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殿玉雕(养心殿布局)
1. 养心殿布局
养心殿在乾清宫的西侧,是三进院落构成的建筑群,面积约5000余平米。呈“工”字形布局,分前殿和后殿。前殿是皇帝从事政务活动以及学习、礼佛的场所,分为明间和东、西暖阁三个部分;而后殿则是皇帝起居生活的空间,整个养心殿的院落呈半包围形态结构,格局独立而紧密。
2. 养心殿布局 内部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明宫史》中能找到养心殿的最早记载。但其中只描述了殿名、方位和布局,却并未谈及功能,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值房,偶尔还在南边的无梁殿炼仙丹。但自嘉靖到崇祯,并没有哪一位皇帝真正在养心殿久住过。
到了清康熙年间,养心殿也不是皇帝的正寝,反而是宫廷造办处所在地,也就是一座手工作坊。画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画匠、木匠、金匠、铜匠、裱糊匠等都在此处工作。
1722年冬天,康熙皇帝驾崩。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宾天,梓宫都要在乾清宫奉安一段时间,并举行祭奠。
而此时的新皇帝雍正在27 天丧期结束后,仍居住在养心殿内,迟迟不肯搬入正寝乾清宫。有种说法认为,雍正得位不正,怕父亲康熙帝灵魂回来,所以不敢继续住在乾清宫。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
事实上,雍正把寝宫搬到养心殿是一种勤政的表现。对于工作强度远高于明朝时的清朝皇帝来说,养心殿的生活的确高效许多。
养心殿在雍正年间重修,作“工”字形建筑。它位于内廷区南缘西侧,北与西六宫相连,南侧紧邻御膳房、库房,东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宫的月华门,向南出内右门就是横贯紫禁城东西的乾清门外横街。与前朝、慈宁宫和后来建设的宁寿宫紧密联通,来去方便。
而将乾清宫做正寝时,皇帝起居在 1400㎡的大殿中,日常活动还要和 10000㎡廊院中的诸多房间发生联系。
但养心殿的院落布局就十分紧凑,这个工字殿总面积 仅620㎡。养心殿前殿是一座复杂的起居室,后殿则相当于我们现代人住的大两居。后殿中间是30 多㎡的中厅,两侧各有一组60 多㎡带有净房的套间卧室,这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可以看出来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务实的皇帝。
另外,雍正入住当时陈设朴素的养心殿,也是想为天下人做表率。养心殿算不上豪华,大多数房间的墙面都是用纸裱糊,乾隆时期的旨意甚至提到“(养心殿)后殿五间顶槅不必糊蜡花纸,糊平常白纸。”
自雍正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因此,从雍正开始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内居住、打理朝政。这里仿若一座历史舞台,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3. 养心殿平面图
宫:帝王居住的房屋、神话中神仙居住的房屋、庙宇的名称。
殿:高大的房屋,皇帝处理政事的地方、供奉神佛的地方。
宫在秦以前是中国居住建筑的通用名,从王侯到平民的居所都可称宫。秦汉以后,成为皇帝居所的专用名。
殿原指大房屋,汉以后也成为帝王居所中重要建筑的专用名。
一般来说,宫包含殿。宫大,宫是指一个建筑群,而殿只是其中的一个建筑而已,比如乾清宫,从故宫的平面图来看,它有正殿,后殿,偏殿之分,说明了殿是和亭,台,楼,阁这些建筑形式是一样的,而宫,如大明宫,未央宫,并不是只指皇帝的所住的具体房间,而是一整个建筑群,里面有殿,有楼,有台,有阁,包含了许多的建筑样式。
但有时宫和殿差不多,例如故宫中的太和殿和乾清宫。
远古时代,人们掘地为穴,半陷在地平面下。一直到了商代,才有版筑堂基上栋下宇的建造,才从地平面下升到地平面上。《尔雅》说:宫谓之室,室谓之宫。总起来说,作为房屋的通称,宫和室是同义字。但是如果分开来说,这两处寂又是有分别的:宫指整所房屋,外面有围墙包着。室只是其中一个居住单位。
4. 养心殿用处
紫禁城里的后三宫分别是乾清宫、交泰殿和坤宁宫。
内廷的正门名乾清门,在它的前面是一扁长的庭院,俗称横街。横街的南面是保和殿,保和殿后北面直下三层台基即到达横街,所以这里是外朝和内廷的交接部分。乾清门位于横街之北,居中面向南,它是一座面阔五开间,单檐歇山屋顶,下有白石台基的殿式大门。乾清门的规格比三大殿的正门太和门略低,在门的两旁各有一座琉璃装饰的影壁呈八字形分列左右。 这对影壁为砖筑,红墙上有琉璃檐顶,下有琉璃须弥座,壁面的中心和四角也都有琉璃装饰。
乾清宫是后三宫的主要大殿,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乾清宫一直是皇帝和皇后的寝宫,在内廷的最前面,高20米,宫外形为面阔九开间,重檐庑殿式屋顶,左右还有昭仁殿和弘德殿两座小殿相连。两尽间为穿堂,可通交泰殿、坤宁宫。平时除皇帝居住外,也经常在这里召见宫臣,披阅奏章,处理政务,甚至还在殿中接见外国使臣。
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殿内的正中有宝座,内有“正大光明”匾。两头有暖阁。乾清宫是封建皇帝的寝宫。清康熙前此处为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之处。清雍正后皇帝移居养心殿,但仍在此批阅奏报,选派官吏和召见臣下。
交泰殿在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含“天地交合、安康美满”之意。其建于明代,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攒尖,镀金宝顶,龙凤纹饰的方形殿。明、清时,该殿是皇后生日举办寿庆活动的地方。清代皇后所谓亲蚕典礼,需至此检查祭典仪式的准备情况。清代的“宝玺”(印章)也收藏在这里。
坤宁宫在乾清宫的北面,也是面阔九开间,重檐庑殿顶的大殿。它在明朝和清朝初期一直是皇后居住的正宫。清顺冶时,按满族的风俗习惯,对坤宁宫进行了改造,主要是把宫内分为东西两部分。在西面部分,沿著墙添置了环形大炕,室内安置了大锅。在坤宁宫的东面部分则建成为皇帝结婚的洞房,入口改在东面,宫内有双喜的宫灯,红底金色双喜的影壁,靠北墙有龙凤喜床,床前挂著绣有百子图的五彩纱幔。
5. 养心殿布局图
养心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在《明宫史》中能找到养心殿的最早记载。但其中只描述了殿名、方位和布局,却并未谈及功能,只知道包含膳房和司礼监秉笔太监的值房,偶尔还在南边的无梁殿炼仙丹。但自嘉靖到崇祯,并没有哪一位皇帝真正在养心殿久住过。
到了清康熙年间,养心殿也不是皇帝的正寝,反而是宫廷造办处所在地,也就是一座手工作坊。画匠、雕刻匠、油漆匠、漆画匠、木匠、金匠、铜匠、裱糊匠等都在此处工作。
1722年冬天,康熙皇帝驾崩。按照清朝的规矩,皇帝宾天,梓宫都要在乾清宫奉安一段时间,并举行祭奠。
而此时的新皇帝雍正在27 天丧期结束后,仍居住在养心殿内,迟迟不肯搬入正寝乾清宫。有种说法认为,雍正得位不正,怕父亲康熙帝灵魂回来,所以不敢继续住在乾清宫。当然,这种说法没有历史依据。
事实上,雍正把寝宫搬到养心殿是一种勤政的表现。对于工作强度远高于明朝时的清朝皇帝来说,养心殿的生活的确高效许多。
养心殿在雍正年间重修,作“工”字形建筑。它位于内廷区南缘西侧,北与西六宫相连,南侧紧邻御膳房、库房,东面隔街就是通往乾清宫的月华门,向南出内右门就是横贯紫禁城东西的乾清门外横街。与前朝、慈宁宫和后来建设的宁寿宫紧密联通,来去方便。
而将乾清宫做正寝时,皇帝起居在 1400㎡的大殿中,日常活动还要和 10000㎡廊院中的诸多房间发生联系。
但养心殿的院落布局就十分紧凑,这个工字殿总面积 仅620㎡。养心殿前殿是一座复杂的起居室,后殿则相当于我们现代人住的大两居。后殿中间是30 多㎡的中厅,两侧各有一组60 多㎡带有净房的套间卧室,这极大地提高了办公效率。可以看出来雍正皇帝是一个勤政、务实的皇帝。
另外,雍正入住当时陈设朴素的养心殿,也是想为天下人做表率。养心殿算不上豪华,大多数房间的墙面都是用纸裱糊,乾隆时期的旨意甚至提到“(养心殿)后殿五间顶槅不必糊蜡花纸,糊平常白纸。”
自雍正居住养心殿后,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
因此,从雍正开始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共有八位皇帝先后在养心殿内居住、打理朝政。这里仿若一座历史舞台,上演了无数惊心动魄的故事。
6. 养心殿布局平面图
一般所说的圆明园,还包括它的两个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万春园)在内,因此又称"圆明三园"。它是清代北京西北郊五座离宫别苑即"三山五园"(香山静宜园、玉泉山静明园、万寿山清漪园、圆明园、畅春园)中规模最大的一座,面积347公顷。
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先是劫掠,继而放火烧毁这座旷世名园,只留下残壁断垣,衰草荒烟。
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总平面图 圆明园始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是在康熙皇帝赐给皇四子胤祯的一座明代私园的旧址上建成的。胤祯登位为雍正皇帝后,扩建为皇帝长期居住的离宫。乾隆时期再度扩建,乾隆九年(1744)竣工。以后,又在园的东侧辟建长春园,在园的东南辟建绮春园,作为附园。乾隆三十七年全部完成,构成三位一体的园群。
圆明园全部由人工起造。造园匠师运用中国古典园林掇山和理水的各种手法,创造出一个完整的山水地貌作为造景的骨架。圆明三园之景都以水为主题,因水而成趣。利用泉眼、泉流开凿的水体占全园面积的一半以上。大水面如福海宽600多米;中等水面如后湖宽200米左右;众多的小型水面宽40-50米,作为水景近观的小品。回环萦绕的河道又把这些大小水面串联为一个完整的河湖水系,构成全园的脉络和纽带,并供荡舟和交通之用。叠石而成的假山,聚土而成的岗阜,以及岛、屿、洲、堤分布于园内,约占全园面积的1/3。它们与水系相结合,构成了山重水复、层叠多变的百余处园林空间。这些人工创造的山水景观,既是天然景色的缩影,又是烟水迷离的江南水乡风物的再现。 乾隆皇帝六次到江南游览名园胜景,凡是他所中意的景致都命画师摹绘下来作为建园的参考。因此,圆明园得以在继承北方园林传统的基础上广泛地汲取江南园林的精华,成为一座具有极高艺术水平的大型人工山水园。
圆明园内有类型多样的大量建筑物,虽然都呈院落的格局,但配置在那些山水地貌和树木花卉之中,就创造出一系列丰富多彩、格调各异的大小"景区"。这样的景区总共有150多处,主要的如"圆明园四十景"、"绮春园三十六景",都由皇帝命名题署。园内的建筑物一部分具有特定的使用功能,如宫殿、住宅、庙宇、戏院、藏书楼、陈列馆、店肆、山村、水居、船埠等,但大量的则是供游憩宴饮的园林建筑。除极少数的殿堂、庙宇之外,一般外观都很朴素雅致、少施彩绘,与园林的自然风貌十分谐调,但室内的装饰、装修、陈设极为富丽,以适应帝王穷奢极侈的生活方式。
圆明园作为皇帝长期居住的地方,兼有"宫"和"苑"的双重功能。因此,在紧接园的正门建置一个相对独立的宫廷区,包括帝、后的寝宫、皇帝上朝的殿堂、大臣的朝房和政府各部门的值房,是北京皇城大内的缩影。 圆明园内的150多组建筑群都各具特色。有仿效江南山水名胜的,如福海沿岸摹拟杭州西湖十景,"坐石临流"仿自绍兴兰亭;有取古人诗画意境的,如"武陵春色"取材于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有表现神仙境界的,如"蓬岛瑶台"寓意神话中的东海三神山;有象征封建统治的,如九岛环列的后湖代表禹贡九州,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有利用异树、名花、奇石作为造景主题的,如"镂月开云"的牡丹、"天然图画"的修竹等。这些主题突出、景观多样的景区,大多数作成"园中之园",它们之间均以筑山或植物配置作障隔,又以曲折的河流和道路相联系,很自然地引导游人从一景走向另一景。
园中有园是中国古典园林中的一种独特布局形式,圆明园在这方面可算是典型佳例。 长春园北部有一个特殊的景区俗称"西洋楼",是由当时以画师身份供职内廷的欧洲籍天主教传教士设计监造的一组欧式宫苑。六幢主要建筑物为巴洛克风格,但在细部装饰方面也运用许多中国建筑手法。三组大型喷泉、若干小喷泉和绿地、小品则采取勒诺特尔式的庭园布局。这是在中国宫廷里首次成片建造外国建筑和庭园。
7. 养心殿构造
建筑结构形式
总体来说是四方形,东西两侧对称结构,中间的中路贯穿南北,同时也是北京城的中轴线,重要的三大殿,三宫全部在种种线上。因为明清两朝室需要,前后划分为办公区和生活区两大部分,前面的办公区以中轴线上的午门、金水
桥。
故宫的建筑依据其布局与功用分为“外朝”与“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与“内廷”以乾清门为界,乾清门以南为外朝,以北为内廷。故宫外朝、内廷的建筑气氛迥然不同。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是帝举行朝会的地方,也称为“前朝”。是封建帝行使权力、举行盛典的地方。此外两翼东有文华殿、文渊阁、上驷院、南三所;西有武英殿、内务府等建筑。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后三宫为中心,两翼为养心殿、东、西六宫、斋宫、毓庆宫,后有御花园。是封建帝王与后妃居住之所。内廷东部的宁寿宫是当年乾隆帝退位后养老而修建。内廷西部有慈宁宫、寿安宫等。此外还有重华宫,北五所等建筑。
8. 如懿传养心殿布局
养心殿,明代嘉靖年建,位于内廷乾清宫西侧。清初顺治皇帝病逝于此地。康熙年间,这里曾经作为宫中造办处的作坊,专门制作宫廷御用物品。自雍正皇帝居住养心殿后,造办处的各作坊遂逐渐迁出内廷,这里就一直作为清代皇帝的寝宫,至乾隆年加以改造、添建,成为一组集召见群臣、处理政务、皇帝读书、学习及居住为一体的多功能建筑群。一直到溥仪出宫,清代有八位皇帝先后居住在养心殿。
养心殿为工字形殿,前殿面阔三间,通面阔36m,进深3间,通进深12m。黄琉璃瓦歇山式顶,明间、西次间接卷棚抱厦。前檐檐柱位,每间各加方柱两根,外观似9间。皇帝的宝座设在明间正中,上悬雍正御笔“中正仁和”匾。明间东侧的“东暖阁”内设宝座,向西,这里曾经是慈禧、慈安两太后垂帘听政处。明间西侧的西暖阁则分隔为数室,有皇帝看阅奏折、与大臣秘谈的小室,曰“勤政亲贤”殿,有乾隆皇帝的读书处三希堂,还有小佛堂、梅坞,是专为皇帝供佛、休息的地方。养心殿的后殿是皇帝的寝宫,共有五间,东西稍间为寝室,各设有床,皇帝可随意居住。后殿两侧各有耳房五间,东五间为皇后随居之处,西五间为贵妃等人居住。同治年间两宫皇太后垂帘听政时,慈安住在东侧的“体顺堂”,慈禧住在西侧的“燕禧堂”,随时登临前堂,处理政务,确是十分方便。寝宫两侧各设有围房十余间,房间矮小,陈设简单,是供妃嫔等人随侍时临时居住的地方。
养心殿前有琉璃门,曰“养心门”,门外有一东西狭长的院落,乾隆十五年(1750年)在此添建连房三座,房高不过墙,进深不足4m,为宫中太监、侍卫及值班官员的值宿之所。
9. 养心殿布局体现的皇权思想
外朝:
太和殿:举行外朝大型典礼的地方
保和殿:明代为大典前皇帝更衣休息的宫殿,清朝为皇帝赐宴外藩、王公及一二品大臣的场所。清朝时也是科举殿试的地方。
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大典之前休息,并接受执事官员的朝拜的地方。凡遇皇帝亲祭,如祭天坛、地坛,皇帝于前一日在中和殿阅视祝文,祭先农坛举行亲耕仪式前,还要在此查验种子和农具。
弘义阁:清代为内务府银库,收存金、银、制钱、珠宝、玉器、金银器皿等物品的地方
体仁阁:内务府缎库
文华殿:清朝举行经筵典礼的地点
集义殿:皇帝经筵礼毕,就在这里宴请大臣。
主敬殿:清朝皇帝常于春季在此御经后择日赐筵。
文渊阁:清朝的藏书楼,曾专贮《四库全书》
内阁:明清内阁官员处理事务的地方
上驷院:掌管皇宫所用之马的地方
南三所:清朝时皇子居住的地方
南三所东面的建筑为御药房和太医院
御茶膳房:宫中最大的膳房
箭亭周围的广场:为皇帝皇子跑马射箭的场所,清朝时也是武举殿试的地方
武英殿:明朝时曾经是皇帝斋居和召见大臣的地方,清入关后,多尔衮在此摄政理朝,康熙之后为编辑、刻版、刊印御书的地方
咸安宫:清代内廷在此教习八旗子弟
尚衣监:制作皇宫中的御用服装的地方。
浴德堂:修书处
南薰殿:是藏储历代帝后名臣画像的地方。
灯笼库:存放宫中所用灯笼的地方
焕章殿:是钦定编纂书籍校勘装潢的地方
内廷:
乾清宫:居住和处理日常政事的地方
交泰殿:交泰殿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是皇后生日时接受庆贺礼的地方
坤宁宫:明朝和清朝顺治、康熙年间皇后居住的地方,雍正之后为祭祀的地方
养心殿:明朝和清康熙年间为宫中造办处,雍正之后为皇帝居住的地方
东西六宫:为明清后妃居住的地方
东六宫(景仁宫、钟粹宫、承乾宫、景阳宫、永和宫、延禧宫)
西六宫(储秀宫、翊坤宫、永寿宫、咸福宫、长春宫、启祥宫)
慈宁宫:明清两朝太后所居
宁寿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乾隆年间改建作为乾隆退位后养老所用,慈禧万年也曾一度在宁寿宫居住过
寿安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
寿康宫:清朝为太妃、太嫔等先帝后妃所居
英华殿: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礼佛之地。
重华宫:乾隆大婚后所居住之地,后为过年时皇帝诏赐大臣赐茶宴联句的地方
毓庆宫:清朝皇太子,皇子所住的地方
奉先殿:明清皇室祭祀祖先的家庙
斋宫:为皇帝行祭天祀地典礼前的斋戒之所
雨花阁:佛堂
畅音阁:帝后听戏的地方
漱芳斋:帝后听戏的地方
延庆殿:立春时,皇帝九叩迎春为民祈福的地方
天穹宝殿:宫中道教活动的场所,祭祀所用
建福宫:收藏珍奇文物的贷方
北五所:明朝时为低级嫔妃和宫女所住的地方,清朝初期为皇子所居,后皇子搬住南三所后被改为如意馆、寿药房、敬事房、四执库、古董房
茶库:管理存放各种茶叶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
缎库:管理存放各种绸缎衣料的机构,在延禧宫东边院落
御花园:为皇帝、后妃娱乐休闲的花园,其中包括的建筑有堆秀山御景亭、璃藻堂、浮碧亭、万春亭、绛雪轩;西路建筑有延辉阁、位育斋、澄瑞亭、千秋亭、养性斋,还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
建福宫西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有延春阁、敬胜斋、碧琳馆、凝晖堂等建筑,花园风格不同于御花园的对称严谨,更多了一些江南园林的感觉。乾隆十分喜欢这个花园,经常会小住于此
宁寿宫花园:为宁寿宫的相配的花园,建于乾隆年间,为清朝皇帝、后妃休憩、娱乐的场所,花园中的主要建筑物有古华轩、旭辉亭、抑斋、遂初堂、竹香馆、萃赏楼、延趣楼、三友轩、耸秀亭、碧螺亭、符望阁、玉粹轩、倦勤斋等。
慈宁宫花园:是明清皇太后及太妃太嫔们游憩、礼佛之处。花园中原有临溪观、咸若亭等建筑。地势平坦开阔,莳花种树,叠石垒池,意在使太后、太妃嫔们不费跋涉之劳而得山林之趣
10. 养心殿内部
意思是:兰花不因可以被别人摘取作为佩带装饰而自贵,即使没有人的时候也自己发出芬芳。
通过吟咏兰花的孤高隐逸,形容人的谦和踏实,不争虚华的品格。
出自清代康熙的《咏幽兰》。
原文:
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
译文:
兰花的花朵婀娜多姿,叶子碧绿狭长,风吹过带来了兰花的香气。兰花不因可以被别人摘取作为佩带装饰而自贵,即使没有欣赏的时候也自己发出芬芳。
扩展资料
康熙皇帝一首《咏幽兰》,道出了“兰花”冰清玉洁的高雅气质。兰花也是清代康熙皇帝最喜爱的花,喜爱她的品格高洁,清香宜人,在他的书房以及养心殿内部都放置了婀娜多姿的幽兰。在康熙皇帝写下的咏花诗中,也以咏兰诗写得最好。以咏兰寄托了自己崇尚高洁的情愫。
兰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首先标榜做人应当遵从“君子之道”的是孔子,而孔子在谈论“君子之道”时,经常用兰花作比喻。如《周易·系辞上传》就记载了孔子这段话:“子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意思是,君子的为人处世,不管入世或隐居,保持沉默或发表言论,都不会丢失自己的人格。君子与人合作,必定同心同德,两个人齐心协力,其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两个人发自内心的言论,就像兰花一样气味芬芳。
11. 养心殿布局图高清
三大殿是指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是封建皇帝行使权力或者举行盛典时用的宫殿。太和殿是三大殿中最大的宫殿,中和殿最小。 三大殿为汉族宫殿建筑之精华。体现了汉式宫殿建筑的以下特点:平面布局以大殿(太和殿)为主体,取左右对称的法式排列诸殿堂、楼阁、台榭、廊庑、亭轩、门阙等建筑。
殿堂建筑以木构架支撑,都柱底下有石柱础,砖修墙体北、西、东三面维护,坐北朝南,上盖金黄色琉璃瓦屋顶。
宫殿装饰色彩,屋顶多用金黄色,立柱门窗墙垣等处多用赤红色装饰,檐枋多施青蓝碧绿等色,衬以石雕栏板及石阶之白玉色,形成鲜明的色彩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