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有何区别

楷书,隶书,行书,草书主要区别是字形和书写笔画顺序不同。

字形

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笔画平直。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长盛不衰。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字形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竖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行书是在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草书 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在狂乱中觉得优美。

书写笔画顺序
草书书写笔画顺序自成章法,与其它字体书写笔画顺序不同。
楷书,隶书,其书写笔画顺序与现今相似: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怎么形成的?一个人可以掌握多种书风吗?

各种不同的书法风格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社会背景下,书家对审美思想观念的一种表达。

比如东晋时期,士大夫们为了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寄情翰墨,于是就有了以王羲之、王献兰为代表的,以韵取胜,潇洒流美、自由奔放的典雅书风。

(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王献之中秋帖)

内在无形的书法作品精神内涵在其中占据很重要地位。书家的学识修养、格调的高低影响作品的质量。

唐代虞世南书法受当时社会和教育政策、以及个人学识修养的影响,形成了注重法度、婉雅秀逸、虚道空灵书法风格。

(虞世南楷书演连珠)

书法风格还需要外在的、独特的形式美作支撑。书法作品的精神内涵没有和外在的形式二者合二为一,不能很好的表现书家的审美观念和情感。

宋代苏东坡才气过人,诗书画皆精。他的文学学养和绘画学养对书法作品的风格影响也较大。他的文艺观是天真、自然、达意。其书法作品《前赤壁赋》,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清代刘墉《绝书绝句》中,写了苏东坡字的美丽:"苏黄佳气本天真,姑射丰姿不染尘。笔软墨丰皆入妙,无穷机轴出清新。"

(苏轼前赤壁赋)

以上分析了各种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一个书家在一生中,其书法风格虽有差异,但主要的精神内涵是相通的。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不当之处,敬请包涵。)

下图为笔者临帖习作。

(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

(临王献之中秋帖)

(临苏东坡前赤壁赋)

书法风格的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书法共性风格的形成,主要源于书法的法和书法遵循的自然法则.规律.真理,形成了书法风格的共性和特殊性,也叫书法的规律;二是书法的个性发展的形成,其主要的根本性原因,在于天时.地理.人和,无时不变,无处不变,时时处处都在变,这是书法个性产生的主要的客观原因,这个变,就象天下人和天下的树叶一样没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道理。书法,不变的是规律法则真理,变的是个性的,是客观的,现实的。一个人可以学习掌握多种书风,并且也可以创写多种书风书体,古人有,今人也有,这是书法发展的总方向,总格局,并且是不变的总方向总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