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核雕另类题材(核雕精品欣赏)

1. 核雕另类题材

真假橄榄

在我国南方和东南亚地区,人们的餐桌上都有被称为“橄榄”的食材,它们有个共同点:生嚼的滋味很多人受不了,但经过处理或烹调后,反而散发出独特香味。然而它们其中一些,并不是真正的橄榄。

真·橄榄:两头尖尖,内藏三角

最根正苗红的正统橄榄,是植物学中橄榄科、橄榄属的成员们。它们在全世界有75种,中国有7种,果实都跟枣一般大,两头尖中间宽。橄榄的果核横截面三角形,质地坚硬,可用来做微雕。中学课本里的《核舟记》一文,描写的就是民间艺人制作的橄榄核微雕。国内对于本土几种橄榄的称呼很形象,比如果实长得比较方,就叫“方橄榄”,简称“方榄”;果实成熟发黑,就叫“乌橄榄”,简称“乌榄”;叶子有毛,就叫“毛叶榄”。不过汉语里“橄榄”这俩字多少有点儿不够通俗,所以许多地方也称之为“青果”。

真·橄榄的“能好怎”

不论国内外,我见过的各地橄榄属果子,直接生嚼都不太好吃,刚入口时不是酸就是涩,要么就是苦,须得忍一忍,才能品到一丝回甘。但当地人总有办法吃它们。

广东潮汕地区,人们发现要通过两个步骤处理橄榄:其一要等果实成熟发黄后再摘,其二要充分水煮,酸涩味才能完全去除。之后橄榄和炸姜末、腌好的芥菜一起炖烂,就是著名的下饭咸菜“橄榄菜”。这可能是在中国传播最广的橄榄吃法,在广东以外的地方,也能见到“榄菜四季豆”之类的菜肴。广东人还把乌榄腌制成“榄角”(也叫“榄豉”),与鱼或排骨同蒸,增添特别的甘香气味。除了入菜,还能做果脯蜜饯。橄榄做的蜜饯有个特色,就是多为咸口,可以当润肺(止咳)生津的“含片”吃。福建特产甘草橄榄,便是用橄榄加甘草、食盐腌制而成的。

到了东南亚,橄榄属的物种更丰富。马来西亚的沙巴和砂拉越地区,就有一种明星级的橄榄,长得黑乎乎不起眼,却很受当地人喜爱,价格也比一般水果贵很多。它个头比普通橄榄稍大一点,果柄附近还有毛茸茸的杯状萼片,在当地语言里叫“Dabai”,读着像“大杯”,因此译为“大杯橄榄”。我试过直接生啃,太难吃,立马扔了,连味道也不记得。

当地人都将它简单处理后再吃,有两种做法:司机版和家庭主妇版。司机买来一包大杯橄榄,直接丢车里前挡风玻璃下,把车停在路边,关门走人。热带的阳光暴晒下,汽车像个大烤箱,“烘烤”半小时后,原本硬实的果肉变软,一口咬下去,绵软细腻,口感和味道近似成熟的牛油果。家庭主妇则将它泡在60℃左右的热水里烫,几分钟后果肉变软就能吃。理论上,两种吃法都通过加热让果肉发生了变化,但以我的经验,前者更地道,风味也更好。

越往南越另类

中国正统橄榄的主产区,在福建和广东北部,越往南,“橄榄”包含的种类也越奇特,甚至会出现很多不是橄榄科的物种。

比如去云南找“橄榄”,得到的八成是大戟科的“余甘子”,或杜英科的“滇藏杜英”等,它们都不是正统的橄榄。只因吃起来和橄榄风格类似,才被冠以橄榄之名。比如余甘子,生吃味道酸涩,余味才回甘,因此说它“余甘”。当地人也有办法,用辣椒、盐和多种香料配成的复合蘸料,拿余甘子蘸着吃,立刻能让舌头尝不出酸涩,“余甘”反而被放大好几倍,实在神奇,吃过了才感受得到。余甘子也能制蜜饯,叫“滇橄榄蜜饯”,滇藏杜英做成的蜜饯则俗称“滇青果”或“克地佬”。

东南亚还有一种果实像鸡蛋大小的“南洋橄榄”,它其实是漆树科槟榔青属植物,和橄榄科关系很远,但是也别看“槟榔”俩字就以为它是槟榔的亲戚,其实它和棕榈科的槟榔也没关系,倒和芒果关系更近。这一点能从味道尝出来——像是混合了芒果和菠萝的香味。

南洋橄榄的吃法可以和余甘子一样,挑成熟发黄的果实,蘸着辣椒盐吃。但还有更美好的吃法—一八九成熟时摘下,打成果汁,清爽可口,马来西亚人爱喝。这个状态的南洋橄榄,口感脆甜,颜色翠绿,当地语言发音为“可咚咚”“瓜隆隆”,马来华人则称之为“沙梨”。

2. 核雕精品欣赏

猴头核桃纹路好看,皮色盘出来很漂亮,皮质坚硬,要是遇到矮桩的,尺寸在1.5左右的,就是精品。橄榄核要是名家雕刻的价格不菲,一般人玩不起。相比之下还是觉得猴头好。

3. 核雕题材的美好寓意

橄榄核圆珠手串,以造型秀丽、线条流畅、细腻精微的风格受到大众的喜爱,本身就有其和平喜悦的寓意,更是有长长久久、平安健康、幸福美满的美好祝福。

橄榄核能够给人护身挡灾,同时橄榄核中的油脂被人体吸收后,能够让人的精神更加饱满。不同颗数的橄榄核手串,寓意也是不一样的,比如36颗寓意消除人界的108种烦恼。

4. 核雕题材大全

尺寸

尺寸越稀少的价值越高,其中包括:

大核:这类核的尺寸一般宽度超过20mm,长度超过35mm.此类核适合做单籽雕刻

小核:直径一般为9mm-12mm。此类核通常做罗汉头

怪核:因基因突变导致的外形奇特,此类核一般题材新颖。

核质

橄榄核的核质首先要看其颜色是否均匀,均匀者为优。

其二看是否为老核,老核的颜色更漂亮,不易开裂

其三看原核的种类,二花、四花、五花、多花这类的橄榄核较为稀有。

雕工

雕工一般以苏工为佳。人物雕刻从其神态、肌肉线条以及整体的立体感来看。好的雕工是影响橄榄核价值的重要因素。

总而言之,自己喜欢的就是最好的。以上就是阿隆的一些浅见,希望能帮助到您

5. 核雕素材

我们做雕刻最主要是要抓住所做物体的特征,如果说会做寿星了,并且深刻理解了寿星的制作,那我相信制作其余的各种人物应该都是没有问题的,制作之前先理解所做物体的结构,特征,分清楚头,身体所在的位置厚度宽度高度等等,拼接原料的体块,再去下刀,下刀不用着急。

制作的时候多多临摹原素材,结合平常练习雕刻的方法,多练习,把体态和特征把控好,基本就能做好了。

6. 核雕欣赏

刀剑鉴赏必须朝向多角度与多层次的思考,而不能从单一角度着手,如单以锋利或锻纹来界定一把刃物的优劣是不够全面也不够科学。大体上应分为刃部及装具两大部分。

刃部:首先看锻工是否精良,折锻是否精密扎实,刃身的弹性刃口的硬度及纹路的美术性。鉴赏刃部的过程只能用眼力,不能试刀。而后看整体刀形刀姿 所谓的"体佩",平衡与重心的结构,察看有无刀工锻造时所留下的是纰缝等工序瑕疵或后天人为的损伤,刀体表面的研磨水平等。如带雕刻更得细看雕工,如题材雕刻或血槽都得钜细靡遗的审视。雕刻通常具有画龙点睛之效,如雕工失败则如同画蛇添足,反倒降低了作品价值。

装具:对于整套装具的设计、施工、材质是否具有艺术性完整性及稀有性,对于各种材质是否能掌握其特性并发挥其特性使各种材质能展示特有的艺术魅力进而使作品具备生命力并合乎美学原理。在欣赏之余能使人感受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与互动,简单的说就是找寻特殊的感觉与气质,这么说可能比较抽象,如果能多看实物、书籍、图片及相互讨论,自然就能养成鉴赏功底,切勿以讹传讹道听途说,以免误入其途。

总之,除了与同行相互切磋外更要寻找好的资料与好的环境好的氛围,这些都是培养鉴赏能力的重要因素。尤其中国刀剑艺术博大精深,留传下来的精品与资料都略显不足,中国古兵刃的鉴赏学习无法像现代刀具那么易学又快速,爱好者得胆大心细,以科学的态度加上艺术素养,切忌燥进,假以时日必有暂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