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核雕研究(中国当代核雕艺人名录)
1. 中国当代核雕艺人名录
马玉琴,女,于1980年12月生于苏绣发源地光福古镇迂里村,江苏省苏州市橄榄核雕艺人。
自懂事起就随家母穿针引线;练得一双灵巧的手;1997年毕业于光福中学,后在家专业做起了苏州的另一种手工艺:缂丝;后来由于大环境的影响,进了一家日资企业工作;
由于受不了外资企业近于苛刻的管理;于2008年辞职到了当地的建丰核雕坊学习橄榄核雕刻;因从小就受苏绣文化艺术的影响,在造型上很快就入了门;在同期学习的人中很快就脱颖而出;现在主要做各种款式的十八罗汉头像,其制作的双面十八罗汉手链新颖别致,与众不同。
2. 中国当代核雕艺人名录表
1.米开朗基罗·博那罗蒂
这位雕塑家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过他的名字,是于达芬奇和拉菲尔·桑西并称的文艺复兴后三杰,也是先后创作出《大卫》《创世纪》等代表作品的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著名雕塑家、建筑师和绘画家。
2.奥古斯特·罗丹
奥古斯特·罗丹这位出生于1840年法国雕塑艺术家,是受到多那太罗、米开朗基罗等人作品的影响,以《思想者》《青铜时代》《加莱义民》和《巴尔扎克》为主要代表作品对欧洲近代雕塑有着较大影响的欧洲雕刻三大支柱之一。
3.安东尼奥·卡诺瓦
这位出生于1757年意大利威尼斯的新古典主义雕塑家,是以《拿破仑之母》为主要代表作品的著名雕塑家,并曾在1802年为拿破仑制造其塑像,卡瓦诺将其塑造成了胜利者和赐予和平的希腊神。
4.乔凡尼·洛伦佐·贝尼尼
这位出生于1598年的意大利雕塑家、建筑家和花价、是在雕塑和建筑设计中有着显著成就的十七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大师,并以《阿波罗和达芙娜》《大卫》《普鲁托和帕尔塞福涅》为主要代表作品。
5.阿历山德罗斯
这位曾在公元前150年创作出《断臂的维纳斯》大理石雕塑作品的古希腊雕刻家,其雕刻出的这幅断臂的维纳斯雕塑作品虽然没有双臂,但这个端庄秀丽的希腊雕塑作品却充满着巨大的艺术魅力。
6.亨利·斯宾赛·摩尔
这位曾生活在1898年至1986年间的英国著名雕塑家,是以大理石雕塑作品和大型铸铜雕塑而闻名于世的二十世纪最著名的雕塑大师之一,目前以斜倚的人性、家庭群像和王与后为这位国宝级雕塑大师的代表作品。
7.菲狄亚斯
菲狄亚斯这位曾创造出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宙斯巨像和巴特农神庙中的雅典娜巨像的最伟大的古典雕刻家,虽然两幅雕刻作品的原作都已被损毁,但这位擅长神像雕塑的雕刻家,还曾领导设计和建都帕提农神庙的装饰性雕塑。
8.康斯坦丁·布朗库西
这位出生于1876年罗马尼亚的著名雕塑家,是先后创作出《吻》、《睡着的缪斯》、《麦尔斯特拉》等富有简洁抽象美的雕刻作品,也是曾获得罗马尼亚学院奖的20世纪最具原创性的重要雕塑家。
9.弗朗索瓦·吕德
这位出生于1784年,于浪漫主义画家德拉克洛瓦、雕刻家乌顿与罗丹等人齐名的法国浪漫主义雕塑家,是曾为巴黎凯旋门打造了《马赛曲》这幅著名群像浮雕作品的法国雕塑家,还曾分别在1809年和1812年两次获得罗马奖。
10.让·安东尼·乌东
这位出生于1741年法国的古典主义雕塑家,是曾创作出《肌肉解剖》和《圣布鲁诺》亮剑著名雕像作品,没有受到较多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影响的古典主义雕塑家,并曾经为多为上流社会人士、卢梭、拿破仑、老年伏尔泰等许多伟人创作过胸像雕塑。
3. 当代核雕艺人名单
核舟记那么有名的,取个同音的吧,核周吉,寓意又赞,周到吉祥
4. 中国核雕名家
1、宋水官
宋水官生于苏州市舟山村,荣誉成就有中国核雕代表性传承人、中国民间品牌艺术家、江苏工艺美术大师等。
2、周春毅
周春毅是苏州核雕周派创始人,1986年出生在这个雕刻世家,祖上清朝起就雕刻,传承百年。
3、须吟笙
须吟笙是苏州舟山须派罗汉的创始人。是近代核雕名家,舟山核雕的代表性人物。
5. 当代核雕大师排名
高端档次
顾永芳的核雕艺术,在行业内可谓是赫赫有名。在2013年到2015年,他的核雕作品分别获得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展(百花杯)金奖和银奖。在30多年的雕刻创作中,其作品日渐精细浑圆,气势雄伟,艺术风格独树一帜,已自成一家。30多年的坚持创作中,顾永芳成立了永芳核雕研究院,培养了众多才华出众,在业内也很有名气的徒弟。诸如:刘小琴,陈任华,刘景峰,冯伟,颜刚,秦利伟等上百名名家,可谓桃李满天下。
6. 中国当代核雕艺人名录大全
马良核雕当然值钱了马良并且有收藏价值,原名马华良,1979年出生于苏州核雕之乡舟山。现为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库国家工艺美术师、核雕工艺大师。他家学渊源,自幼对雕刻艺术耳濡目染,十分热爱,14岁跟民间雕刻家的叔叔学习木雕艺术,努力刻苦。木雕期间对核雕也多有研究学习。
自2006年开始,马良专业从事核雕工艺。他刻苦钻研、虚心好学、奋发向上、完整掌握了一套核雕的步骤,技法、刀法、加上不断的学习传统美术理论、现代设计理念,拜访一些著名的画家、学者、艺术家、全国著名木雕艺人及其他门类的传统工艺美术家,参加大型的艺术展,更加深了自己作品创作的灵感与思路,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使自己的雕刻艺术道路越走越宽。
多年的雕刻经历赋予了马良核雕极好的艺术造诣。他继承和发展了具有苏州独特的空、松、玲、巧的雕刻手法,马良的作品选用上好的陈年橄榄核、精雕作品。
7. 中国核雕第一人
据传,“传国玉玺”来源于“和氏璧”。
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最早见于《韩非子》:
春秋时,楚国农夫卞和在荆山脚下砍柴,看见一只凤凰栖落于山中的青石板上。古有谚语“凤凰不落无宝之地”,因此,卞和断定此处必有宝物,果然发现一块璞玉。
卞和前后两次进现宝玉,均被判定为石头,先后被砍去左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听说卞和抱着璞玉在荆山之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泣泪如血,十分好奇的派人问起缘由后,命人剖开璞玉,果然是一块温润无暇的精美玉壁。
为了奖赏卞和的忠诚勇敢,将其命名为“和氏璧”。
又过了百余年,秦始皇统一天下,将各国的宝物全都收集到咸阳宫,自然其中包括“和氏璧”。
秦始皇认为自己功劳超过三皇五帝,于是,首创“皇帝”这一称号,规定只有他可以自称“朕”(在此之前人人都可以自称“朕”),命人雕刻了一件印信,作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据推测,这件印信就是由和氏璧雕琢而成的。
此后,历朝历代皆以此印信作为正统皇帝的证凭,因此被称为“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正面刻有丞相李斯亲笔手书的八字小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意思是:既然顺应天命做了皇帝,就要永世长存千秋万代。
秦朝是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王朝,奠定了其后2000余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却仅仅维持了15个年头。
农民起义揭竿而起,秦朝二世而亡,“传国玉玺”归于汉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