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润石的刻砚大师是谁(书法家润石)

1. 书法家润石

亭亭秀秀,此间洞幽桃源,阁胜翠微; 林林总总,是处莲开并蒂,花结琼瑶。当奇顾怪峰高文笔毓千秀玉润石灵山名马鞍传万方亭林园东大门前有一座石牌坊,上方正中“玉出昆冈”四个大字十分显目。牌坊的两根花岗岩大柱上,南北两侧镌有原上海《新民晚报》副主编、邑人冯英子撰楹联两幅,柱阳的一幅,上联为“归奇古怪峰高文笔毓千秀”,下联是“玉润石灵山名马鞍传万方。”1992年由著名书法家周慧珺书。柱阴的一幅,上联为“亭亭秀秀此间洞幽桃源阁胜翠微”,下联是“林林总总是处莲开并蒂华结琼瑶”。1992年冬由著名书法家张森书。萊垍頭條

2. 润石书法价格

明永昌,笔名雨泉,又名润石斋主,号翰林樵夫,墨海渔翁,首都师大研究生毕业,师承欧阳中石。深研细摩二王、米芾、怀素及近代毛泽东、舒同书法风格,自成一家。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华师大客座教授,中科院文史研究所研究员,山东省艺术院院长。萊垍頭條

3. 书法家润石作品

珊瑚之美頭條萊垍

珊瑚的美有四个层次:文雅之美,爱情之美,慈悲之美,神秘之美。我们喜爱珊瑚,既是因为她璀璨莹润的质地、绚丽动人的色泽,也是因为她承载着说之不尽、源远流长的文化。萊垍頭條

文雅之美條萊垍頭

自古来珊瑚和文房最为相宜,文人雅士喜欢珊瑚,胜过一切金银珠玉。因为珊瑚在中国文化里,是文学和书法、绘画艺术的象征。杜甫有诗写道:“飘飘青琐郎,文采珊瑚钩。”珊瑚钩用来比喻文章的贵重,它那种温柔、润泽的气质像极了中国诗的风韵。为什么单单是珊瑚钩,而不是其它珊瑚器件?这要归于一个美丽的传说。《神仙传》记载,周穆王在瑶池与西王母相会,美人用珊瑚钩敲着玉盘为君王唱了一支婉转的歌曲。《花间集序》说:“唱云谣而金母词清,挹霞醴则穆王心醉。”传说里的西王母美丽而雍容,他们的相会倘恍迷离,引人遐想。頭條萊垍

民国作家范烟桥说:“从来把文字比珊瑚,收罗文字的比结网者。”而用珊瑚比喻绘画也是常见的做法,元代诗人虞集夸奖柯九思的画作,写过“百花潭深濯新锦,持报以比珊瑚钩”的名句;明朝还有《珊瑚网》和《铁网珊瑚》两部著名的画谱。萊垍頭條

作为文艺的象征,珊瑚用来制作文房雅玩,是一种传统的文人趣味。盘玩珊瑚要比其他宝玉石更有高级文人气质。大书法家和大收藏家米芾曾经购得一只珊瑚笔架,为此欣喜地画图赋诗,留下了书法史上的不朽丰碑《珊瑚帖》。其诗曰:萊垍頭條

三枝朱草出金沙,来自天支节相家。当日蒙恩预名表,愧无五色笔头花。笔架是珊瑚把件的典型代表。《珊瑚帖》描画的这支笔架,以分叉的珊瑚小枝直立于金质底座之上,巧妙借用了材料的原形,风格雅致而华贵,无怪米芾珍赏有加。萊垍頭條

说起珊瑚笔架的发明者,却是鼎鼎有名:南朝著名宫体诗人、《玉台新咏》的编辑者徐陵创造了这种精美的文玩,所以它一直带着来自宫廷的奢华、精致品味。历史上知名的珊瑚笔架爱好者,全都是出身极高的贵族文人。比如宋朝宰相钱惟演就对珊瑚笔架爱不释手,以致他的子侄喜欢藏起笔架和他玩笑。他还写过一首《珊瑚笔格》诗来赞美爱物:條萊垍頭

蕴粹沧波远,搜奇铁网劳。柔条鑚火树,丽景夺星旄。丛倚栖油几,枝疎荐兔毫。宝跗光互映,翠匣价相高。钩谩标祥谍,人须咏楚骚。休将铁如意,碎击为争豪。頭條萊垍

钱惟演是欧阳修的老师,其父就是修建雷峰塔的吴越王钱俶。还有,宋高宗最宠爱的弟弟仪王赵仲湜,也是一位狂热的珊瑚收藏家。史书记载,这位喜欢读书的亲王,“性酷嗜珊瑚,每把玩不去手”。垍頭條萊

文人喜爱珊瑚,想出了各种各样独出心裁的玩器。比如明末清初小说家董说有一句诗:“好奇多被儿童笑,寻得珊瑚压砚池。”原来他把珊瑚屑铺在砚台储水的池底,让珊瑚映着霞光,滟滟生辉。古代书画大家往往对文房用具非常讲究,比如钤章的印泥,最讲究的作法是用珊瑚调出红色。这样既高雅别致,又富贵奢华,还可以给书画防伪。珊瑚印泥最早出自北宋的宫廷画院。清康熙年间,漳州魏氏“丽华斋”创制出漳州三宝之一“八宝印泥”,同样是进贡宫廷的名品。当然,更讲究的文人喜欢亲自调制珊瑚印泥,以追求极致的色彩,迮朗《绘事琐言》、孔继浩《篆镂心得》等古书都载有调制配方。萊垍頭條

爱情之美條萊垍頭

珊瑚不仅是文人的雅癖,还是爱情的象征。前面说到穆天子和西王母的故事,就带有某种未曾言明的情愫,用珊瑚钩敲击玉盘作歌是一个富于暗示的情节。李商隐曾经替王母感叹:“瑶池阿母绮窗开,黄竹歌声动地哀。八骏日行三万里,穆王何事不重来。”萊垍頭條

珊瑚经常出现在一些爱情诗里。唐传奇和宋词营造的爱情故事,往往以这样一幅美丽的图景开场:女儿娟娟静好地缓行、俏立,不知不觉吸引了高头健马上英武的少年。少年催马驰至女儿视线前,卖弄着矫捷的身手和身上光鲜的锦衣,并且故意把手中华贵的马鞭遗落在地,引女儿回头去看。唐代诗人崔国辅《长乐少年行》写的就是上述的场景:“遗却珊瑚鞭,白马骄不行。章台折杨柳,春日路旁情。”杨维桢更直接以《珊瑚鞭》为题:“侬岀青叶下,郎来绿水边。相看成自语,马脱珊瑚鞭。”萊垍頭條

最难得的是,珊瑚既能衬托男子的阳刚,又能表现女儿之娇美。珊瑚制作发簪、步摇等等,是一种相沿已久的传统。在北京、台北两故宫的收藏中,不乏清代妃嫔的珊瑚头饰。女子乌黑油亮的秀发常被称为青丝、绿发,而珊瑚制成的嫣红发饰轻轻缀在鬓间,随着女儿一颦一笑、一举一动而微微摆动,就像一朵红花在绿叶枝头轻颤,相得益彰,娇艳动人。條萊垍頭

让我们想象一个生机萌动的春夜,酒过三巡,宴会的气氛达到高潮,男女交舃,肴核纵横,酒客陶醉地曼声歌唱,顺手抽下少女的簪钗,在桌上击打节拍,不知不觉中竟将昂贵的珊瑚簪击碎。这是唐代阎朝隐的《公主宅夜宴》:“凤凰鸣舞乐昌年,蜡烛花开夜管弦。半醉徐击珊瑚树,已闻钟漏晓声传。”也是权德舆的《建除诗》:“平明跃騕褭,淸夜击珊瑚。”在这里,珊瑚化身为女性魅力的象征。萊垍頭條

慈悲之美頭條萊垍

世人对珊瑚的向往,不止于物质,更祈向精神。珊瑚与寻常珠宝最大的不同,是它带有慈悲的灵性。我们佩戴珊瑚,也是为了沾染这份慈悲,求得圆满的福缘。润石有两大事业:珊瑚和善行。这两件事业相得益彰,珊瑚是一种慈悲的珍宝,而行善之人更和珊瑚有缘。萊垍頭條

藏传佛教最重视珊瑚,当年活佛进献宫廷的贡品里面,最珍贵、最重要的就是珊瑚数珠。崇奉佛教的清代帝王,也把珊瑚数珠看得无比贵重。整个清朝,只有收复台湾的福康安、海兰察,平定准噶尔之乱的洪俄尔带青,因为建立大功而得到这种赏赐。直至今日,还常有善信不惜重金购求珊瑚念珠,供奉智慧圆融、佛法精深的上师。藏族、蒙古族等信奉藏传佛教的民族都很喜爱珊瑚,他们用珊瑚制成璎珞,缀满姑娘美丽的青丝。有些蒙古部族还相信,珊瑚可以带来好运。頭條萊垍

一幅唐卡就是一座穿越时空的佛殿,表达了雪域圣地独特而深刻的生命感悟。在唐卡里,凡是红色的圣像和陀罗尼,都须以珊瑚粉绘制。这是为了表达对三宝的礼敬,因为珊瑚可以庄严佛地,可以供仰佛像。人们常说“西天极乐”,那是佛经描绘的美妙世界。《无量寿经》卷上曾云,阿弥陀佛的伟大佛国没有丝毫污泥尘滓,大地是由珊瑚等七宝合成,还生长着“玛瑙为叶,华、果亦然”的珊瑚树。人间君王礼敬佛祖,往往想要重现佛经里的描写。当年亦怜真大师为忽必烈建造白塔时,曾取释迦牟尼成道处塔下之土、东西五台山、泰山之土,和“龙脑、沉笺、紫白旃檀、苏和、郁金等香,金银、珠玑、珊瑚七宝,共捣香泥造小香塔一千八个”。忽必烈还创下定制,规定蒙元君王即位时赐给西藏的诏书,用珍珠缀成文字,珊瑚络成印玺。條萊垍頭

神秘之美條萊垍頭

说起来,珊瑚似乎天生带有一种神秘的美感。它适合在幽暗的殿堂中闪耀红色的光芒,适合缥缈的炉烟和低沉的梵呗,也适合庄严的布道、和谐的圣歌。在中国和欧洲文化里,它都被认为拥有某种神秘力量。萊垍頭條

珊瑚的神秘力量,包括生命、财富和性能力——欧洲“魔法”的一大目的是壮阳,大英博物馆的图录中展示过一只珊瑚雕刻的护身符,雕作公牛的形状,佩戴者希望获得公牛一样强壮不竭的精力。异教传说里,珊瑚是美杜莎之血流入大海,使海藻变成血色的宝石;基督教则把它看做圣子之血的象征。欧洲的宗教画中,圣母和基督常常身佩艳红的珊瑚。萊垍頭條

古代西方炼金术的最高目标,是所谓“贤者之石”,此物可以把贱金属变成黄金,也可以制作长生不老药——没错,小说《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就是基于这一传说而创作。“贤者之石”的形态,在文艺复兴时期和现代早期,被反复描述为精美而沉重的红色粉末——也就是珊瑚粉的形象。现代医学先驱之一,性格古怪的帕拉切尔苏斯在旅行中永远佩戴一把来自东方的宝剑,夜里甚至枕它入睡。当时人们相信,在那剑柄中,藏着一种长生不老的秘药。“秘药”的配方偶然被公开,其中就包括碾碎的珊瑚粉。萊垍頭條

东方西方,心理殊同。炼金家和炼丹道士,都在重复着同样的努力——他们耗尽心思地利用硫化汞和珊瑚粉这两种物理特征相似的材料,进行神秘的实验。道教祖师仙翁葛洪,曾为了炼丹的朱砂而来到南海,海神却献给他比朱砂更有神效的珊瑚。诗人因此吟咏:“可怪仙翁亦世情,珊瑚还许致殷勤。波神不是赵陀客,即是前身石季伦。”萊垍頭條

珊瑚是如此美丽,人人都想拥有它。唐代诗人韦应物有一首《咏珊瑚》说得很好:绛树无花叶,非石亦非琼。世人何处得,蓬莱石上生。萊垍頭條

蓬莱终究寻不到,珊瑚也实难采撷。偏是得不到的东西,才最诱人。萊垍頭條

4. 书法家 石

一般,这是位军方的书法作者,在市场上没有什么影响的书法家。他的作品收藏价值不大。條萊垍頭

5. 书法家润泽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闵行区马桥)人,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卒后谥“文敏”。为明代集书、画、鉴、藏、文论于一身的文化界显赫人物,其书、其画、其论皆对后世影响甚巨。萊垍頭條

董其昌书《王右丞辋川诗真迹(册/纸本/27x11.7cm)。此册用笔含蓄而凝敛,线条圆厚润泽,却又不失清劲与力度,丰富多变的墨色,反映出运笔的动作与书写节奏,可谓虚无之妙,在乎天真。萊垍頭條

1600年暮春,董其昌到宜兴(荆谿)拜访同年进士吴正志(1562-?),并為他书写王维(701-761)〈輞川诗〉。吴氏為宜兴收藏家,两人交往相当密切频繁,〈奇峰白云〉图也是為他所作。董其昌收藏过的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后来也转入吴正志手中,其子吴洪裕临终前试图烧掉此画,所幸抢救出来。萊垍頭條

释文: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湖上一回首,山青卷白云。頭條萊垍

释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萊垍頭條

释文:仄径荫宫槐,幽阴多绿苔。应门但迎扫,畏有山僧来。條萊垍頭

释文:檀栾映空曲,青翠漾涟漪。暗入商山路,樵人不可知。垍頭條萊

释文:秋山敛馀照,飞鸟逐前侣。彩翠时分明,夕岚无处所。萊垍頭條

释文: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萊垍頭條

释文: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頭條萊垍

释文:结实红且绿,复如花更开。山中傥留客,置此芙蓉杯。萊垍頭條

释文:新家孟城口,古木余衰柳。来者复为谁,空悲昔人有。萊垍頭條

释文:飞鸟去不穷,连山复秋色。上下华子岗,惆怅情何极。萊垍頭條

释文: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頭條萊垍

来自书与画條萊垍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