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怎样用中性笔运笔才能把竖勾写的自然好看?

一要竖得直,二要勾得疾。从运笔节奏状态来说,竖笔先慢而后快,勾要迅疾,千万不能拖泥带水。指腕的动作上,臂平腕紧,指力下推与腕力匀送协调配合,到拐点时指力不增不减、抬腕轻抛,完成整个竖勾的点画。

绝大多数汉字的重心是由竖的点画来决定的,而竖勾的技法关键在勾。勾的生动活泼,幅度角度适宜,会有效增强单字结字的美感。细节决定成败,尤其在点画技法上,对应于书法上就是点、提、勾这些短小笔画要处理得当。

竖勾的汉字非常多,就书法而言,是重点而不是难点,只要把竖、折、勾三个要素把握好了,写出漂亮的竖勾并不是太难。但指腕用力以及推、送、抛的动作,是必须要认真揣摩多加习练的。

抱庸浅见,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用中性笔写好钩并不难,笔最好不要用新笔,笔芯的墨最好用到三分之二的时候写钩比较好使一些。在1.4一1.6的田字格或方格里写字最好选择0.7的中性笔,不管是写竖钩、斜钩、卧钩还是竖弯钩在出钩之前要逐渐加重后再迅速出钩,所有的钩画要短而劲健,不要长而无力。

图为:阜新市任绪民用0.7中性笔书写的硬笔书法作品

你知道多少书法界的专业术语?

谢谢邀请。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专业。但并不是所有爱好书法的人都能明白术语的意思,下面我就来班门弄斧一回,谬误之处在所难免,欢迎各位书友关注、收藏、点评。

1、法书。请大家看清楚,这是法书而不是书法,主要是指有较高艺术水平的书法作品而不是说书写的方法。古人将写于褚、纸、帛,而有法度的书法作品都叫做“法书”,或者称“书”,现在的人通常把所作的书法作品叫法书,是含有对作者尊重的意思的。

2、翰墨。意思与“笔墨”差不多,后来也通常指书法和中国画。

3、金石。金石原来是金铜器、石刻的总称。金,指钟鼎铜器之类;石,指碑碣石刻之类。主要是撰文于金石之上,记创造、颂扬公德等而产生的一种书写形式。

4、真迹。大白话叫做手迹,指的是真实可靠的手迹,而不是出于他人的假托伪造品。

5、墨迹。用墨书写的手迹。

6、拓本。主要是指从碑刻、铜器上拓下来的书迹或者图像。实物最早见于唐代,方法是:用宣纸受湿后蒙于器物碑刻上,椎之,让宣纸呈凹凸,再蘸墨拓成。古人用竖文纸、油烟墨,拓后墨色乌黑有浮光,所以也叫乌金拓;用横文纸、松烟墨,色青而浅,不和油蜡的,叫做蝉翼拓。用朱红色拓出来的叫做“朱拓”,碑石初成,或者是刚出土所拓的叫做“初拓”。

7、刻石。专指刻在碑石和摩崖上的字画。比如秦代的《会稽刻石》和东汉的《石门颂》摩崖石刻。

8、碑。刻石中的一种形制,树碑用于歌功颂德,始于秦而盛于汉。

9、临摹。通俗来讲就是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方法是置碑帖于一旁,仿照其笔画书写的叫做“临”,用薄纸蒙在碑帖上,依照其行迹而复写的叫做“摩”,也叫“影书”。小学生练字用描红本来练习就属于“摩”而不算是“临”。

10、响拓。属于碑帖术语,是复制法书的一种方法。用比较透明的纸蒙在法书上,先用细笔双钩,再用墨廓填,这种方法也叫“双钩廓填”。

11、六分半书。清代郑板桥法书的别称。他以隶书笔法形体掺入行楷,又用兰竹面笔出之,自成面目。这种方法介于楷、隶之间,而隶多余楷,隶书又称“八分”,所以郑板桥把自己创造的非隶非楷的书体就叫做“六分半书”。

书法术语还很多,这里只介绍一小部分,仅供大家参考。如有感兴趣者,欢迎在留言区留言,我再继续和大家共同探讨,以图共同进步。再次感谢朋友们的支持。

两个词,可能与书友欢点不一致。一个是,跳舞,奇怪吧,书法怎能跳舞!主要指的是行草书。笔不仅要在平面上运动,更要上下运动。这要靠提按和速度来掌握平衡关系,才能体现行草书中的牵丝引带,飞白和粗细变化。平面速度和提按高低要有机结合,就象毛笔跳舞一样,酣暢,悠扬,飘荡和婉转。俗点说,有快有慢,忽高忽低,时飞时停,偶左偶右。一个是涩滞,草书最忌笔尖绕圈子,要有一定的涩滞感,才能表现作者的某些感情。一味地流畅,淡然无趣!!

是吗!个人感受,似有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