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你喜欢空勾书法吗?原因是什么?

我自幼爱写爱画。那位朋友说:你拉倒吧!我就不爱听这句话,这是不少“书画名家”标榜自己的口头禅。好象冠上“自幼”二字,就可以证明自己天生就有书画天赋似的。

不过在下确实是从小就爱写爱画的。从二年级画班刊,一直到高中。

又一位朋友提意见了:老刘头儿你糊涂了?说半天还不沾题边儿哪!别自吹了!好,咱转入正题。

我从小爱写空心字。这个爱好使我赢得了不少同学的赞美。自己也常常沾沾自喜,觉得这是一手绝活儿,一般人干不了,“望尘莫及”。自己常在朋友面前炫耀:送给他们空心字小作品,日记本上题写纪念词语等。

后来在老家听一位老画家说,某年书法展(以前也曾有书法展)一个人就用双钩字参展了。而且得到大家的好评。我一听,更觉得自己这一手还不是空穴来风啊!既然前辈们认可,自己就下下功夫吧!从那以后,自己开始改钢笔为毛笔,不断写写空心字。

前几年我把空心字写成四尺横批隶书,四尺斗方隶书,发到书法网上。网友们褒贬不一,其中有人就说这种双勾字属工艺美朮。对这一点,我没有和他们争论,也没有当回事儿。

今天我的看法是:空勾字属于工艺美术比较妥贴。因为在书写过程中虽用中锋细线条,但没有笔法变化,一笔完成似乎是不现实的,因为有描写之嫌。真正能把字写得灵动有味的空勾字不多,至今未见出色的作品。

手边没有我写的空心字图片了,以后把原作找到拍了发上来,再跟朋友们探讨吧!

今天写了“宁靜致远”四个空勾隶书发上来,因年龄和眼疾关系,写细线看实费劲了,大家凑合着看看吧!

我不喜欢空勾书法,空勾书法在完成空钩的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加进一些人为的修改、修正、修饰的因素在于其中。即“山也不是那座山,河也不是那道河”。即便是“修”或“秀”的成份很少,也会无形中透射出“做作”的痕迹。再说,勾线就是对笔墨时空与想像空间的桎梏与束缚。

你觉得单钩执笔法和双钩执笔法哪一个比较方便使用?

单钩双钩通俗讲就是执笔时手的握捏形式和方法。单钩就是以食指与拇指钳制毛笔,余指置于笔管后方,与笔管不接触。 双钩就是拇指、食指和中指三者协力制笔,形成钳制状,余指置于笔杆后方,与笔管不接触。

(上图:双钩法)

目前来说,使用双钩笔法的占大多数。我认为这主要是书者刚接触书法习练时的习惯使然,并不能代表双钩比单钩好,或者哪一个更正统。单钩更洒脱,便于行书草书;双钩更笃定,更适合楷书。主要还是一个习惯。

(上图:单钩法)

历史上不少大家对执笔都有过不少心得,对单钩双钩也没有形成一致的定论。我的看法,书法究竟能达到何种高度,与执笔之法没任何关系,不必过于执着在这个上面。

大家好,谢谢悟空问答的邀请。

看到这个题目,马上联想到“执笔无定法”的句子,随便谈一谈自己的一点体会,与大家交流。

回顾一下多年的习书经历,想想看到的相关内容,自古以来,执笔的方式确实千差万别,而比较经典并得以广泛流传,为后世书法学习者大量采用的是“五指执笔法”,也就是题目中所说双钩执笔法。

除此之外,耳熟能详的“单钩”“拨镫”“回腕”等古人亦有为之。而何绍基的“回腕”法,最为特别。然而,无论什么样的执笔法,还是有书法名家传世,自然有他的可行性。

我在学习中,也一直沿用传统的双钩执笔法。师从洪厚甜先生后,先生也是此法,只是提倡执笔位置低一点,努力达到无笔的境界。

而近一段时间,一些书法家在学习古人时发现因为坐姿与书写工具的原因,唐以前的书家是单钩执笔的,由此就出现了题目所说的问题。其实宋代苏东坡与黄庭坚的争执就是为此。我也在写字时尝试了单钩执笔,在熟练使用毛笔的基础上,确实并无不适。但结合古人书写姿势与工具,我觉得这种姿势可能更适合小字,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见解。

以上是我的一些见解,欢迎交流。我是景行书苑,请多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