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商代老虎玉雕(玉石雕刻的老虎)

1. 玉石雕刻的老虎

用茄子状似高冠来表示高官得中。

龙凤-权势;蝴蝶-不朽;蝙蝠-福气;蝉-再生;猪-富足;鱼化龙-蜕变;鲶鱼-年年有余;蟾蜍-招财进宝;鱼-金玉(鱼)满堂;羊-吉祥;知了-功课进步;葫芦-魔力;竹节-节节高升;佛手-福寿;青莲-清廉;荔枝-利市大开;桃子-长寿;石榴-多子多孙;白菜-清白传家;八卦-自然的力量;太极-阴阳调和;寿字-长生不老;喜字-吉庆;鞋-(谐)万事顺遂。

玉件上雕刻着某种情景事物的巧妙组合,使得意象空间更为宽广丰富,这些雅俗共赏的奇趣创作,单品玉件上,雕刻成复合图样,表示一种主题的有:

鱼跃龙门-湍急的水流鱼儿逆流而上,眼看龙门近在咫尺,谓“通过考验,身价百倍”。

马上封侯-小猴儿坐在马背上,状似得意,表示“出将入相”不远矣。

福到眼前-蝙蝠嘴巴咬着铜钱,意“好事当头”

欢欢喜喜-形状似小熊的獾、猪与喜鹊,表示开心与笑口常开。

喜上眉梢-喜鹊站立在梅花枝杆上,形容快乐的不得了。

富贵万年-芙蓉、桂花、万年青、长红无止境。

平平安安-花瓶与鹌鹑,居家行止一切大事化小,小事化无。

岁岁平安-花瓶里插着几穗的稻穗,旁边立着鹌鹑,谓日日是好日,岁岁有今朝。

连年如意-莲花荷叶雕刻在玉件上,遂人意、得人事、足畅无比。

连年有余-莲花荷叶下有水有鱼,不小富也难。

太师少师-大狮子和小狮子,来寓意古时候的官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

合和二仙-一手拿荷花及一手捧盒子的两位小童,合和同音,祝福家人、夫妻相处和睦。

寄生螺——其乐无穷

吉祥如意类

用龙、凤、梅花(谐音)、喜鹊、云纹(形似如意、绵绵不断)、三星(福、禄、寿)、笔、鲶鱼(谐年年有余)、蝙蝠(同福、遍福)古钱(谐前、眼前)双钱(谐双全)寿桃(桃形如心)等等来表达;龙凤呈祥、喜上眉稍、流云百福、三星高照、必定如意、福从天降、福在眼前、福寿双全、福至心灵等意。

平安类

用:瓶、灵芝(如意)、鹿、鹌鹑(谐安)、柿子(谐事事)、穗、竹、蝙蝠等来表示:平安如意、一路平安、岁岁平安、事事如意、诸事遂心、祝福如意、竹报平安等意。

前程远大类

用喜鹊、桂元、元宝表示喜报三元。

用台:同台升之意,瓶音平表示四海升平。

用竹象征前程美好,节节高升。

用莲来表示一品清廉。

用茄子状似高冠来表示高官得中。

避邪护身类

有十二生肖、观音、佛、兽面纹(餮纹、龙纹、鬼头、虎头)、葫芦(音同福寿),此外葫芦嘴容身肥,挂于身前,能化解各类不同煞气之喻义。

貔貅是古代时传说当中的吉祥物,

传说只有嘴巴,没有屁股,意思是有进不出!

没事喜欢赌一把的朋友特别喜欢

寓意是吉祥进财,财源滚滚来!

顺便告诉你一些玉的鉴别

鉴定玉的品质。有六条标准,即“色、透、匀、形、敲、照”,比起英美珠宝协会仅以“色、透、匀、形”来区分更为精细。

(1)色:玉以绿色为最佳,红、紫二色玉石的价值仅为绿色玉石的1/5。玉当

中若含红、紫、绿、白四色,称为“福禄寿喜”;若只含红、绿、白三色,则为“

福禄寿”。玉的色泽暗淡、微黄色为下品。如果单色玉:要选择均匀的为好。

(2)透:透明晶莹如玻璃,没有脏杂斑点,不发糠,不发涩为上品。半透明、

不透明的玉,则分别称为中级玉和普通玉。

在清朝和清朝以前,带有红、绿、白三种颜色的玉才称为翡翠玉。到了现代,

翡翠玉泛指—般透明的玉。目前的翡翠玉以透明并带绿色的居多。

(3)匀:玉的色泽重在均匀,如含白、绿而色泽不均匀,则价值很低。

(4)形:玉石的形状可根据不同的审美要求,加工成不同的样式,无特殊标准。

一般说,玉石的个头愈大愈好。

(5)敲:玉当中常有断裂、割纹,一般不易观察到,如果用金属棒敲一敲,或者

把玉轻轻抛在台板上,可由声音的清浊辨出裂纹存在与否。声音越清脆越好。

(6)照:玉当中有肉眼不易发现的黑点、瑕疵,只要用10倍放大镜照一照,便可一览无余。

玉的品质可分为10级,每一级又可细分为上、中、下三档。其中,白玉无论其

色泽好坏,透明度如何,价值都是最低的。天然玉石的特点是略呈浅绿色,而不带

有浅蓝色(俗称邪色)。

另外还有一种合成玉、以玉粉、水晶加盐水制成,外观颇似深色“老坑玉”。

鉴定的方法很简单,因其同天然玉石比重不同,可用手掂掂轻重,或用天平称量,重者为真玉。

2. 商代圆雕玉虎的市场价格

你好,明代玉虎的特征有:

1.造型逼真:明代玉虎的造型逼真,表现出了猛虎的威武和力量感。

2. 玉质精良:明代玉虎的玉质精良,质地细腻,色泽温润,光泽自然。

3. 雕工精湛:明代玉虎的雕工精湛,细节处理精细,线条流畅,表现出了雕刻师的高超技艺。

4. 寓意深刻:明代玉虎的寓意深刻,被视为能够带来平安和吉祥的象征物品。

5. 艺术价值高:由于其精美的工艺和独特的文化价值,明代玉虎成为文物收藏家和艺术品鉴赏者追捧的对象,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

3. 玉雕老虎牌子图片大全

1.

老虎,在翡翠玉雕中,是威猛的象征,为百兽之王,寓意威风八面,一般是官宦之家,特别是军门喜欢的题材。莲藕是节节相连的,寓意代代相传。

2.

那么这个组合寓意,就是威风延续,代代相传

4. 玉雕老虎寓意

尽管我们知道“龙”是虚构出来的,这世界从来都没有过、也不可能有“龙”这种神兽。但是,没有一个中国人会否定自己是“龙的传人”。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龙”的形象、“龙”的精神已经融入我们的血液、我们的骨髓,与每一个中国人融为一体。

龙图腾的形成过程

1、什么是图腾以及图腾崇拜

我们的祖先在选择某个特定的物种作为祭祀和崇拜对象的时候,肯定不会想到后人会把这个行为和过程称为“图腾崇拜”。

图腾一词源自美洲印第安鄂吉布瓦人的地方语言词汇,意思是“他的亲族”。在原始人看来,本部落的诞生是源自于大自然某种特定的物种。简单来说,原始人认为这个特定的物种就是他们部落的祖先,或者有亲缘关系,通过祭祀就能够获得他们的庇佑。因此, 图腾崇拜与其说是对动、植物的崇拜,还不如说是对祖先的崇拜。

图腾的出现对原始部落意义重大,它不但可以可以促进并密切血缘关系、团结群体,更重要的是可以维系社会组织、区别其他部落。

2、龙图腾的形成

据考证,中华民族最早的图腾崇拜源自于生殖崇拜。

原始社会时期生活环境恶劣,人类不仅平均寿命很低,而且新生儿夭折率很高,这种情况下,受人口限制,部落想要强大非常困难。在长期的采摘活动中,先祖发现自然界中鱼、蛙的生育力极强,每次都可以产出无数个后代。

所以,先祖认为在鱼蛙身上一定有着某种神秘的力量,他们渴望通过祭祀能将鱼蛙旺盛的繁殖力转化到自己身上,从而增加人口,使部落不断强大。这种渴望不仅在已经出土的很多陶器纹饰上得到体现,流传下来的女娲造人的神话传说也体现了这种情况,娲音(wa),其实就是源于蛙。对鱼和蛙的崇拜代表了人类早期母系氏族时期人类的生殖图腾崇拜情况。

由母系氏族社会到父系氏族,是男性逐渐掌握领导权的开始,而蛇图腾就是父系氏族社会确立的视觉标志。蛇是男根的象征,在汉代画像砖中,始祖女娲和伏羲都被画为两条尾巴搅在一起的蛇。伏羲的出现,蛇图腾开始占据社会信仰的主流。

最能反映原始部落生活的著作《山海经》和其他后世流传文献中是这样记录的:女娲、伏羲做为远古中华文化的始祖,“女娲,古神女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燧人之世……生伏羲……人首蛇身。”不仅这二位是蛇,中国远古传说中的“神”、“神人”或“英雄”基本上都是“人首蛇身”。虽然《山海经》还有“豕身人面”“鸟身人面”的, 但最多的仍然是“人首蛇身”。

关于蛇图腾的崇拜,中西方有些不一样。在西方,蛇是邪恶、恐怖、罪恶的象征,直到现在还是这样认为。中国却不这么认为,因为我们的蛇图腾崇拜持续时间比较短,不久之后就被龙图腾取代。

最早提出“龙图腾说”的是闻一多先生,他在《伏羲考》中说:

龙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中的一种虚拟的生物,因为它是由许多不同的图腾糅合成的一种综合体;是蛇图腾兼并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

意思就是,作为象征着中华民族形象的“龙”,是蛇与各种动物的部分躯体相加而成的。角似鹿、头似牛、眼似虾、嘴似驴、腹似蛇、鳞似鱼、足似凤、须似人、耳似象。在新石器时期考古遗址中出土的陶器上龙形象就是蛇身人首,这说明在原始社会后期,以蛇为图腾的华夏部族征服了其他氏族,组成了强大的氏族部落联盟,并且吸收了其他氏族的图腾元素,升华成新的图腾形象,从而完成了一个以蛇为主体,但现实中并不存在的,生活在广袤中华大地上人类共同的崇拜图腾——龙。

龙的图像终于建立起来了,它是由最早的生殖崇拜到蛇崇拜,而后随着部落的兼并,吸收了其他部落图腾特征最终形成的。在后来的历史过程中,龙的躯体越来越美,能力越来越强。他飞则神龙在天,他落则见龙在田,他下水则潜龙勿用,他又是神秘的,神龙见首不见尾。就这样,我们开始有了一个骄傲的称呼“龙的传人”。

龙图腾的文化内涵

应该说, “龙的传人”的出现和延续不是偶然,龙的图腾崇拜体现了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内涵。

1,图腾由蛇化龙的过程体现了民族日益强盛的过程。

早期的龙,比如说山辽宁喀左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中出土了“玉雕猪龙”,还是简陋的,爬行地贴遮地面的原始形态,既没有角,也没有脚,但它已经具备了龙的躯干,龙的脊梁。从新石器时代开始,龙的形象与理念开始聚合,历经夏、商、东周至春秋战国的丰富融汇,到秦汉龙的形象就基本确定了。

这“基本”的含义有两个,一是形成了龙的要素、框架、样式;二是龙本身就是不断纳新的开放系统,它并没有停留在秦汉时的基本成形,以后的每个朝代, 一直到现今,仍在不断地演变、加减并发展。

2,“龙”图腾完全是民族融合的产物,龙图腾的演化过程其实就是民族历史演变过程的体现。

龙图腾形成有两层含义,即以蛇图腾氏族为核心的强大集团对中国地域内以其他动物图腾集团的兼并吸纳,以及若干个以蛇图腾崇拜为主的氏族集团的融汇联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早期的形成发展史。龙图形的不同元素汇集,不仅仅是因为战争和融合导致中华民族人数上的增加和疆域的扩大,同时更代表各个不同图腾民族先进文化的汇入与积累。

它不仅体现了中华民族宽广博大的胸襟和开放吸纳的精神状态,更体现了中华民族高度的包容性和思辩性。并且龙图腾文化代表的中华文化精神始终贯穿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它支撑中华民族儿女和平、包容的心态和刚健的心灵,并以龙的灵性改造着自然,造福着人类。

3, 龙图腾从无到有的强大创造过程,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祖先的创造力与想象力,反映出古代人民卓越的才能与智慧。

世界上本无龙这种生物,龙是创造性的、多元的组合物,但肯定有原型, 肯定有引发思维的触媒, 仅凭一时闭目遐想是创造不出来的。各种各样的动植物、自然想象、生存环境激发了先民的灵感与创造。蛇有强盛的繁殖能力, 有着敏捷与凶狠的行动, 有着蜕皮与再生的特质;鹿旺盛的奔跑能力和新陈代谢的能力;马风驰电掣、所向无前、勇敢机警;虎善于奔跑、顽强的生存本能;鹰雄健勇猛的进取精神;鱼的灵活与多子等等都促成他们躯体的某一部分汇集与龙的图腾本身。

世间生灵,涵盖了陆跑、空翔、水游的各种富有生命力的生物,最大程度体现了先民对生殖生存、发展的热烈渴望与追求。而中华民族的先民能将这些种生物的优质特征汇聚于一体, 威武雄壮、美丽绝伦的神性动物-----龙应运而生, 充分体现了先民超凡的智慧与才能与丰富大胆的想象力。

龙这个形象, 是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先民在生产过程中创造出来的。龙很神秘, 也体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的一种认识。龙的姿态, 变化多端, 神妙无穷。人民把龙当作超越自然本体的力量, 象征着吉祥和福祉, 在中华民族的民情风俗中充盈。世界各地, 只要是中华血脉, 龙的形象就华枝春满, 天心月圆。龙在中国同样代表吉祥, 代表威严、力量、蓬勃, 代表美丽, 代表强大, 是生命力的象征。

4, 龙图腾是中华血脉大融合的产物, 是民族兴盛、人民团结的衷心表达。

从龙图腾形象的演化来看, 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各支系求大同存小异的共同心理, 体现的是华夏民族与兄弟民族的渐趋融合。无论是因为战争原因引起的强大民族对弱小民族的兼容, 还是若干民族的汇聚迁移, 龙图腾作为结合点、融汇点是毋庸置疑的。栖居于地球上的所有的华人, 虽民族可以不同, 但不分国界, 不分南北, 都将龙作为自己的图腾, 这也充分说明了龙图腾崇拜是民族团结的象征, 是中华各民族同源共祖的民族共识。

总之,图腾表面上是物,实际上是神,更是中华民族根源精神的体现。图腾的演变是一种文化历史的前进,更是文化艺术图像升华为民族精神的过程。贯穿中华民族文化的主线是儒道互补, 儒家和道家的文化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 两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都是天人合一, 即大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世间万事万物皆有不同, 但都能汇集成一个整体, 而且这种融合一体后的文化, 历经几千年战争与灾难, 荣辱与苦难, 却牢不可破, 坚不可摧。

龙图腾自身的衍化正是体现了这种万物的融合性, 体现了中华民族世代追求和平、和谐、和美的人生状态;龙的上天入地, 腾云驾雾, 播云布雨, 直至风调雨顺, 人寿年丰的品行, 正是中华民族文化追求的天人合一精神的体现。

如今我们坚守“龙的传人”的意义更在于:龙图腾的历代传承衍化的过程,表面上是众多部落的图腾汇集到龙蛇图腾下,却并未改变龙的主体躯干。这个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中华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精神追求,以及与其他不同文化追求的相对独立关系。其他文化的只能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影响中华民族文化,而不能改变中华民族文化的主体和灵魂,所以直到现在我们才拥有了与西方文化迥然不同的东方文化。

坚守中华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地位,复兴中华民族,这应该是现今坚守中华民族是龙的传人——龙图腾文化的最重要意义。

5. 老虎 玉雕

玉雕老虎不代表什么,就是一种装饰品,当然一般平民百姓是玩不起那种东西的,就是低级官吏也只能弄些小玉件作为装饰。

玉发黑有两种情况,一是原材料就是墨玉,二是全沁,墨玉很值钱的,全沁的更少,你可以从网上查一下墨玉和全沁的资料。

6. 商代老虎玉雕值钱吗

大洋洲青铜博物馆是江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干县大洋洲镇,是展示商代青铜文化为主的专题型博物馆。

包括青铜广场和博物馆两部分。前者为游客接待及休闲之处,后者全面展示了1989年在新干县大洋洲镇发现并科学发掘的商代大墓。

该墓共出土商代青铜器486件(其中国宝3件,分别为青铜双虎方鼎、青铜伏鸟双尾虎、青铜四足铜甗)、玉器754件(其中国宝2件,分别为神人兽面纹玉饰、侧身羽人玉佩饰)、陶器356件。文物中以青铜器最为引人注目,其纹饰之美、铸工之精、器型之大,数量之多,在全国罕见,其所代表的江南青铜文化改写了南方历史,使江南文明与黄河文明同辉。大墓发掘被评为我国“七五”期间十大考古发现和二十世纪全国百年百项重大考古发现之一。

开放时间 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门票攻略 门市价:20.0元

7. 商周时期玉雕老虎

和田玉生肖虎,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对应十二地支为寅,因此又被称为寅虎。一直以来,虎都为国人所崇拜,更是正义、勇猛与威严的象征。在中国的五行说中,西方属金,色白,因此虎又被称为白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并称,跻身中国四大神兽之列。

和田玉生肖虎,在中国的十二生肖中排名第三,对应十二地支为寅,因此又被称为寅虎。一直以来,虎都为国人所崇拜,更是正义、勇猛与威严的象征。在中国的五行说中,西方属金,色白,因此虎又被称为白虎,与青龙、朱雀、玄武并称,跻身中国四大神兽之列。

8. 汉代老虎玉雕

是古肖形印一种。多汉代铜印。虎的纹饰不一,有立、有奔、有卧、有昂首等,都具有汉画风格。虎为四灵之一。《说文》:“虎,山兽之君虎,是十二生肖之一,排第三位,称为寅。从古至今,虎都被誉为“百兽之王”,是勇猛与力量的象征。中国人崇敬猛虎的威风八面,很早就形成了对虎图腾的崇拜。

早在“仰韶文化”时代,龙虎图案便代表了力量与尊贵。在军事上,在调兵遣将的兵符上面就用黄金刻上一只老虎,称为虎符。相传虎印,古人多用以辟邪驱魔。

9. 商代老虎玉雕件

虎魄不是词语,什么也不是。

虎,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此字本义是指猫科动物虎,后可用来比喻威武勇猛,还可用来形容表情严厉凶恶。

魄,汉语一级字,读作魄(pò),本义指阴神,迷信的人指依附于人的身体而存在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