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区别于其他文字书法的重要特征
从甲骨文、石鼓文、金文(钟鼎文)演变而为大篆、小篆、隶书,至定型于东汉、魏、晋的草书、楷书、行书等,书法一直散发着艺术的魅力。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汉字是中国书法中的重要因素,因为中国书法是在中国文化里产生、发展起来的,而汉字是中国文化的基本要素之一。以汉字为依托,是中国书法区别于其他种类书法的主要标志。
关于书法的几个问题向前辈们请教
书法之道有三重境界,一是字形,二是神采,三为个性,也即特色。临帖尤其如此,临得形似为低级,临得有几分神似为中级,最高级还是在临帖的基础上展示自己的独特审美。所谓“神似”,就是倾注自己的情感与思想,感觉与作者达到了一些共通,正如孔子学鼓琴于师襄子。“字之气”则是抛开字的外形,而使人感受到内在的气质、气韵、气场。这也和人的气质一样,衣着华丽更显人物风俊,衣衫褴褛却不能掩饰内在之华,隶书、篆书所谓的“古朴自然,大巧不工”正是此意。
至于单字好而全篇丑,首先是功夫还远远未到家,不然如果每个字都写得极其神采,那么全篇绝不会难看,反而错落不齐呈现一种别样的美!然后是写字的眼光还没有打开,不能统观全局,只是针对与个体或每一行,这是眼界的不足,所谓“一气呵成”讲究的全篇的“气场”,而也并非“整齐”。第三,在达到对单体字的深刻领悟和统观全篇的功力后,只要稍加注意,即可把字写得“整齐”,因为整齐到底是一种基本的审美,即便是草书,也含有内在的“一条直线”。
所以,初学者千万不可为了把字写得整齐而不下功夫研究字的笔画与结构,以及笔力,此虽然“一时好看”,却再也无法有进一步的发展。须知“拙而巧胜过巧而拙”,也即从拙入巧易,从巧入拙难。
碑铭的种类和特征
碑的产生和发展
在西周和春秋时,宗庙内立有是柱子,用来栓供祭祀用的牲畜,这种石柱子就是我国最早的碑。战国时期,大贵族下葬时,因为墓穴很深,棺木要用滑车系绳索缓缓地放下去,碑又成为装滑车的支架。殡葬结束,有的碑石留在了墓地。有人为了纪念逝者,在碑石上刻些文字,这样就出现了纪念性的碑。东汉竖立墓碑之风盛行,背的制作越来越精。唐代是我国碑刻最发达的时期,不仅内容丰富,书法上也有极高价值。
碑的结构一般分为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碑首主要刻些碑名,或仅起装饰作用。碑身刻写碑文,碑座起承重和装饰作用。明以后,将碑座改成似龟非龟的样子春秋时就出现“碑”这个名称,但它当时是宗庙里拴供祭祀用的牲畜的石桩子,同时,人们也根据它在阳光下投出的影子的方位来推算时间。到了战国时期,大贵族殡葬时,由于墓穴很深,棺木要用轳辘系绳缓缓放下,“碑”,就是那时装轳辘的支架。殡仪结束,往往把这个支架留在墓地里。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逝者,就在这块现成的大石头上面刻字,追述前人的“功德”,于是就出现了纪念性的碑。直到西汉墓地石碑的上部仍凿有一个圆孔(叫作“穿”),这是来供悬棺下葬用时留下的痕迹。我国现存最早的墓碑就是西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的“鹿孝禹碑”。到了东汉,树立墓碑的习俗已广为流行,并一直沿用至今。
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多见于青铜器,墓碑,石等载体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内容大多数简短,特别是刻于器物上申鉴戒的铭文,铭文常由生活中一些小事上升到对生活的哲理性认识,言简意赅,雅俗共赏。文字短小精悍却构思精巧,内容朴素而义理深邃,形式活泼且易诵易记,对我们观察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有很大的启示,很值得我们反复阅读、玩味。铭不仅是古文字研究的内容;而且有着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历史研究意义重大.多记载当时君主的功过以及当时社会的方面如交易,律法,祭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