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古代玉雕工艺(古代玉雕工艺为什么不如汉代)

1. 古代玉雕工艺为什么不如汉代

西周玉器的工艺以勾彻法为主,,也叫双阴挤阳,双阴寄阳。

是以内侧的勾和外侧的彻或长阴线的内外彻法挤出阳线,也有个别使用双钩法的,彻法是在勾法的阴线一侧重新碾一砣,但这一砣用砣匀速,流畅,不见接砣痕迹,这是西周工法的高明之处,可以说是鬼斧神工;

西周玉器的图案尤其是龙凤纹图案,是一种抽象的,神秘的、具有巫文化的内涵的艺术特质,可以说是世界抽象艺术的鼻祖。

西周玉器用料也很考究,尤其是和田白玉料,经过几千年的埋藏,通透无比,沁色斑斓。实乃高古玉制作的高峰。

战汉制玉技术,相比西周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主要是减地阳雕技艺、镂空艺术的的发展,这两种技艺空前发展,尤其是战汉玉璧、玉璜,体现得相当成熟。

但技术发展的同时,图案简、繁两极分化,简化的有涡纹、谷纹、蒲纹等,繁复的如出廓璧璜等。工艺相对简单。西周与战汉工艺比较,西周古玉上的造型、工艺是我特别推崇的。

2. 古代玉石雕刻与现代雕刻区别

手工雕刻是师傅在玉料上画上图案,用手借助雕刻机雕刻;机器雕刻应该指的是电脑工,就是无需在玉料上画上图案,通过电脑控制激光等设备按程序自动雕刻。

手工雕刻出来的玉器精雕细琢,图案生动漂亮,属于艺术品,工质俱佳的玉器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电脑雕刻出来的玉器造型图案千篇一律,无创新,可大量复制,看不出雕刻的痕迹,就像用模子倒出来的一样,属于工艺品,一般使用低档的玉料,毫无收藏价值。

3. 古代玉雕工艺为什么不如汉代的

高古玉和仿古玉是两种不同的玉石艺术品。高古玉指的是真正的古代玉器,是历史悠久的传统艺术品之一。高古玉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收藏价值,它们经历了古代匠人的精心雕琢和打磨,代表了古代文明的产物。高古玉因其稀少性和历史意义而价值较高,因此通常被藏家和博物馆所追捧。仿古玉是现代玉石艺术品的一种,它们以古代玉器为蓝本进行设计和制作。仿古玉的制作者通常是现代艺术家或玉石工匠,他们通过研究古代玉器的形状、纹理和工艺等特点,在现代技术的支持下重现古代玉器的风格和美感。仿古玉以其精湛的工艺和艺术效果而受到很多人的喜爱,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总体来说,高古玉是真正的古代玉器,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而仿古玉是现代制作的玉石艺术品,以古代玉器为模仿对象,更注重艺术性和审美效果。

4. 古代的玉雕

五玉:古代祭祀时所用的五种玉石。《周礼·春官·大宗伯》:"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这里是六种玉石,除其中苍璧外,其余为五玉,用来祭祀五人帝及五人神,配以五方之色。

六瑞:古代以玉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计六种,故名"六瑞"。《周礼·春官》载:周制王执镇圭,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六瑞形制大小各异,以示爵位等级之差别。

五瑞:①古代五种圭璧,形制不同,等级各异,诸侯执之。《周礼·春官·典瑞》:"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榖璧,男执蒲璧。是圭璧为五等之瑞,诸侯执之,以为王者瑞信,故称瑞也。"

  ②指古代五种瑞玉。即玉珪、玉璧、玉琮、玉璜和玉璋。古时多为朝聘、祭祀之礼玉。

瑞玉:古代五等诸侯所执之五种圭璧。古代作瑞信之物,用于朝聘,故名。《仪礼·觐礼》:"以瑞玉有缫。"注:"瑞玉:"公执桓圭,侯执信圭,伯执躬圭,子执谷璧,男执蒲璧。"

玉圭:古玉器名。古代帝王、诸侯朝聘、祭祀、丧葬时所用的玉制礼器。为瑞信之物。长条形,上尖下方。也作"珪"。形制大小,因爵位及用途不同而异。《周礼·春官·典瑞》有大圭、镇圭、桓圭、信圭、躬圭、谷璧、蒲璧、四圭、裸圭之别。周代墓中常有发现。

大圭:古代玉圭之一种。天子所服,长三尺,作用如笏,插于衣带之间,记事备忘。

玠:古玉器名。大圭。一种玉器。《尔雅·释器》:"珪大尺二寸谓之玠。"

镇圭:古代朝聘所用的信物,王执镇圭,为六瑞之一。也作"填圭"。《周礼·春官·大宗伯》:"王执镇圭。"注:"镇,安也,所以安四方。镇圭者,盖为四镇之山为瑑饰,寺长尺有二寸。"

桓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双植,谓之桓楹以架屋之义,犹言栋梁柱石也。见"命圭"。

命圭  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左传》僖十一年"赐晋侯命"注:"诸侯即位,天子赐之命圭为瑞。" 《周礼·考工记·玉人》:"命圭九寸,谓之桓圭,公守之;命圭七寸,谓之信圭,侯守之;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

信圭:古代玉圭一种。为"六瑞"之一。周制信圭为侯所执,长七寸。《周礼·春官》载:侯爵执信圭。

躬圭:古玉器名。帝王授给大臣的玉圭。命圭七寸,谓之躬圭,伯守之。顶圆左右两肩亦圆,琢像人躬之屈,其形小而俯,其文粗而略,取鞠躬不亢之义。参见"命圭"。

谷圭:古代礼玉之一种。天子、诸侯作为媾和或聘女之礼器。《周礼·考工记》:"谷圭七寸,天子以聘女。" 《周礼·春官》:"谷圭以和难。"

介圭:古玉器名。大玉。《诗·大雅·嵩高》:"锡尔介圭,以作尔宝。"《笺》:"圭长尺二寸谓之介。"

日圭:古代玉圭之一种。长五寸。用于祭日,故名。《宋史·礼志》:"朝日日圭,夕月月圭,皆五寸。"

玄圭:黑色的玉,古代帝王举行典礼所用的一种玉器。同"玄圭"。

琬圭:古代玉圭之一种。上部浑圆,长九寸,古为瑞信之物。《周礼·考工记》:"琬圭九寸而缫,以象德。"

琰圭:玉圭名。上端锐。《周礼·考工记·玉人》:"琰圭九寸,判规,以除慝,以易行。"《春官·典瑞》:"琰圭以易行,以除慝。"注引郑司农(众):"琰圭有锋芒。"

圭璋:亦称"圭璋"。古代礼玉之一种。为一种贵重玉器。上尖下方曰"圭",半圭曰"璋"。古礼制:诸侯朝王执圭,朝后执璋。古为瑞信之器。

圭璧:古代祭祀、朝会用玉器。古为瑞信之物。于六寸璧上,琢出一圭,长五寸。《周礼·考工记》:"圭璧五寸,以祀日月星辰。"《后汉书·明帝纪》:"亲执圭璧,恭祀天地。"

土圭  古代玉圭之一种。用以测定土地和四时日月。《周礼·春官·典瑞》:"土圭以致四时日月,封国则以土地。" 《周礼·地官·大司徒》:"以土圭之法测土深,正日影。"

璧:古玉器名。也有用琉璃制的。扁圆形,正中有孔。璧分大璧、谷璧、蒲璧。三者统称为"拱璧",因皆须两手拱执。另有一种系璧,形较小,为佩于绅带之物。玉璧是古代贵族所用的礼器。不同时代和不同情况下,也有起信物和装饰物作用的。玉璧用途很复杂。大致可分以下几类:一为祭器,用作祭天、祭神、祭山、祭海、祭星、祭河等;二为礼器,用作礼天或作身份不同的标志;三作佩系,四作砝码用的衡;五作辟邪和防尸腐用。

瑗:古玉器名。大孔的璧。《尔雅·释器》:"好倍肉谓之瑗。"郭璞注:"瑗,孔大而边小。"《荀子·大略》:"问士以璧,召人以瑗。"夏鼐:《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考古》1983年5期)一文提出:"好"是指当中的孔,'肉'是指周围的边。而出土玉璧,与《尔雅》所说不符。认为"'瑗'字在古玉名称中今后似可放弃不用。大孔的璧环类玉石器在新石器时代墓中便已出现,有的套在死者的臂上,当是作为手镯之用"。因此不妨把"瑗"作为古"玉镯"来解释。 周南泉《试论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玉器》(《考古与文物》1985年5期)一文认为"瑗"玉"古籍中有明文规定,且战国中山王墓出土玉环、瑗上,墨书文字写名,也与《尔雅·释器》一致。今就不心更改定名为宜。"同意《尔雅·释器》一书的解释。

拱璧:古代一种大型玉璧。用于祭祀。因其须双手拱执,故名。大璧径长尺二,天子礼天之器。

谷璧:古代瑞信玉器之一种。为"六瑞"之一,用于朝聘。周制,谷璧为子爵所执。《周礼·春官》载:子执谷璧。

蒲璧:古玉器名。刻有蒲纹的玉璧。

尺璧:古玉器名。直径一尺的大璧,言其珍贵。《淮南子·原道训》:"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左思《魏都赋》:"明珠兼寸,尺璧有盈。"

瑄:古代一种祭玉。古为瑞信为物。圆形,直径六寸。用于祭祀上天。《尔雅·释器》:"璧大六寸谓之宣(瑄)。"《郊祀志》:"有司奉瑄玉。"

璧羡:古代一种长圆形玉璧。

戚璧:古玉器名。又称"璧戚"。一种异形的璧,它的两侧各有一段弧线切削平直,并有牙齿形突起各一排,刃部磨薄锋利。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有戚璧出土,作为武器类仪仗用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中也有两件出土,刃部分四段。

玉玦:古玉器名。玉饰的一种。玦通"决"。形如环而有缺口。新石器时代、西周晚期和春秋战国墓葬中,常有发现,多放置于死者的耳旁。作耳饰玉器。到汉代,主要作佩玉用。玉玦用途,古今说法甚多,概括起来有五种:一作佩饰;二作信器,见玦时表示有关者与之断绝关系;三寓意佩戴者凡事决断,有君子或大丈夫气质;四刑罚的标志;犯法者待于境或一定地方,见玦则不许还;五用于射箭,使用时将玦套戴在右拇指上,以作钩弦。

璜:古玉器名。是一种弧形的玉器。古代贵族朝聘、祭祀、丧葬、征召的玉制礼器。也作佩饰。玉璜最早之器,见于浙江姚河姆渡文化。殷代玉璜,一般是玉璧的三分之一,只有少数接近二分之一。为此,"璧曰璜"的说法,与"殷制"、"周制"不吻合。璜穿孔为佩饰物,故有"佩璜"之称。新石器时代的佩璜,一般两端各有一小孔,系以佩戴。商代的玉璜,多由璧环类改制而成。佩璜成型后,一般都进行再次雕琢,形成龙形、鱼形,有的又在表面再雕刻鳞纹和三角形纹等。

玉琮:古玉器名。一种外方内圆的管形玉器。玉琮用途,古今说法很多。综其说,有礼地、发兵、享后和夫人、敛尸、饰辂辇竿头、古织机上持琮翻交等用。出土的玉琮,始见于江苏南部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墓地。到殷代,玉琮常有出现,但器形比较短矮。汉代,玉琮可能已经不再制造,迄今为止仅在汉墓中发现几件,这几件都是由旧玉改制而成,改制后已不再作为仪礼用的玉器,而成为一种装饰或陈设玉器。汉以后玉琮不多见。明清两朝时有仿古制品,但已脱离先秦风格。

璋:古玉器名。古代朝聘、祭祀、丧葬、发兵用以表示瑞信。其形犹如圭之上端斜削去一角,而形制大小、厚薄、长短,因所事不同而异。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等。瑞信用大璋,通身施纹。祭大山川用中璋,十分之七施纹。祭中山川用边璋(即小璋),施一半纹。发兵用牙璋,首似刀,而旁无刃。

瑁:古玉器名。天子所执之玉,用以合诸侯之圭者。因冒于其上,故名"瑁"。通作"冒",又名"冒圭"。

佩玉:古玉器名。也叫"杂佩"。古人以玉比德。佩玉的形制,包括"珩、璜、琚、瑀、冲牙"之类。

珑:古玉器名。古人在大旱求雨时所用的玉制品,其文皆作蟠龙之状,其形如璧。有缺口者,也有无缺口者。

珩:古玉器名。玉饰品,杂佩上部的横玉。形似磬而小,或上有折角,用于璧环之上。

环:古玉器名。一种圆形而中间有孔的玉器。

玉环:玉制的环。古时用作佩饰。

玉佩:古代一种佩饰。古人认为佩玉祥瑞,君子必佩玉,故佩玉之风盛行。玉佩多作成扁平状,多圆形,亦有腰圆、菱形等。用透空、线刻、浮雕等手法雕琢。多为贵族佩戴。

环玦:古玉器名。两种佩玉,圆形的玉环和环形而有缺口的玉玦。《汉书o隽不疑传》:"不疑冠进贤冠,带櫑具剑,佩环玦,褒衣博带,盛服至门,上谒。

水苍玉:玉名。古时用为佩玉。唐代官二品以下,五品以上,佩水苍玉。也叫作"水苍"。

玉带钩:古玉器名。又名"犀比"。可能是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发明,用以钩连腰带。带钩有铜、玉两种。流行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铜带钩上有的镶嵌绿松石。

玉钩:古代用玉制作的带钩、账钩。通常多镂刻有纹饰,有的镶以金银。玉带钩,春秋战国已有,汉代玉带钩,时有发现。

玉鹿卢:古代一种玉剑饰。雕琢精致。鹿卢,亦作"辘轳"。

玉剑饰:指用于剑上的装饰玉件。常见有剑首、剑格、剑鞘上带扣和鞘末玉饰(珌)四种。

玉珥:玉饰的剑鼻,即剑柄与剑身相连处,两旁突出的部分。一说玉制的耳饰。

玉衣:古玉器名。玉制的葬服。又称"玉匣"。把玉石琢成各种形状的小薄片,角上穿孔,按等级不同采用金缕或银缕、铜缕联缀而成。关于玉衣的起源,从考古资料考察,早在东周时就有"缀玉面幕"和"缀玉衣服",可能是玉衣的雏形。

金缕玉衣:即"玉柙"、"玉匣"。汉时帝、王的殓服。按等级分金缕、银缕、铜缕。这三种玉衣,在考古工作皆有发现。1968年,河北满城发掘出汉中山靖王刘胜(武帝异母兄)夫妇墓,皆裹玉衣,各由两千余玉片,四角钻有小孔,穿以金丝,连缀而成,故名"金缕玉衣"。每块玉片的形状、大小,都经过严密的设计和精细加工。玉衣按部位,可分头罩、上身、袖子、手套、裤筒和鞋子六部分。

玉豚:古玉器名。古代死人手握的豚形玉器。在东汉、魏晋南北朝墓中,常有玉琢出土。造型和纹饰较简单,因其随葬,主要为了起巫术作用。

含玉:古玉器名。"含"亦作"唅"、"琀",有的书上还称"押舌"。古时入殓时用来放在死者口中的玉。含玉,多为蝉形。故又称"玉蝉"。

玉塞:古玉器名。已知在汉代有九窍塞,即填塞或遮盖死者身上九窍的九件玉器。这九件玉器在河北满城两座汉墓中都有出土。

玉册:亦称"玉策"。古代用玉版制作之册书。古制,帝王以玉册用以祭祀告天和作皇帝即位册文,亦用于册命太子及后妃。

玉牒:①玉牒书。古代帝王进行封禅郊祀典礼,所用文牒以玉雕镂,故名。②古代皇族族谱,用玉片镂刻,名"玉牒"。

玉函:玉制书套。旧题晋王嘉《拾遗记o周灵王》:"浮提之国献神通善书二人,……佐老子撰《道德经》,垂十万言,写以玉牒,编以金绳,贮以玉函。

玉节:古代符节之一种。玉制,作重要凭信之用,故名。

瑞:玉制的信物。若后世的符玺。端玉,古代用为信物。

刚卯:古玉器名。是用玉、金或核桃为料,制成的长方柱状物玉护符,中有贯孔。因制于正月卯日,故称"刚卯"。挂在革带上佩用,是护符的一种。刚卯的四面各有八个字,作两行书写。刚卯大约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王莽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又恢复使用,汉以后又废除不用。

玉玺:帝王之玉印。秦以后,为皇帝专用。

玉螭:玉雕为螭的印鼻。

璧角:古代禘祭用的饰玉的爵。

5. 古代的玉为什么不值钱

泰山墨玉值不值钱还要看其具体情况。因为影响泰山墨玉价格的因素有很多,泰山墨玉的色泽、雕工、重量、质地等都是影响泰山墨玉价格的重要因素。

像如果是品质一般的泰山墨玉,也许可以花数十万就可以买到,但是品质非常好的泰山墨玉,价钱就不止这些了,也许要花数百万乃至更高的价钱才能够买到。

但是如果是品质较差的泰山墨玉,价格也会差很多,不是很值钱。秦汉以前,泰山玉久已闻名华夏。泰山玉产于泰山西部,经专家鉴定命名,分为“泰山碧玉”、“泰山墨玉”、“泰山翠斑玉”。

6. 古代玉雕工艺图解

古代制玉技法,源于制作石器。新石器时代的琢玉工艺相对简单,至到清末才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玉流程。清末李登渊的《玉作图》,将制玉工艺流程分解为捣沙、研浆、开玉、扎砣、冲砣、磨砣、砣堂、上花、打钻、透花、打眼、木砣、皮砣等。

随着机械化时代的到来,古老的水磴和大弓已经进了博物馆,现在则是以电力马达带动“砣”,可以达到非常高的转速,对玉石的切磨能力大大加强,“砣”也演化为由金刚砂制成,硬度大大提高,并且不再需要浇沙,只需不停地浇水即可。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古人是如何琢玉的。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一:捣沙研浆

加工沙子。旧时碾玉所用红沙、黄沙、黑沙都是天然沙,其中黑沙的硬度最高,达到8—9度。捣沙研浆是把琢磨用的沙加工到要求的粗细程度,然后再将捣制研好的沙放到器皿中筛选粗细分类。这些沙是用来解剖玉璞、琢磨玉器,叫做“解玉沙”、“磨玉沙”。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二:开玉

将大的玉石分解。所用工具是弓子或锯,弓弦是用铁丝拧成麻花制成的,钢丝是割不动玉的,所以在树上挂着一个茶壶,壶底有洞,壶裡装的是黑石沙和水,溷着黑石沙的水滴不断滴到玉璞上,增加了条锯的锋利度。这样来回的摩擦和切割,一点点将玉石“解开”。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三:扎砣切料

利用扎砣这种工具,将玉料切成方块或方条,操作的时候,玉工的两隻脚轮流踏着登板,靠麻绳牵动木轴旋转带动旋转砣片切磨加工玉料。玉工左手托拿玉料,右手去舀桌子旁边盆里的水和沙,浇在玉料上。辅以坚硬的解玉沙,才能把玉料再切成方块或方条。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四:冲砣

冲砣是粗磨,相当于做胚。把方块或方条的玉料上,方方硬硬的转角部份,冲成圆,这个步骤也是坐在旋车上完成的,用一段厚竹枝外面绕着厚钢圈(又叫做冲砣),配着和了水的红沙,慢慢冲去玉块上的方角。经过这个步骤,要凋琢的作品也大致成形了。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五:磨砣

相对冲砣来说是进一步加工,在胚的基础上磨出细节。所用的工具和第三步的“扎砣”有些相似,但扎砣是薄而锐利的,而磨砣厚约二、三分(大约0.6到0.9公分),可以把玉的表面磨得细腻,发出温润的光泽。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六:掏堂

掏堂即掏膛儿。如鼻烟壶、瓶、碗、笔筒、杯等器皿玉器,都要掏膛儿。要在玉器上先钻出一个眼,然后用特别的砣一点一点地把内部的玉磨掉,让内部的中央空出来,盛装其它的东西(如香粉、香油)。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七:上花

指在磨好的器物上用很细小的砣加工各种图案花纹。这是对于一些要凋琢镂空花纹的玉器,所做的一个重要步骤。从图中可发看到,上花用的砣,更小,型号也更多。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八:打钻

指钻孔。玉工左手握着玉器,抵在轧杆下端金钢钻的下面,右手来回拉动弯弓,弯弓带动轧杆一来一回的旋转,杆尖所嵌的金刚钻就可以把玉钻出一个圆洞了。图中还有个细节,即在横杆上挂了一个重物,以增加向下的压力,提高工作效率。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九:透花、打眼

即做浮雕、镂空。所用的工具称作“搜弓”。操作的时候,先把搜弓上的钢丝解开一端,穿透这个圆洞,再绑好。玉工的右手握着搜弓,一来一回拉动着,钢丝上加浸了水的解玉沙,就能按照玉片上画的线条来切割了。

古代玉器制作的流程之十:磨光

指抛光,先木砣磨光,最后皮砣拋光上亮,“木砣”一般用葫芦制作,“皮砣”用牛皮制成。磨光工具结构是登板连系着木轴,带动一个圆形的转盘,先用厚厚的木砣磨光,配用的石沙硬度比较低,大约是石英沙(7度)来细细磨光,皮砣作最后的拋光上亮。

7. 古代玉雕工艺为什么不如汉代工艺

秦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统一了中国,实现了大一统。然而,相比于其他朝代,秦代的玉器比较稀少,主要原因如下:

1. 文化传承:秦代之前的玉器制作工艺和风格多受到商周时期的影响,因此秦代玉器的风格并未形成独特的特点。而在秦汉之际,玉器创制技法、风格等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汉代玉器艺术,这也导致了秦代玉器数量较少。

2. 政治因素:秦朝统一六国,实行了严格的法家政治,遵循实用性和实效性原则,对文艺等方面的支持相对较少,这也限制了玉器制作工艺的发展。

3. 工艺技术:秦代玉器工艺还未达到娴熟,技术不是很高超,相比于汉朝的玉器工艺,还存在不足,因此玉器的数量和品质都比较有限。

综上所述,秦代玉器的产量和品质都相对较少,主要原因是受文化传承、政治和工艺技术等因素的影响所致。

8. 古时候玉雕刻工具是什么做的

古代用来雕刻玉器的主要工具包括:

1. 石器:古代人们使用石制工具来雕刻玉器,最早期的石器可能是石块、石片等,后来逐渐发展出磨刀、凿子、刀片等不同形状和用途的工具。

2. 磨刀石:磨刀石是一种用于磨削和打磨的石头,常用来打磨和细化玉器的表面。人们可以通过在磨刀石上来回磨擦玉石表面,以达到平滑、光亮的效果。

3. 凿子:凿子是一种用于雕刻和切削的工具,由金属(如铁)制成。凿子的不同尺寸和形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用于在玉石上进行雕刻和镂空的工作。

4. 刀片:刀片也是一种用于切削和雕刻的工具,早期的刀片可能是由石头或骨头制成,后来逐渐发展为金属刀片。刀片可以用来切削和雕刻玉石的边缘和细节部分。

这些工具在古代被广泛使用,通过手工操作和技巧,雕刻师们能够创造出精美绝伦的玉器作品。随着时代的发展,工具的材质和制作方法也得到了不断改进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