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玉雕卧象图片(玉雕卧鹿图片)

1. 玉雕卧象图片

叶子寓意事业,即事业有成。甲壳虫取甲字,甲为天干首位,如甲子,有上等之意,甲等,富甲天下。甲又有黄金甲之称,寓意护身避险。 总之寓意挺好的。

2. 玉雕卧鹿图片

以下列举岫岩县十大旅游景点:

1.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 AAAA

鞍山市龙泉湖风景区

  岫岩冰湖山庄(龙泉湖风景区)位于鞍山市岫岩县前营子镇燕窝村,占地3700多亩,主要由拓展训练营主题公园、满族风情博物馆和休闲、旅游、采摘、度假场所等组成,是集游览、度假、住宿、娱乐、拓展训练等于一体的多功能国家AAA级旅游度假区。冰湖山庄拥有辽沈地区项目最全的……

2.岫岩清凉山风景区 AAAA

岫岩清凉山风景区

  清凉山风景区清凉山风景区位于岫岩东北部的汤沟镇,因其山深林密、气候温润凉爽而得名。景区以石怪、水清、峰秀、松奇、崖险而闻名于世,历来为佛道两家的清修之地。景区面积约30平方公里,最高峰帽盔山海拔1141.5米。主要旅游景点有传说中唐代名将薛礼东征时留下的葬马石……

3.岫岩陨石坑

岫岩陨石坑

  岫岩陨石坑坐落在苏子沟镇古龙村罗圈里村民组,自古以来便呈现一个环形大坑的地貌,所以当地居民称之为“圈里”。坑内直径约为1.8公里、深约150米,从坑唇的山脊上往下望这里就好似一只大碗,夏秋之季来此观赏景色更加美丽。陨石坑是由于大的流星体、小行星或彗星撞击行星及……

4.卧鹿山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位于岫岩县城南26公里的杨家堡子镇松树秧村境内,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卧鹿山山势险峻,秀色可掬,景点随处可见。石制古庙——效圣寺位于卧鹿……

5.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 

卧鹿山效圣寺风景区

  卧鹿山风景区位于岫岩县城南26公里的杨家堡子镇松树村境内,以峰秀、庙奇、景美而著称。山中有一长约百米、形似卧鹿之背的青石脊,传说古时有一骑黑鹿的道人居住山中,死后化身青石脊,卧鹿山因此而得名。卧鹿山山势险峻,秀色可掬,景点随处可见。石制古庙——效圣寺效圣寺座落……

6.岫岩药山

岫岩药山

  药山系千山余脉,位于岫岩满族自治县北部韭菜沟乡、三家子镇、石庙子镇的交界处,距县城60公里,因盛产药材而得名,又以岫岩方音谐称岳山。药山为清代奉天省的四大名山之一,与千山、凤凰山、医巫闾山并列齐名。药山山势高峻,由东北向西南起伏绵延10余公里,有大小奇峰40多……

7.大洋河漂流

大洋河漂流

  大洋河漂流距岫岩县城4公里左右,全长12.5公里,共分为3段。第一段起点在大洋河东桥下500米左右,终点在小虎岭口子街村民组,全长5公里;第二段起点在小虎岭口子街,终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全长3.5公里;第三段起点在小虎岭第四村民组,终点在小虎岭第一村民组,全……

8.卧鹿山石庙 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卧鹿山石庙

  鞍山卧鹿山位于鞍山岫岩县城东南24公里的杨家堡乡松树秧村。石庙原名“效圣寺”,俗称“老古庙”,是省内现存唯一大型石构古代庙字。1988年12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卧鹿山山势险峻,奇峰怪石,林深草茂,景色迷人。卧鹿山石庙依山傍壑座落在山前一平地上。石庙正殿三……

9.龙潭湾风景区

龙潭湾风景区

  龙潭湾风景区地处岫岩县龙潭镇境内,因湾内有深水石潭,传说深潭藏龙而得名。该景区面积2.5万亩,现为国家AA级旅游区,省级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龙潭十八湾,最具特色景点当属龙潭湾。龙潭潭面呈桃形,潭中为巨型石帮石底,上流之水从峡谷石缝涌往桃蒂,在潭中旋转后自桃尖……

10.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

  中国玉雕会展中心座落在岫岩县城北出口西侧,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7.5万平方米。博览中心共有珠宝玉器精品屋1800家。会展中心拥有3万平方米的大型玉都广场,广场上有花岗岩铺设的地面、音乐喷泉与休闲绿地,可容纳上万人的大型会展活动。会展中心内部设有酒……

3. 玉雕卧虎图片

  秦汉时代的雕塑风格是严峻的风格,是阳刚之美的风格。秦汉俑马、墓前石雕从整体上看,也许远不及后世那样精巧、细腻,而以拙重、粗犷为特色,然而正是这种“客观简朴性”,成为了秦汉时代文化精神的象征。秦汉雕塑的风格不是偶然的,它正是这一时期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强烈的开拓、征服欲望的形象写照。它继承了远古以来,华夏民族所表现出来的注重人力,与自然抗争的崇高精神。  秦汉时期的雕塑以其恢宏的气势和力量将中国雕塑推向了高峰。这一时期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大型纪念性石雕的出现和标志性明器雕塑的产生,以及工艺性雕塑也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秦汉雕塑的巨大气魄和强健精神,为中国雕塑的历史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秦兵马俑的雕塑艺术,标志著明器雕塑创作上产生了一个重大飞跃。它规模大,数量多,给人最突出的感受是力求逼真,表现物件的写实风格。每个秦俑的形象虽无雷同,均通过人物动作刻画,各自神态表现的生动传神。注重灵活多样的表现手法,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汉承秦制”汉代明器雕塑的制作形成规范化、制度化,形体上虽不如秦代高大,但表现物件上却比秦代丰富。人物的塑造比秦代富於动感,姿态也有了较多的变化,东汉明器雕塑在题材内容,制作材料,以及分布地区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出现了大量形形色色,表现各种生活劳动场景的俑,以及楼、坞、堡等模型,在题材内容上更趋於生活化,更真实广泛,具体表现各种生活场景。同时还表现出鲜明的地区特色和民间风貌,如体现巴蜀风情的身背竹箆劳动妇女俑与袒博赤足、抱鼓,眉飞色舞表演的《说唱俑》。  霍去病墓大型石雕群,是我国最早的较完整的纪念性雕刻艺术珍品,是西汉时期强盛的国力和积极进取精神的象徵。它的艺术特点表现为注重寓意,善於运用象徵的手法表现作品的思想内容。在建造上,“为冢似祁连山”,以纪念他的不朽功勋。配置竖石和多种动物雕刻,独创的综合群体,成功展示了深山野林猛兽出没的艺术意境,《马踏匈奴》是整组石雕中的象徵中心。并巧妙地运用“因势象形”的表现手法和灵活地将圆雕、浮雕、线刻的表现手法综合运用。  这一时期的建筑雕塑也很有特色。“秦砖汉瓦”将建筑、雕塑、书法结为一体的奇妙结合,是我国建筑雕塑艺术的一大特色。画像砖和画像石以砖石将绘画与雕塑结合的艺术,表现手法变化多样,同样独具民族特色。  秦国有悠久的石刻艺术传统,在凤翔西村春秋时代的秦宫陵园中,曾出土两件高约22厘米的石俑;战国时代,秦昭王在咸阳兴建横桥,曾雕刻忖留神石像;此外,在蜀郡都江堰又雕刻镇水石牛。秦始皇时期,玉石雕刻有了显著的进步,据晋王嘉《拾遗记》记载,秦代的刻玉善画工烈裔,“刻玉为百兽之形,毛发宛若真矣。”另据《三辅黄图》记载,秦代加固扩建横桥时,曾雕刻古代力士孟贲的石像;营建骊山陵园时,雕刻一对头高一丈三尺的石麒麟,开启了后代在陵墓前雕造石兽、石狮或石辟邪之先河。  青铜纪念雕塑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二十六年……收天下兵,聚之咸阳,销以为钟□金人十二,重各千石,置廷宫中”。贾谊《过秦论》亦有“销锋铸□,以为金人十二”之语。参考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的战国编钟架形象,可知秦代铸造“钟□金人十二”,即是供咸阳宫中两具曲尺形双层编钟架上使用的人形铜立柱。  另据《汉书·五行志》、《西京赋》、《水经·河水注》及《三辅旧事》等文献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铸造12个“各重二十四万斤”的“金狄”,即12个身着“夷狄服”的大铜人,配列在阿房殿前,铜像胸前刻有李斯撰写的赞颂秦始皇统一功业的铭文,其政治作用不可低估。  1980年冬,在秦始皇陵西侧,出土两乘大型铜车马,每乘包括四马、一车、一驭手,车马形体相当实物的1/2,每乘总重量达1200公斤以上,铸造工艺十分精良,形象极为生动(见彩图铜车马(秦) 陕西临潼秦始皇兵马俑坑出土)。一号带伞盖的铜车,驭手作立姿,其性质当为导车;二号作篷盖的铜车,驭手呈坐姿,其金属辔绳末端刻有“安车”等字铭。据考证,此车系仿照秦始皇巡视全国时的御乘而铸造,旨在纪念秦始皇“平一宇内”的不朽功业(见秦始皇陵彩绘铜车马)。  墓葬明器雕塑 即供随葬用的雕塑作品,主要是各种材质的偶人车马。秦代有大型的陶塑兵马俑及圉师俑、小型的木雕侍者俑等两种。前者集中发现于陕西临潼县骊山北麓秦始皇陵园附近;后者于1978年发现于河南泌阳县官庄村秦代末年的墓葬中,共有木俑4件,身高11~16厘米,面形浑圆丰满,俑表施彩绘,作拱手侍立状,造型甚古朴。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初即位,就着手穿治骊山;在他去世前,陵区内已是“宫观百官、奇器珍怪徙藏满之”。从20世纪40年代起,在秦始皇陵园东北隅的临潼县焦家村附近,曾陆续出土一种高约70厘米的圉师俑(马□),作跽坐姿态,造型质朴优美。  1974~1976年,在陵园东垣外的临潼县西杨村南,地处东陵道之北侧,先后发现3座埋藏大型陶塑兵马俑的从葬坑,出土数千件与真人真马等高的兵马俑,其躯体采用泥条盘筑法塑造,头像则运用模制加手塑的方法制作。这批兵马俑标志着秦代雕塑艺术的卓越成就,再现了秦军奋击百万、战车千乘、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精神风貌,体现了王权的极度威严,其主要艺术特点是:形体高大,崇尚写实,手法严谨;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形象生动;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静止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磅礴气势,令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汉代雕塑  中国西汉和东汉的雕塑作品,主要包括石刻、玉雕、陶塑、木雕和铸铜等品种。当时,雕塑艺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表现技巧迅速提高,举凡大型纪念性石刻、园林装饰雕塑、各种明器雕塑及实用装饰雕塑等方面,均有显著发展,留存至今的汉代雕塑遗物极为丰富。  石刻 汉代雕塑艺术的新成就,突出地表现在大型石刻作品上。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1对大型石刻,是原存陕西省长安县常家庄的牵牛石像和斗门镇内的织女石像,两者东西相隔约3公里。据《汉书·武帝纪》记载,它们是汉武帝元狩三年(前120)在上林苑“发谪吏穿昆明池”时建立的,按左牵牛、右织女的格式,设置在昆明池东西两岸,故而又称汉昆明池石刻。牵牛石像高 258厘米,右手置胸前,左手贴腹,作跽坐状;织女石像高228厘米,作笼袖姿态。这组石刻取材于牛郎织女神话故事,均用花岗岩雕成,石像形体高大,是中国早期园林装饰雕塑的代表。  秦代雕塑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封建国家——秦朝的雕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即利用雕塑艺术为宣扬统一功业、显示王权威严的政治目的服务,在建筑装饰雕塑、青铜纪念雕塑、墓葬明器雕塑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辉煌成就。  建筑装饰雕塑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凭借高度集中的人力与物力,大兴土木。首先,在都城咸阳北坂上营造六国宫殿;其次,加固扩建了跨越渭河的横桥,并在渭河南岸营建新朝宫——阿房前殿;最后,又在骊山北麓修建规模宏大的陵园。这些巨大的建筑工程,均用雕塑作品进行装饰美化。  瓦当是强烈反映时代艺术风格的一种建筑装饰构件。咸阳市东郊窑店镇附近的秦宫遗址,曾出土浮雕着鹿、鸟、昆虫纹的圆瓦当;西安市西郊巨家庄附近的阿房宫遗址,出土四鹿纹、四兽纹、子母凤纹圆瓦当;骊山秦始皇陵区,出土夔凤纹大瓦当;皆以饰纹华丽、风格清新而著称。  此外,在咸阳故城秦宫遗址还出土两种大型空心砖,其一是刻画着龙纹、凤纹、水神纹的空心砖,其二是模印着回纹、菱格纹的空心砖,皆铺砌在宫殿阶基地面上,由此可见秦代建筑装饰雕塑的发展概貌。  另一组著名的西汉大型石刻,是陕西省兴平县道常村的汉骠骑将军霍去病墓石刻,系元狩六年少府属官“左司空”署内的石匠所雕造。作者运用循石造型方法,将圆雕、浮雕、线刻等技法融于一体,使作品兼有写实与写意的风格。现存作品有立马、卧马、跃马、卧虎、卧象、石蛙、石鱼、石蟾、卧牛、野猪、野人、野人搏熊、母牛舔犊等14件,另有题铭刻石2块。 原先皆散置于墓冢周围,现集中陈列在墓前东西两廊内。立马石刻,亦称马踏匈奴,高168厘米,是群雕中的主体。作者采用寓意手法,以战马将侵扰者踏翻在地的情节,赞颂霍去病反击匈奴侵扰所建树的赫赫战功,是汉代纪念碑雕刻的重要代表性作品。

4. 玉雕卧狗

蝙蝠是传统吉祥图样常见的元素。

玉雕中也常有,蝙蝠或卧于铜钱之上,或嘴雕铜钱。

或一枚或多枚,款式不一而足。

寓意非常好,就是福(蝠)在眼前(钱)。

母亲给的东西,意义弥足珍贵。好好收着吧。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请帮我点个赞哦。

谢谢。祝愉快。

5. 玉雕卧佛图片

六盘水有四座有名的寺庙,分别是灵山寺,水城观音寺,永丰寺,护国寺。灵山寺,也被称之为是福临寺,位于钟山区王山上,该地环境清幽,空气特别清新,是非常好的佛教道场。

水城观音寺,原先是叫观音阁,最初修建于清朝时期之后被破坏掉,现在又重修,里面有大雄宝殿,观音殿,斋堂,知客室等建筑,供奉了汉白玉佛像,多达29尊。

永丰寺,寺庙是坐西朝东,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里面有前殿,正殿和南厢房等多出建筑,其整体比较大气,造型特别优美,属于比较传统的寺庙特色。

护国寺,位于丹霞山山顶,最初建造于明万历年间。后期建筑被毁,只剩下了山门和台基,1989年又重新建造,现在里面有缅甸玉雕千手观音,还有卧佛。

6. 玉雕卧象图片大全大图

蝙蝠是传统吉祥图样常见的元素。

玉雕中也常有,蝙蝠或卧于铜钱之上,或嘴雕铜钱。

或一枚或多枚,款式不一而足。

寓意非常好,就是福(蝠)在眼前(钱)。

母亲给的东西,意义弥足珍贵。好好收着吧。

如果觉得我的回答有帮助,请帮我点个赞哦。

谢谢。祝愉快。

7. 玉雕卧牛图片大全

汉代时期是从公元前206年到公元220年,共420年的时间。汉代在我国的历史发展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在玉器的发展阶段,汉代也是很大的一个转折点。汉代玉器常见的用途有一:实用品

二:装饰品

三:礼仪用品

四:礼器

五:辟邪用品

实用品:就是生活中用到的,出土的有洗、灯、杯、盒、玉带钩、枕、印章…生活里面可以用到的实用品

二:装饰用品,特指的是放在屋子里一些陈设件,或者用于领兵器时代刀剑身上的配饰三:礼仪用品,即包含国与国之间的礼仪馈赠,也包含人与人见面身上所配饰品登记

四:礼器在一些特定的大典所用之物,或者祭天陪葬之物。

五:辟邪之物,最著名的辟邪三宝,刚卯、司南佩、翁仲,汉代比较出名的辟邪三宝。有好些种。汉代流传于世的也有好多玉器。比较出名的皇后之玺,羊脂白玉汉高祖长陵附近,一个学生捡到上交国家,龙凤熊文玉剑彘好些图片你自己百度即可。

8. 石雕卧佛图片

沙县那里的风景最漂亮?

大家好,这个问题我来回答一下。

沙县古名沙阳,简称虬。隶属福建省三明市,沙县是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国家南方重点林区县、福建省竹子重点产区。萝卜岩楠木种源自然保护区是全国唯一以楠木为对象的保护区。沙县小吃名闻遐迩。名胜古迹有开县始祖灵卫侯祠堂、唐代兴国寺、宋代理学家罗从彦祠堂、明起义首领邓茂七山寨、清代城隍庙和中国最大的依山凿刻石卧佛定光佛。

景区林木茂盛,有千年铁树群、宋桂花树、梅花六角丹、紫竹等200多种树种,呈现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群落结构。长38米、宽10米、高11米的定光卧佛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石雕卧佛,卧佛后面的山群有一尊约4公里长的山体绿色大卧佛,山与佛浑然一体。

十里平流风景区位于福建沙县城关,西起县城大洲村, 十里平流风景区(5张) 东至高砂电站约18公里的沙溪河段。是宋朝宰相李纲命名的“沙阳八景”之一,该河段水流平缓,河面宽广,两岸风光秀丽,沿岸有闽学四贤之一的罗从彦纪念馆、开县始祖邓光布将军祠堂、全省保存最完好的城隍庙等人文古迹,有七峰叠翠、凤凰山、二十八曲等自然景观,有东、西两座大桥和目前全国唯一的单塔斜拉悬索桥及现代交通、建筑群落,遨游其上,博览两岸风物,颇具诗情画意。同时,也是开展水上游乐和体育运动的好场所。

沙县兴国寺,现为沙县新实验小学内,历代均有修葺,宋名臣李纲谪贬沙县时住此,自称“寓轩”,故又称“寓轩旧址”。兴国寺别无长物,只存主殿单檐悬山式九开间建筑,为省内所罕见。木构梁架,雕镂剔透,色彩纷呈,作法规整,布局合理,为典型的宫殿式建筑,占地480平方米。

以上是我的回答,不知道能不能帮助到您,不周之处请见谅,谢谢,喜欢就关注一下我,我们一起探讨和努力,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