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玉雕仿古兽图片(玉雕 仿古)

1. 玉雕 仿古

远古时代人们将自然界看到的动物形象,通过想像改变后以青铜作为载体以兽面作为形式,表现出来。这种“真实的想像”具备着“协上下”、“承天休”的保护和祯祥。这也是所有玉雕兽面的来源和所承载的美好寓意。

通过兽面这一形式来期望着一种上下和谐、受到上天赐福和保佑的美好寓意。

2. 玉雕仿古兽图片欣赏

玉鸮,指红山文化玉雕。

玉鸮最为突出。这件玉鸮作展翅飞翔扑食状,短宽尾,用浅圆雕的技法调出鸮首,注重整体轮廓,但可以感觉出双耳和勾喙,这种五官虽不显露却可以真确表达出来的艺术手法,是红山文化玉鸮的一种特色。

没有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玉器,主要有琮、璧、璜、镯、冠形器、柱形器等,品种多,出土量大。故宫收藏有刻着乾隆御制诗的良渚文化玉器,说明清中期时,良渚文化玉器已被大量发现。仿制良渚文化玉器的活动出现的很早。

宋代龙泉窑瓷器中有仿良渚文化的琮式瓶,因而在宋代就可能出现了仿制的良渚文化玉器。

明清两代,仿古玉器发达,其中有许多作品是仿良渚文化玉器。

近几年,玉器制造行业中出现了以拙工粗料追逐高利的风气。仿古玉出现高潮,其中有大量仿良渚文化玉器。仿制的良渚文化玉器同真正的作品有许多区别

3. 玉雕仿古牌子图片大全

宋志山,男,1989年10月出生于福建莆田,自幼酷爱美术绘画,尤其对绘画和雕刻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经过苦心钻研和对玉雕艺术的独特悟性,充分吸取苏派玉雕的工艺特点并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形成了清新脱俗,精巧细腻的独特艺术风格,使天然玉石经过艺术创作后,呈现出如生命一般的活力。

作品雕刻以人物,花鸟,仿古为主,近十年的玉雕工作中,深深吸纳接受并运用了一些更新的雕刻技法,被苏作玉雕的精,细,雅等特点影响,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俗话说“玉不琢,不成器”,在技法上,用料合理,把玉料玉质美的部分呈现出来。从业以来,一直坚持着“允而有信,笃行善玉”的职业道德和从业信念。踏实,继承,创新是今后玉雕事业要坚持的方向。依托全国闻名的“苏帮”玉雕好的发展势头,不断提升自身水平,创作出更加精美的作品。

4. 玉雕仿古兽图片大全大图

你好;这个是树脂一类的没几年的仿古件,前几年坑了不少人。

5. 玉雕仿古兽图片高清

你好,清代玉蝉是一种传统的中国玉器工艺品,其特点包括:

1. 材质:清代玉蝉多采用优质的和田玉、青海玉等上等玉石制作,质地坚硬、纹理美丽。

2. 制作工艺:清代玉蝉采用传统的玉雕技法,经过多次琢磨打磨而成。玉蝉的翅膀、身体和头部都有细致的雕刻,表现出玉石的自然美。

3. 纹饰:清代玉蝉的纹饰多取自自然界,如花卉、鸟兽、山水等,寓意吉祥如意。

4. 软玉质感:清代玉蝉多采用软玉制作,手感温润,触感柔软。

5. 色泽:清代玉蝉的颜色多为白色、灰白色、墨绿色等,自然纯净,色彩鲜明。

总的来说,清代玉蝉的特点是材质上等、制作精美、纹饰吉祥、质感柔软、色泽自然。

6. 玉雕仿古兽头图片

中国十大顶级国宝排名

版本一:

10、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高18.5厘米,扁圆腹,莲瓣纹壶盖,弓形提梁,一条细链连结着壶盖与提梁。壶底与圈足相接处有“同心结”图案一周,系模仿皮囊上的皮条结。

圈足内墨书“十三两半”,是壶的重量。壶腹两侧用模具冲压舞马图,马肥臀体健,长鬃披垂,颈系花结,绶带飘逸。只见它口衔酒杯,前腿斜撑,后腿蹲曲,马尾上摆,好像正合着音乐节拍,以优美的舞蹈为饮酒者伴饮助兴。

9、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藏于河北省博物馆,是汉代规格最高丧葬殓服。汉代帝王下葬都用“珠襦玉匣”,形如铠甲,用金丝连接。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金丝重1100克。其妻窦绾的玉衣共用玉片2160片,金丝重700克,其制作所费的人力和物力十分惊人,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是旷世难得的艺术魁宝。

8、镶金兽首玛瑙杯

藏于陕西省历史博物馆,是至今所见唐代唯一的一件俏色玉雕,也是唐代玉器作工最精湛的一件,此杯选用世界上极为罕见的红色玛瑙琢制。

而兽嘴镶金的工艺处理,也是匠心独运。它金光闪闪,克服了兽嘴处材质色泽太深的不足,使兽头的造型之美更为突出。

7、马踏飞燕

藏于甘肃博物馆,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为东汉青铜器,1969年出土于甘肃省武威雷台墓。

东汉时期镇守张掖的军事长官张某及其妻合葬墓中出土,现藏甘肃省博物馆。奔马身高34.5厘米,身长45厘米,宽13厘米。

6、曾侯乙编钟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战国早期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成功发掘。出土后的编钟是由六十五件青铜编钟组成的庞大乐器,其音域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

它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

5、越王勾践剑

藏于湖北省博物馆,剑身修长,有中脊,两从刃锋利,前锋曲弧内凹。宽格上铸阳文鸟篆书“越王鸠践,自作用剑”。

茎上两道凸箍,圆首饰同心圆纹,铸工精湛,被称为“天下第一剑”。

4、“大禹治水”大玉山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玉山置于嵌金丝褐色铜铸座上。

系用呈青白二色的最为名贵的密勒塔山和田玉雕成,高224厘米,宽96厘米,座高60厘米,重5350千克,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也是国之瑰宝。

3、清明上河图

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原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该画描绘了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及优美的自然风光。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具有重要历史文献价值,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被奉为经典之作。

2、司母戊大方鼎

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全称为司母戊大方鼎。

原器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其母戊所制,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作。

1、四羊方尊后母戊鼎

藏于国家博物馆,商代晚期的青铜礼器,主要以祭祀为用。四羊方尊是目前已知的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其高度为58.3厘米,重达34.5公斤,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此尊工艺之精湛、造型之典雅、气势之磅礴,堪称“臻于极致的青铜典范”,是名符其实的国宝级文物,享有“镇国之宝”的美誉。

版本二:

10.司母戊鼎

为商后期即公元前十四世纪——公元前十一世纪铸品,1939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是商代青铜文化顶峰的代表作,是迄今为止出土的最大最重的青铜礼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院。

9.曾仲斿父壶

为春秋时期的盛酒器,1966年出土于湖北京山县,为古代著名的盛酒器或盛水器。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8.虢季子白盤

是西周宣王时期青铜礼器,道光年间出土于陕西宝鸡,底部有铭文110字,四壁各有含环兽首两个,腹上部为窃曲纹,下部为环带纹,是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7.铜冰鉴

铜冰鉴为战国时期器物,1977年出土于湖北随县曾侯乙墓,是一件双层的器皿,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季,鉴、壶壁之间装冰,壶内装酒,可使酒凉。可以说,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是一个构思精巧,实用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青铜器物,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部分采用失蜡法铸造的较早的典范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6.龙虎尊

商代器物,1957年出土于安徽阜南县,纹饰的主题为“虎口衔人”,意义深刻,此器也是与四羊方尊齐名的珍品。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5.琱生簋

周宣王时期器物,早年出土于陕西,它不仅是一件精美的青铜艺术品,也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4.大盂鼎

三足圆鼎,周康王时器,清道光初年出土于陕西歧山县,鼎腹内记载了康王向孟舒述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国经验,为史学家所重视。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3. 匽侯盂

西周时期的器物,出土于辽宁喀拉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整体器具造型庄重,显示了匽侯身份和地位的尊贵。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2.四羊方尊

为商晚期青铜铸的贮酒器。1938年出土于湖南省宁乡市,是我国现存商代青铜方尊中最大的一件,整器为块范法浇铸,一气呵成,鬼斧神工,显示了高超的铸造水平。羊在古代寓意吉祥,四羊方尊以四羊、四龙相对的造型展示了酒礼器中的至尊气象。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1.鸮尊

此鸮尊是商代鸟兽形青铜器中的精品,1976年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原物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7. 玉雕仿古设计图

1、蒋喜,作为苏州玉雕技艺的领军人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之一,蒋喜雕琢的作品形神兼备,精美绝伦,被海内外许多玉器收藏家收藏。

2、杨曦,杨曦先生的作品,均以造型简约、线条流畅、主题鲜明为特点,充分地把东西方艺术文化完美结合,对传统玉文化及苏帮玉器作了一个时代的延伸及发展。

3、吴金星,作为苏作玉雕界代表人物之一——吴金星的创作擅长仿古、动物、花草,作品造型生动,尤以貔貅、马等动物件为特长,神态憨态可掬,趣味浑然天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