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清代刻砚名人(历代制砚名家)

1. 清代刻砚名人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这门手艺,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能做到专业水准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苏派是南派的主要技术流派,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杰出代表。頭條萊垍

拓片种类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划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萊垍頭條

  【秦汉瓦当拓片】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为泥质,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无限复制,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萊垍頭條

  【历代砖拓】历代墓葬风俗制度变迁,自秦砖至明砖,成为一个系列。朝代愈短,数量愈少,愈有价值,尤其是有文字、图案者为佳。條萊垍頭

  【古币拓片】古钱一般体形较小,打拓工具要精致、小巧,成为收藏新宠。萊垍頭條

  【砚铭拓片】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砚铭属派生物。砚铭内容记录着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描述、感慨和因砚及人、事而发的感慨。垍頭條萊

  【汉画像拓片】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頭條萊垍

  【碑拓】此乃拓片数量最多部分,涉及历代名碑,是如今书法临摹的主要参照。萊垍頭條

  【铜器拓片】铜器拓片,是指在铜镜和青铜器的铭文与花纹,而拓印下来的拓片。 條萊垍頭

  拓片,也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條萊垍頭

  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除了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萊垍頭條

  拓印的基本方法是:先把石头表面清洗干净,在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把纸轻轻润湿,然后再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再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在突起的物象上轻轻扑打,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拓片。萊垍頭條

  在拓印过程中,润湿宣纸最好用白芨水,它能使薄纸更好的贴附于被拓物的表面。小型拓片,可以用软毛笔、软毛刷润湿,大型拓片,可以用毛巾润湿。扑子的大小,根据所拓对象的大小而定。内部用新棉花,外加一层不透水的薄纸,最外面包上绸子,用细绳或皮筋扎住。扑子蘸墨面要没有褶皱,扑心要稍鼓。頭條萊垍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萊垍頭條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垍頭條萊

2. 历代制砚名家

文房用具如下:萊垍頭條

1、笔垍頭條萊

毛笔作为书写工具,早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上就留有描绘的痕迹。春秋、战国时对笔的叫法各地不一,有“笔”、“聿”、“拂”等多种名称,秦实行“书同文,车同轨”,才统一称作“笔”。相传是秦将蒙恬创造了第一批笔。到了汉代,笔已比较考究,路卮是当时的制笔高手。三国韦诞有《笔经》一书问世,总结了当时的制笔方法。萊垍頭條

邮票上的文房四宝萊垍頭條

晋时,安徽宣州用兔毛制成的紫毫笔,以笔锋尖挺而拥著称于世。到了唐代,宣笔声誉日隆,“陈氏”、“诸葛氏”跨唐宋两朝,制笔技艺世代相传,所创无心散卓笔具有性能柔润、根基牢靠,久用不散,书写流畅的特点,称“海内第一”。宋代除了宣州诸葛氏之外,歙县的吕道人,黟县的吕大渊,新安的汪伯立等都名冠一时。元代以后,以湖州为中心的制笔业日益兴隆。尤以羊毫笔最享盛名,为士林所爱,并得朝廷赞赏,此时的“湖笔”与“宣笔”已同享盛名,乃至超过了宣笔,而成为全国毛笔的代表,誉满海内外。萊垍頭條

由于毛笔是由动物纤维制成,难以长久保存,故完整的古笔传世极少,除少数发掘品外,能见到的明清毛笔,也可算得上是稀世珍宝了。萊垍頭條

2、墨

早在商周以前,墨作为一种黑色颜料,已开始用于书写。1975年湖北云梦秦墓出土的墨块,是迄今所见最早的墨。到了汉代,制墨已成一定的规模,东汉发明了墨模,墨的形式才趋于规整。三国时西安人韦诞(字仲将),工书法,善制墨,所制“仲将墨”、或“韦诞墨”已被史书记载。唐代制墨业空前兴盛,制作益精,名匠辈出。唐后期,易水制墨高手奚超等人因避战乱迁居歙州,与其子奚廷圭以黄山松烟为原料,改进调胶、捣松等工艺,所制之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声名大作,因此得到南唐李后主赏识,赐姓李,并封李廷圭为墨务官,李廷圭墨由此扬名天下,时有“天下第一品”、“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美谈。宋徽宗宣和三年,歙州更名徽州,辖歙、休、夥、祁门、绩溪、婺源六县,制墨业形成了“家传户习”的盛况,自此,墨便统称“徽墨”。张遇、潘谷、戴彦衡等都是当时的制墨大家。萊垍頭條

明清两代迄今,全国制墨中心也一直在徽州。明代歙县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研制徽墨,隽雅大方,香料考究,多出贡墨与名流托造之墨。程、方不仅所制之墨被誉为“前无古人之佳作”,还分别著有《墨苑》、《墨谱》传世。清代徽州制墨业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被称作“四大墨王”。胡开文所制“地球墨”还获得190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條萊垍頭

3、纸

说起纸,素有蔡伦造纸一说,《后汉书·蔡伦传》有“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称“蔡侯纸”的记载。隋唐时期是造纸业的全盛时期,纸中之王的“宣纸”,就是这一时期产生和兴盛起来的。宣纸产地在安徽宣州的泾县一带,故名宣纸。千万年来,宣纸以其质地绵软、百搓不折、纹理紧密、光洁如玉、不腐不蛀等特点,享有“寿纸千年”的美誉,成为中国书画的必需品。萊垍頭條

中国历代名家的书画、古籍经典得以流传至今,宣纸是其依赖的载体。萊垍頭條

4、砚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东汉以后,才抛开研石,自成一体。六朝至隋最突出的是瓷砚的出现,由三足而多足。唐代常见箕形砚样式,形同簸箕,砚底一端落地,一端以足支持。宋代以长方形抄手砚为特色,砚底挖空,两边为墙足,可用手抄底托起。明清两代制砚工艺逐渐由适用转向观赏,风格由古朴渐趋华丽,砚盖制作也极考究,已成为集书、画、雕刻、髹漆等等多种技艺于一体的精美工艺品。宋苏易简《文房四谱》中说:“四宝砚为首,笔墨兼纸,皆可随时取索,可终身与俱者,唯砚而已”。访砚、藏砚、赏砚、刻砚,已成为文人相会的一种风气。萊垍頭條

唐以来,砚材出现了很多品种,但其中洮砚、端砚、歙砚、澄泥砚最为突出,号称“四大名砚”。而四大名砚中品质最好的当属老坑石。然端、歙老坑石存世数量寥寥无几,只有洮砚现存少量老坑石,升值潜力巨大。萊垍頭條

3. 清代刻砚名人有哪些

砚台与笔、墨、纸是中国传统的文房四宝,是中国书法的必备用具。砚台不仅是文房用具,由于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又被历代文人作为珍玩藏品之选。砚台的材料丰富多样,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易水砚、松花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萊垍頭條

砚台是伴随着笔和墨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最早出现的砚台是石砚。汉代由于发明了人工制墨,墨可以直接在砚上研磨,于是砚台开始发展起来,出现了铜砚、陶砚、银砚、徐公砚、木胎漆砂砚等等,六朝至隋朝最突出的就是瓷砚的出现。唐代是砚台的重要发展时期,出现了端石和歙石两大砚材,明清时期制砚的材质更加丰富,出现了瓦砚、铁砚、锡砚、玉砚、象牙砚、竹砚等等。木砚研究始于何时,没有定论,但以清代居多。木材因其本性所限定,实际并不适宜做砚台,但文人的浪漫将这种大胆的尝试,与工匠的巧思融合在一起,为我们留下了许多颇为精美的文房陈设品。萊垍頭條

除石砚以外,我国还生产过一些用其他原料制作的墨砚。汉代有瓦砚,陶砚,玉砚,铁砚和漆砚,晋代有木砚,瓷砚,和铜砚,唐代有泥砚,宋代有水晶砚,石泥砚,砖砚和天然砚,明代有化石砚,清代有纸砚,而今有橡皮砚。萊垍頭條

经过很长时间的历史,砚台已早已不再是单纯的文具,而成为了集雕刻,绘画于一身的精美工艺品,成为文人墨客收藏的对象。萊垍頭條

如果要探究起中国砚台的起源,可能要追溯到原始社会人类打造工具的研磨器了,作为与笔、墨、纸并称“文房四宝”,中国历代的文化人对砚台的珍爱,可以说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刻砚、赏砚、藏砚,作为一种时尚的风气,砚台随着社会历史的演变,浓缩了中国各个朝代文化、经济乃至审美意识的各种信息。对现代人来说,古砚台完成了由实用品到艺术品的转化,因而也造就了它独特的收藏理财的价值。 萊垍頭條

4. 明清制砚名家

天然磨刀石产地在四川绵阳。頭條萊垍

 磨刀石只是一个统称,并不泛指石头,可以是任何有研磨能力的磨具,如金刚石磨刀石。 简介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经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坚固而成。后因地球造山运动,而形成的矿山。 主要成份:石英成份、粘土、钙、铁、矿、其它物质。 砂岩是一种亚光石材,不会产生因光反射而引起的光污染,又是一种天然的防滑材料。而大理石、花岗石是光面石材,只有光才显示装饰效果,容易产生光污染。砂岩是零放射性石材。 油石 油石就是比较细的磨石头也分粒度的。 鄂西的磨刀石分为粗、细和油石三种。萊垍頭條

5. 近代制砚台名人

端砚的真假鉴定可以通过一看砚台的墨锈,端砚的墨锈是一种不规则的麻点,而作伪的麻点是用锐器敲打砚面出来的,是有规律的;萊垍頭條

二是看包浆,赝品的包浆是用油、墨、胶、污垢涂抹上去的,只要放在水里,就发现,真品前后是没有变化的;萊垍頭條

三是看原盒,盒与砚是否配套,风格是否一致,谨防作伪者老瓶装新酒的把戏;頭條萊垍

四看款识和铭文,如有名款,要查名人的笔迹,审字酌句,看字口有没有包浆。萊垍頭條

6. 刻砚台名家

砚是由原始社会的研磨器演变而来的,又称研。我国制造砚台的历史非常久远,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时期。开始的砚台,是用颜料在上面涂,在石头上进行研磨。到春秋时期砚台基本成型,到汉代砚台基本被接受,并从此抛开研石自成一体。萊垍頭條

  根据制砚原料的不同,汉代以来,砚台就有石砚、玉砚、陶砚、瓷砚、瓦砚、澄泥砚和铜、铁、银等金属砚的不同叫法。但是从实用的角度,一般只有瓦砚和石砚两大类。瓦砚按照制作的不同,分澄泥砚和砖瓦砚两种;石砚按照产地,又分为端砚、歙砚、乌金砚、灵岩石砚、开化石砚、大沽石砚、沉州石砚、溪石砚、洮石砚、紫金石砚等十多个品种。萊垍頭條

  说起砚台的收藏,一般人都把中国的“四大名砚”即端砚、歙砚、洮河砚、澄泥砚作为收藏的重点,其中以端砚为诸砚之首。萊垍頭條

  端砚:产于广东肇庆市的端溪,端砚石品常见的有鱼脑冻、荡青花、蕉叶白、天青、翡翠、金星点、水纹、金钱线和石眼等等。它的制作过程十分辛苦,从探察、开凿、运输、选材、雕刻、打磨、洗涤到装盒,工序多而且细致。條萊垍頭

  歙砚:产于安徽歙县,唐朝开元年间开始制作。它有天然生成的纹理,如金星、眉子、细罗纹、水浪纹等。“金星”融结在砚石之中,形状很像谷粒,数量很多,有光泽;“眉子”像眉毛,有粗有细有疏有密,各不一样;“水浪纹”像水的波纹,变化无穷。歙砚的雕刻艺术受徽州砖雕和木雕的影响,有独特的艺术风格,造型浑朴,大方匀称。萊垍頭條

  洮河砚:产于甘肃西南洮砚乡的洮河水底,颜色墨绿,经过研磨后可看到黄膘水纹,如浪似云。洮河砚在唐代就已名扬天下,它具有发墨快、耐用、蓄水持久、色浓保湿、利笔等优点。萊垍頭條

  澄泥砚:唐代以前,歙、端石砚还没有出现,泥砚就成为古人作书作画的唯一研墨器,其中山西绛县和江苏宝山烧制的澄泥砚十分出名。澄泥砚的好坏可以从颜色和斑点上看出:鳝鱼黄颜色的最好,绿头青次些;黄土有斑点,叫砂斑点,点大些的叫豆瓣砂,小的叫绿豆砂,一般大小斑点都有的是上等,很适合落墨。頭條萊垍

  名砚走俏市场 古砚贵在有名頭條萊垍

  古代流传至今的名砚,现已极为罕见,在国际艺术品市场上行情日益看好。1992年香港拍卖市场上出现一方17世纪出品后由国画大师张大千收藏的端砚,经众多买家竞争,最终以38.5万港元落槌。近几年,砚台在国内市场上的行情也十分喜人,今年1月,在北京翰海举行的一次拍卖会上,一方清康熙时期的绿端石夔龙纹砚估价为40万至60万元,结果被买家以176万元拍走。萊垍頭條

  怎样才能鉴定一方古砚的收藏投资价值呢?这其中确实有一些学问。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砚台收藏家张先珲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大致判断:萊垍頭條

  第一个就是材质。目前,国际艺术品市场上的我国古代砚台拍卖价较高,其中大多由端砚创造。第二就是它的雕刻工艺。第三就是它的造型品相,一般来说,方形、圆形的砚台要比不规则的砚台价格贵得多。张先珲说,人文背景对砚台的价值影响也非常大。俗话说,“砚贵有名,身价倍增”,指的是砚台上面的铭文,许多名人对砚台特别是久负盛名的端砚、歙砚更是备加喜爱,他们会在自己使用过的砚台上留下诗文或警句。2001年,上海拍卖的一件唐云先生新刻书画的“宋老坑端砚”成交价是8万元;中国嘉德一件清初端石“井田砚”以12万元被买走;2002年,中国嘉德以5万元的价格拍掉一方清康熙菠萝纹砚;一方“纪晓岚铭”清端石日月长方砚的市场估价达7万至10万元。頭條萊垍

  张先珲指出,尽管年代的长短对于藏品的价值有一定的影响,但砚台却非常独特,它的价值就不一定是由年代来决定的。比如宋砚、唐砚甚至汉砚,在当时它们的砚台石质比较粗糙;明清以后,文人对于石质要求很高,所以明清以来的砚台价格是越来越高。而相反,唐以前甚至到汉代的砚台,尽管它的收藏价值很高,也很名贵,但是它的市场价格不见得很好。这也就是说,尽管目前汉砚的市场价格还不是很高,但是从研究的角度来看,仍然具有一定收藏价值。萊垍頭條

  另外,砚台收藏市场上的一些“新面孔”也值得关注,一些新石材的砚台也有较高的投资价值。今年7月,江苏惠隆拍卖有限公司举办首届艺术品拍卖会,拍卖会上,一件估价在百万元以上的松花石砚吊足了收藏爱好者的胃口。一块小小的砚台,起拍价定在了百万元以上,这在国内拍卖业还很少见。萊垍頭條

  收藏砚台要有专业知识垍頭條萊

  投资选购砚台时可以从六个要点出发,优:材质要优良,端石、歙石、洮河石制成的砚台,均有收藏价值;古:年代要久远;精:雕刻要深湛,明清时的雕刻工艺最好;名:有名人题款的砚台价值更高;特:有时代特征的砚台最好;美:造型要美观,砚体要完整。萊垍頭條

  张先珲认为,为了能够使砚台收藏更加专业,收藏者有必要了解一些养护和收藏要诀。萊垍頭條

  首先要避光:砚如果放置于窗前案头,应避免阳光直射,否则砚质会出现干燥的迹象,日晒过久砚匣也容易干裂。玩赏砚台时桌上最好铺上毛毡,砚不要接触金属和玻璃等器物,更不可以将砚重叠放置,以防碰伤。在对砚台涂蜡时,有人将蜡涂遍砚身,有的还涂抹植物油,更有的涂沫墨,以为可以养砚,但这些做法并不妥当。蜡可以涂于砚四周,底部要薄而适中,最忌将蜡涂在砚堂磨墨的部分;砚上抹植物油的做法也是不妥的,因为植物油属慢干性油脂,砚面有油多招尘土,使砚污秽不堪,并散发出一种怪味或产生霉变。在砚匣保养时,应经常打蜡以保持砚匣光泽,防止潮气侵入。如果遇到砚匣收缩,砚身放不下的情况,可用砂纸打磨砚匣的内侧,让它增宽易放。古砚匣如有破烂和损坏,可采用匣外配匣的方法对古砚匣进行收藏。 萊垍頭條

7. 清代刻砚名人排名

拓片是我国一项古老的传统技艺,是使用宣纸和墨汁,将碑文、器皿上的文字或图案,清晰地拷贝出来的一种技能。萊垍頭條

这门手艺,知道的人寥寥无几,能做到专业水准的更是少之又少。拓片界分南派和北派,各派之中又分很多支,其中,苏派是南派的主要技术流派,金春刚是苏派技法的杰出代表。拓片种类  【甲骨文拓片】甲骨文是商周二代以契刀刻划的文字,又名“契文”“契刻”,不同时期有不同风格。内容除极少数属于记事外,大部分属于当时王公问卜的记载。  【秦汉瓦当拓片】瓦当是古代建筑构件,为泥质,不能多拓,不像照片可以无限复制,因而增加了收藏分量。  【历代砖拓】历代墓葬风俗制度变迁,自秦砖至明砖,成为一个系列。朝代愈短,数量愈少,愈有价值,尤其是有文字、图案者为佳。  【古币拓片】古钱一般体形较小,打拓工具要精致、小巧,成为收藏新宠。  【砚铭拓片】砚台是文房四宝之一,砚铭属派生物。砚铭内容记录着刻砚者、砚主人、赠砚者、收藏者、鉴赏者对砚的描述、感慨和因砚及人、事而发的感慨。  【汉画像拓片】汉画是指汉代遗留下来的画像石、画像砖、墓室壁画等,是绘画与雕刻的结合。汉画拓片具有珍贵的艺术价值、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  【碑拓】此乃拓片数量最多部分,涉及历代名碑,是如今书法临摹的主要参照。  【铜器拓片】铜器拓片,是指在铜镜和青铜器的铭文与花纹,而拓印下来的拓片。    拓片,也就是将宣纸贴在器物表面用墨拓印来记录花纹和文字。  拓片是从原物直接打印下来的,大小和形状与原物相同,是一种科学记录的好办法。除了有凹凸纹饰的器物外,甲骨文字、铜器铭文、碑刻、墓志铭、古钱币、画像砖、画像石等,都广泛使用这种办法记录。  拓印的基本方法是:先把石头表面清洗干净,在要拓的花纹或文字尽可能剔刷清楚,用大小合适的宣纸盖上,把纸轻轻润湿,然后再湿纸上蒙一层软性吸水的纸保护纸面,用毛刷轻轻敲捶,使湿纸贴附在该物表面,随着它的花纹文字而起伏凹凸。再除去蒙上的那层纸,等湿纸稍干后,用扑子蘸适量的墨,敷匀在扑子面上,在突起的物象上轻轻扑打,就会形成黑白分明的拓片。  在拓印过程中,润湿宣纸最好用白芨水,它能使薄纸更好的贴附于被拓物的表面。小型拓片,可以用软毛笔、软毛刷润湿,大型拓片,可以用毛巾润湿。扑子的大小,根据所拓对象的大小而定。内部用新棉花,外加一层不透水的薄纸,最外面包上绸子,用细绳或皮筋扎住。扑子蘸墨面要没有褶皱,扑心要稍鼓。  揭裱古旧书画,尤其是具有珍贵文物价值的古旧书画,一定要找那些经验丰富、技艺高超又认真敬业的装裱师。北京、上海、苏州等地都有专业的书画装裱店和技艺上乘的装裱师。如北京琉璃厂的荣宝斋是国有企业,负有保全救护文物的责任。他们接到古旧书画,须经过研究讨论决定如何揭裱后才分配专 人操作。切不可为了图省事省钱就近找技艺平庸的人揭裱。清代书画鉴别名家陆时化在其所著《书画说钤》一书中说:“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它物,不可性急而付拙工,性急而付拙工,是灭其迹也。拙工谓之杀画刽子。”此实为经验之谈。  另外,珍贵的古旧书画揭裱前最好拍照或录像,以备揭裱过程中毁坏而诉诸法律的凭证。萊垍頭條

8. 清代制砚名家

歙砚出产于中国东部安徽省的歙县,又称“龙尾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享有“龙尾歙砚为天下冠”的美誉。條萊垍頭

歙砚的制作始于唐代开元年间(公元713~741年)。萊垍頭條

南唐时(公元937~975年),李后主(公元961~975年在位)曾在歙州设立制砚作坊,专门生产歙砚。萊垍頭條

此后,歙砚名声大噪,誉满天下,歙砚的制作工艺也得到进一步发展。萊垍頭條

到北宋嘉 年间(公元1056~1063年),歙砚的制作出现了高潮,涌现出一批制砚高手和歙砚精品。條萊垍頭

14~18世纪,由于种种原因,歙砚的生产曾一度中断,直到清代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6年)才逐渐恢复。萊垍頭條

现在,歙砚的主要生产厂家有歙县歙砚工艺厂和屯溪市徽州工艺厂,歙砚在开采规模、制作工艺上都远超历史水平,年产量可达15000余方,远销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頭條萊垍

歙砚质地精良,色泽优美,石质细腻,具有出墨快,不伤笔毫,墨水不干的特点。萊垍頭條

在雕刻装饰上,歙砚也有着独特的艺术风格,花纹浑厚朴实,美观大方,线条挺秀,刀法刚健,花式多变,尤其以实用朴素著称于世。垍頭條萊

加之歙石开采不易,使得歙砚极为名贵,价格不菲。垍頭條萊

此外,歙砚还多用红木、梨木、红椿或木胎髹漆制作砚盒,上面刻有题款铭识,更添古朴大方之感。萊垍頭條

9. 清代端砚雕刻名家排名

中国十大名砚,歙砚为首,端砚为第二。

砚台,其性质坚固,传百世而不朽,不仅是文房用具,也是历代文人的珍玩藏品之选。中国十大名砚,深受人们的关注与青睐。

砚台的材料非常丰富,除端石、歙石、洮河石、澄泥石、红丝石、砣矶石、菊花石外,还有玉砚、玉杂石砚、瓦砚、漆沙砚、铁砚、瓷砚等,共几十种。

1、歙砚

从唐代起,安徽歙县的歙砚、广东端溪的端砚、甘肃南部的洮砚和河南洛阳的澄泥砚被并称为“四大名砚”。其中歙砚为首,其发墨较好;端砚为第二,其次为洮砚和澄泥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以江西婺源与安徽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故又称龙尾砚。其石坚润,抚之如肌,磨之有锋,涩水留笔,滑不拒墨,墨小易干,涤之立净。

歙砚在古代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自唐以来,一直保持其名砚地位,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縠理,金声而玉德”。

歙砚始采于唐代开元年间(713年—741年),于南唐时期兴盛起来,南唐李后主曾派专门的砚务官制作官砚。

歙砚的石品很多,主要分为罗纹类、眉子、眉纹类及金星和金晕类。古代称:“罗纹砚,其纹如罗丝精细,其色青莹,其理坚密。刷丝罗纹砚银色刷丝如发之密”。金星罗纹,是指砚面融有谷粒的结晶物,在光线照耀下犹如天空星斗,金星久研磨而不褪,且越磨越亮,是歙砚中的佳品。眉子砚,“纹若甲痕,如人画眉,遍地成对”。

用歙砚研墨不滞,发墨快,研出之墨汁细滑,书写流畅不损毫,字迹颜色经久不变,好的端砚,无论是酷暑,或是严冬,用手按其砚心,砚心湛蓝墨绿,水气久久不干。

2、端砚萊垍頭條

端砚始于唐代,盛于宋。端石出产于广东肇庆高要市东南端溪之烂河山一带,以石质坚实、润滑、细腻、娇嫩而驰名于世。其颜色以紫色为主调(分为青紫、红紫十多种,另有灰色、青黑色、青色和绿色等)。

其主要特点是石纹丰富,有青花纹(砚面上带有青黑色花纹)、朱砂钉(如坚硬的红色钉头般的斑点)、五彩钉等,另有形似动物眼睛的“石眼”。端石的“石眼”为辉绿岩凝结物,也有石连虫化石。其中的“鸲鹆眼”形似八哥眼,圆晕中还有“瞳仁”,是“眼”中上品。

鉴别砚时,用手指敲打砚,听其声。发出金属声的,表明石质坚硬、密度高;木声表明石质温和,密度低;若发出的声音似瓦声,则表明石质粗糙。古人将端砚的特点概括为“温润如玉,扣之无声,缩墨不腐”,这表明“无声”的端砚为上品。“无声”的砚,并不是指敲打时听不到声音,而是发出的声音温和、细微。值得注意的是,砚石时发出的声音也取决于砚的厚度。

端砚诞生在唐代初期,古来已十分名贵,更因几大名坑砚材枯竭封坑,砚资源越来越少。加上纹理绮丽,各具名目,加工技艺亦愈纷繁,地位越来越高,故而于近现代升到我国石砚之首。

3、洮砚頭條萊垍

洮砚,亦称洮河砚,在宋初就闻名于世,历代作为贡品而显赫于当时宫庭或权贵之书房中。其料取于甘肃卓尼一带洮河深水处。因而石质细腻,肤理缜密,发墨而不损毫,磨面不光,呵气即湿。北方最为贵重。

洮砚石质细润坚实,泼墨如油不损毫,书写流利生辉,有“鸭头绿”、“柳叶青”、“鸊鹈血”等名贵品种,绿色中含有条纹,形成变化万端的云水;不但有其美妙,而且含有云霞风漪,下墨既快又省。

洮砚湿润,所以呵气或珠,籍以墨既可书写,将磨好的墨贮于砚中,经月不涸,又不变质。这种砚石带有黄标的更为名贵,故有“洮砚贵如何,黄标带绿波”之赞,

4、澄泥砚頭條萊垍

澄泥砚:属陶瓷砚的一种非石砚材。其制作方法是:以过滤的细泥为材料,掺进黄丹团后用力揉搓,再放入模具成型,用竹刀雕琢,待其干燥后放进窑内烧,最后裹上黑腊烧制而成。澄泥砚的制作始于晋唐时期,兴盛于宋朝。

其特点是质地坚硬耐磨,易发墨,且不耗墨,可与石砚媲美。澄泥砚的颜色以鳝鱼黄、蟹壳青和玫瑰紫为主。唐时,虢州(今河南灵宝县南)已成为制澄泥砚的著名产地,在现代,澄泥砚的产地有河南洛阳、河北钜鹿、山东青州、山西绛县、湖北鄂州、四川通州和江苏宝山等地。

澄泥砚它色彩多变,造型独特,在中国砚文化的历史长河中,澄泥砚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历来被文人墨客所推崇。

澄泥砚具有贮墨不耗,积墨不腐、呵气生津,触手生晕、发墨而不损毫的特点。最好的为山西澄泥砚,在唐宋时已是贡品。其精于雕琢,泽若美玉,储墨不耗,积墨不腐,冬不冻,夏不枯,写字作画虫不蛀。

5、红丝石砚條萊垍頭

山东红丝石砚为鲁砚代表,历史上以其质地嫩润,护毫发墨,色泽华缛,瑰丽多姿而被称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

6、苴却砚頭條萊垍

石质温润如玉、嫩而不滑。叩之有铮铮金石声,抚之如婴孩肌肤般细腻温润者为上品石,颜色以紫黑澄凝为最佳。

7、贺兰砚萊垍頭條

宁夏贺兰砚采用贺兰石,它天然形成深紫、绿两色,相互辉映,色彩鲜明,紫底绿彩,雕刻艺人因石制宜,精心用料,雕出千姿百态的贺兰砚。

8、思州石砚萊垍頭條

贵州思州石砚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有独特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9、松花御砚萊垍頭條

长期以来,吉林省松花御砚一直为宫廷专用,随着清朝覆灭,这一名贵砚石失传。直到1979年生产才得以恢复。

10、易水古砚萊垍頭條

易水古砚石质细腻,易于发墨,雕刻古朴,为各代书法家和收藏家所珍爱。现在易水古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收藏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