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君玉雕师(闻仲玉雕的含义)
1. 闻仲玉雕的含义
佩玉是指佩戴于人身的各种玉器,其特点是个体较小,大多有可穿线的孔洞。佩玉的种类较多,如玉玦、玉镯、玉刚卯、玉牌、玉带钩等。有的成组佩带,有的单独悬挂。
玉玦:是人的耳饰,形似小玉璧,但有一缺口。新石器时代玉玦多光素无纹,商代的玉玦常为蟠龙形制,首尾相向,西周玉玦多以斜刀刻出龙纹、云纹、鸟纹等,春秋战国出土的玉玦较多,形制较小,外径在2-5厘米之间。战国以后, 玉玦不再流行。
玉镯:玉镯自古以来是人们最基本的腕饰之一,新石器时代墓葬中已见有出土,大汶口文化玉镯呈外方内圆形,春秋时期玉镯为扁圆形,唐代有镶金玉镯,发展至宋代玉镯呈圆环形,内平外圆,光素无纹,明清玉镯多见装饰,如联珠纹、绳索纹、竹节纹等。
玉觽:是一种微曲的锥形器,最初它是随身携带。用以解结的工具,后来成为佩饰,表示成人的象征。自新石器时代至汉代,历代不衰,但汉代以后不复见有。
玉韘:玉俗称“扳指”,圆筒状,可套拇指,初为射箭时钩弦的用具,后专为佩带。早期见于商代,至汉代逐渐变成一种佩饰,失去了一种实用功能。宋至清代出现仿汉的形玉佩,形制略异,装饰亦有很大不同。
玉刚卯:又称玉严卯,长方体,中有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刻吉祥语句,用以驱邪,是古代的护身符。汉代流行,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后世有仿品,但于汉代风格迥然不同。
玉带板:玉带是一种由数块乃至十数块扁平玉板镶缀的腰带,是古代官品位的标志。玉带有方形、长方形、桃形等,表面常雕琢各种图案的玉带始见于北周,一直沿用至明代,清代废除玉带制度。
玉牌:呈方形或长方形,器表浅浮雕或镂空雕刻各种图案与文字,有孔可穿绳佩系。玉牌在明代十分盛行,清代多有仿明之作,亦有刻“子刚”款的伪作。
玉带钩:玉带钩是用于勾束腰带的器物,一般由钩首、钩身、钩钮三部分组成,钩首用于钩连,钩钮则起固定作用。形制较多,有龙首、鸭首、马首等,器身有琵琶形、螭形等,华贵者还镶嵌有各种宝石,历代都有精品。
玉龙:玉龙的形象随时代而演变,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龙,身躯作“C”字形,简练优美,极富特色。此后,玉龙呈现多姿多彩的风貌。历代带有各自鲜明的特征。
玉动物:玉动物取象于自然界真实动物,圆雕或片状雕均有,造型姿态多样,栩栩如生。玉动物一般作为佩饰,也有的可作为陈设品。玉动物主要有玉虎、玉象、玉熊、玉马、玉鹿、玉牛、玉猪、玉鹰、玉鱼、玉龟等,历代玉器中最为多见。
玉人佩:玉人是直接反映人类自身形象的作品,有全身、半身、人首和人面等,一般为扁平状,除可用以佩系外,大型的可作为陈设品,具有祭祀、辟邪的作用。新石器时代已出现玉人琢工带有明显的稚拙性,商代以后玉人形象多样,有站立、有跪踞、有全身、有人首、有男人、有女人、有圆雕、有片状雕,各个时代具有不同的形象特点。
玉剑饰:玉剑饰是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饰于剑首的称为玉剑首,饰于剑柄与剑身之间的称玉剑格。玉剑饰盛行于春秋战国至秦汉时代。
玉簪:玉簪一般为圆锥状,由簪首和簪柄两部分组成,古代男女使用它来整理头发并使冠固于发上。
不同质地、不同形貌的佩饰,往往有区分等级的作用。《唐六典》:“随身鱼符之制,左二右一,太子以玉,亲王以金,庶官以铜,佩以为饰”《清稗类钞》记载:五品以上文官,皆得挂朝珠,珠以珊瑚、金珀、蜜蜡、象牙、奇楠香等物为之,其数一百有八粒,悬於胸前。
不同的佩饰,往往有不同的表意功能。古人有选择地佩带一些饰物,常常为了寄托某种美好的愿望,元好问诗句:“玉环何意两相连,环取无穷玉取坚。”环有无穷尽的意思,玉也能传达出人们祈福求祥的意愿。《后汉书》:“诏赐御府衣一袭,自所服冠帻绶,玉壶革带,金错钩佩。”玉壶是玉制的壶形佩饰,由皇帝颁发,表示敬老、嘉奖之意。
圭玉、鱼符等佩饰有凭信的功能。古代天子给诸侯颁发圭玉作为凭信,汉代班固《白虎通义》:“诸侯来朝,天子亲与之合瑞信者,正君臣,重法度也。”鱼符是隋唐时朝廷颁发的符信,雕木或铸铜为鱼形,刻书其上,剖而分执之,以备符合为凭信。
有的佩饰还有提醒、告诫的作用。《韩非子·观行》记载:“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韦皮性质柔软,性子急的人佩带它告诫自己不要急躁;弓弦常紧绷,慢性子的人佩带它提醒自己不要懒散。清代出现了斋戒牌,在祭祀活动时佩于胸前,以提醒大家共保恭肃之心。
随着朝代更迭,社会变迁,特别是商业的发展,佩挂的严肃性越来越少,装饰意味越来越重,成为佩挂于身、寄意标高的玩赏之物。这种风气,晚清尤盛。
2. 闻仲玉雕的含义和象征
1.建筑业(竹木泥瓦匠):春秋鲁班。
2.农业:神农氏(后稷)。
3.裁缝业:轩辕氏(黄帝)。
4.蚕丝业、纺织业:嫘祖(黄帝妻子)。
5.织布业:黄道婆。
6.染坊业、洗衣业:梅葛二仙(西汉梅福、东晋葛洪)。
7.冶铸业(铁、铜、银匠):春秋老子(太上老君)。
8.教育业:孔子。
9.商业:赵公明、(春秋范蠡)。
10.餐饮业:春秋易牙。
11.酿酒业:夏朝仪狄、(夏朝杜康)。
12.火腿业:宋朝宗泽。
13.豆腐业:西汉淮南王刘安。
14.咸菜业:秦始皇。
15.馒头业、糕饼业:三国诸葛亮。
16.糕点业:闻仲。
17.烤鸭业:朱元璋。
18.涮羊肉业:忽必烈。
19.饭馆茶楼业:灶君、茔惑真君。
20.旅馆业:三国关羽。
21.理发业:吕洞宾。
22.澡堂业:智公禅师。
23.旅游业:明末徐霞客。
24.中医业:战国扁鹊、三国华佗。
25.中药业:明朝李时珍。
26.中医内科:唐朝孙思邈。
27.中医针灸:北宋王唯一。
28.中医妇产科:唐代陈靖姑。
29.膏药行业:李铁拐。
30.兽医行业:春秋伯乐(孙阳)。
31.制笔业:秦朝蒙恬。
32.造纸业:东汉蔡伦。
33.印刷业:北宋毕昇。
34.画画业:唐朝吴道子。
35.文具书店业:文昌帝君。
36.砚墨业:春秋子路(孔子学生)。
37.人相业:风后氏。
38.命相业:麻衣仙。
39.相面行:明朝刘伯温。
40.风水行:东晋郭璞。
41.烧窑业:女娲娘娘。
42.渔业:西周姜尚。
43.水产业:龙王。
44.美容业:清代李渔。
45.娼妓业:管仲
46.叫化业:五代南唐韩熙载。
47.仆役业:钟三郎。
48.银楼业:欧岐佛。
49.银行业、典当行:赵公明。
50.茶业:唐代陆羽。
51.针业:刘海。
52.爆竹业:马钧。
53.玉石业:白衣绅。
54.玉器行师:丘处机。
55.槟榔业:唐代韩愈。
56.屠宰业:真武大帝。
57.竹篾业:绿衣人。
58.铜铁业:毡探老祖。
59.皮鞋业:战国孙膑。
60.修脚匠:智公禅师陈七子。
61.皮匠:白头佛。
62.磨刀匠:马上皇帝。
63.扎柳匠:范丹。
64.扎彩匠:置公禅师。
65.制陶业:宁封子。
66.油漆业:虞氏。
67.雕漆业:俞伯牙。
68.泥塑、面塑业:女娲。
69.裘皮行、熟皮业:比干。
70.梳篦行:赫连、陈七子、张班。
71.糖坊:邹和尚。
72.牲口牙行:马神。
73.花行、花农:花王神。
74.孵化业:张五、陆相公。
75.花炮行业:祝融。
76.干鲜果行:王母娘娘。
77.粮仓祖师:西汉韩信。
78.歌艺业:唐代老郎神。
79.评(说)书业:明末柳敬亭。
80.曲艺行:周庄王。
81.相声行:西汉东方朔。
82.说唱道情:张果老。
83.音乐行:洪涯(白眉神)。
84.戏法、杂技行:吕洞宾。
85.皮影戏祖师:西汉李少翁。
86.木偶戏祖师:西周偃师。
87.吹鼓手祖师:春秋师旷。
88.武术行:明朝张三丰。
89.小偷祖师:北宋时迁。
90.媒婆祖师:月下老人。
91.司法、牢狱祖师:皋陶。
3. 闻仲是什么
太师闻仲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人物。他有着复杂的的人性,既有善良的一面,也有邪恶的一面。他为王朝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使用过一些残忍的手段来维护他的权力。因此,对于太师闻仲的评价因人而异,有人认为他是好人,有人则认为他是坏人。
4. 闻仲的来历
闻太师用的法宝是雌雄双鞭。虽然名字听起来很一般,但来历非同小可。闻仲的雌雄双鞭乃是由两条雌雄蛟龙所化,两条金鞭按阴阳,分二气。
5. 闻仲师傅
封神榜闻太师的师傅是金灵圣母。
金灵圣母是《封神演义》的角色,即是道教女神斗姆元君。截教通天教主门下四大弟子之一,仅次于大师兄多宝道人,为女仙之首。法力高强,其道行更胜阐教十二金仙。万仙阵之战时,金灵圣母出手打死昊天上帝和瑶池金母之女龙吉公主与截教叛徒洪锦。又与文殊广法天尊、普贤真人、慈航道人对敌,“三位大士忿怒,各骑青狮、白象、金犼攻上前来,大战金灵圣母,(青狮、白象、金犼的道行修为并不弱于三大士本尊)圣母端然不惧,龙虎玉如意左右敲摇”,力战三大士之际,不料被燃灯道人用定海珠偷袭,当场命丧。后被封为坎宫斗姆,为星宿之首。座下弟子有闻仲、一气仙余元。
6. 闻仲介绍
闻仲,是中国古典神魔小说《封神演义》小说中的人物。闻仲是商朝末代君王纣王朝中的太师,乃国家三朝元老,文武双全、威仪并重,是商军中最重要的人物。
闻仲贵为三朝元老,位高权重刚毅忠直,满腹韬略且法力无边,法器为蛟龙金鞭。暴虐的纣王亦对其礼敬三分,奸佞谗臣费仲、尤浑更对闻仲极为恐惧,只要闻仲在朝便不敢造次,就连千年修为的狐妖妲己也对闻仲颇为忌惮,视闻仲为破坏自己荒淫计划的眼中钉。
闻仲于小说第一回就已经登场,不过闻仲一直在外征讨叛逆,因此甚少于朝中露面。在第一回中闻仲出师北海讨平七十二路侯袁福通,直至第二十七回方才平定北海回朝,当时朝中早已连生巨变,在妲己的怂恿下,纣王接连以酷刑残害忠良无辜,数位忠臣为谏纣王而死,将相离心;闻仲见国家政乱,便向纣王进谏,提出十策要求纣王改善国政。可是在朝未久便得东海平灵王造反消息,结果纣王以此为由要闻仲领兵出征,远离朝歌让闻仲无力在朝督君清侧。
至第三十回,闻太师再次得胜班师回朝,听闻武成王黄飞虎反叛朝廷投西而去后大怒,驱兵追袭黄飞虎,又安排关防严拿逃将;可是在阐教仙人清虚道德真君的帮助之下,黄飞虎成功逃出五关(临潼关、潼关、穿云关、界牌关、汜水关),闻仲未能成功捉获黄飞虎,唯有回朝歌备战。
此后,闻仲一直坐镇都城,遣将讨伐西岐姬昌及姜尚(姜子牙),但一直损兵折将,无功而还。在第四十一回,闻仲引兵亲征西歧,令子牙等人甚为紧张。两军交战之前,闻仲先在黄花山收服邓忠、辛环、张节、陶荣四将为辅,自此至五十二回期间,闻仲先后请出十天君、赵公明、云霄娘娘三姊妹等截教中人为援,连番攻讨西岐,令姜尚军队几度受挫。可是最后闻仲仍是不敌姜子牙门下诸人,连败数阵,最终于绝龙岭被云中子以通天神火柱活活烧死。
在第九十九回,姜子牙奉命封神,闻仲的灵魂被封为“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亦称“雷祖”),率领雷部二十四员神将,负责催云布雨,行雷击电。姜子牙奉太上老君及元始天尊敕封闻仲为雷祖的正文如下:
闻仲除了是商朝太师之外,亦是截教中人,曾拜金灵圣母为师,亦有演义版本演绎他为通天教主的头号弟子,擅长五行变遁之术,手下除了邓、辛、张、陶四将外,尚有吉立、余慶两位门人。闻仲相貌“面如淡金,五柳长髯,飘扬脑后”,额上有一只神目。书中曾以一阙词介绍闻太师:
其坐骑名为“墨麒麟”(此麟头上有风云角,一拍便可飞于空中,霎时可行千里;后来为雷震子所杀),武器名为“蛟龙金鞭”(共有双鞭,由两条蛟龙幻化而成,有阴阳之分;雌鞭后来被姜子牙的打神鞭所打断)。性格刚烈自信,忠君爱国,极具威严,军政能力均甚高明。
7. 闻仲是谁的弟子
因为闻仲在朝中地位很高,而赵公明虽然辈分比闻太师高,但是在朝中没地位。
闻太师跟截教的很多门徒称呼是很乱的,甚至他称呼赵公明为道兄,要知道赵公明是截教通天教主的弟子,而且还要高于阐教、截教两教的二代弟子,而闻太师是截教的第三代弟子,所以赵公明至少是闻太师的长辈。
8. 闻仲有这个人吗
主要是以下几点原因一、打王金鞭
这第一个原因就是闻仲手里有打王金鞭,打王金鞭的权利就是上打君王,下打佞臣,并且见此鞭犹如见到先帝(也就是纣王之父)。
其实在纣王之父帝乙临死之前,曾将闻太师和纣王叫到过身边对闻仲进行托孤,并让纣王认闻仲为老师,自己的孩子怎么样,作为父亲的帝乙肯定知道,为了让闻仲有权利去管纣王,于是帝乙便赐给闻仲打王金鞭,告诉闻仲打王金鞭可以上打君王,下打臣子,见此鞭就犹如见到我一样,这样闻仲的权利也就大了。还告诉闻仲如果纣王有做的不对的地方就可以用打王金鞭教训他。
因此纣王才会那么怕闻太师。
二、战功无数
自纣王登基以来,闻太师几乎都是常年在外平反叛逆,几乎就是百战百胜,功绩显赫,身为天子的纣王对这样的闻太师比较尊敬,并且朝歌大部分的兵权除了黄飞虎有一些,剩下的就都在闻仲的手里了,对于战功显赫、几乎百战百胜的闻仲,纣王在面对他时能不害怕吗。
三、身份地位高
这一点并不是说闻太师在朝歌的地位,当然身为太师的闻仲肯定地位高,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嘛,我这里说的地位是指他在截教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