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的建筑布局
艺舍
在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北部,有一座古建筑大厅,外观古色古香,内部设施现代化,这就是瞻园艺舍的多功能展厅。此展厅面积大约550平方米,展线长120米,展柜由入口处向两侧延伸形成环绕状,中间展柜成丁字式,外有玻璃隔尘,内有射灯照明,配以格调高雅的字画展品,给观众带来一种清新脱俗、耳目一新的感觉。该展厅从1999年落成开放至今,共展出书画等各类展览展示近百次,受到广大观众和书画家们一致好评。 说起瞻园艺舍的历史,要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当时,赵朴初先生为我馆瞻园艺舍艺术沙龙亲笔题名。电影表演艺术家赵丹先生、昆剧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古琴表演艺术家梅日强先生以及书画艺术家林散之、傅抱石、钱松嵒、亚明、宋文治、魏紫熙、赵良翰、李味青等艺术大师都先后来到瞻园雅集、泼墨挥毫,展示自己的艺术才华。有鉴于此,江苏国画院钱、亚、宋、魏,群贤毕至,也把一些大型艺术笔会放在瞻园举行。
瞻园艺舍在艺术家心目中的地位与日俱增,逐步形成了一个高雅艺术聚会的场所。20世纪90年代,博物馆应广大艺术家的要求,将瞻园艺舍建成贺明喊一个艺术沙龙的形式,深入社会,与艺术家广交朋友,并得到社会各界朋友的关心与支持。吴门画派的著名书画家吴养木、沙曼翁、钱持云、张继馨等也与艺舍建立了良好的友谊,并先后到艺舍举办个人书画展,赠送作品。湖北著名画家谷有荃、邵声朗等都成为艺舍的朋友。在南京也云集了一大批有实力的中青年艺术家。瞻园艺舍还经常组织笔会,邀请书画界的朋友参与。
艺舍收藏有大量著名书画家的顶尖力作:其中有林散之书法狂草作品《朝辞白帝彩云间》、傅抱石《大渡河悲剧》 、俞剑华《清凉世界》、钱松嵒《江上朝暾》、陈大羽《一唱雄鸡天下白》、李味青《丹枫秋菊图》、赵良翰《梅石图》、范曾《太平军进南京》、戴敦邦《太平天国十王图》、刘继卣《金田起义》、沙曼翁《隶水轴》、吴养木《山水》、张继馨《梅鹤图》等。
瞻园艺舍不仅展示槐圆书画家的作品神韵和风采,还举办了各类图片、资料展等,如《龙文化艺术展》、《中国共产党历次代表大会图片展》和《中共“十五大”图片展》,为瞻园艺舍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和社会效益。
概况
瞻园被誉为“金陵第一园”,原系明代开国功臣徐达府邸之西圃,始建于嘉靖初年,迄今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了。乾隆南巡时曾驻跸于此,并御题“瞻园”二字,取自苏东坡诗句“瞻望玉堂,如在天上”。据说乾隆对此园十分欣赏,回京后便命人在北郊长春园中仿瞻园而建“如园”。
瞻园素以假山著称,全园面积15000平方米,由三座各具风姿的假山组成了瞻园的主景,游人至此,无不流连忘返。北假山陡峭雄峙,原为600多年前明代一石山,至今仍保留明代风格。西假山蜿蜓如龙,石头犹如从土中生出,充满自然野趣。而南假山则是由刘敦桢先生设计建造于1958年,它巍峨雄壮,由1800多吨太湖石拼连而成,呈现出层次分明,自然幽深的壮丽景观。
名石
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要有佳峰珍石,方称得名园。若再有名人品题,或有文字镌刻载于著录的,那就愈加珍贵了。在素有“金陵第一园”之美誉的瞻园中,就有一块这样的奇石——“招鹤峰”,因其形同“如意”,又称“如意峰”。峰高3.61米,正面凿有海水纹,体态古朴。石峰上还镌有明朝中期禅野的状元钱福、吴宽、名画家沈周等人的题诗,字迹依稀可辨。古人有诗云:“每看孤云招野鹤,频携樽酒对名花”,峻秀奇特的山石耸立在静谧的玉兰院中,构成“危峰招鹤”之佳景,成为瞻园新十八景之一。不过这块奇石并非瞻园旧物,而是来自附近四福巷中的栝园。
关于栝园和这块巨峰,在《康熙江宁县志》、《嘉庆新修江宁府志》中都有详细的记载:“栝园在大功坊( 即今瞻园路)东巷内,本魏公东园,后归周亮工。堂前老栝两株,赵宦光题额,左峙一巨峰,沈周、吴宽、钱福皆有镌题”。下面我们就来介绍一下这三位在招鹤峰上题诗的名人。
明朝著名书画家沈周(1427-1509),是苏州人,吴门画派创始人。与文征明、唐寅和仇英合称“明四家”,文征明与唐寅均曾师法沈周,得益非浅,所以以沈周居“明四家”之首。他以山水画著称,花鸟画亦有较深造诣,并能画人物。他学识渊博,诗文书画均负盛名。
状元吴宽自幼聪慧好学,不仅文章写得好,书法也好,年青时在乡里已负盛名。成化八年(1472年)连中会元、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他学识渊博,为人敦厚,是东宫朱祐樘(即孝宗弘治皇帝)的老师。孝宗皇帝即位后的弘治八年(1495),擢升为吏部右侍郎。这年,吴宽母亲逝世,他赶回苏州料理丧事,在家守孝三年。按照惯例,吴宽离职后应有人补缺,但皇上不派人去补,留着空职,等吴宽回京后续任。吴宽回到京城,即转为吏部左侍郎,又侍奉东宫,做太子朱厚照(即明武宗)的老师。仕至礼部尚书。吴宽在朝廷的威望很高,受到皇上和官员的尊敬。七十高龄的吴宽因身体有病,几次要求隐退,皇帝都未同意,后死于任上。被追封为太子太保,谥号文定。吴宽是位书法大家,擅长正楷行草,对稍后进入书坛的祝枝山、文征明、唐寅等人,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他还是个有名的藏书家,家藏古籍甚多。苏州的怡园就是吴宽当年的府第。
钱福是上海人,约1505年前后在世。少负异才,科名鼎盛。弘治庚戍(1490年)会元、状元,授翰林修撰。诗文藻丽敏妙,登第后名声煊赫。我们儿时常听父母老师教导的那首“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的《明日歌》就是钱福的大作。
招鹤峰上镌有这三位名人的手迹,此石历史至少应在500年以上,当为中山徐氏宅园遗存,确实是一件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随着明王朝的灭亡,栝园逐渐衰败,据史料记载,至清道光年间,园已废圮,但这块名石却幸运地保存了下来。20世纪90年代初,大全福巷、四福巷一带拆迁,此峰被移入瞻园。历经五个世纪的风风雨雨、人事沧桑,昔日名石依然能屹立在名园之中,确为一大幸事。
王府之夜
“瞻园——王府之夜”是一项以明代文化艺术欣赏为主题的游园活动,其创意新颖、曲目精彩,是明代王府庭院的再现。它将灯艺、园艺、曲艺、服饰艺术的古典美与古园林的美妙夜景融为一体。
在美轮美奂的瞻园夜王府内:亭台楼阁玲珑剔透,假山湖石巍峨雄浑,碧水波光粼粼,草木青翠葳蕤……有流光溢彩的晚亭上宫廷细乐的奢华,也有曲折幽深的回廊里古埙的悠思,雾氲仙苑中,有况世奇缘“牡丹昆曲”的演绎,七彩飞瀑下,更有琵琶鸣泉的欢歌,一轮月影淡描出翩翩霓裳的飘逸……伴以一出出古典戏曲、丝竹舞乐,将明清时期的音乐、舞蹈、曲艺和服饰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演绎着一个欢乐祥和的太平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