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玉雕龙玉玺(石雕玉玺图片)

1. 玉雕龙玉玺

收藏价值高

飞天徽宝玉玺特选用皇冠级和田玉料整雕创作完成,玉雕大师根据不同玉料的天然颜色、光泽和自然形状、纹理,顺势而为、精心设计、反复琢磨,历经选料、切坯、描图、粗雕、细雕、精修、抛光等数十道工序雕刻完成。

国家级玉雕大师孟庆东与北京工美集团国礼创作大师领军人郭鸣强强联手,经数十稿,以“国玺”规格制成白玉版、青白玉版、碧玉版和青玉版四个版本。藏品以龙为创作对象,“天圆地方”寓意航天事业一飞冲天,完美体现航天创新精神。如此强强联手,在玉玺类藏品史上实乃首创!

2. 石雕玉玺图片

简介   沈阳故宫   清初皇宫。原名盛京宫阙,后称奉天行宫。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占地面积6万平方米,有建筑90余所,300余间,是中国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在建筑艺术上承袭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集汉、满、蒙族建筑艺术为一体,具有很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明天启五年,1625),建成于清崇德元年(明崇祯九年,1637)。清顺治元年(1644),清政权移都北京后,成为“陪都宫殿”。从康熙十年(1671)到道光九年(1829)间,清朝皇帝11次东巡祭祖谒陵曾驻跸于此,并有所扩建。编辑本段建筑特色   沈阳故宫以崇政殿为核心,从大清门到清宁宫为中轴线,分为东路、   沈阳故宫(6张)中路、西路3个部分。大政殿为东路主体建筑,是举行大典的地方。前面两侧排列亭子10座,为左、右翼王亭和八旗亭,统称十王亭,是左、右翼王和八旗大臣议政之处。大政殿于清崇德元年(1636)定名为笃功殿,康熙时改今名。殿为八角重檐攒尖顶木结构。在须弥座的台基上,绕以青石栏杆,殿宇八面全由木隔扇门组成。正门前金龙蟠柱,殿顶为黄琉璃瓦绿剪边。殿内彩绘梵文天花,团龙藻井。中路为整个建筑群的中心,分前后3个院落。南端为照壁、东西朝房、奏乐亭;前院有大清门、崇政殿、飞龙阁、翔凤阁;中院有师善斋、协中斋、凤凰楼;后院是以清宁宫为主的五宫建筑。中院和后院两侧各有一跨院,称东宫、西宫。东宫有颐和殿、介祉宫、敬典阁;西宫有迪光殿、保极宫、继思斋、崇谟阁。  大清门是沈阳故宫的正门,是文武群臣候朝之处。为五间硬山式建筑,正脊、垂脊及两山的“墀头”均以五彩琉璃镶造。  崇政殿是故宫的正殿,建于后金天聪时,是清初朝会之所,为五间九檩硬山式,俱辟隔扇门,前后有出廊,围以石雕栏杆。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内彻上明造,梁架全部为和玺彩绘。殿前东置日晷,西设嘉量。殿后是凤凰楼,同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永福宫、麟趾宫五宫建在近4米的高台之上,四周绕以高墙,独成一座宫院。凤凰楼建于后金天聪年间(1627~1635),是休息和宴会之所,入关之后,曾存放玉玺、帝王像及行乐图。楼为三层歇山式,深广各3间,四周有围廊,顶盖黄琉璃瓦绿剪边。  西路为乾隆四十七年至四十八年(1782~1783)增建。包括戏台、嘉荫堂、文溯阁、仰熙斋等,最前面为校马场。  文溯阁是清代收藏《四库全书》的七阁之一,为三重□硬山前后出廊式建筑,黑琉璃瓦绿剪边。梁枋间彩绘“白马献书”图案。东侧有一碑亭,内立乾隆亲撰的《御制文溯阁记》(正面)和《宋孝宗论》(背面)。碑文详细记录了建阁经过和《四库全书》的收藏。  沈阳故宫在清朝灭亡后,被辟为博物馆,是中国较早的博物馆之一,先后称为沈阳古物陈列所,奉天故宫博物馆,国立沈阳故宫博物院,故宫陈列所等。1949年以来,对故宫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维修。1955年命名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86年改为沈阳故宫博物院。编辑本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4年7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了中国的沈阳故宫作为明清皇宫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的沈阳故宫以满族特色著称,是中国除北京故宫外,惟一保存完好的古代帝王宫殿建筑群。

3. 玉玺什么玉

无价之宝,咱们国家能与之媲美的国宝,我估计也就只有大禹铸的九鼎了,因为传国玉玺象征的是我华夏正统地位,九鼎象征的是九州大地,而且上面被始皇帝用篆体刻上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他能证明我中华历史及文明,你说值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只当作一个玉器来看,那他值不了多少钱,你如果把他当作我上述所说的来看,那他就是我中华民族的无价瑰宝。(不求有分,只求认同)

4. 玉玺雕刻图片大全

白玉龙钮宝玺,乃清光绪帝的御用之物。玺高102厘米,印面边长113厘米见方,其中印台高48厘米,印钮高54厘米,宽5厘米,重2415千克玺体硕大,气势恢宏。 玺之玉质细白,致密,白中微含灰,及青、黄二色的丝斑,质糯而硬,表面有浅浅的绺裂,如同冰裂一般,包浆厚实自然,乃年代久远之使然也,当是采用的乾隆时期宫中储备遗留下的新疆玉料。 玺之钮作圆雕交龙式,即一龙身双龙首,龙首的刻划精致,圆眼长须,龙嘴齐平,两首向背作吼状,龙须上卷,四龙角向后呈相连式,四爪粗硕遒劲,紧紧的抓住玺台的顶面,琢工精细中稍显粗犷(与乾隆嘉庆时的交龙钮玉玺相比)阴刻龙鳞丝丝入扣,神态威猛张扬,给人威猛大气、肃穆稳重的震慑之感、立体感强。交龙钮是清代皇帝和皇家固有的玺钮款式,是一种最高等级的帝王玺钮形式,严禁王公贵胄及民间仿制,其形制之高,品格之尊贵,加上选料之精,都体现出了光绪帝对此玉玺的器重。该玺面作“光绪御笔之宝”阳文小篆,六字三排粗边粗文,玺面方正规矩字体圆润,每个字几乎为六个等分,字与玺边不相连,砣工的切割运用的是平刀直下的特殊工艺,用短程的碎刀连续的砣切成笔划文字,犹如书法中的湿笔,表现出遒劲、凝练,厚实、稳健的风格,结体停匀,布局工整,严谨规范,法度森严,先砣切后铲地,在章法、篆法、砣切的刀法上与“嘉庆御笔之宝”的碧玉蛟龙钮玺有异曲同工之妙,该玺的玺台打磨平滑光亮如镜,故从改玺的材质、款式、字体、工艺等诸多方面无不折射出清代皇室的雍容华贵的无比的珍贵气派。清代皇帝宝玺的种类繁多,包罗极广,单就印文所显示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爵位、姓名、年号玺、宫殿玺、鉴藏玺,嘉言诗词玺等。这些宝玺尽管种类不同,显示示出自身不同的特质,但在反映皇帝的思想意趣方面的价值,却有共通之处。特别是爵位姓名年号玺和鉴藏玺,由于归属明确,特别受到收藏者的青睐,此方白玉“光绪御笔之宝”玺就属于此类。

5. 收藏品玉玺

奥运宝玺,中国印,全球绝版限量发行8888方。

奥运第一宝玺是北京奥组委特许发行的奥运特许藏品,每套产品配有象征奥运特许商品身份证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特许商品防伪标签”;并且还有奥组委配发 的奥运特许商品编号(104383);宝玺玺体有激光雕刻的唯一编号,并与其他相关证书编号一一对应;奥运第一宝玺经国家公证处全程公证并出具相关证书; 并附有白玉纯金卷轴收藏证书。

6. 青玉螭龙玉玺

汉代的玉璧主要用于礼仪、陪葬,有的玉璧也可用来装饰墙壁或作为嵌饰装点铜枕和带钩;一些较小的玉璧用作组玉佩的一部分供佩系,亦被称作系璧。

此期玉璧按形制可分为六式:

一式 玉璧表面光素无纹,又称素璧。

二式 玉璧表面布满一种纹饰,如蒲纹、谷纹、云纹、齿纹乳钉纹、列星纹以及各种镂空纹饰。

三式多层纹饰玉璧 即在内层简单的谷纹或蒲纹之外,另有一层相互交缠分布匀称的图案化兽面纹或凤鸟纹,此外在两种纹饰之间有饰以一组绳纹。

四式出廓璧即在二式三式玉璧的外缘轮廓处附设各种镂空纹饰。镂空纹饰的内容主要有龙纹,螭纹以及“长乐”、“万寿”、“长宜子孙”等吉祥文字。

五式双联璧 为两形制相同的玉璧外切相连组成。

六式重环璧 即把玉璧透雕为大玉璧内含小玉璧的重环状。

汉代玉璧通常尺寸较大略厚,剖面平直,边沿较战国为宽。用玉质地较佳多用深绿,灰绿色青玉以及白玉。器物表面呈现出灰白,褐红,绿等色彩这与玉器对外来离子的吸附有关,也就是常说的沁色。自在战国以降,制玉工具更新发展,工艺技术显著提高。通过仔细观察可以发现汉代玉璧在制作工艺痕迹上有以下特征,可为汉代玉璧断代鉴定所借鉴:

由于大口径圆管的应用玉璧边缘制作较为规整,不见有新石器时代,商周玉璧上常见的喇叭孔现象。在玉璧的内外边缘常有大口径圆管琢磨的细利的旋转痕出现。

多层纹饰玉璧的兽面纹,凤鸟纹和绳纹部分皆以游丝毛雕技法雕琢。游丝毛雕”技法雕琢中,砣刀是主要的制作工具,所谓砣刀就是一种旋转的轮子轮子的磨痕中间深、两边浅,轮子在转弯之时,只能一下一下的转,使线和线连成了弯,这样在转弯处就多见歧出线纹。砣刀在进行细雕时由断线连接成长线条构图,这一刀一刀地琢磨形成了由很多短线条组成的连贯深浅一致, 遒劲自然、纤毫毕现的长阴刻细线。

谷纹蒲纹是汉代玉璧上最常见的两种纹饰,二者多作浅浮雕状,触摸有凸起、圆滑之感;此期谷纹、蒲纹颗粒较大且排列整齐稀疏。谷纹,蒲纹的制作方法相近,皆为用横线或斜线把玉璧表面分割成类似蜂房排列的六角形打格,在加以修琢而成;无非前者用细线打小格,后者用浅而宽的粗线打大格。汉璧的地子较战国时为浅且琢磨不甚精细,一般都留有打格的痕迹,蒲纹的格痕常有玻璃光出现。

7. 玉玺雕刻的是什么

雕刻的字是:皇帝之宝

玉玺采用上等和田青玉,玉质温润通透。交龙纽,雕刻精细,龙身瘦劲,龙头微昂平视前方,威猛张扬。玉玺重约520克左右,通高6.3cm,印面底边长为7.8cm,印面以满文篆书阳雕“皇帝之宝”,玉玺绳穗上以红色玛瑙珠装饰。

玉玺:极权、尊荣的象征玺之寓意:受命于天,至尊无上;世代基业,兴隆昌盛史载,“自秦以来,天子独称玺,又以玉,群臣莫敢也。”玺就是印,但只有皇帝的印才能称为玺。自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中国始称皇帝,初制宝玺,到清末浦仪退位,历经2132年,中国历史上共有494位皇帝,无不将玺作为皇权和国家威严至高无上的象征. “皇帝之宝”玉玺目前珍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所制,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在清代被视为传国玉玺,作用为“以布诏赦”,在皇帝登基、传位、进士提名、大赦天下、颁布诏书等事时钤用。因而,“皇帝之宝”也是乾隆谕旨钦定清王朝二十五枚专用玉玺里最重要的御宝,是清王朝最高权力的象征。“皇帝之宝”玉玺,平日秘藏于故宫禁地,世人绝难一睹真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