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冯栋梁老师的一幅字值多少钱?

冯栋梁先生,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河北省榜书协会副主席,河北省文化名人书画院首任院长……等职。书法作品风格独特,别具一格,极俱收藏价值…经国家书画润格评估机构评定: 市场润格:15000元/每平方尺

汉字有名的书法家?

隶书虽然汉初已经盛行,但直到东汉末年才达到巅峰。汉代著名书法家也多出自东汉。这也许跟碑刻到东汉才盛行有关。纸寿千年绢八百,如果不是刻石,西汉书法家要留下真迹也不容易呢。也许高手出自民间,也许西汉沿袭之前不留提款的习惯,很多高水平的碑刻都不知作者,有作者的也只能是传说。来看看汉代的书法家有哪些。

曹喜,字仲则,生卒年不详,东汉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北)人,东汉章帝时为秘书郎,工于篆隶,尤善篆书。曾见李斯笔势,悲叹不已,作《笔论》一卷。他师承李斯而又有所创新,其所创篆书“悬针法”、“垂露法”为后世所重。但曹喜书迹不存于世。晋卫恒《四体书势》云:“汉建初中,曹喜善篆,少异于(李)斯,而亦称善”。北魏江式《论书表》称曹喜篆法“小异(李)斯法,而甚精巧”。南朝梁袁昂《古今书评》云:“曹喜书如经论道人,言不可绝。”唐张怀瓘《书断》卷中曰:曹喜“篆、隶之工收名天下。”又曰:曹喜“善悬针垂露之法,后世行之。”并将其小篆、隶书归入妙品。张怀罐《书估》列曹喜书为第三等,与邯郸淳、刘德升等同。

汉碑额中如《郑季宜碑》、《仙人唐公房碑》碑额篆书作悬针,《孔宙碑)、《华山庙碑)《赵勤碑)碑额纂书作垂露。东汉中后期所见篆书,已很少见到类似秦刻石那样的玉箸篆了,笔法丰高了,结体也较生动活泼。名家中如蔡篆书采李斯、曹喜之法。邯郸淳、韦诞书亦师曹喜。

杜度,原名操,因避魏武帝(曹操)讳改称为度,字度伯,京兆杜陵(今西安东南)人。善章草,很受章帝的重视,允许他以草书上事。因这种草书能用于章奏,故后世就叫做“章草”。

章草本西汉元帝时史游所作的《急就章》。从书法来说,章草达到艺术上的成熟,则始于杜度。杜度的章草古逸高深,时人称之为“圣字”。

崔瑗,字子玉,涿州安平(今属河南)人,早孤好学,善章草。曾做过济北相,著有《草书势》。他的草书,结字工巧不如他的老师杜度,但媚趣过之。时人称之为“草贤”,与杜度并称“崔杜”。

张芝,字伯英,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性格高尚,不愿出仕为官。他的书法艺术成就来之不易,是长期琢磨练出来的。他家的衣帛,必先书而后练;他临池学书,池水尽墨。梁代庾肩吾的《书品》说张芝“功夫第一,天然次之”。

张芝的章草学杜度、崔瑗,但又有所创新,他的草书称为“今草”,字的体势一笔而成,字与字之间偶有断开,但也血脉相连。可谓精熟神妙,冠纶古今。他的草书精劲绝伦,史称其为“草圣”。

蔡邕,陈留(今河南杞县)人,大名鼎鼎的才女蔡文姬的父亲。蔡邕工篆、隶,尤为以隶书造诣很高,名望很重。后人常把一些东汉名碑(如《华山》、《郭泰》、《夏承》、《鲁峻》等)附会为他所书,甚至有人把魏时的《三体石经》也说成是他的手笔。

熹平四年,他请求正定六经,亲自以汉隶书丹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一时间观视及摹写者众多,车乘每天超过千辆,造成街道拥堵。此碑叫《鸿都石经》,也叫《嘉平石经》。

灵帝命工修理鸿都门,蔡邕见工人用垩帚刷墙,受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

献帝时,董卓掌权,听说蔡邕的名气,于是征召他。蔡邕推说有病不能去。董卓大怒,骂道:“我有灭人三族的权力,蔡邕就算骄傲,也是不过转足之间的事而已。”又急令州郡征召蔡邕到府。蔡邕不得已只好应命,被任命为代理祭酒,很受董卓敬重。三日之内,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侍中、左中郎将等职,封高阳乡侯,世称“蔡中郎”。

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诛杀,蔡邕在司徒王允坐上,不知不觉说起董卓来,并为之叹息。

王允勃然大怒,呵斥道:“董卓是国贼,差点倾覆了汉室。你作为臣子,应该一同恨他,但你却想着自己受到过他的礼遇,却把自己的节操忘了!现在上天诛杀了这个罪人,你却反而为他感到痛心,这难道不是和他一样是逆贼吗?”并随之将蔡邕收押交给廷尉治罪。

蔡邕递上书表道歉,请求受到刻额染墨、截断双脚的刑罚,以求继续完成汉史。士大夫大多同情并想要救他,没有成功。

太尉马日磾听说后,急忙前往对王允说:“伯喈是旷世的奇才,清楚很多汉朝的事,应当让他续写解决后边的历史,让它成为一代重要的典籍。而且他忠诚孝顺的名声一向显著,获罪也没有缘由,杀了他岂不是会丧失威望吗?”

王允说:“过去汉武帝不杀司马迁,让他写出毁谤的书,流传于后世。现今国家中途衰落,政权不稳固,不能让奸邪谄媚的臣子在幼主旁边写文章。这既不能增益圣上的仁德,又令我们蒙受毁谤议论。”

马日磾离去后告诉别人说:“王允大概不能长久于世吧。有道德的人,是国家的纲纪;写作,是国家的典籍。废弃了纲纪与典籍,难道还能长久吗!”蔡邕于是死在了监狱里。后来王允想明白了一点,想阻止杀他却来不及了。当时蔡邕六十岁。群臣和士人没有不为他哭泣的。

著名经学家郑玄听闻蔡邕的死讯后,叹息道:“汉朝的事,谁来考定啊?”兖州、陈留郡间都画蔡邕的像来纪念他。

刘德升,字君嗣,颖川(今河南禹县)人,以创造行书名世。他的行书,丰赡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影响后世,二王都受其影响。梁代庾肩吾《书品》中说其“钟(繇)胡(昭)各采其美。”

师宜官,南阳(今属河南)人,灵帝征天下工书者于鸿都门,应征者数百人,师宜官的汉隶写得最好。他写大字,能写一丈那么大;写小字,能在方寸的纸上写一千字(古人有放大镜吗?)。

师宜官好酒,没钱买酒时,就在酒家木壁上写字,引得观者云集,就有人给他送酒钱。酒钱拿得差不多了,他就把字铲去或将模板焚毁。梁鹄慕宜官书法,乃更换木板,请宜官饮酒写字,候其醉偷走木板回去临摹。

师宜官的作品没有太多传世,留下大名的只有赵州《耿球碑》,此碑乃东汉末一代枭雄袁术在宋子城所立,可惜目前只能见于早期(魏晋)的记载,近代史志都没有标注此事。在今天的赵县宋子城遗址,耿球碑早已不见踪影,目前连它的拓片都没有发现。

胡昭,字孔明,颍川(治今河南禹州)人。中国三国时期隐士、书法家。胡昭善长隶书,与钟繇、邯郸淳、卫觊、韦诞齐名。有“钟氏小巧,胡氏豪放”之说,世人并称“钟胡”。开始时到冀州避乱,辞谢袁绍的任命,归回隐居故乡。曹操任司空丞相后,频频以礼征召。胡昭前往应答任命。到达以后,他自己陈述本是一个在野书生,对军对国都没有用处,归心诚恳,请求离去。曹操说:“人各有志,出仕隐居,各异其趣,勉力完成你高雅的喜好吧,按道理我是不会勉强你的。” 胡昭于是移居陆浑山里,亲自耕种,以求道为乐事,以研读经籍自娱。邻里人尊敬并且喜爱他。

建安二十三年,陆浑县令张固受命调集壮丁,派往汉中服役,引起百姓厌恶和害怕。平民孙狼等人趁机起兵杀了县主簿叛乱,县镇因此而被摧残破坏。张固率领十几个吏役士兵,在胡昭住所周围,招呼聚集留下的百姓,恢复了政权。孙狼等人于是向南归附了关羽。关羽授给他们官印,拨给士兵,回去成了草寇贼兵。到了陆浑以南的长乐亭,他们互相约定说:“胡居士是个贤者,不得侵犯他的部落。”整个地方依靠胡昭的关系,都用不着担心害怕了。国内安定后,胡昭迁居到了宜阳县。正始年间,骠骑将军赵俨、尚书黄休、郭彝、散骑常侍荀觊、钟毓、太仆庾嶷、弘农太守何桢等人相继荐举胡昭说:“胡昭心地天真,行为高洁,越老越是坚定。玄远虚心,静穆朴素,有伯夷、四皓的节操。应得到征召任命,以勉励世风世俗。”到了嘉平二年公车特召,胡昭刚好去世,享年八十九岁。

梁鹄,字孟皇,安定乌氏(今甘肃平凉)人,善八分书,也是鸿都门下的书法家。他曾投奔刘表,曹操破荆州后,专意募求他,认为他的字比他的老师师宜官强,常把他的字悬在帐中或挂在墙上欣赏。《后书品》中说:“梁氏石书,雅劲于韦(诞)蔡(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