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李涵画的价格(李涵书画价格)

1. 李涵画的价格

1、嘉峪关

嘉峪关位于甘肃省嘉峪市,是万里长城最西边的关口,历史上曾被称为“河西咽喉”。关城附近已建成一座中等工业城市,城区街道敞整洁,城区西北是著名的嘉峪关长城,西南是终年积雪的祁连山,城外四周则是广漠无边的戈壁滩。嘉峪关风光壮美,从嘉峪关到酒泉,中间只有20多公里。

嘉峪关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南为祁连山,雪峰绵亘千里;北为龙首山、马鬃山,与祁连山对峙,雄居河西。

嘉峪关的神气之处就在于一个“关”字。整个关城分为外城、瓮城和内称三层,结构巧妙,可以说固若金汤了。

关城外面还在继续建造新的长城,这些人造景观多了,让后人也无从分辨谁真谁假,不知道是福是祸。而一旁的长城博物馆值得一看,里面很多文物和介绍令人耳目一新。

嘉峪关城保留得非常完好,关城建筑非常雄浑。

嘉峪关市区有两条较繁华的美食街,一条是振兴市场,一条是镜铁市场,各色面食居多。

嘉峪关旅游资源以嘉峪关关城、魏晋壁画墓、万里长城第一墩、悬壁长城、长城博物馆、黑山岩画等最为著名。嘉峪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起点。她南依祁连山,北望马鬃山,长城连接两山,使嘉峪关雄居东西咽喉要道,成为天下雄关。嘉峪关周围古迹众多,名胜林立,敦煌莫高窟、嘉峪关城楼、悬壁长城、七一冰川、魏晋墓等驰名中外,加之当地的夜光杯、大板瓜子、驼绒等土特工艺产品,使嘉峪关又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

2、嘉峪关关城

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它比山海关早建9年。明初,宋国公、征虏大将军冯胜在班师凯旋途中,选址在河西走廊中部,东连酒泉、西接玉门、背靠黑山、南临祁连的咽喉要地——嘉峪塬西麓建关。

关城始建于明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历时168年,于公元1540年建成完工。嘉峪关关城布局合理,建筑得法。关城有三重城郭,多道防线,城内有城,城外有壕,形成重城并守之势。它由内城、瓮城、罗城、城壕及三座三层三檐歇山顶式高台楼阁建筑和城壕、长城峰台等组成。

内城是关城的主体和中心,其周长640米,面积2.5万平方米。内城东西二门外,都有瓮城回护,面积各有500余平方米。瓮城门均向南开,西瓮城西面,筑有罗城,罗城城墙正中面西设关门,门楣上题“嘉峪关”三字。关城内现有的建筑主要有游击将军府、官井、关帝庙、戏台和文昌阁。

嘉峪关关城依山傍水,扼守南北宽约15公里的峡谷地带,该峡谷南部的讨赖河谷,又构成关防的天然屏障。嘉峪关附近烽燧、墩台纵横交错,关城东、西、南、北、东北各路共有墩台66座。嘉峪关地势天成,攻防兼备,与附近的长城、城台、城壕、烽燧等设施构成了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被誉为“天下第一雄关”。

景点内有多种娱乐项目可供选择,除附近居民提供的骑马、骑骆驼、沙地跑车和滑翔机之外,还有官方组织的仿古出关仪式。 交 通 可在市区乘坐4路公交前往,票价1元,车程20分钟。 门 票/开 放 时 间 实行一票制(包括嘉峪关关城、长城博物馆等嘉峪关文物景区所有景点)。旅游旺季(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按每人次101元执行(含邮资明信片1元);旅游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4月30日)按每人次61元执行。导游服务费为每人次10元,由游客自愿选择。对儿童、残疾人、现役军人、中小学学生集体参观实行免票;60岁以上老年人、大中专学生、中小学学生个人参观实行半价优惠。 如需讲解,另外收费。10人以下50元,10人以上多1人加收5元。

3、嘉峪关滑翔基地

在中国,西起新疆乌鲁木齐,穿越甘肃、宁夏、东到陕西西安,有适于长途翱翔的强盛波状气流和热力上升气流,可完成国际滑翔科技组织设立的直线滑翔2000公里大赛。河西走廊位于这条2000公里最佳航线的黄金地段,其热力上升气流以嘉峪关为最。

嘉峪关由于纬度高,总云量少,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气温日差较大,可达23.4℃,易产生热力上升气流。降雨少、湿度小,气候干燥,积云量适中,热力上升气流强盛,气流形成早,消失晚,持续时间长达10小时以上。基地能见度常在30~50公里,可提高飞行地速30~40公里/小时。

嘉峪关滑翔基地可开展多种滑翔旅游活动。滑翔员可进行达标飞行,完成国际航联(FAI)规定的银质、金质和宝石证章飞行;优秀滑翔员可利用基地提供的高性能玻璃钢滑翔机,创造高水平的滑翔记录;航空爱好者,可由基地派有经验的教练带飞训练,提高滑翔水平;对大众旅游者,可由基地优秀飞行员带飞,遨游蓝天,欣赏戈壁瀚海的神秘色彩和祁连雪山的壮丽景色,也可组织双边或国际性的滑翔比赛;组织丝绸这路飞行拉力赛;1200平方米机库可代为存放、保管滑翔机等设备。

嘉峪关滑翔基地现存8架飞机中,有初教六5架。初教五3架(83号小马力);10架滑翔机中,有国产前进号7架,进口扬塔尔高级滑翔机2架,罗马尼亚28双座1架。此外,还有蜜蜂飞机1架,热气球2具。 

4、新城魏晋壁画墓

魏晋砖壁画墓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近13平方公里的地域内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一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1972年~1979年期间,先后发掘了18座墓葬,其中9座为画像砖墓,9座为素砖墓。其中五号墓于1973年5月整体搬迁到甘肃省博物馆。目前正式对外开放2座。

新城墓葬建筑形制独特,墓葬由墓道、墓门、门楼、前室、中室、后室、甬道、耳室、壁龛等组成。建筑用砖分为印纹方形砖、长方形砖、雕刻砖、画像砖等。墓门用条形砖叠砌为拱券形,券顶以上采用条形砖叠造门楼,门楼墙面嵌砌有斗拱、人物、兽首等造型的雕刻砖,墓顶多为盝顶式和拱券式。

墓葬共出土760余副砖画,形式多为一砖一画、半砖一画或几块砖组成的连环画。这些砖壁画色彩鲜艳,风格独特,画技巧妙,砖壁画内容取材于当时的现实生活,有反映农耕、养殖、采桑、宴居、出行、军事操练、狩猎等内容,是研究魏晋时期西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民族、民俗及气候等的实物资料。其中绘画方面的内容,在美术领域填补了我国魏晋时期绘画史上的空白。   交 通 可从嘉峪关市区包车前往,50元往返,单程30分钟。  

 

5、悬壁长城

石关峡悬壁长城文物景区位于嘉峪关市西北14公里处,距嘉峪关关城8.4公里。景区的主题是古丝绸之路文化和长城文化。景区内参观的主要内容有悬壁长城、“丝绸古道”雕塑群、嘉峪关古代兵器展览等。

景区的主要项目分为四大功能区,即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休闲度假区、管理区。石关峡古丝路文化长廊区贯穿整个景区,有“丝绸古道”雕塑群。悬壁长城军事防御体系区有悬壁长城、水门和古代兵器展览等内容。休闲度假区就是长城北侧绿化区域和景区入口小广场,这里向游客提供烧烤、茶饮、棋牌娱乐和出售旅游纪念品等休闲服务。管理区主要指长城南侧的旅游服务设施,包括管理中心、公共卫生间、广场、停车场等。

“丝绸古道”雕塑群雕刻了中国古代在嘉峪关地区有过记载的张骞、霍去病、班超、玄奘、马可波罗、林则徐、左宗棠七位主要历史人物造像及五名随从、二匹马、二峰骆驼和一架马车塑像组成,借以展示石关峡悠久的历史和厚重的人文内涵。   交 通 可在市区包车前往,往返费用50元,单程30分钟。

6、长城博物馆

嘉峪关长城博物馆的文物陈展充分应用了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法,配置了语音同声翻译系统、自动监控系统、自动恒温系统、自动消防报警系统、游客查询系统等国内较为先进的设施,在省内博物馆中属领先水平。

其中“中华之魂”长城历史文化陈列包括:“纵横万里-雄峙千年-长城历史沿革”;“--边塞烽烟-古代长城战争”;“长河落日-丝路花雨-河西长城与丝绸之路”;“北漠尘清-山河形胜-嘉峪关 ”四个单元。陈展总面积2700平方米。

油画“长城万里图”以写意和写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中国长城的主要景观浓缩于画卷之中,油画面积为220.5平方米,为西北之最。超写实雕塑场景-“西出阳关、春风玉门”以河西长城的阳关和玉门关为背景,运用现代高分子材料为手法,生动逼真地再现了盛唐时期丝绸之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盛况。“醉卧沙场”场景的背景油画描绘了“大漠孤烟、长河落日”恢弘壮阔的边塞风光,雕塑则表现了“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征战场面的残酷、悲怆和豪壮。 门票|开放时间 实行一票制,旺季101元,淡季61元。(含嘉峪关关城、长城博物馆等嘉峪关文物景区内所有景点)

7、黑山石刻画像

黑山石刻画像,在嘉峪关市区以西约20公里的嘉峪里。这里山势陡峭,地势险峻,山沟宽约24米。画像石刻散布在悬崖峭壁之上,共30余处,绵延约1公里。画面古拙,手法粗犷有力,岩石呈黑紫色,刻石浮雕较浅。内容涉及狩猎、骑射、舞蹈等。黑山石刻画像可能是羌族、大月氏、匈奴族的早期文化。

黑山岩画全称"黑山摩崖浅石刻岩画", 位于嘉峪关市西北约20公里处的黑山峡崖壁上,是1972年发现的。经查,共发现有自战国至明代的岩画5 处,共计153幅。甘肃省人民政府于1981年9月10日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古称洞庭山,是马鬃山系的一个小支脉。岩画就分布在石关峡口、四道沟、红柳沟和摩子沟等处,绵延2公里的黑山峡两侧的峭壁上。 黑山岩画距坡底低者半米,最高者在5米以上,画面大小不一,高在0.2-2.4米之间,宽在0.3-3 米之间,凿刻技法虽极简单,但画境古朴,形象生动,粗犷有力,具有独特风格。

黑山岩画分人物和动物画像。动物有马、牛、羊、鸡、犬、鱼、鹿、虎、狼、蛇、龟、鹰、骆驼等多种。描绘的场面有舞蹈、围猎、射雁、骑马、骑骆驼、虎逐牛羊、野牛相抵、狩猎、列队练武射箭等等。其中狩猎分为单猎、围猎和群猎三种。画面反映了古代牧民对精神生活的强烈追求。

据考证,黑山岩画为羌族文化遗迹,对研究河西走廊古代羌族的社会生活与历史文化有重要价值。石关峡岩画中,还有四幅-庙图画和古藏文遗迹,刻有佛像端坐于佛塔之中。

8、万里长城

我国古代伟大的工程之一。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476),今存者为明代所修建。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宁丹东鸭绿江畔的虎山口,横亘甘肃、宁夏、陕西、山西、蒙古、河北、辽宁等地。沿线险要或交通要冲都设有关口,如山海关、居庸关、娘子关等。简称为长城。最初修筑长城的是战国时代的燕、赵等国,目的是为了防御北方异族的侵袭。

秦始皇后来将这些断断续续的长城连接起来。据说当时动用了三十万的兵士和数百万的人民与奴隶。不过,长城并不能达到完全防止异族入侵的效果。因为长城完成之后,北方异族依然常跨越长城,偷袭中国边境的村落,抢夺农作物或家畜。

长城是有史以来唯一在太空中可见到的三度空间建筑物。以现代科技来修筑都不容易,而我国竟能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实在难得。长城的建材系就地取材,各地颇不相同。汉代以泥和芦苇修筑长城。长城体积也各不相同,以居庸关一带来说,高约8.5公尺,下部宽8.5公尺,上部宽约5公尺。每隔70~100公尺有一堡寨(相当于城楼),高约12.3公尺,多数堡寨是一重的,要害之地则置两、三重。

长城东段经过山地或丘陵地,古称“堑山堙古”、“用险制塞”,起伏蜿蜒,形式雄伟;中段、西段都在干燥区域,人烟稀少,仅色荒凉。如果登临其间的雁门关、居庸关、古北口或山海关,遥望我国山川的伟大形势,将令人叹服先民开疆拓土的艰难,而激起无限的壮志雄心。

9、七一冰川

冰川斜挂于坡度小于45度的山坡上,冰层平均厚度78米,最厚处达120米,冰峰海拔5150米,冰舌前沿海拔4300米。

七一冰川旅游区域约4平方公里,每到夏秋季节,冰峰在蓝天丽日下分外晶莹耀眼,与潺潺的溪流以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高山牧场,共同构成一幅恬静而又充满生机的迷人画卷。由于冰川海拔较高,游客登临时常常会遇到阴、晴、雨、雪等天气,在一日之内经历四季,堪称一生中难忘的体验。

目前旅行区的公路已修建至3800米处高山草甸,而后有5千米的人行山道,冰舌末端有“青山不老,为雪白头”石碑。冰川脚下设环保站和接待站,有比较完善的招待设施。  交 通 从嘉峪关可乘“冰川号”列车前往,但不能直达,需到镜铁山站下车后再换车。建议包车前往,来回需9个小时左右,费用约350元。

10、长城第一墩

长城第一墩即讨赖河墩。公元1539年由肃州兵备道李涵监筑,它是明代万里长城从西向东的第一座墩台,是明代长城的西端起点,是嘉峪关长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距关城7.5公里,墩台矗立于讨赖河边近80米高的悬崖之上,可谓天下第一险墩。

明代,嘉峪关管辖着“腹里、沿边、境外墩台三十九座”。关内墩台林立,纵横交织,相互了望,互通情报。长城第一墩,是关南最主要的一座墩台,担负着传递关南及祁连山诸口军事信息的任务。设有坞、驿马、驿驼、食宿、积薪等物,配备有一定数量的守兵。

长城第一墩景区自然景致壮观,东临酒泉,西连荒漠,北依嘉峪,南望祁连,讨赖河水滔滔东去。极目南眺,山峰终年洁白,衬映着蓝色天空,更觉清新如画。正所谓“余收远岫和云湿,风度疏林带舞飘”。景区面积约3.22平方公里。景区包括长城第一墩、综合服务区、讨赖河滑索、讨赖客栈、天险吊桥、“醉卧沙场”雕塑群、“中华龙林”等内容。

2. 李涵书画价格

李涵书法字个性签名如下图

3. 李涵的画多少钱一平尺

上世纪60年代,电影《地雷战》可谓是家喻户晓。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胶东抗日根据地的民兵在武器、弹药极度短缺的情况下,利用自制地雷,以变化无穷、无处不在的地雷战配合八路军,反击日寇扫荡的故事。电影取材于发生在山东省海阳县的真实故事。影片中的爆炸大王赵虎,是以全国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为原型塑造的,玉兰姑娘则是以全国民兵英雄孙玉敏为原型塑造的。

其实,海阳民兵并不是山东境内最早使用地雷打击日寇的,直到上世纪40年代初期,海阳民兵还没有地雷,更没有用地雷打击敌人的经验;不过,后来海阳民兵却在实践中发明和制造了数十种地雷,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那么,当地的民兵是如何在短时间内学习用地雷来阻击敌人,并取得巨大战绩的?真正的海阳地雷战究竟是怎样的呢?本期档案揭秘特别节目——铭记,李涵为您讲述:海阳地雷战的故事。

 历史永远不会忘记1942年那个黑色的春天,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很快占领了海阳县行村、大山所、鲁古埠和凤城等沿海村庄,并建立起多个据点,疯狂实行烧光、杀光、抢光政策,累累罪行触目惊心,仅赵疃村就有300多名无辜群众被害。面对日本侵略者的暴行,海阳人民没有屈服。中共海阳县委积极发动群众,成立了“青年抗日先锋队”、 “青妇队”、“抗日游击小组”、“儿童团”等,举起大刀长矛、土枪土炮,同日寇展开了殊死搏斗。

据海阳市博物馆考古部主任高京平介绍,日寇进村后杀人放火,老百姓当时没有武器,只能拿着大刀长矛,甚至锨、撅、锄头等农用工具跟他们战斗。敌我力量和武器装备的巨大悬殊,成为摆在抗日根据地军民面前最为严峻的现实,如何扬长避短,以小击大,既能避免与敌人正面接触,又能大面积杀伤敌人,是当时亟需解决的问题。

1943年春,一个特殊的会议在海阳小记区南埠村召开,参加会议的主要是各村的民兵队长,其中就有赵守福和于化虎。在这次会议上,一种新的武器出现了,这就是地雷。

  山东海阳地处胶东半岛南部,地势复杂,多山石丘陵,这为地雷战的开展创造了极其有利的自然条件。地雷战的主要战场也大多分布在日伪军主要据点,或交通要道周围,例如赵疃村、文山后村、小摊村等,这三个村庄也成为此后地雷战效果最好的村庄。首先是赵疃村,电影《地雷战》中的赵家庄就是以该村为原型。赵疃村隶属行村镇,距行村据点只有8里地,是通往索格庄、小记镇一带的交通要道,是行村据点、夼里和孙家夼据点的咽喉,同时也是日寇扫荡抢粮的必经之路。

原赵疃村民兵连长赵绍民说:“鬼子在行村有个小分队,主要头目都在行村,孙家夼为什么驻了一部分,因为那里地势较高,孙家夼的吃喝用等物品,都需要从行村提供,鬼子一天往返一趟,所以赵疃的民兵就觉得在这里用地雷打鬼子非常合适”。

但是,第一次战斗却没有取得预想的成功:一天,对面山上的信号树倒下了,并指向了敌人扫荡的方向。赵新瑞和赵守福等民兵赶忙在敌人的必经之路埋下了地雷。但过了一会儿,敌人却大摇大摆地过去了。这是怎么回事?原来,当时的地雷都是绊雷,对绊线的要求很高:只能在离地面10厘米左右,高了敌人容易发现,低了敌人就跨过去了。这次地雷没炸,就是因为大家没有经验,把绊线设得离地面太近了。

  不久后,赵新瑞他们得到了第二次机会:敌人要从附近一个村经过,他们急忙前往布雷,但这次来得匆忙,不等挂弦敌人已到了村头。情急之下,民兵们只好把地雷放在了一堵石墙之下。不想歪打正着,敌人碰响地雷后,乱石纷飞,使得地雷的威力大增。后来他们打听到,当天敌人离开村子时,卸了5户人家的门板,可见一颗雷就炸死炸伤了5个鬼子。可以说石头起了很大的作用。

  

  有了这次经验,同时针对铁制地雷太少的情况,大家有了用石头制雷的想法。从此,漫山遍布的大石头就成为民兵们造雷的天然材料:他们将几十公斤乃至上百公斤的石头中间凿空,装上火药,再装上雷管,一个威力巨大的石头雷就造出来了,大规模的地雷战成为了可能。事实也的确如此,自从有了石雷,鬼子只要进村,就必然会丢下几条命,因为大石头随处可见,再小心也没法躲避。

1945年5月10日,驻行村的日伪军到文山后“扫荡”。民兵于化虎从县上跑回家时,敌人已离村不远。他背起地雷迎着敌人跑去,在日伪军必经的道口上埋好地雷,十几分钟后便爆炸了,敌人伤亡7名。此后,各村民兵普遍学会了使用“飞行埋雷”的方法,屡次挫败日伪军的“扫荡”。

在吃尽苦头后,日伪军便挖空心思对付地雷战。行军时,先派尖兵侦察,发现可疑之处,用石灰画上“○”,后面的人马便绕转而过。民兵发现敌人的做法后,便提前在敌人必经的路面上画上“○”,并在“○”的周围埋上地雷。敌人见“○”后向两边闪躲,结果却正好踩上地雷。

在海阳的3个全国民兵英雄中,孙玉敏称得上是“地雷女英雄”。虽然已过去几十年,但老人说起这些地雷来仍是如数家珍。让她记忆最深刻的是头发丝雷,头发丝雷的来历很简单:敌人吃够了地雷的苦头,就专门调来了工兵,用装了10倍放大镜的探雷圈找绊线(即我们通常误解的金属探雷器),如果是绳子做的拉线,很容易就被敌人发现。于是民兵们就用毛发丝做拉线,敌人的放大镜也没有办法;“挂雷”、“飞雷”,也都是普通拉弦地雷,不过是埋伏在高处罢了。至于一挖就响的雷,是将一真一假两个雷连在一起,假雷放在上面,当敌人挖雷时,牵动真雷,自然会一挖就响;至于拿回据点再炸的雷,是因为在地雷内部安装有一根小皮筋,当敌人要打开地雷搞清构造时,皮筋一松开就会引爆雷管……

电影《地雷战》中有句名言,“不见鬼子不挂弦”。就是说,不看到鬼子进村,地雷就不挂上引线。在如今年轻人的心中,对于地雷战的印象是这部电影里鬼子被地雷炸得屁滚尿流、魂飞魄散的景象,而记住的经典话语正是这句“不见鬼子不挂弦”。

 “不见鬼子不挂弦”到底有何玄机?据了解,敌人为了避免踏雷,想出了一个毒辣的法子,就是让老百姓在前面开路。有一次,敌人出来抢粮,就从驻地附近抓了一些老百姓,强迫他们牵着牲口在前面踏雷开路,结果那次伤亡了很多无辜的百姓。为此,民兵们开动脑筋,发明了一种“长藤雷”,等前面的群众走过后,埋伏在旁的民兵迅速扯动长线,随着几声巨响,敌人被炸得血肉横飞,老百姓却安然无恙。后来,这种方法又得到不断改进,运用到不同引爆方式的地雷上,效果很好。其实,“见了鬼子才挂弦”这种战术最大的好处是对地雷可控,基本能达到想炸谁就炸谁的效果,既避免了无辜的伤亡,也更好地控制了对地雷的使用。

屡屡吃亏的日军一度怀疑民兵的地雷上有反探雷器装置,能够不被工兵发现,于是便想将地雷带回去研究。在电影中也有这样的桥段:裹着头巾化装成农妇的日军工兵队长渡边,骑着毛驴到赵家庄偷地雷,被民兵发现后,渡边带着民兵事前准备好的地雷慌忙逃走。那么,日本工兵偷地雷这件事,在历史上究竟是真实地发生过,还是仅仅只是电影的艺术处理呢?

事实上,日军当时是不允许工兵将地雷带回据点的。当时,日军为了消除地雷的威胁,使用各种手段清除地雷,当地雷被发现后,排雷的工兵就会将地雷引信切断,挖出地雷作为战利品装上车带回据点,可每当汽车发动时,车上的地雷就会发生爆炸。原来,为了针对日本工兵的偷雷阴谋,聪明的民兵们想出了一个办法,就是把地雷变成土化学雷,那么,普通的地雷究竟是如何变成土化学雷的呢?

其实,布置一个土化学雷只需两三分钟。民兵用蜡纸做一个很小的纸船,将地雷引信拧开,把小纸船放进去,然后将准备好的硫酸滴几滴在蜡纸上,再把地雷的引信重新拧上。日本工兵将探出来的土化学雷切掉引信后搬到车上,当汽车开动时,土化学雷受到震动,蜡纸里面的硫酸就会流出来,由于硫酸是导电的,因此会把地雷的爆破电路接通,引发爆炸,这就是当时日军为什么不允许工兵将地雷带回据点的原因。

1945年夏天,从青岛调来的300多名日军,妄图配合行村据点里的敌人向我反扑。于化虎化装成敌兵,携带4颗共百斤重的地雷,趁天黑混进据点,隐蔽起来。等敌人都睡下后,他熟练而迅速地把地雷埋在操场上,然后翻过围墙,跃过壕沟,剪开铁丝网,返回村庄。第二天早晨,据点里的日军开始集合,4颗地雷接连爆炸,炸死33人,重伤4人,多人轻伤。在我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爆炸队的沉重打击下,行村据点的日伪军一连数月不敢出动。    

日伪军为控制局势,把行村的4个围门堵死了3个,只留下1个南门,还专门设了“登记所”,检查进出的行人。这个登记所的所长,外号叫“大麻子”,是日军的忠实走狗,杀人不眨眼,民兵们决心要除掉这个汉奸。一天深夜,赵守福和几个民兵来到行村附近。他安排好负责掩护的3名同志后,自己带上4颗地雷摸到围墙下边,先在东南角碉堡下的门口和南门外的围门各埋下一颗,然后撬开登记所的木棂窗,跳进屋里,拴了一个开门雷,把一颗大地雷放在“大麻子”办公室桌旁的废纸筐里。第二天一大早,敌人刚开围门,就吃了一个“铁西瓜”。“大麻子”惊魂未定,急忙赶到登记所,一推门地雷轰地炸响,他的脑袋顿时开了花。几个敌人进来收尸,又弄响了废纸筐里的大地雷,顷刻也成了死鬼。这一次,共有10多个敌人被炸死。敌人恨得咬牙切齿,到处张贴布告:谁捉到赵守福赏金1万元,割下他的头者赏5000元。

麦收期间,连降了几场阴雨,民兵们怕埋在地里的地雷受潮失效,就挖出来晾晒。这时候敌人便乘机对赵疃进行偷袭,抢走百姓的大批财物。吃一堑,长一智,民兵们决定将计就计。这天大雨刚停,赵同伦便指挥爆炸组大摆地雷阵。他们在路面上布下三组“胶皮连环雷”,每组拴上3个大号地雷;在路两侧埋上“踩雷”、“绊雷”、“夹子雷”共100多个;在村东头一户人家的大门里拴上地雷,菜园地里也埋下地雷。民兵们把整个村庄的大街小巷弄得蓬松,好像到处是新埋的雷迹,给敌人摆下了“迷魂阵”。偷袭占了便宜的敌人又向赵疃扑来,他们走进村北头看到到处埋有“地雷”,便朝村东头走来,几个敌人想到一农户家抢东西,那知一推门便“轰”的一声被炸飞。几个到菜园扒土豆的敌人,也被炸倒。日军被炸得抱头鼠窜,可刚走不远,只听“轰!轰!轰!”几声巨响,路当中的连环雷又响了,炸得敌人倒下一大片,剩下的左躲右闪,又踏响了路两旁的地雷。敌人只得丢下尸体和伤员落荒而逃。

就这样,在我主力部队、地方武装和民兵的沉重打击下,日军处处挨炸。共毙伤敌人1025人,涌现出赵疃、文山后、小摊三个胶东特级模范爆炸村,并涌现出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等3名全国民兵英雄和13名胶东民兵英雄,99名胶东模范,11名胶东爆炸大王。海阳民兵不仅在海阳境内大显身手,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地支援了胶东其他地区的抗战。山东海阳的地雷战,为抗日战争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4. 画家李涵的画值钱吗

有人用“小地震”形容一个孩子从小学到初中的过渡。因为进入初中后,他们不再是那个万事都可依赖父母的孩子,相对具有独立性;进入初中,老师的教育方式较为放手,因此离开小学老师无微不至的关注,他们有些不适应;进入初中,学习科目几乎翻了倍,如何调整学习方法让各个学科齐头并进,他们也困惑。

  一、孩子的想像 上初中就是半个大人了

  “课余时间,学校将通过举办讲座、让我们参加社会活动等途径,广泛培养同学们的兴趣爱好,还会开设电脑、科技、绘画、武术等特长训练班。在这里,爱好与兴趣将指引我找准发展的方向。”

  “读小学时,在学校里有困难老师可以帮忙,我们自然轻松。可是上了初中,一切都变了。好像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学校功课多、活动多,一切小事情都要自己解决,需要自己拿主意的事情越来越多。”

  ……

  今年夏天毕业于育英小学的刘醴琦同学,是这样想像他的初中生活的。他说,要上初中了,感觉自己突然变成了小大人,有些兴奋,但一想到很多事情不再有老师细心的帮助,而且功课也将加重许多,他就有点惶恐。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走出小学校门的同学,对于初中生活有着各种美好的设想。有同学认为,读初中就可以有自己的朋友圈了,很多秘密可以跟朋友分享了。还有同学表示,初中读好了,就可以读一所好的高中,意味着将来能进一所好的大学,所以初中学习非常重要。

  二、家长的隐忧 怕孩子初中学习不自觉

  李涵溥今夏从枫树山小学毕业。暑假刚开始,妈妈就给他借来了初中一年级主科科目的书籍,还给他报了一个“小升初”的衔接班。谈起对于儿子假期的这种安排,李涵溥的妈妈杨晖表示,这是为了让儿子提早感受初中学习的氛围。

  谈到对儿子上初中的担心,杨女士最怕的是他学习缺乏自主性和自觉性:“读小学,我们盯着、管着,还能应付得了。初中课程加多,深度加强,孩子的逆反心理也更强了。我准备让他在全封闭学校里学习,跟着老师、学校的节奏安排学习和生活,这样孩子的自觉性和自理性应该都有所加强。”

  “相对就近,免试入学,指标到校,微机派位”,长沙市近些年的初中招生一直遵循这个原则。小学阶段的优秀生被派到并不理想的初中,会不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学习?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大隐忧。因此他们都寄希望于运气好,孩子能派个理想的中学。

  对此,长沙市教育局基教处处长缪雅琴表示,市教育局在促进教育公平上做了许多尝试,如建立教师交

5. 李涵画家

李涵在中国有3万多个 喜欢画画的李涵估计也要有300左右 称得上画家的估计也有四五个所以这个李涵是哪个李涵不好说啊。

普通的画家一般这个价 装饰级别就200左右 收藏级别1000一平尺差不多了 要是本人成名作 那可能就 3000一平尺了 全国知名画家 装饰级别就400左右 收藏级别4000一平尺差不多了 要是本人成名作 那可能就 10000一平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