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农业起源? 汉字起源说?
唯爱 •2024-11-26 09:23:41•文献
一、汉字农业起源?
农(拼音:nóng)是汉语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最早字形见于商代甲骨文 。农的古字形字状似一个人手持工具在山林草地耕作,本意指耕作,引申泛指农事、农业,又指农民。古时亦有田官、勤勉之意。会意字。 “农”始见于商代。甲骨文有两种异体,分别像手持工具(辰或辱)除去草和除去林木的形状(一说是手持农具在田间或林间耕作),它们是“农”与“耨”的初文,与《说文解字》小篆“蓐”字无关。
上古时代,杂草丛生,林木遍布,耕种的第一步就是开荒除草。“农”与“耨”古音也相近,后来才分化为两个字。西周金文“农”字省去下面的“手”,在上部的“艸”或“茻”中间增加了义符“田”,开垦种田的意思更为显豁。第三形的“艸”写得有点像双手,后来就讹变成秦汉“农”字中的“臼”旁了。秦、汉“农”字所从的“囟”实际上是“田”形的伪讹,《说文》误以为是声旁。“囟”与“农”声韵之不合,徐锴早已看出来了。其实从“田”的“农”字汉代古隶中还是能见到的。“农”字几经讹变,到了《说文》小篆那里就成了“从晨,囟声”的形声字了。《说文》 “农”字的籀文和古文都远有所自,从西周金文、两个异体到籀文和古文的演变过程非常清楚。甲骨文中有与《说文》“农”字古文结构相同的“辳”字,旧释为“农” ,但都读为“晨暮”的“晨”,也就是《说文》的“䢅”字。有可能甲骨文的“辳”有“䢅”、 “农”两个读音。因为西周金文中的“农”字大部分不从“又”,把金文中的“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