保存了无数高超的舞蹈技巧和完美的舞蹈艺术形象,代表了各时代舞蹈发展的面貌及其发展历程。
敦煌石窟艺术中有十分丰富的建筑史资料。敦煌壁画自十六国至西夏描绘了成千成万座计的不同类型的建筑画,有佛寺、城垣、宫殿、阙、草庵、穹庐、帐、帷、客栈、酒店、屠房、烽火台、桥梁、监狱、坟茔等等,这些建筑有以成院落布局的组群建筑,有单体建筑。壁画中还留下了丰富的建筑部件和装饰,如斗拱、柱坊、门窗、以及建筑施工图等。长达千年的建筑形象资料,展示了一部中国建筑史。可贵的是,敦煌建筑资料的精华,反映了北朝至隋唐四百年间建筑的面貌,填补了南北朝至盛唐建筑资料缺乏的空白。此外,不同时期,不同形制的800余座洞窟建筑,五座唐宋木构窟檐,以及石窟寺的舍利塔群,都是古代留存至今的宝贵建筑实物资料。
2. 药师佛像特征
81米,塔身为罕见的“佛塔”融合结构,塔基三面为49米高的铜质药师佛像,为目前中国最高的药师佛塔。
3. 药师佛挂像
为缠丝玛瑙材质,又被称为圆线珠,每颗药师珠的纹路是天然形成的,显著特征为黑色珠体中间缠绕一白线,或者与这样特征较为接近的都称之为药师珠,属于天珠族群的一种。药师珠一名由来是早期天珠多数是以用药,藏药师为携带方便将天珠穿成串挂在身上,普通人不知道是天珠,因此将藏药师身上挂的珠子称为药师珠。此珠只出自青藏高原史前时期,其他地区的类似珠只能称为玛瑙珠。
4. 药师佛雕刻图片
1、清乾隆御制琥珀雕双龙耳龙纹花口洗
它是大块琥珀整料雕刻而成,掏膛非常干脆,不计工本,质地细腻凝润,精光内蕴,色泽深沉如凝血,透光处可见红润之本色。
2、琥珀药师佛坐像
其高约17.5cm,底径11cm,通体以琥珀打造,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药师佛的形象。
3、多米尼加蓝珀
产于加勒比海大安的列斯群岛中,是珍贵的琥珀。
4、琥珀山子
是由亿万年前的万年松树油,经过几十上百年滴落形成。
5、琥珀雕如意摆件
6、琥珀雕观世音菩萨立像
7、琥珀整挖兽耳衔环狮钮扁瓶
8、琥珀雕仕女摆件
9、琥珀雕张骞乘槎杯
10、琥珀雕喜上眉梢扁瓶
5. 药师佛雕塑图片
大多寺院都有一座大雄宝殿,但洛阳白马寺,为何却有一座大雄殿呢?因为,其中有宝。故曰:大雄殿。此宝就是:元代"夹纻干漆"造像三尊主佛慈眉善目,端坐中央,两位天将韦驮、韦力,手持法器,守卫左右。十八罗汉分列两旁,栩栩如生。
大雄殿里面摆放的是元代的“夹贮干漆造像”工艺做的塑像。包括三世佛,左右二天将,及殿东西两侧的十八罗汉像;据说都是1972年,为了欢迎西哈努克亲王,周总理批示,从北京慈宁宫调运于此。其中十八罗汉像是中国现在仅存的一套元代“夹贮干漆造像”十八罗汉,为白马寺的镇寺之宝。造像生动庄严。
大雄殿·殿内贴金雕花的大佛龛内塑的是三世佛:中为婆娑世界的释迦牟尼佛,左为东方净琉璃世界的药师佛,右为西方极乐世界的阿弥陀佛。三尊佛像前,站着韦驮、韦力两位护法天将的塑像。
6. 药师佛造像
关于乐至报国寺是否需要门票,暂时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有一些原因和内容需要延伸说明:
首先,乐至报国寺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是一个重要的旅游景点。一些游客和旅行社可能会提供门票服务,但这不一定是官方的门票,也可能存在价格虚高或者不规范的情况。因此,游客在前往乐至报国寺前最好在官方网站或者当地旅游局核实门票情况。
其次,由于乐至报国寺的地理位置较偏远,中间可能存在一些私人收费站点,不同的访问路线可能会有不同的费用,需要注意避免被乱收费用。
最后,除了门票,游客还需要注意乐至报国寺的参观规定和注意事项,比如不能穿拖鞋进入寺内、不能摄影等等。这些都是为了尊重佛教文化和保护文物,希望游客能够遵守。
总之,前往乐至报国寺旅游必须了解官方门票情况,并注意避免中途被乱收费用,同时要遵守参观规定和注意事项,保护好这个历史悠久的佛教文化遗址。
7. 药师佛石雕图片
是观音菩萨。
大圆通殿是普济寺的主殿,“圆通”是观音菩萨别号,这座殿供奉的正是观音菩萨。殿堂宏大巍峨,殿面阔七间,进深六间,重檐歇山顶,黄琉璃顶,九踩斗拱,门心板雕二龙戏珠。大殿可容数千人,有“活大殿”之称。殿前平台周有石雕栏板,台中有铜鼎炉,高约四米,上铸“普济禅寺”、“千秋实鼎”、光绪辛丑(即1901年)冬月吉旦“等字样。
8. 药师佛像寓意
您好,药师坛城一般依照《药师七佛经》或《药师经》所说,供奉药师七佛,日光菩萨,月光菩萨,十二药叉大将等,如果坛城够大还可供奉八大菩萨等像。
9. 药师佛佛像
把佛放在柜子中供奉这个要分情况讲,如果是酒柜,佛教禁酒,当然不宜。另外,放在卧室里面也不好。家庭里面如果没有专门礼佛的空间,那最好放在书房,其次客厅、或者阳台也可以。总之,尽量放在安静、整洁的处所。佛像放置的位置不要过低,尽量放在高于眼部的位置之上,令人詹目仰视较佳。
大厅的柜子可以的,供佛重要的是自己精进修法,但是在下建议有条件的话最好订做个佛台,比较尊敬!把菩萨供在靠窗户边朝阳出好,可以保佑家庭平安和睦一切顺利!上香的时候打开,平时可以关着!
10. 药师佛石像
花寺的院子比较小,更显得院中的几棵菩提树硕大无比。
虽然已是深秋了,但它们还是那么挺拔苍翠。
大殿内尘封土积,蛛网纵横,塑像已残缺不全,壁画因受风雪的侵袭,也色彩斑驳模糊不清了。
恒山悬空寺,全寺紧紧贴在恒山的悬崖峭壁上,仅用一柱支撑,十分惊险,似乎随时都会掉下来,令人望而生畏。
那映在绿树丛中的寺院,杏黄色的院墙,青灰色的殿脊,苍绿色的参天古木,全都沐浴在玫瑰红的朝霞之中。
大昭寺是信教徒和藏族人朝佛的圣地。
这时香烟缭绕,络绎不绝的朝拜者赶到这里,他们双手合十,举过胸、额、头,然后平扑在地上。
天天如此,以致使石板许多地方都凹了下去。
这座古老的寺庙在朦胧夜雾的笼罩下,像一幅飘在浮云上面的剪影一般,显得分外沉寂肃穆。
抬头望庙顶,令人眼花缭乱。
那一个个佛爷凸起的脸也宛如夏季夜空数不清的星斗,它们神态各异,千姿百态。
寺裹山】 镇江的风景区首推“三山”:位于城市西部的金山,远远望去,只见层层叠叠的庙宇依山而筑,把雄伟的山体裹了个严严实实,形成了名不虚传的“寺裹山”。
当我们步入“钟林”陈列室时,我不禁愕然,分明是来到了钟的王国,钟的世界,钟的海洋。
大大小小的古钟鳞次栉比,琳琅满目。
古刹梵钟、摩诃晓钟、普济钟、晨昏钟、保明钟,还有许多富于历史传说的钟,如魏忠贤钟、华严钟、潭柘寺钟、百八钟……真是名目繁多、种类各异,使人目不暇接 广济寺寺院的第一进为天王殿,天王殿的左右为钟楼和鼓楼。
过天王殿,就是中间供着“三世佛”的大雄宝殿。
由大雄宝殿继续往前,便来到了圆通宝殿。
圆通殿又名观音殿,殿中供有十一面观音铜像。
寺的最后一进为药师殿,殿里供奉南无消灾延寿药师佛。
佛像大小高矮胖瘦各不相同,神情动作千姿百态。
有的咬牙切齿,怒目而视;有的朱唇微启,面带微笑;有的盘膝而坐,双手合十;有的金鸡独立,手舞钢鞭;有的眼睛半闭,手持经卷。
观音庙 清真寺 护国寺 大理寺 白马寺 碧云寺 寺庙 寺院35作文寺观 古寺 庙宇 庙堂 古老 庄严 神秘 山神庙 土地庙 龙王庙 张飞庙 岳王庙 关公庙 城隍庙 古柏参天 树木葱郁 山神大庙 曲径幽深 深山古刹 寺院荒废 寺院佛门 钟声悠扬 残垣断壁 风雨剥蚀 慈眉善目 青面獠牙 肌肉丰满 各持兵器 形象鲜明 千姿百态 四大金刚 手捻佛珠 姿态自然 雕梁画栋 简练古朴 别具一格 造型优美 工艺精美
11. 药师佛石雕像
南山寺面积约800平方米,面阔5间,进深5间,重檐歇山顶,弘一法师手书“妙相庄严”匾额悬于殿堂之上。殿中佛坛上雕塑三尊盘膝跌坐金身,并塑阿难、迦叶两尊者站立两旁。正中供奉“三宝佛”(稀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地方药师佛),高一丈六尺,是宋代修建寺院时重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