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墨斋书画院是真的吗
一、润墨斋书画院是真的吗
是。根据查询爱企查信息显示,润墨斋书画院具神数有良好的声誉和口碑腔慎,有着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艺术家团队,展示的作品具有较伍瞎敬高的艺术水平和品质,是真的。
**润墨斋书画院是真的**,它在爱企查上有相关信息。
二、大气好听餐饮公司名字 高档的餐厅取名推荐
对于经营者、餐饮公司的老板来讲,一个高档的、有特色的、有韵味的名字往往能帮助这家餐厅提高他的销量,因为这样的名字能够帮助他宣传高端有档次的餐厅层次文化,也能够更加有韵味的去展现自己的菜品裂竖旁和特色,能够更好地为消费者提供良好的企纤乎业文化形象。
大气好听餐饮公司名字大全
威奥、许远、界威、名旋、里梦、扬韦
玛艾、圆紫、鑫展、冠元、清银、易科
星北、隆跃、浩添、海宝、好驰、旋德
实成、京来、达裕、鼎里、翔振、光集
丝领、吉铭、力肆橡隆、网界、欧晖、凤金
鑫世、倍奇、里发、湖奇、涛可、领艾
思天、许卓、派森、码和、佩之、宝和
尔恒、凯奥、展典、每菲、圣天、湖泰
风清、牛韦、天丝、罗具、士频、高慧
腾丽、龙倍、太长、佩西、复龙、佳典
博微、乐娇、阳耀、爱雷、锦扬、富木
雷川、子诗、宇凡、梦晖、尚丝、明玛
惠玛、裕湖、木阳、倍子、集添、全振
高档的餐厅取名推荐
【张记】以“张记”二字作为饭店的名字,十分的有烟火气。“张”字是一个姓氏,“记”字是当代社会表示“店铺”二字的一个字,二者想搭,朗朗上口,塑造的店铺氛围很是平易近人,不容易让人有距离感,易于给人好感。
【香源】“香”字名词,也是一个形容词,将其放入饭店的名字中,通俗易懂的展示出了饭店的好吃味道,很接地气。配与“源”字,表有两种含义,一是指饭店永不改初心,保证饭菜味道,二则指饭店会深受广大民众的喜欢,很受人们的欢迎,并且意义非凡,朗朗上口。
【艺斋】“艺”字指的是艺术,通常都是用来形容与琴棋书画相关的东西,将其放到饭店名字上面,配与“斋”字,典雅而雅致充满气质和才情,给人一股沁人心扉的书香气息,因“斋”字,亦有着斋菜的内含,即素菜,将其结合“艺”字作为饭店名字,不脱离饭店属性,优雅动听。
符合一家企业的整体形象
“名副其实”所谓名副其实,也是让消费者看到该餐厅公司名称以及进入该餐饮公司时所做到的名字与一家公司的整体形象想吻合,从而提供消费者良好的形象,又要耐人寻味,为公司得到良好的宣传。对于为餐饮公司起名字时,应明确的营业范围,从而围绕核心的产品起有文化内涵的名字,为此宣扬企业文化。
您还可以点击底部客服官网给您的宝宝起名,赐子千金不如赐子好名,很多家长都关注了我们,我们会根据宝宝出生年月日,为宝宝起一个带着一生好运的好名字:
三、张伯驹书画鉴藏录 [探析元代赵孟�的书画鉴藏]
宋末天下大乱,御府所藏书画,纷纷通过权臣和宦官流出宫外,如奸相贾似道便堪称“国盗”,收藏品之富令人咋舌。贾氏败落之后,他的藏品及一些宫廷绘画大量地散失于民间,导致元代书画交易逐渐繁盛。加上元初诸帝,他们不但在幼时就得到汉文化的启蒙教育,即位后更是常乘兴挥毫赐臣。尤其是元仁宗酷爱书画,王振鹏在《龙舟竞渡图》中说:“储皇(元仁宗)简淡无嗜欲,艺圃书林悦心目。”早在做太子时,他就“遣使四方旁求经籍,识以玉刻印章,兄晌命近侍掌之”。
皇家对艺术的支持,极大地推动了元代书画的发展与鉴藏之风的兴起。由此出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如鲜于枢、周密、乔篑成、王芝、张谦、张斯立等,赵孟�亦是其中重要的一员,并和他们保持着良好的交谊。
赵孟�原籍大梁(今河南开封),为宋太祖赵匡胤十世孙,因四世祖受赐居湖州,遂为吴兴人。据《元史》赵孟�传云:“宋太祖子秦王德芳之后也。五世祖秀安禧王子�,四世祖崇宪靖王伯圭。高宗无子,立子�之子,是为孝宗。伯圭,其兄也,赐第于湖州。”赵氏不仅是一名出色的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鉴藏家,收藏和鉴定了众多的历代名迹,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九《魏国赵文敏公神道碑》称他“鉴定古器物、名书画,望而知之,百不失一”,其鉴定水平非同一般。
出色的书画家,同时也是一位知名的鉴藏家,收藏和鉴定了众多的历代名迹,欧阳玄《圭斋文集》卷九《魏国赵文敏公神道碑》称他“鉴定古器物、名书画,望而知之,百不失一”,其鉴定水平非同一般。
一、法书名画的收藏与来源方式
赵孟�“曾祖师垂,祖希永,父字仲父,仕宋皆至大官”。作为皇族末流,家道中衰,少年丧父,他只在南宋末做了真州司户参军的小官,俸禄颇微。不久即与母居于里中,其母时常开导说:“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赵氏从此便发愤读书,直到三十三岁由程钜夫举荐入朝,开始了为官时期的收藏经历,他的鉴藏活动始终与其经济相挂钩。
了真州司户参军的小官,俸禄颇微。不久即与母居于里中,其母时常开导说:“圣朝必收江南才能之士而用之,汝非多读书,何以异于常人?”赵氏从此便发愤读书,直到三十三岁由程钜夫举荐入朝,开始了为官时期的收藏经历,他的鉴藏活动始终与其经济相挂钩。
为官的最初的几年,没羡慧锋有固定的经济来源,时得朋友接济资助。戴表元题孟�所著《琴原律略》曰:“故子昂穷,余知之又穷,而人之好司农者方盛,故私其书,碧芹而劝子昂自重,以俟其定焉。”进京后不久,孟�骑马跌堕于河,事后“帝闻孟�素贫,赐钞五十锭”,以解其窘境。
三年后,奉诏至京,进国史院。这十年间(1286-1297年),官俸品秩均在四、五品之间,所得俸禄并不可观。虽然不是很富有,但赵氏还是会去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画,如《式古堂书画汇考》录有赵孟�的跋云:“此宋人写本十帙,不知的出谁手,而笔法精劲,校雠不苟,殆典午氏之忠臣欤。余为购而藏之,以当识荆。若夫纸墨之精、收藏之善,特余事耳。时大德改元嘉平八日,吴兴赵孟�题。”大德元年为1297年,当时赵氏四十四岁,正在任江南儒学提举。同时,他还于大德九年(1305年)在苏州得唐人国诠《善见律帖》一卷。至延�五年(1318年)再次赴京任职时,途中又获月江学士所赠的《独孤本定武兰亭》,足振其作为书画藏家之声名。赴京后,仁宗将赵孟�晋升为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至此,赵氏的政治地位达到了一生中的顶峰,这也为其鉴藏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
由于仁宗的青睐和赵孟�在艺术上的出类拔萃,其晚年名声显赫,夏文彦《图绘宝鉴》盛赞其“荣际王朝,名满四海”。期间又正值书法创作高峰期,书画活动甚为频繁,求书购画者门庭若市,生活条件变得异常优越。而经济的富足,使他的收藏有了物质基础。延�四年(1317年)七月,赵氏以五十金购得宋人王居正之《纺车图》,可见其出手之阔绰。
赵孟�收藏的名迹还有很多,据周密《云烟过眼录》记载,亦有王维山水、周�《春宵秘戏图》、李成《看碑图》、李思训《摘瓜图》、董源《河伯娶妇图》、崔白《兔》、黄筌《唐诗故实》、徐熙《戴胜梨花》等。藏品之丰厚可见一斑。
除书画外,赵氏亦喜好法书名帖的收藏。家藏有苏东坡的名迹《后赤壁赋》,如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说:“余三见子瞻自书《赤壁赋》,《后赤壁》则惟子昂有石本。”还有今藏故宫博物院国诠书的《善见律帖》,该卷后有赵氏题跋:“余十年前于吴中获此卷,唐贞观间国诠书,有褚、薛余风,……皇庆二年,归之兰谷,请善藏之,次年四月廿九日,子昂书。”皇庆二年(1313年)的次年是延�元年(1314年),以此上推十年乃大德九年(1304年),是为赵孟�获此卷的时间,皇庆二年它已归藏家兰谷。此外,据传“王氏旧藏宋人小楷《史记》珍本一部,原是松雪翁物,计十帙。”可知收藏的法书字帖之精富。但赵孟�特别倾慕于《兰亭》,曾藏有多本。仅就“定武本”而言,其跋于柯九思本《兰亭》中指出:“《定武兰亭》余旧有数本,散之亲友间,久乃令人惜之。”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独孤本”了。另有四卷北宋《淳化阁帖》,堪称迄今为止价格最高的中国书画作品之一,在元朝时就曾被赵氏收藏过。
以上是赵孟�的收藏经历,然要论他藏品的来源方式,主要有家藏、赠送、市购、交换等方式进行。
赵氏早年的书画藏品应源自家传,其家族向来富藏。远者如生活在宋末的族兄赵孟坚,便是著名的大书画家和鉴藏家,藏有落水本《兰亭》等众多名品。近者如赵氏的伯父,号称兰坡先生的赵与勤,乃继贾似道之后收藏古代法书名画首屈一指的藏家。据《云烟过眼录》记载,赵与勤共收藏晋宋间法书一百八十四帖。赵氏父亲赵与�(1213-1265年),官至户部侍郎兼临安府浙西安抚使,善诗文富收藏,给赵孟�以较好的文化熏陶,对他的收藏也产生深刻的影响。赵孟�亦钟爱古字画,在出仕和居家期间都网罗过很多古玩书画艺术品。从少年时期就开始临习历代书画名迹,如在宋咸淳八年(1272年),赵氏十九岁时所作的行书《读书乐趣》中有言:“……弄笔窗间,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他早年书有高宗体,正可透露家藏有先帝赵构法书的信息。还有《湘管斋寓赏编》中也说:“六传而至孟�,虽童而习之,白首而不得其原。”可见艺术藏品对他的影响。
当时以赠送方式获得藏品也十分流行。赵孟�交游广泛,又身居高位,接受师友的馈赠亦是常事。其时收藏家之间互相交换彼此的藏品,乃是收藏圈内极为普遍的一件事情了。以画换画,以珍玩交换,是赵氏收藏的一个重要渠道,如上文提到过的“独孤本”《兰亭》,即是独孤长老所赠。
随着元代书画市场继续发展,商业意识、市场观念在书画家和收藏家头脑中均更为强烈。这时期通过市购的方式进行艺术品交易亦十分频繁。例如周密《志雅堂杂钞》记道:“癸巳八月十四日,示余以乔仲山求售智永‘真草千文’,绝佳。欲钞七定。”乔篑成欲将此帖售与周密,“七定”便是智永《真草千文》在当时的销售价格。又如倪云林(瓒)“雅趣吟兴,每发挥于缣素间,苍劲妍润,尤得清致,奉币贽求者无虚日?”由宋入元的大画家龚开“家益贫”,只好按纸作唐马图,结果“一持出,人辄以数十金易得之,籍是故不饥,然竟无求于人而死”。这种风尚自然影响到赵孟�,他亦经常去市场上购买艺术品。曾在“甲申岁五月,余书铺中得古帖三卷,第二、第五、第八”。至第二明年五月“又得七卷,多第八,缺第九。六月,以其多者加公权帖一卷,与钱塘康自修许易得第九卷,始为全书”。上文中称“得于书铺”、“与钱塘康自修许易得”,可知此帖乃得于江南,正可反映出杭州一带的书画市场和文人私藏的一些情况。
此外赵孟�也常与鉴藏家之间以物相交换而获得藏品。如杨凝式《韭花帖》上张宴跋云:“宣和书谱载杨凝式正书《韭花帖》。商旅船渡绍兴,以厚价购得之,故传之于江南,可与参政浙西回,携来相惠。”款为大德八年,此时该帖已由参政张斯立给了大学士张宴。其上有赵孟�私印五方,或许又曾归赵氏。另有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上,张宴写道:“辛丑岁,因到江浙,得于鲜于家。”鲜于枢则称:“至元癸未以古书数种易于东郓曹彦礼。”可以看出他们之间藏品相交换的情况。
除了收藏外,赵孟�有时还自己卖画。他的书法、绘画价位均很高,人称其“亦爱钱,写字必得钱,然后乐为之书”。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致德辅近来吴门帖》提醒求书者“前发之《观音》已专人纳还,宅上至今不蒙遣还余钱,千万付下以应用”。亦有《致达观惠书帖》中记述因索书所赠凉笋“敬此奉纳”等,均属人之常情。
赵氏不仅收藏书画,且精于鉴定。由于对所藏的书画进行深入的鉴定研究和临摹,由此影响到他的画风,亦确立起个人独特的艺术理论见解。
二、书画鉴定临摹与对其画风的影响
很多人只知道画家赵孟�,却不知道他也是一位鉴定家。从书画著录和传世作品的情况来看,赵氏一生鉴定过的法书名画数不胜数。如元初尚可见到的很多古书画,流传至今公认的一些晋宋间的名迹,大都经过赵孟�的鉴定题跋。他的印章更是随处可见。史载赵氏“尤善鉴定古器物、法书、名画,年祀之久近,谁某之所作,与其真伪,皆望而知之,不待谛玩也”。可知其鉴定功力颇显。《谥文》则称其“鉴品古器、玩物、法书、名画,一经目,辄能识其年代之久近、制作之工拙,此又公学问文章之绪馀也”。赵孟�鉴定过的不少书画作品至今尚存于世。除上文名迹之外,还有宋赵伯�的《万松金阙图》卷(现藏于故宫博物院)、宋武宗元《朝元仙仗图》卷(现藏于美国王季迁处),古摹晋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等作品。他鉴定过的书画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延�五年(1318年)四月,时藏元仁宗内府,赵氏奉敕题跋。唐陆柬之《文赋》(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五代杨凝式《夏热帖》卷、宋苏轼《治平帖》卷等名迹,其中有些原无作者款印,经他审定,信为瑰宝。
鉴定水平的高低与大量接触古玩字画息息相关。赵氏宦游南北、出入内廷,故所见甚广,对“三代钟鼎彝器,魏晋书法碑帖,隋唐古画,两宋砚印,寓目甚多”。特别是为官生涯及赵氏的身份,使他有条件鉴赏大量古书画作品。
赵孟�等二十余人是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第一批被征召而作为江南士大夫。其后,赵氏受到元代皇帝的特殊宠爱。仁宗崇儒,主张文治,曾对他说:“文学之士,世所难得,如唐李太白、宋苏子瞻,姓名彰彰然,常在人耳目。今朕有赵子昂,与古人何异?”这样的宠幸和对艺术的重视,为酷爱书画的赵孟�接触大内秘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因此能为秘书监的书画题写标签。《秘书监志》说:“延�三年五月初二日,木刺忽怯辟第一日,嘉禧殿内有时分,对速古儿赤也奴,院使呀不花与张彦清学士有来,叔固大学士对本监官阔阔出少监传奉圣旨:‘秘书监里有的书画,无签帖的,叫赵子昂都写了者么道。’”看来凡属秘书监所藏法书名画,赵孟�是必然看过的。当时秘书监所藏书画无数,“站车一十辆搬运”到大都的书画珍品,也只是元内府藏品的一小部分。据统计,1272年裱褙匠焦庆安统计的需重裱书画一千零九轴。1302年王芝负责裱褙的手卷六百四十六件。1316年秘书监奉旨裱褙的赵子昂书千字文十七卷,也被收入内府。1318年赵子昂奉为《快雪时晴帖》题签,合计已是一六七二件。因此《十百斋书画录》录有黄淮识云:“尝考仲穆生而颖异,甫周岁,便能分别数目。十岁,博习群书。及长尤喜书画,常随荣禄公入大内,多阅前代名家遗迹,盖见人之所不得见者。”这一记载应是当时情况的真实反映。赵氏鉴定过许多的书画名迹,如韩�的《五牛图》,画面上就有其题跋:“右唐韩晋公《五牛图》,神气磊落,稀世名笔也。昔梁武欲用陶弘景,弘景画二牛,一以金络首,一自放于水草之梁武叹其高致,不复强之。此图殆写其意云。子昂重题。”又如题王子庆家藏阎立本《西域国图》:“画惟人物最难,器服、举止又为古人所特留意者。此一一备尽其妙,至于发采生动,有欲语之状,盖在虚无之间,真神品也。”
赵氏鉴定过的书画名迹除题跋外,往往钤有诸印记,最常用的有“赵子昂氏”(朱文方印)、“赵孟�印”(朱文方印)、“松雪斋”(朱文长方印),有时也钤“大雅”、“赵”(朱文长方印)、“水精宫道人”(朱文大长方印)等。
但从实际情况来看,赵孟�也曾有过鉴定上的失误。例如,他在鉴定《思想帖》、《眠食帖》、《快雪时晴帖》、《七月帖》、《裹�帖》等法书时,均轻言为王羲之真迹,但在元初是否还有如此多的右军真迹,确实令人怀疑。正像“又右军《大道帖》十字,是米南宫所临,至元中子昂跋为世间神物,有能龚片石刻以传远,仆愿供摹拓之役,是亦不知为临本也,盖世断无晋人之迹。”又比如关于《眠食帖》,据《孙氏书画钞》记载:“此即右军豹奴帖之半耳,后人见有眠食二字遂题,若赵若冯皆一代伟人,不知何以亦有此误耶?”指出了赵孟�鉴定的不足之处。此外还有《裹�帖》与《大道帖》等法帖。《庚子销夏录》卷一称:“赵松雪自负赏鉴者,如右军《思想帖》,乃双钩本也,……子昂跋谓右军真迹,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之势,观者咨嗟叹赏神物之难遇,是不知为双钩本也”。这些均反映出鉴定之难和子昂之失。
然而,大量的书画藏品,毕竟为赵氏提供了临摹的实物来源,亦对他的绘画风格和艺术思想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赵孟�从小就临摹古人的书画作品,长大后对书画更是加以刻苦的揣摩和研究。正如《跋赵文敏贴》所云:“盖文敏之书,根于英姿敏识,而成于清机绝鉴,非可以一蹴而就,犹记寒夕宿斋中,文敏谈余,试濡墨复临颜、柳、徐、李诸贴,既成,命取真迹一一复校,不惟转折向背无不绝似,而精彩发越,有或过之,予问其何以能然。文敏曰‘亦熟之而已’。”据记载,赵孟�曾临摹过北宋郭熙《溪山鱼乐图》、宋徽宗《水墨草虫图》、韩�《牧马图》等历代名迹。临摹使他的画作形神兼备,《研北志》指出:“唐人临摹古迹,得其形似而失其气韵,米元章得其气韵而失其形似。气韵形似俱备者,唯吴兴赵子昂得之。”赵氏的山水画继承了五代北宋以来董源、巨然、李成、郭熙等人的传统,在绘画风貌上追求深秀、苍润、含蓄的特点,力图改变南宋后以斧劈皴为特征的挺拔刚健之画风,为元代绘画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如《重江叠障图》,画面的山石形态和皴染采用了李成、郭熙的山水画程式,并用简逸秀润的笔法,表现出了辽阔绵延的江水与重叠逶迤的群山,画境淡雅清新。故元仁宗称他“操履纯正,博学多闻,书画绝伦,旁通佛老之旨,皆人所不及”。
赵孟�的绘画具有开创性,对元四家有着深远的影响。倪云林(瓒)视赵画为宝,谓“赵荣禄高情散朗,殆似晋宋间人,故其文章翰墨,如珊瑚玉树,自足照映清时,虽寸嫌尺褚,散落人间,莫不以为宝也”。元大鉴赏家柯九思亦称:“国朝名画谁第一,只数吴兴赵翰林。高标雅韵化幽壤,断嫌遗褚轻黄金。”给以极高的评价。我们以赵氏的《水村图》、《双松平远图》为例,董其昌在《水村图》卷后题:“此卷为子昂得意笔,脱尽董、巨案臼。”可知赵氏临摹古人又有创造,黄子久、倪云林的山水画基本从这里变出。比《水村图》更为典型的是《双松平远图》卷(藏于美国大都会博物馆),画面上近处双松,松下几块石头,隔水对岸一片低缓山丘,左边有赵氏对山水画理解的题跋:“仆自幼小学书之余,时时戏弄小笔,然于山水独不能工……”此图构成已开倪瓒一河两岸,空旷洗练的先河,画面上简括到几乎没有效染,笔势更杂着飞白。事实上,赵氏的另一创造就是将书法引入绘画,开创了“简率尚意”的画风。如在《枯枝竹石图》作品中,就可以看出其用笔的顿挫自然,山丘树石是以淡墨枯笔写出,墨色的浓淡合理运用,形成了枯润雅逸、松秀淡泊的画面意境。
而他的书法,初学以王羲之《兰亭序》、智永辑羲之《千文》为宗,后学王献之、钟繇、李岂、宋高宗等,虽泛滥百家,然一直以二王为本,追溯东晋之风。他临摹过元魏的定鼎碑及唐虞世南、褚遂良等人字帖,集前代诸家之大成。诚如文嘉所言:“魏公于古人书法之佳者,无不仿学”。赵氏对王羲之十分崇拜,曾说:“右军总百家之功,极众体之妙,传于献之,超轶特甚。”其临摹的《千文》,流入市场,几乎可以乱真。《辍耕录》有这样一段记载:“仆廿年来写《千文》以百数,此卷殆数年前所书,当时学褚河南《孟法师碑》,故结字规模八分,今日视之,不知孰为胜也。田君良卿,于骆驼桥市中买得此卷,持来求跋,为书其后。因思自五岁入小学学书,不过如世人漫尔学之耳,不意时人持去,可以鬻钱,而吾良卿又捐钱若干缗以购之,皆可笑也。元贞二年正月十八日,子昂题。”可见其摹写的逼真程度。故何良俊推崇他为王羲之后的另一位集大成者,“自唐以前集书法之大成者,王右军也;自唐以后集书法大成者,赵集贤也”。赵氏的书法作品很多,有《千字文》、《归去来兮辞》、《兰亭十三跋》、《赤壁赋》、《临兰亭序》等,成为了继欧、颜、柳以来的第四位影响后代的大书法家。在他的大力倡导下,宋代以来苏、黄、米、蔡“书札体”独领风骚的局面得到改观,而王羲之式秀丽平正、蕴藉沉稳的平和书风得以复兴。
对古画的深刻领悟,使赵孟�提出了古意说。张丑《清河书画舫》载其《自跋画卷》有云:“作画贵有古意,若无古意,虽工无益。今人但知用笔纤细,傅色浓艳,便自谓能手。殊不知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岂可观也!吾作画似乎简率,然识者知其近古,故以为佳。此可为知者道,不为不知者说也。”赵氏认为当时画坛“古意既亏,百病横生”。因此,只有简率高雅之笔才是佳作。他的人物画自谓“刻意学唐人”。表现题材主要取自历史人物、道释人物,以描写古代的高人逸士为多。技法效仿唐人,用线强调劲秀含蓄,画面雅致,如《松荫会琴图》、《幽篁戴胜图》、《秋郊饮马图》等,画面格调都十分古雅。故董其昌在《容台别集》中说:“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或曰意不胜于法乎?不然,宋人自以其意为书耳,非有古人之意也。然赵子昂则矫宋之弊,虽己意亦不用矣,此必宋人所诃,盖为法所转也。”实为对其艺术的中肯评价。
三、赵孟�与鉴藏家之间的交游
元代的私人收藏较之宫廷显得要活跃得多。文人士大夫和画家大都热衷于收藏和鉴别书画。而赵孟�在当时是作为一名书画家兼鉴藏家而远近闻名,且又官居高位,因此众多的鉴藏家乐于与之交游。其中较著名的文人鉴藏家有郭天赐、鲜于枢、乔篑成、柯九思、倪瓒、龚开等人,他们既擅长书画,又精于鉴定,并将书画收藏与创作有机结合起来,使文人士大夫的收藏达到一个新的起点,从而在社会上形成了一股鉴藏之气。
书画鉴藏风尚的形成,与文人士大夫们鉴藏书画的活动范围是密不可分的。元初杭州的书画鉴藏风气十分兴盛,为南方鉴藏活动的中心,形成了文人士大夫鉴藏书画的集会之地。正如欧阳玄《圭斋文集》卷十八《跋鲜于博几与仇彦中小帖》中说:“异时论至元间中州人物极盛,由去金亡未远而宋之故老遗民往往多在,方车书大同,弓方四出,蔽遮江淮,无复限制,风流文献,笔墨交相景恭,惟恐不得目睹也。故游仕于南,而最爱钱塘李仲芳、高彦敬、梁贡父、鲜于伯几、郭�之……”。此外,临安(杭州)还设有专门的裱画室,《式古堂书画汇考》著录的《欧阳率更子奇帖》卷后有郭氏跋:“乙酉获于广陵,甲午三月命工重装于钱塘,金城郭天锡�之审定真迹秘玩。”从侧面反映出临安及江南地区书画市场繁荣的程度。这自然吸引了大量知名的文人来到杭州,如遗民龚开;词人周密、仇远、邓文原;书画名家鲜于枢、李息斋;收藏家王芝、乔篑成等,莫不自四方汇集于钱塘。赵孟�和他们经常一起流连山水,聚观藏品,审定欣赏,并在一些书画作品上留下题跋和印鉴。
除此以外,赵孟�还与当时道释名流多有往来。如在大德三年离江南赴京途中,孤独长老相送并赠之以定武本《兰亭帖》,赵大喜过望,展玩不已,于舟中一跋再跋而至十三跋之多,这就是赵孟�著名的《兰亭十三跋》。赵氏夫妇晚年与中峰禅师多有交往,来往诗札不断,于中峰处获益良多。
这些鉴藏家之间常以书画为纽带,相互交往,共享藏品。如大德二年(1298年),赵孟�在杭州任江浙等处儒学提举,时年四十五岁。是年二月,赵孟�一行十四人聚于鲜于枢家,并同观郭忠恕《雪霁江行图》、王羲之《思想帖》。又据《式古堂书画汇考》记赵孟�跋《思想帖》:“大德二年二月廿三日,霍肃清臣、周密公谨、郭天锡右之、张伯淳师道、廉希贡端甫、马�德昌、乔篑成仲山、杨肯堂子构、李�仲宾、王芝子庆、赵孟�子昂、邓文原善之集鲜于伯几池上,右之出右军《思想帖》真迹,有龙跳天门、虎卧凤阁之势,观者无不咨嗟叹赏神物之难遇也。”颜真卿《祭侄季明文稿》(今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上有诸公品题,该帖得于鲜于枢家,上有鲜于枢、周密、屠约等人题跋。张宴作长跋,并钤有“张宴私印”两枚、“端本家传”三枚,可见其钟爱之至。赵孟�亦钤有“赵氏子昂”、“大雅”二印,说明他亦曾拜观。
他们还时常举办各种书画雅集,如霜鹤堂之聚。以雅集聚会、品评优劣,或赏奇析疑、砥砺学问,或吟诗作画、感叹人生,形成了一个比较固定的文化交游网络。这样浓厚的学术空气及良好的人际关系,无形中促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以品鉴古书画为主的特色文化圈。耳濡目染之中,无论是对赵孟�审美能力的积累还是鉴赏水平的提高,都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因素。
四、结论
元初的书画鉴藏活动十分兴盛,除了经济和政治环境等客观环境外,特别是与赵孟�这类喜爱书画的鉴藏家是分不开的。
综上所述,赵孟�由于其特殊的身份及为官生涯,为个人的收藏活动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经他收藏和鉴定过的法书名画不计其数。通过对赵氏藏品的来源方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时获取藏品的途径多样化,这亦是鉴藏氛围浓厚和商业经济发达所致。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收藏外,赵氏也会卖画,且书画价位很高。
赵孟�喜好收藏,并精于鉴定。他与元初公私法书藏品的关系十分密切,当时的法书名迹大都经过其鉴定与题跋,并具有相当高的可靠性。此外,赵氏独领风骚的艺术成就与他书画鉴藏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对藏品深入的临摹和研究,由此影响到他的画风,逐步确立起自己独特的艺术理论见解,特别是提出了古意说的理论思想。再者,赵孟�还与当时的文人鉴藏家广泛地交往。他们举办各种雅集活动,围绕藏品翰墨往来,鉴真驳伪,无形中提高了他的鉴藏水平和审美眼光。对其进一步提高书画艺术水平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