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安有哪些民俗?
海安节庆习俗: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也称灯节、上元节。“十三上灯,十八落灯”,这期间为灯花期,正月十五为其高潮。农家于此期间,以竹竿高挂纸糊的红灯笼(上盖雨笠),于每晚点燃,祈求丰年。灯期内普遍有“上灯圆子落灯面”的食俗。
立夏节:农历四月六日前后为立夏节,家家煮食鸡蛋,戒坐门槛,午饭必备韭菜炒鸡蛋,曲塘一带则不睡午觉,以防疰夏。男女老幼要于立夏日称体重,妇女则头上戴皂角树叶或瞌睡草。立夏前后麦子刚成熟,有用嫩麦磨制糌粑(俗称“冷嫩”)尝新之俗。
传说习俗——饰物:
旧时,儿童项间戴银项圈、银佩锁,腕间戴手镯。男童一只耳朵戴坠,女童幼稚年两耳即要穿孔,戴耳环、耳坠。少数男童还穿鼻孔戴驹儿,意为防其夭亡,部分女童亦如此,到结婚出嫁时才除去鼻驹。个别人家有惯宝儿怕养了收不住的,用棺材底钉打制铁项圈(又称“底钉项圈”)以藤包缠,让小儿佩戴。成年妇女戴金、银戒指,发饰有金银簪、钗和珠花等。旧时戴戒指为辟邪,并说有固体等特殊功能。“文化大革命”期间,戴饰物者几乎绝迹。80年代后,女子重新流行佩戴项链、戒指、手镯、耳坠(环)或嵌宝石的金饰;成年男子中亦有部分人戴金戒指,乃至金项链。
穿着习俗——发型:
民国时期,妇女未出嫁的“额前梳刘海,后拖长辫”;出嫁后一律开脸梳髻戴发网。知识女性多剪遮耳齐肩短发,俗称“二道毛”。男子剃和尚头、分头和平顶头。儿童惯宝儿一般留胎发,前面剪桃儿头,脑后留尾巴,或剃“马盖头”(中间全剃,旁留发)。下河渔民为使小儿长寿,多让其留胎毛,一般数岁剃去,有的到成年时才剃去。建国后,发型变化较大,妇女除老年外已无人梳髻。女子出嫁前后发型无特定要求。男性除老人以外,很少有人剪和尚头。除此,男女发型与他地无异。近年来烫发的亦较多。
穿着习俗——鞋帽:
民国时期,男人春秋多戴瓜皮帽,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老人冬天戴披风棉帽,小儿亦然。士绅戴礼帽。妇女春秋季扎黑色“抹额”(又称袢子),天暖时扎蓝色顶头巾,天冷时扎黑色包头(丝织品)。传统鞋式为百页底方口和圆口布鞋,一般为家庭妇女手工纳制,女鞋多绣花。农民平时穿圆口草鞋,冬穿茅窝靴子。河北地区土黏,雨雪天穿高底木屐和钉鞋(布制)。钉鞋以桐油多次涂晒,鞋底有特制短钉均匀分布,能防滑。河南地区为沙土,雨天穿蒲鞋即可。另有一种草田研草时穿的木鞋,主要防草根戳脚。女子未成年时即以布缠足,穿绣花小鞋。
新中国建立后,群众除保留一部分传统的鞋帽样式外,一般男戴解放帽、鸭舌帽、绒线帽,妇女一般扎方巾和丝巾。男女夏天戴太阳帽者较多。鞋子一般穿胶鞋、球鞋、旅游鞋、皮鞋,夏天穿塑料凉鞋或皮凉鞋,雨雪天穿雨靴,中青年女子着高跟鞋较普遍。妇女缠足陋习亦早已废除。
穿着习俗——服装:
民国时期,富有者男性着长衫,出门外加马褂,单、夹、棉、皮依季节转换。一般劳动者多穿对襟布纽短衫,撮腰长裤,出客才穿长衫,质地多为家织土布、夏布。中青年男子冬季一般不穿棉裤,仅在夹裤或单裤外加套裤(没有腰裆,只有裤管护住两腿裤)。妇女一般为右衽大襟短衫,下着裙,裙系于衫内,或穿旗袍。除此,男女皆着一种育裙,为青布制作,前有大口袋,有系绳系于腰间,穿时可将下身前后裹住。这种育裙多为冬天穿,既利防寒保暖,又方便于劳作。讲究的还在育裙上用白线绣花。女子出门一定要穿黑色育裙,长拖至脚。男裙较短。新中国建立后,人们所穿服装随年代而变易,先后时尚穿中山装、黄军装、牛仔裤、茄克衫、西装等,与他地无异;而长衫、马褂、套裤等服饰,则几乎绝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