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雕雷纹(雷纹玉璧)
1. 雷纹玉璧
宋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的鼎盛期,这一时期的古瓷器,在烧纸上达到了顶峰,形成了官、哥、汝、定、钧五大名窑,以及磁州窑、耀州窑、登封窑、介休窑、淄博窑、景德镇窑、龙泉窑、吉州窑、建窑、同安窑、泉州窑等窑厂。瓷碗为人们生活当中必备的日常用具,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随着官窑的建立和民窑的大发展,我们第一次清晰地看到了官窑与民窑这两种不同发展体系,在品种,、造型、釉质、胎体等诸多方面谱写了一曲鼎盛的赞歌。也正因为如此,宋代汝碗被历代作伪者不断的仿造,可谓是真伪难辨,鉴定的任务十分繁重。本文总结了一些收藏单位的馆藏资料,在实物观测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的考古新发现,得出一些鉴定要点,现整理如下:
一 数量 宋代古瓷碗在数量上达到了新高,墓葬当中基本都随葬有瓷碗,遗址中发现的瓷碗,数量更大,有的可达数万件,由此可见,宋代瓷碗担当着人民日常生活中进食器的功能,其数量占到宋代出土器物的一半以上。
二 品类 宋代瓷碗品类异常繁复,常见品类主要有青釉、粉青釉、青绿釉、天青釉、淡青釉、青白釉、白釉、、淡天青釉、淡青釉、深绿色釉、黑釉、酱色釉、褐釉、豆青釉、窑变红釉、梅子青釉、兔豪釉等等。不过我们仔细分析这些色彩,不难看出其色调是以青、黑、白等色彩演变而来,如粉青釉、青绿釉、天青釉有、淡青釉、青白釉、淡天青釉等是青色的衍生色,而兔豪釉、油滴釉等色彩,应该属于黑釉,只不过加入了窑变的元素,同样钧瓷的“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以及“钧红”,实质上都是青瓷在色彩上窑变的结果。
三造型 宋代瓷碗造型以简洁和实用为主,这与宋代瓷碗主要为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的进食器有关,宋代瓷碗在细部造型上的变化十分丰富。如口、唇、沿、腹、底、足等部位的变化十分丰富,有的仅衍生生造型就可以达到数十种,但这些造型上的变化极其微小,另外,大多数宋代瓷碗在造型上秉承了实用的原则,这应该与其民间窑场生存第一的需要有关。民窑在造型上使用的原则,对官窑瓷碗的造型有很大影响,如著名的汝窑瓷碗在造型上也是朴实无华,未有娇柔造作之气。
四纹饰 宋代瓷碗在纹饰上迎来了一个繁盛的时期,从种类上几乎囊括了以往所见的纹饰种类,常见的有弘弦纹、荷花纹、水波纹、铁锈斑纹、兔毫斑纹、油滴纹、弧弦纹、印纹、水藻纹、条线纹、弧线勾纹、牡丹花纹,、连续组合图案纹、雷纹、附加堆纹、齿状附加堆纹、冰裂纹、莲瓣纹、细开片纹等。宋代瓷碗在纹饰上的繁盛显然是相对的,从数量上看,宋代瓷碗无纹者依然占据主流地位。从品类上看青瓷和白瓷碗之上常见有纹者瓷等色釉则很少见。从装饰方法上看以刻划为主,由窑变形成的纹饰如兔毫斑纹、油滴纹、窑变钧红釉、以及绞胎纹等还属于少数。
五 釉质 宋代瓷碗十分注重釉质,瓷碗上基本都施化妆土,胎釉结合紧密,手感细腻润泽玉质感较强,施釉均匀流釉现象不常见。由此可见宋代瓷碗对待釉质的态度是精益求精。宋代瓷碗在釉质上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典型的如开片釉它本身是一种窑内烧造的缺陷,但在宋代人们却奇迹般地将其发展成为一种缺陷美。哥窑的开片纹犹如“金丝铁线片片相联”即是说此种现象。从厚薄上看宋代瓷碗釉质总体变得稀薄.这与宋代窑场生存压力大有关,如著名的定窑白瓷碗有时釉质薄得都可以隐约看到胎色。
六 胎质 宋代瓷碗在胎体上多数瓷器选料考究,淘洗精炼,细致紧密,厚薄均匀,瓷化程度较高,胎质结合良好,夹砂胎的数量急剧减少,从杂质上看多数宋代瓷碗杂质都非常少,星星点点几乎不为视觉所觉察,只有少数的粗瓷会严重一些。宋代瓷碗在胎色上具有两个方面的明显特征,一是胎色的衍生性进一步扩大.除了正常的白胎、橙色胎、褐胎、黑胎红胎、黄胎、灰胎、青胎等基本色调夕卜还衍生出了诸多色彩,如灰胎又可以分为灰白、灰褐、灰黑、灰黄、浅灰、深灰、铁灰、香灰等色.这些色彩显然已经固定化了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独立的色彩。二是出现了固有胎色.典型的如许多名窑瓷器不仅重视外表,而且注重胎体如汝窑的“香灰胎”已成为其象征,人们一提到汝窑.可能就会想到“香灰胎‘’。另外从厚薄上看,宋代瓷碗在胎体上有向薄发展的倾向.如定窑白瓷碗在器壁上多数较薄。
七 口部。宋代瓷碗在 口部特征十分丰富.常见的有直口、口微侈、侈口、近直口、小敞口、敛口、口微敛、撇口、口微外撇、圆口、葵瓣口等。宋代瓷碗在口部造型上的变化十分丰富但多由直口、敞口、敛口等造型演变而来,有的只是对这些基本造型的略微改变,且改变已形成了定式。
八 唇部。宋代瓷碗在唇部特征上较为繁复常见的唇部造型主要有圆唇、尖圆唇、尖唇、方唇、厚圆唇、唇沿外撇、唇沿外敞、唇沿微内卷、唇沿弧卷、唇沿外移、唇沿外敞等由上可见宋代瓷碗的唇部造型十分丰富但特征也是异常鲜明,主要应该是以尖圆唇为主.圆唇次之,这主要与宋代瓷碗的实用功能有关。鉴定时应注意分辨。
九 腹部.宋代瓷碗腹部特征十分丰富,常见的有浅腹、斜腹微弧、斜弧腹、深腹、弧腹、上腹微鼓、腹较深、斜直腹、弧腹、深直腹、下腹斜直、圆鼓腹、弧腹微鼓、腹壁较斜直等,由此可见。宋代瓷碗在腹部上更加注重细节上的变化宋代瓷碗腹部造型依然是浅腹、折腹、弧腹、鼓腹、深腹等这些变化形成了较为固定的造型而已。宋代瓷碗深腹和浅腹在数量上奇迹般的对等发展,不过从绝对数量上看,深腹的造型依然占据优势。
十 足部 宋代瓷碗常见的足部造型有圈足、饼足、小圈足、玉壁足、高圈足、矮圈足、玉壁足胶较矮、圈足露胎、圈足较矮、圈足斜直、有切削痕、深圈足、浅圈足、玉壁足外撇等。由此可见,宋代瓷碗在足部造型上达到了新高,几乎囊括了历史上曾经出现的碗足造型,有由以上分析可见宋代瓷碗在足部造型基本上可以分为圈足,、饼足、玉壁足三种,其他多是这三种足部造型的衍生造型,如高圈足、矮圈足、圈足较矮等,实际上都是圈足的衍生造型,。从数量上看,以圈足为主,饼足和玉壁足不过是一种陪衬,非常之少,可以说在宋代并不多见。
十一 底部 宋代瓷碗底部特征十分明显,主要以平底为主,。宋代瓷碗底部造型比较复杂,如,平底、大平底、圆底、小平底、底心微弧、底心内凹、底平坦、底较平等。从实物观测来看,底部特征在大小上趋于中性,大平底和小平底的概念似乎在淡化,很少像其他时代看到的有明显的小平底,或者是平底的现象。
以上11点基本上囊括了宋代瓷碗的主流特征,在鉴定时要注意分辨,。但任何鉴定要点都不是万能的,他所能解决的问题总是十分有限,所起到的作用只能是参考,如果大家能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显然鉴定也就不再是纷繁复杂和漫无边际。
2. 玉器云雷纹
明代子刚款青玉卮高11.5厘米,口径6.4厘米。直口,腹部呈圆筒形,腹部以云雷纹为地,隐起夔龙纹。腹侧一环形柄,柄下剔地阳纹篆书“子刚”两字款。平底,三兽首足。以减地法起蚕纹锦地,平碾变凤纹。卮为环柄,侧面出脊,上饰象头,象鼻自然内弯成一孔,可穿系与杯盖相连。
圆形盖,正中饰圆柱形钮,且镂有一圆孔,近沿处圆雕狮、虎、麒麟;盖面间饰三个牛头,盖沿饰云纹。钮上及底面正中琢卷草纹。光洁细润。器物上款署作者姓名的玉器,甚为罕见。1962年北京西北郊清墓出土。现藏首都博物馆。通高11.5厘米 口径6.4厘米 底径6.6厘米。
3. 玉璧龙纹
北京年奥运会奖牌直径为毫米,厚毫米。
奖牌正面为国际奥委会统一规定的图案插上翅膀站立的希腊胜利女神和希腊潘纳辛纳科竞技场。
奖牌背面镶嵌着取自中国古代龙纹玉璧造型的玉璧,背面正中的金属图形上镌刻着北京奥运会会徽。
奖牌挂钩由中国传统玉双龙蒲纹璜演变而成。
整个奖牌尊贵典雅,中国特色浓郁,既体现了对获胜者的礼赞,也形象诠释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以“玉”比“德”的价值观,是中华文明与奥林匹克精神在北京奥运会形象景观工程中的又一次“中西合璧”。
国际奥委会对奥运会奖牌的材质及其识别性、重量、尺寸、图案等都有严格规定。
奥运会比赛项目冠军和亚军的奖牌质地为纯银,冠军奖牌还要镀有不少于克的纯
4. 雷纹玉璧画图题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坐落于南宁市民族广场东侧,占地面积约60亩,是一家省级综合性历史、艺术类博物馆,国家一级博物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三级文物3867件。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民族文物苑,建于1988年,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等民间手工作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总面积为32757.8平方米,陈列大楼是一座具有壮族干栏式建筑特点的长方体大型建筑,集陈列展览和业务办公于一体,一至二楼用于陈列展览,三楼用于办公。陈列大楼后面,是一块24000平方米的民族文物苑,建于1988年,苑内有铜鼓巨雕、镇边大炮,建有壮族“干栏”、瑶家竹楼、苗家吊脚楼、侗族鼓楼、侗乡风雨桥、毛南族民居等,还建有榨油、碾米、造纸等民间手工作坊。(截至2013年数据)
展览陈列
“瓯骆遗粹——广西百越文化文物陈列”:本陈列以时间为序,结构上采用专题形式,分为“远古神奇”、“上古华章”、“汉文越风”三个部分,共展出文物235件(套),其中一级文物56件(套),二级文物126件(套),三级文物1件(套),未定级文物51件(套),复制品1件(套)。
“瓷美如花——馆藏瓷器精品展”:展览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质朴如素——出土瓷器”,下含三个单元;第二部分为“繁花似锦——传世瓷器”。展览展示的文物为馆藏瓷器,包括出土瓷器和传世瓷器,其年代远至战国,近及清代。展览以实物展示为主,共展出文物258件,其中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232件,三级文物6件,未定级文物8件,这些制作于战国晚期到清代。
丹青桂韵:展览展示清到近代这一时期广西籍以及在广西旅居的书家画师的名迹墨宝,展览面积600平方米。
特殊展览
展厅简介
古韵茶香: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与镇江博物馆联合举办本次展览。共展出镇江博物馆藏不同时代、不同品种、不同质地的茶具85件(套)。
广西人的抗战:举办“广西人的抗战——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展览”,其目的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勿忘历史,避免悲剧重演,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丝路帆远:本次展览展出了沿海各省重要海丝遗存,不但折射出中国历代的流光风韵,有助于唤醒古老的海洋记忆,推动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粤海清风:展览精选东莞市博物馆藏79幅扇面作品,其中既有岭南名家高俨、何翀等文人画家的寄兴之作,也有张敬修、李文田、陈澧、梁鼎芬等官绅、学者的感怀之笔。
馆藏文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馆藏文物达50000多件,其中,一级文物152件,二级文物1791件,三级文物3867件。该馆还收藏有大量的图书资料,其中线装古籍达3万多册,是自治区级重点古籍保护单位以及自治区级古籍修复中心。(截至2013年10月数字)
金属器
“布”铭铜桶:高27.1厘米,口径26.2厘米,底径22.6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6年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盛储器。器身呈圆筒形,上大下小,平口、平底、内凹成圈足,底下有浇口痕一道,口沿两侧有半环附耳一对,附耳内又有竖形贯耳。上部刻饰栉纹及勾连雷纹带,中部为勾连雷纹带,下部是栉纹带。腹上部一侧刻有一“布”字,当是布山的省文。桶耳下方刻有“十三斤”三字,应是此桶自身的重量。其实测重3405克。
漆鞘铁剑尺寸:长130.2 厘米,宽2.4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6年贵县(今贵港市)罗泊湾1号墓出土。武器,剑身狭长,中起隆脊,刃薄锋利,剑柄细长,呈方柱形,有带角质的脱胎漆剑鞘。
悬山顶干栏式铜仓:长79.3厘米,宽42.7厘米,高37.3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1年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干栏式建筑。平面呈长方形,位于一个平台之上。下设八根柱子,将整座建筑顶离地面。悬山顶,中间有瓦脊,瓦脊前后各铸有对称的十二行瓦垄,均作瓦板状,瓦片铸刻清晰。屋檐伸出前壁10厘米,伸出后壁4.5厘米。房屋前面正中设有双扇门,均有门环,可以闭合启动,并设有门槛。门前有走廊,围杆为二横一竖式。屋外四壁均有“十”字阴纹装饰。
浮雕饰铜钟:通高68.5厘米,甬长20.5厘米,铣间宽33.5厘米,舞间宽21.4厘米,重34千克。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时期,1958年广西横县镇龙那桑村出土。此钟称为“浮雕饰铜钟”,鼓部饰窃曲纹,正面鼓部左右两侧在窃曲纹地之上附以浮雕式装饰物(似螭),这种作法在别处未见,似为本地铸造的证据。钲、篆间、舞面饰雷纹和斜角雷纹,以二层乳钉纹为界格,栾边和篆间饰水波纹三道。此钟器体厚重,有似特钟。正面观几成矩形,从整体形态看,应是西周时期的作品。
龙首柄铜方匜:通长38.8厘米,通宽25.5厘米,高10厘米,底12.5×13.5厘米。西汉(公元前206-公元25年)时期,1971年广西合浦县望牛岭1号墓出土。水器。器身方形,上大下小,为三阶梯式,平底,器底之下有四乳足,两侧有兽面衔活环。流作龙首前伸状,张口,中空,水可注出。器表素面无纹。
陶瓷器
民国钦州紫砂折枝白梅纹茶壶:通高12.50厘米,口径5.50厘米,底径8.0厘米,民国时期。盖,拱圆;顶,珠钮;壶,圆口,曲流,弯柄,圆腹,平底浅圈足。壶腹以白泥装饰纹样,绘折枝白梅并提写“甲子年季夏月于古安州作”。器底钤方框印阳文楷书“美珍”。
“丁未岁”款六格席地团花瓷印花碗模:高9.1、面径15.8、柄径5.8厘米,宋代时期,1991年北流县岭垌窑址出土。印模为实体白瓷质呈带柄蘑菇状。印顶端平,印刻阴纹,印顶展平,面壁划分六格,格内和顶部各为席地团花纹。印背铭文 “丁未岁(公元1279年)孟冬一日立”。
清康熙青花釉里红“圣主得贤臣颂”笔筒:高21.60厘米,口径9.20厘米,底径12.10厘米,清康熙年间。器呈筒形,平口直壁,玉璧形底足。器外壁以青花楷书《圣主得贤臣颂》全文,其字体规整俊朗,于文章末处书釉里红“熙朝传古”篆体方章。底心施白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六字三行楷书款。
清雍正斗彩团菊纹碗:高6.90厘米,口径14.30厘米,足径5.10厘米。清雍正时期。侈口,微弧腹,下腹渐收,平底,圈足。器胎质细白坚致。该碗的装饰沿用了明代宣德斗彩工艺,即釉下青花釉上彩。于外壁绘团菊纹,间以朵花连枝蔓叶。底部落青花“大清雍正年制”楷书双圈款。
此器别致秀巧,所用黄、红、绿、紫四彩与青花各显艳丽,其绘画笔触细腻,气韵柔和雅致,为雍正斗彩的精品。
玉石器
蓝水晶串珠:长1.5-3厘米,西汉时期,广西合浦县望牛岭M1出土。佩饰品,浅蓝色,有六粒蓝水晶串珠,透明,有玻璃光泽。四粒为六棱柱形,大小不一,两端截平,有对钻孔;其中一粒两端饰凹弦纹,中间有两道凹槽;另二粒为不规整扁柱形,两端截平,有对钻孔。
明代兽耳玉炉:高5厘米,足4.7厘米,口径6.5厘米。此玉炉有双兽耳,侈口束颈鼓腹式,炉腹上有两个兽面纹,圈足。
清蟹形青玉带扣:长8厘米,高4.5厘米,镂雕一活蟹,抓一稻穗,背有二圆钮,玉质细润。
民国碧玉盤枝佛手洗:高2厘米、长14厘米、宽9.5厘米。佛手果、叶及蝙蝠连成一体的玉雕,佛手叶形成盘,并附有一蝙蝠,大佛手果掌心中空,其中有四指折断,该玉雕构图新颖。
清镂雕寿字白玉嵌件:长4.5厘米、宽4厘米。白色,椭圆形,板状镂雕双夔环抱篆寿字,玉质滋润。
交通线路
地铁:南宁地铁1号线民族广场站
公交:乘B23、30、34、B63、205、706路公交车至文物苑站;或乘6、34、39、79、205、211、706路公交车到民族古城路口站。(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民族大道34号)
5. 玉璧纹饰
玉璧和玉环的形制是一样的,只是中孔的大小不同而已。
玉璧是扁平的圆形器,中间有圆孔一般较薄。早在4500-5300年间的良渚文化就出现了大量的玉璧,有光身的,纹饰的。
唐末到宋朝开始进入了民玉阶段,就是玉器可以进入百姓家了!玉璧发展到今天已经是铺天盖地了!就是我们现在的平安扣扣。
现代也有用玉璧镇宅辟邪的。玉璧的中孔都不大,是的,玉璧和玉环的区别就在于此,以玉璧的直径为准,孔径小于玉璧直径的一半就是玉璧,相反孔径大于直径的一半就是玉环。
6. 玉璧纹路
从现有的元代瓷器品来看,其的工艺特点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元代新烧窑方法的出现,让其瓷器的釉上色出现不均。新烧窑方法是一种大容量窑法,多器件一起烧制,容易造成釉色不均。
第二,元代瓷器底部多为露胎,其底足多不上釉。且足壁略显厚,不规整,有的底心还有乳钉突起。
第三,有花纹的瓷器,其图案纹饰布局简繁有度,密度紧凑,构图新颖,主次纹路分明,但大多数元代瓷器其印花图案是浑圆而不清晰的,常有一种混糊感,并常会看见一些疵点。器物釉内,橘皮纹明显。
第四,元代瓷器底部多数有旋纹,并粘有砂,多经过削足处理。而且其底部多为圈足,少有饼足和玉壁足。而元代有的瓷器因拼接而成,其接痕明显。
第五,元代瓷器的釉多有气泡,且较为密集,各种大小气泡层次不同,且多为肉眼可见。
7. 螭纹玉璧
汉代的玉璧主要用于礼仪、陪葬,有的玉璧也可用来装饰墙壁或作为嵌饰装点铜枕和带钩;一些较小的玉璧用作组玉佩的一部分供佩系,亦被称作系璧。
此期玉璧按形制可分为六式:
一式 玉璧表面光素无纹,又称素璧。
二式 玉璧表面布满一种纹饰,如蒲纹、谷纹、云纹、齿纹乳钉纹、列星纹以及各种镂空纹饰。
三式多层纹饰玉璧 即在内层简单的谷纹或蒲纹之外,另有一层相互交缠分布匀称的图案化兽面纹或凤鸟纹,此外在两种纹饰之间有饰以一组绳纹。
四式出廓璧即在二式三式玉璧的外缘轮廓处附设各种镂空纹饰。镂空纹饰的内容主要有龙纹,螭纹以及“长乐”、“万寿”、“长宜子孙”等吉祥文字。
五式双联璧 为两形制相同的玉璧外切相连组成。
六式重环璧 即把玉璧透雕为大玉璧内含小玉璧的重环状。
汉代玉璧通常尺寸较大略厚,剖面平直,边沿较战国为宽。用玉质地较佳多用深绿,灰绿色青玉以及白玉。器物表面呈现出灰白,褐红,绿等色彩这与玉器对外来离子的吸附有关,也就是常说的沁色。自在战国以降,制玉工具更新发展,工艺技术显著提高。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汉代玉璧在制作工艺痕迹上有以下特征,可为汉代玉璧断代鉴定所借鉴:
由于大口径圆管的应用玉璧边缘制作较为规整,不见有新石器时代,商周玉璧上常见的喇叭孔现象。在玉璧的内外边缘常有大口径圆管琢磨的细利的旋转痕出现。
多层纹饰玉璧的兽面纹,凤鸟纹和绳纹部分皆以游丝毛雕技法雕琢。游丝毛雕”技法雕琢中,砣刀是主要的制作工具,所谓砣刀就是一种旋转的轮子轮子的磨痕中间深、两边浅,轮子在转弯之时,只能一下一下的转,使线和线连成了弯,这样在转弯处就多见歧出线纹。砣刀在进行细雕时由断线连接成长线条构图,这一刀一刀地琢磨形成了由很多短线条组成的连贯深浅一致, 遒劲自然、纤毫毕现的长阴刻细线。
谷纹蒲纹是汉代玉璧上最常见的两种纹饰,二者多作浅浮雕状,触摸有凸起、圆滑之感;此期谷纹、蒲纹颗粒较大且排列整齐稀疏。谷纹,蒲纹的制作方法相近,皆为用横线或斜线把玉璧表面分割成类似蜂房排列的六角形打格,在加以修琢而成;无非前者用细线打小格,后者用浅而宽的粗线打大格。汉璧的地子较战国时为浅且琢磨不甚精细,一般都留有打格的痕迹,蒲纹的格痕常有玻璃光出现。
8. 雷纹图案的寓意
1.商朝时鬼神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
2.饕餮纹代表着鬼神
3.夔龙纹代表着祖先
4.风鸟是他们的图腾
青铜器的纹饰题材丰富,多有几何纹、动物纹等等,到商代中期和西周中晚期,这段时间的动物纹通过人们对自然界一些动物的认识和主观的加工,产生的一种以幻想为主的动物纹饰。其中饕餮纹、龙纹、凤纹等占着主要的地位。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这三种幻想动物纹的分析和介绍(当然也不乏介绍一下其他动物纹),来看商朝时期的受宗教礼治和原始图腾影响的幻想动物纹,及其美的独特之处。
动物纹主要是以动物为原形而进行的动物图案装饰。动物型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写实动物型,以尊最多,像象尊、羊尊、牛尊等等。它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真实、生动;而另一类为想象动物型。多有鸟首兽尊、鸟兽纹四足光觥等等。这类动物多是人们把一些动物典型的特征加以组合创造出来的,多恐怖、怪诞、神秘为主。
1.兽面纹
兽面纹古称饕餮纹:(1)传说中的一种贪吃的恶兽。古代钟鼎彝器上多刻其头部形状作为装饰。《吕氏春秋·先识》“周鼎著饕餮,有首无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报更也”。(2)比喻贪婪凶恶的人。《左传·文公十八年》:“缙云氏有不才子,贪于饮食,冒于货贿。侵欲崇侈,不可盈厌;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天下之民以比三凶,谓之饕餮。”杜预注:“贪财为饕,贪食为餮。”后亦专指贪于饮食。如饕餮之徒。
这类纹饰是各种各样动物或幻想中神兽头部的正视图案。后另名为兽面纹,比之饕餮纹更确切、明了。商代至西周时常作为器物上的主题纹饰。自宋代宣和时的《博古图录》称此类纹饰为饕餮纹后,历代沿用这一名称。
兽面纹形状说法不一,有说是牛、羊、虎、鹿、山魈……。在这诸说中,饕餮为虎说声音最响。许多从事原始文化与艺术研究的学者认为,饕餮纹是虎纹的夸张、变形。在古代,虎亦为很重要的通天神兽,巫师乘虎的造型在后世文物中多有出现。而在中国文化历史长河中,在“龙凤”崇拜之前,曾有过一个相当长的龙虎崇拜的阶段,龙虎斗图案造型在东周至西汉时代大为盛行,其中尤以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龙虎相斗图最为精美,气势不凡。古人认为虎为阳兽,“云从龙,风从虎。”龙虎相斗表示阴阳交合。在汉代,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表示天文中东、西、南、北四官。至少,在中国历史早期,虎的地位不在龙之下。然而,古籍中对虎的神通的描绘显然难与饕餮在青铜器上的显赫地位相比。
这说明兽面纹并不是代表一种动物,而是所有的常见的有代表意义的动物纹样。不过这些由各种猛兽综合形成的凶恶动物形象,衬托出一股狰狞、神秘、规正、威严的气氛。
兽面纹的特点:
以鼻梁为中线,突出正面造型,两侧作对称排列,上端第一道是角,角下有目,较具体的兽面纹在目上还有眉,目侧有有耳,多数有爪,两侧有左右展开的体躯或兽尾,少数简略形式的则没有兽体和尾部。可以说所有的兽面纹基本上是按这一模式塑造的,只是动物形有所不同。亦称“兽面纹”。也有用两个相对的夔纹组成。其最突出特点是它的双眼: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这是当代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对青铜饕餮的断语。
兽面纹主要的装饰对象:
几乎所有的青铜器都以兽面纹为主。鼎,最为突出。青铜鼎除了作为实用器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用途,就是作礼器使用。兽面纹大都以夸张的兽面、简洁的线条来修饰器物,相信这同当时人们的宗教信仰和社会宗法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是研究古中国的社会、经济与宗教的主要依据。
商朝前期兽面纹主要是单层装饰。例如:二里冈上层尊、罍等器肩上已有高浮雕的牺首装饰。所有的兽面纹或其它动物纹都不以雷纹为地,是这一时期的特色。商代早期的几何纹极其简单,有一些粗率的雷纹,也有单列或多列的连珠纹,乳钉纹也已经出现。商朝中后期尤其是迁殷后,开始出现双层装饰。兽面纹下面出现了回纹。用以衬托兽面纹,更加显示出其的神秘性。
商朝的统治者铸饕餮,号召节俭,劝贪婪。
这是一种政治的需要,而且和当时的物质生产水平的低下,物品供应严重不足有着很大的关系。上古的人们从平均主义社会转向私有制社会应该是一个漫长的岁月,平均的思想在人们心中还有很大的影响,加上物质生产的匮乏,统治者占有了大量的食物,就会引起大多数人的不满,增加社会的不公平感,如果在饮食上节俭,就会得到人们的拥戴。大禹是那个时代的正面典范,而夏桀则是反面的典型。夏桀的贪婪、豪奢,引起了民众的愤怒和仇恨。所以商汤伐夏桀时说,「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夏氏有罪,子畏上帝,不敢不正」,打出「天命」的旗号,并灭了夏朝。从民众对夏桀贪吃好饮行为的仇恨中,可以知道民众对饥饿充满了恐惧,他们想不出还有什么比“多吃”、“多喝”还要严重的罪恶,于是对放纵饮食的声讨就成为全社会最普遍的呼声。这在几千年以自然经济为主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成为主导的政治思想之一。汤建商后,吸取夏朝教训,实行“以宽治民”的政策,注意发展农业生产。也从侧面证明了这一点。
当时商朝经济发达从商人员特别多。用饕餮来告戒大家不要贪婪过多。饕餮的历史传说告诫人们做事,索取应有节制。一个人把周围的一切东西都视作是自己的筹码,然后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这种人很可怕,就如饕餮喜欢吃东西一样,他所追求的欲望广,标准高,所伤害的人也很多,是极其有害的。饕餮的象征意义是我们对后代进行德育教育的好题材。
饕餮是天地的媒介、人神相通的使者,象征着权力。甚至可以说就是他们崇拜的鬼神。青铜艺术的狞厉之美便主要来自铸刻其上的动物纹饰,特别是那长睛大耳、大口獠牙的被称作饕餮纹的兽面纹。《左传》记载:“铸鼎象物,百物而为之备,使民知神好。”这说明青铜纹样的狞厉之美的社会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宗教意义非常强烈,让我们不得不承认饕餮纹在商朝时的神圣地位。
商朝青铜器主要是作为宗教祭祀活动中的祭器。因为在商周两代,宗教活动特别盛行,一为占卜,二为祭祀。特别是在商代的时候宗教活动尤为多。商朝时对卜辞的迷信,已发展到了极至。并且中央分设管理政务的卿事寮和主持祭祀的太史寮二大机构。古代记载原有“商人尚鬼”的话,证以卜辞而知其确切。在商人看来,神鬼的世界是和有形的世界同样地实在,而且这两个世界关系极密切。鬼神充斥于他们的四周,他们自身及其环境的一切变动,操纵着他们的一切利害吉凶祸福,需要他们不断的馈飨和贿赂。在日常生活中每遇有可容犹豫的事情或不能解答的疑问,照例要听命于龟壳和牛骨。神鬼世界的主要成分是他们的祖先。
王室对祖先的祭祀,其名目之众多,次数之频繁,供献之丰盛都非我们所能想像。用牲的数目有多至一次五十羊、三百牛,或四百牛的。用牲的方法,除置俎中蒸熟或当场生宰以供陈列外,有以火焚烧,或沉于水中,或埋入土中的。祭祀的时日,用牲的种类、数目、方法,有时连牝牡、毛色,都要凭卜人预先向所祀的祖先请示。商人心目中死鬼与现世的关系,从盘庚迁都前对臣民的第二次训词(即《盘庚》中篇所记)很可以看出。祖先而外,商人的神祗, 有主土壤的社神,有山川之神,有风雨之神,有蚕神,还有主宰百神的“帝”,即上帝。风神就是上帝的使者,他是凤鸟。卜辞中风与凤同字。这说明商朝时对鬼神的崇拜远远大于对其他的崇拜。而作为最主要装饰纹样的饕餮纹无疑便是鬼神的象征。当然有时商人把自己的祖先比作操纵一切祸福吉凶的鬼神(或者说祭祀鬼神的同时也经常祭祀祖先)。例如把两个夔龙纹组合成一个饕餮纹。
然而西周中期,盛行了几百年的动物纹饰突然退出了青铜器装饰主纹的领域。但是,与饕餮纹同时出现在青铜器上的几种动物纹样,如龙、虎、凤、龟等,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都大量出现在官方与民间,成为中国文化中最具盛名的吉祥物、艺术表现源源不绝的主题。特别是龙,在青铜器时代,多数也都拥有与饕餮纹相同的凶恶面孔。若论神秘、威武和地位,龙在青铜时代远逊于饕餮。然而,龙后来却登上了中国文化与政治象征的最高宝座,“饕餮”这一青铜时代的至尊,踪影难寻了。
2.夔纹、龙纹
夔纹:表现传说中的一种近似龙的动物,图案多为一角、一足、口张开、尾上卷。《说文·攵部》:“夔,神也,如龙一足。”有的夔纹已成为几何图形化的装饰。多作为器物上的主纹。龙纹:图案取传说中龙的形象。基本上有三种形式:屈曲形态,几条龙相互盘绕,头在中间分出双身。
龙纹、夔纹的特点:龙是古代神州传说中的动物。一般反映其正面图象,都是以鼻为中线,两旁置目,体躯向两侧延伸。若以其侧面作图象,则成一长体躯与一爪。龙的形象起源很早,但作为青铜器纹饰,最早见于商代二里冈期,以后商代晚期、西周、春秋直至战国,都有不同形式的龙纹出现。
龙在古人心目中的形象是多种多样的,因此纹饰也各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爬行龙纹、卷体龙纹、交体龙纹(盛行于春秋战国)、双体龙纹、两尾龙纹等。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
爬行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通常为龙的侧面形象,作爬行状,龙头张口,上唇向上卷,下唇向下或向上卷向口里,额顶有角,中段为躯干,下有一足、二足或仅有鳍足之状,简单的也有无足的,尾部通常作弯曲上卷。大多作对称排列。盛行于商末和西周时期。这体现了似形的艺术风格。
卷龙纹
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的躯干作卷曲状,首尾相接,或者呈螺旋蟠卷状,常饰于盘的中心。《仪礼·玉藻》:“龙卷以祭。”郑玄注:“画龙于衣。”孔颖达疏:“龙卷以祭者,卷谓卷曲,画此龙形卷曲于衣,以祭宗庙。”古以为龙、蛇属于同类,故把龙画作蛇身蟠卷状。自殷墟到战国各个时期青铜器上都有这类装饰,只是图像结构有所不同。这体现了似形的艺术风格。
双体龙纹
亦称“双尾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其状以龙头为中心,躯干向两侧展开,这类纹饰呈带状,因而体躯有充分展开的余地,实际上是龙的整体展开的对称图形。盛行于商末周初。大多施于方彝或方鼎口沿上。两尾龙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龙头在中间,两尾在左右。
夔纹也有不同,按图案结构分,有两头夔纹、三角夔纹等等。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两头夔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构成为一身两头。头一般作颠倒相向。有的两头相同,有的两头相异。通行于商代。三角夔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三角形中两夔纹相对,空间饰以雷纹主要装饰在鼎的腹部、爵尊的尾部。这体现了似形的艺术风格。商朝前期龙纹、夔纹和饕餮纹一样为单层装饰。商朝后期以回纹作底,更突出其庄重、肃穆之感。
夔纹龙纹装饰地位:
主要在饕餮纹两旁,或有时作为主要纹样。
龙纹是中华民族最吉祥、最神圣的纹饰,它的形象不是在青铜器上才出现的,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有龙的萌芽。在青铜时代,龙的真正形象出现了。早期的龙纹为:夔龙纹。它是多种动物形象的综合体,是一种经古代人民创造性想象而产生的怪异而神秘的动物形象。它最初的原形主要是以蛇为主,因为在中国古代有龙蛇互化之说:“龙或时似蛇,蛇或时似龙”等说法。而蛇却是中华民族的主要的图腾动物,因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不少是龙首蛇身或人面蛇身的形象,如:女娲、伏羲、黄帝(号有熊氏,以蛇和熊为图腾)等等都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们都为人面蛇身或龙首蛇身的动物,都广受人尊敬和爱戴。龙之所以受到中华民族的尊奉,也就在于它是以蛇为主要原形的神异动物,还融合了马、牛、鹿、虎、象、驼、兔、鱼、鹰等多种动物的形象,形成对龙的一种强烈的图腾崇拜。而龙的形象在商朝青铜器中并不少见,它把表现的每一个部分都抽象化了,并且还有选择性的进行了强化。像钩嘴尖喙是对鹰的特征的一种强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一种神秘、威严而庄重的氛围。如爬行龙,就强化了眼睛钩嘴、尾巴。
传说龙的出现与水有关,《考工记·画缋之事》谓:“水以龙,火以圜。”是用龙的形象来象征水神,而商朝祖先冥被后代尊为水神3。因此在青铜水器中,龙的图卷或立体形象有更多出现。这说明夔纹龙纹代表着商朝时期的祖先。中华文化的显著特征——祖先崇拜在这个时代已经定型。但是又因为夔纹龙纹的地位远不及饕餮,因此祖先崇拜远不及鬼神崇拜。
3.凤鸟纹
青铜觥,此风鸟纹大,而商朝风鸟纹小,尾短。
凤鸟:凤凰始见於《诗经》,原为“凤皇”,汉代毛亨解释为“雄为凤,雌为皇”。凤和龙同为古代的祥瑞动物。“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商倾》是宋国颂扬其先代的诗,记载了商人的古代传说,玄鸟即燕子,可视为商的图腾。《吕览·音初》说:“有?氏有二佚(美)女,为之九成之台,饮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视之,鸣若隘隘,二女爱而争搏之,覆以玉筐,少选,发而视之,燕遗二卵,北飞,遂不反。”高注说:“天命燕降卵于有?氏,女吞之生契。”《史记·殷本纪》说商族的祖先为契,契母简狄是有?氏之女,帝喾次妃(按此为后来附会),“三人行浴,见玄鸟堕其卵,简狄取吞之,因孕生契。”《楚辞·天问》也说:“简狄在台喾何宜,玄鸟致贻女可嘉?”可见简狄传说出自先秦旧籍。在古代,凤鸟就是鸟图腾的代表。商朝的图腾崇拜。
商青铜器上凤鸟纹。
凤最初的形象是玄鸟(玄鸟是中国上古东夷族的图腾),和龙一样,它也是上古人民想象出来的一种动物,也是一个综合了多种动物的形象而创造出来的神鸟。它的羽毛是吸收了孔雀的形象特征,它尖锐的爪子是取自愈凶猛的鹰。另外,它也还吸收了另外的一些动物形象的成分,如兽、鱼、蛇等等。《韩诗外传》里就有关于凤的描述,“夫凤之象,鸿前而鳞后,蛇颈而鱼尾,龙纹而龟身,燕颔而鸡啄。”它也是吸收和融合了别的氏族的文化。但是这里的凤纹变化极多,可与夔龙纹相媲美,也给人一种神秘感。上面所讲的龙纹、饕餮纹他们都融合了多种图腾的形象,这就必须要求对所有的图腾形象具有的典型特征,加以整理,简化和抽象化它们各自的图案造型,原始图腾的融入,使它产生了神圣和威严的宗教气氛,而同时人们想象的一种神物,也能增加人们对图腾的崇拜,也极好的保持了它的神秘感,作为变形和组合了的图案也起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凤鸟纹特点:青铜器上的装饰纹样之一,商代鸟纹多短尾。鸟长翎垂尾或长尾上卷,作前视或回首状。在青铜器上大多作对称排列。鸟大多比较小,且很少处于主要地位。良渚文化出土的玉琮上已有明确的鸟纹。青铜器上最早出现的是二里冈期的变形鸟纹。殷墟时期已有鸟纹作为主要纹饰。
饕餮纹周围为商朝凤鸟纹凤鸟纹位置:多饰於鼎、簋、尊、卣、爵、觯、觥、彝、壶等器物的颈、口、腹、足等部位。凤鸟纹按照构图形象分为:长喙鸟纹,体躯是鸟,头部有一较长的喙;鸱枭纹,正面,大圆眼,毛角大翅,盛行於商代中晚期不管是从商代的文化经济,还是祭祀来看凤鸟纹远不及龙纹夔纹。因此在当时祖先崇拜远大于图腾崇拜。并且凤鸟纹为其图腾纹样。
4.回纹(有的也叫云雷纹)
回纹是变形线条纹的一种,大都用作地纹,起陪衬主纹的作用。用柔和回旋线条组成的是云纹,有方折角的回旋线条是雷纹,盛行于商中晚期。勾连雷纹:由近似T形互相勾连的线条组成。回纹有拍印、压印、刻划、彩绘等表现技法,在构图上通常以四方连续或二方连续式展开。出现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可能从漩涡纹发展而来。至商代晚期,回纹已经比较少见,但在商代白陶器和商周印纹硬陶、原始青瓷上,回纹仍是主要纹饰。商周时代回纹大量出现在青铜器上,多作衬托主纹的地纹。到了汉代,随着青铜器的衰退,陶瓷器上的回纹也消失了。
5.涡纹(火纹)
商青铜鼎上的火纹涡纹又称火纹。顾名思义,近似水涡,故为涡纹。其特征是圆形,内圈沿边饰有旋转状弧线,中间为一小圆圈,似代表水隆起状,圆形旁边有五条半圆形的曲线,似水涡激起状。有人认为,涡纹的形状似太阳之像,是天火,又故称火纹,商代早期的涡纹是单个连续排列的,商代中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一般与龙纹、目纹、鸟纹、虎纹、蝉纹等相间排列。涡纹多用于罍、鼎、斝、瓿的肩、腹部,它盛行于商周时代。
6.乳钉纹
乳钉纹:青铜器上最简单的纹饰之一。纹形为凸起的乳突排成单行或方阵。另有一种图案,乳钉各置于斜方格中,称为斜方格乳钉纹
7.蚕纹
蚕纹:又有叫之蛇纹。有三角形或圆三角形的头部,两眼突出,体有鳞节,体屈曲状。多饰于器物的口部或足部。见于商代青铜器上。
8.蝉纹
蝉纹:图案大多数在三角形中作蝉体,无前后足,四周填以回纹。也有作长形,并有前后足的,中间再填以回纹。蝉纹有两种:一种以横向带状排列或以纵向连续排列,一般带蝉足,用主题纹饰;另一种多于三角形几何纹图案中出现蝉体,一般不带蝉足,大目,体近似长三角形,腹部有节状的条线,常以回纹衬地。此种多作为主纹的配饰。蝉纹盛行于商晚周初时期。
9.虎纹(食人纹)
虎口大张,并衔着一个人头。这种恐怖的吃人形象,渲染出一种精神上的压迫感,以显示统治阶级的高高在上和凶猛。一般为虎侧视爬或跑形状。虎大张口,背微凹,尾下垂而后上卷。多饰于鼎、尊等器物上和钺、戈等兵器上。虎纹流行时间长,一直延续到汉代,不过商朝时这种虎纹很少见,在司母戊大鼎的双耳上有其纹样。
10.牛纹
多于器物的颈,腰上作牛的全形。牛体圆肥、大首,头上有一角或两角,前足多作跪卧状,但全形的牛纹很少见。一般为牛头纹较多见,有的以牛形作成器物的,如犀牛尊,还有以牛头浮雕器物的盖或提梁的两端,如北京琉璃河出土的牛头鬲。
9. 玉璧花纹
一种典型的瓷器装饰纹样。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属蛟龙类。《说文·虫部》有释:“螭,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其形盘曲而伏者,称蟠螭。躯体比较粗壮,有的作双尾状。
螭纹最早见于商周青铜器上。是和龙纹非常接近的一种题材,故又有“螭虎龙”之称,尾部同样有拐子型和卷草型之别。若就细部而言,头和爪已不大像龙,而吸取了走兽的形象,身躯亦不刻鳞甲,体态有肥有瘦,可以相差悬殊。图案设计,比龙纹有更大的自由,用螭纹来装饰长边,充填方块,蜷转圆弧,皆可熨贴成章。正因如此它才成为最常见的花纹题材。
受复古风气的影响,宋代瓷器大量出现螭纹装饰纹样。宋定窑以印花、划花手法在瓷盘、瓷碗、瓷瓶等器物上装饰螭纹。元末景德镇窑有釉里红塑贴螭纹高足杯等名品。明清瓷器上的螭纹有蟠螭、团螭、双螭等多种形态,表现手法多为会画,偶有塑贴。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嘉靖白釉红螭瓶,以一条蟠螭盘绕白瓶颈肩处,红白辉映,神采耀目。定陵出土明万历黄釉紫彩三螭足炉,以三螭倒立成足,螭身成为炉腹上的堆塑装饰,构思精巧,风格古朴,令人赞绝。晚明民窑青花瓷器上螭纹大量涌现,逸笔草草却颇有神采。清康熙豇豆红太白尊上则是以细线刻划团螭纹,尽显盛世之时刻意追求精益求精的审美情趣
编辑本段玉器上的螭
断代,是研究古玉首先遇到的问题,即使那些经科学发掘的出土玉器,也有一个重新断代的问题,因为有很多玉器的制做年代并不是与墓葬的年代相条款,可能要早得多;更何况那些非科学发掘品和传世品了。宋代以降,仿制和伪造古玉成风,使古玉在难解的断代困境中,更加扑朔迷离……
螭,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动物,龙属(或又称龙子之一)。鉴于螭是传说而非现实生活中的动物,故其形态并无有一定的固定式样,说法也很多。
10. 玉璧云纹
明代的螭龙玉璧最大的特点就是“不拘一格”,玉璧的制作较为粗糙,不是很精致。玉璧的大小以小体型的居多,主要是用来装饰佩戴的。玉璧的用材是以青玉和白玉这两种为主,雕刻出的纹路有云纹和谷纹等,纹路的变化还是比较多。
玉璧的大小和后面两个朝代差不多,很少有很大作品。该时期的玉璧有一个不一样的点就是,装饰的壁面只有一面,另一面是保持原状。还有就是元代玉璧的纹路因为用到刀重的原因,深度会更深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