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中国的书法家为何不愿用彩色

一、中国的书法家为何不愿用彩色

书法家到了全国人民都认可的艺术高度后,可以用彩色。相当于是有书法家转变为书法艺术家加书法表演家。现居住深圳的黄先启书法家很有这样的潜力,值得期待。

二、破译中国书画语言的遗传密码——读《书画语言与审美效应》--易中天

中国五千年璀璨的文明及无与伦比的丰富文字记载都已为世人所认可,在这一博大精深的历史长河中,中国的书画艺术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艺术语言再现了这一历时性的嬗变过程。而具有姊妹性质的书画艺术在历史的嬗变中又以其互补性和独立性释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内涵。由于书、画创作所采用的工具与材料具有一致性。《历代名画记》中谈论古文字、图画的起源时说:“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书画虽然具有同源的可比性,但以后的发展状况是以互补的独立性发展变化的。中国书法艺术的形成、发展与汉文字的产生与演进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连带关系。那么究竟什么是“书法”呢?我们可以从它的性质、美学特征、源泉、独特的表现手法方面去理解。书法是以汉字为基础、用毛笔书写的、具有四维特征的抽象符号艺术,它体现了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三、《名人传》叙述了什么国家的音乐家,什么国家的画家和什么国家的雕塑家和什么国家的作家

贝多芬{德国}、托尔斯泰{俄国}、米开朗基罗{意大利}

四、为什么中国国画家普遍要比西洋油画家要更加长寿高寿

有这种数据比较?那顺着这种结论来推断几个原因。

1、绘画内容和形式:国画重在写意,描绘对象多为山水鸟兽,不仅仅是艺术形式,也是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的一种,慢节奏的,修生养性,也算是养生之道,对长寿自然就有好处了。

油画多半以写实为主,而且不管是否写实,一般画作内容都是以民情、社会为题材,个人观点的表达或者对社会的批判、赞美等,是伤脑的。

2、历史环境:中国封建社会环境下画家们如果想自由作画,那作画是很难以讽刺现实社会为内容的,所以以山水朴质民风等为主要内容,与世无争的方式创作。而西方画家更大胆的批判社会等现实内容,更叛逆,遭遇的压制也更强烈。不是说中国画家不敢批判,只是国画形式不适合那么去用,他们有别的方式来斗争而已。文化差异导致的区别。

然后历史上中国画家的生存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好,一般能成为画家的,家境不会很差,能接触国画的人也需要一定的文化水平,在我国历史上能有文化的人一般不会为生计忧愁了,比如“书香门第”。而西方则相反,油画的创作方式不受文化阶层等的影响,相对收入、生活条件跨度很大,绘画成本却很高,比如有个西方画家生前一幅画只换取了一个土豆充饥,死后那画却变成了天价。

3、材料:绘画材料上油彩对人体的伤害也比墨要大很多,画油画需要专门的画室,否则味道极重影响生活,而不同颜色和材质对油画的质量、质感的效果也有影响,所以那些画家会追求各种极致,寻找不同原材料制作颜料,就像化学实验。所以历史上能成为油画家,那吸收的污染就更严重了哈哈。

五、中国书画历史上的“二王”指的是谁?

古代主要书法家:

1、王羲之

2、王献之(344-386)

收藏鉴定王献之书法可将其和王羲之比较,父子在书法上各有千秋,羲以真行为显,献则以行草为能。“二王”最有创新意义和存在价值的,是其流美飘逸的行草书。王献之不为其父所囿,别创新法,英俊豪迈,自成一家,令人刮目相看。可惜天妒其才,42岁就过早病卒。

王献之有章草《七月二日帖》,其小楷书以《洛神赋十三行》为代表,用笔外拓,结体匀称严整,如大家闺秀,姿态妩媚雍容。其行书以《鸭头丸帖》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