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与字牵连萦带较多,行距分明是哪一种章法风格
在第一节中,我们已经阐述了作为书法艺术的母体——汉字的基本构架,它是汉字书写成为书法艺术的首要前提.书法艺术中对汉字结构的再创造,便是结字.虽然每位书家的结字风格多有不同,但从审美角度看,结字自有一种基本的原则.我们亦曾在第二节中论述了传统哲学思想对结构美的影响,并分析了结字之理、法,在此,我们将作更为具体的讨论.
1.基本构架
①平行与交叉
汉字的构造,其基本的元素为线,线与线之间的平行、交叉形成字的结构.一般地说,同类线在规范汉字中大多平行,如“鱼”字,横画与横画之间,竖画与竖画之间,撇与撇之间即呈平行关系,但点的形态却为例外,点一般呈外放内收型.譬如说三点水“氵”,其笔势固然由上而下,形态则为一种幅射线,形成向内的趋势.再如火字点,则为另一种形态,起点与后三点构成对立的势,而总的趋势也为内收外放,即相交点在字内.而异形线一般都有直接交叉的现象.如横竖交叉(“ ”),点横交叉(亢),横撇交叉(又),横捺交叉(戈),竖撇交叉(身),撇捺交叉(来)等等.而线条交叉的现象可分为三种:第一种为直接交叉,如“十”字;第二种为交接,如“人”字;再有便是既未直接交叉,又未交接,但有一种交叉的势,如“八”字.
交叉是使线条趋向中心并构成字的基本结构的主要方法. 在篆字中,同类线的平行感最正,尤其小篆.规范小篆的体式最为平匀,横画必平,竖画必直,线条的形态除此二者,便只有弧线与斜线了.由于线条书写时保持匀速,起讫没有用笔的顿挫,故线形前后一致,增加了平行感.隶与楷字仍具有较多的平行.由于用笔顿挫感的加强,略逊小篆.行草书由于线条的连带作用,同类线的平行感大多不存在.
②线的倾斜幅度
横平竖直,在小篆字中可谓不折不扣.隶书时代的横虽已有波磔,但头、尾点基本在水平线上.楷书的横线则已呈上倾幅势.这或许与楷书的用笔有一定的关系.一般楷书横画用笔多藏头护尾,收笔不出势,顿笔回收,由于顿笔产生一定的形态重量,如保持水平势,线便会下垂.故一定的上倾幅势,正好弥补这一缺憾,在视觉上造成力的平衡.而在隶向楷书的过渡时期,有些横画收笔的顿挫不明显,上倾幅势则相对要小得多.如楼兰出土的《急就章》残纸,横画多平,个别甚至下倾,如“不”字.
楷书横画之所以上倾,是否还与撇画变隶之弧钩方收为尖出有关?由于捺笔相对保持隶意较多,以使具有撇捺画的楷字左右失去平衡,故而将横画普遍上倾,以应捺笔的重滞?我们看到,隶书撇笔重压的目的是与捺相对应,若以楷书撇入隶字,则会觉得不够协调,而若以隶书撇入楷字,不协调感同样存在.但即使在都用楷书点画的字里,如横画水平,而又有捺笔重滞,字的重心便会下垂.
这里我们通过比较已经清楚,隶横因为收笔出锋上扬,故而需要波磔,以求缓势,而且前后点在水平线上下.若势一味上倾,便失去平衡.故不论隶书还是楷书,其点画的倾斜幅势,总与其总体平衡相关联.
楷书的横画形势上倾,连带出某些短竖的相应倾斜.如“臣”字的变化:隶书“臣”字中间的短竖,基本呈垂直状,楷书“臣”由于横画的上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短竖,垂直变为向内倾斜,如保持垂直,则与横画不相协调.另如“如”、“景”、“国”等均是如此.还有如“宀”头,隶书短竖多垂直,楷书则改为点、钩,想必也与横画斜势有关.
从整个汉字发展的历史看,篆、隶、楷书中线的倾斜程度基本呈递增趋势.
行草书为不定则字体,其线条的外在形态比篆、隶、楷变化多端.篆、隶、楷书中的横平、竖直在行草书中较少存在.行书离楷书较近,比草书略规则,草书则基本为曲线,而且,点画之间多连贯,原本的点、横、竖、撇、捺的形相已改头换面.可以说,草书的线基本都呈倾斜状,而且不是直线倾斜.
③角的性格
由于线与线之间的交叉,形成一定的角度.篆书多圆转少方折,角感不明显,故篆字给人圆融婉通的感觉.草书多曲线少直折,故而性格为流畅曲动.但隶书、楷书及行书由于顿挫转折,形成角度.
上面已经提到,隶书点画除却撇、捺、点具有固定倾斜性格外,横、竖多为平直,而楷书横多上倾,并连带了许多倾斜点画,故楷书的角度变化比隶书要丰富得多,亦即是说,隶书多直角或接近直角的类型,楷书则锐、钝、直角交织在一起.
除结构之外,线形也具有方圆或方圆融合之别.方者坚劲,圆者含融.而某些点画的方圆用笔也影响到结构.如龙门石刻中的点画多有刀痕,而使结构转折的外轮廓多锐利感.
文字结字的角度,虽在各交叉处都有出现,而对其性格构成影响的,主要是一些外角,即作为字的外部特征的角.直角平稳庄重,锐角劲拔俊丽,钝角朴素古拙.而角度较大的锐角也多宽和平静.锐角多新意,锋芒毕露;钝角老成而天真,有古意;直角则四平八稳,少变化.
对照历代名作,汉隶中《礼器碑》、《张景碑》、《孔宙碑》等多平直,结构稳定.《张迁碑》多钝角及角度较大的锐角,结构古拙静穆.楷书中偏于隶者角度较大,天性平稳而有古意,如《静度造像记》、《爨龙颜碑》等;《张猛龙碑》额多锐角,比正文劲利,正文则俊伟;欧阳询、颜真卿楷书多平直,结构稳定匀称,颜《多宝塔碑》则锐气较足.
④中宫与四边
印刷体或美术字以调匀平稳为结构特征,无所谓中宫与四边.故凡言及中宫者,必是指书法的结字.包世臣云:“字有九宫.九宫者,每字为方格,外界极肥,格内用细划界一'井’字,以均布其点画也.凡字无论疏密斜正,必有精神挽结之处,是为字之中宫.然中宫有在实划,有在虚白,必审其字之精神所注,而安置于格内之中宫,然后以其字之头目手足分布于旁之八宫,则随其长短虚实而上下左右皆相得矣.刘熙载亦云:“欲明书势,须识九宫.九宫尤莫重于中宫,中宫者,字之主笔是也.主笔或在字心,亦或在四维四正,书着眼在此,是谓识得活中宫”.所谓九宫,即将方块以井字格开,分为九格,而中心部位为中宫.就单字而言,一般皆把点画汇向中心,以形成点画之团结,字亦精神集中,稳定自若.
所谓四边,即字之上下左右四面.古人称为八面,大概是指除中宫外的八格,上下左右各有三面,而上与左、上与右、下与左、下与右各有一面重叠.四边向中心聚集,构成中宫与四边的关系.
然而,字之中心在中宫,一般是就楷书而言,而且是以平稳匀称为目的的.而实际上,正如人的中心并不在上下之间的中心而在中上部,而活动中的人之重心则上下左右不定一样,字之中心皆随字形之变而变,正如刘熙载所言“或在字心,或在四维四正”,此才是活中宫.除以平正为目的的中心中宫,我们还可列出偏出中心的中宫类型:
a重心偏正上.
b重心偏正下.
c重心偏左上.
d重心偏左下.
e重心偏右上.
f重心偏右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