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韦陀菩萨(木雕韦陀菩萨)
1. 核雕韦陀菩萨
核雕韦陀的核子饱满且够长,整身核雕韦陀在一颗核上完美呈现,刀法俊秀, 韦陀雕刻霸气威武,庄严站立 ,栩栩如生。保佑人间风调雨顺,适合送给做生意的朋友,寓意保佑人们五谷丰登,财源广进。
2. 木雕韦陀菩萨
上海没有灵隐寺,浙江杭州有灵隐寺,它的最前面是天王殿,上悬“云林禅寺”匾额,是清代康熙的手笔。大殿正中佛龛里坐着袒胸露腹的弥勒佛像。弥勒佛后壁佛龛里,站着神态庄严、手执降魔杵的韦驮菩萨,系由独块香樟木雕成,是南宋遗物。灵隐寺的大雄宝殿是单层、重檐、三叠的建筑,高达33.6米。另有清末重塑之木雕释迦坐像,高约24.8米,金光四射,闪耀夺目,富有宋代守实雕塑之风,此外还有十二圆觉,二十诸天等佛。
3. 韦陀菩萨铜像价格
可以供奉。
但 韦陀是尊者 是佛家的护法 一般不会单独供奉
在庙寺里 韦陀 尊者通常也是放在 前殿的后面 正面 供奉 未来佛 弥勒菩萨 两旁 分列 四大金刚
建议你 除了 韦陀尊者 最好还同时供奉 其他 佛 或者菩萨
4. 韦陀雕刻
灵隐寺距今已有1600年历史,是杭州建寺最早的古代名刹. 东晋初建时,此寺佛法未盛.至五代吴越国王崇信佛教,广建寺宇,才逐渐有了灵隐的规模宏大.再到北宋灵隐寺方被列为禅院五山之首.灵隐寺隐藏在西湖群峰密林清泉之间,确有仙灵隐居深山之趣---两峰挟持,林木葱茏,云烟袅袅,寺隐其间.当年康熙南巡曾赐寺名"云林禅寺",传说中的赐名过程颇为搞笑.那日康熙登上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之余,兴之所致,提笔欲为灵隐题御匾一幅, 繁体的"灵"字分上中下三部分.上半部为一"雨"字,中为三个口并排,下边是一个"巫"字。
可康熙题匾时情绪亢奋,下笔冲动,一下把上面的"雨"字写大了,下边两部分眼看就排不开了,众目睽睽啊,这让堂堂皇帝怎么下得了台呢? 皇帝到底是皇帝,他想起在北高峰顶曾看到山下云林漠漠,灵隐仙寺被笼罩在一片淡淡的薄雾之中,好一派云林禅境啊! 于是他灵机一动,提笔在写大了的雨字下面加了个云字,赐寺名为"云林禅寺",而众人除了叫好称颂,还有什么话可说呢? 后来寺里将康熙御笔题写的"云林禅寺"制成巨匾一幅,至今还悬挂在灵隐寺天王殿前.
我们今天看到的灵隐寺是在清末基础上两次修复过的。
灵隐寺三大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
天王殿正中面朝山门的佛龛供奉弥勒佛像,袒胸露腹,趺坐蒲团,笑容可掬;背对山门的佛龛灵隐寺供奉的是佛教护法神韦驮雕像,像高二米半,头戴金盔,身裹甲胄,神采奕奕。这尊雕像以香樟木雕造,是南宋留存至今的珍贵遗物,已有700多年历史,很具观赏价值。天王殿两侧是四大天王彩塑像,高各八米,个个身披重甲。其中两个形态威武,两个神色和善,俗称四大金刚。
大雄宝殿原称觉皇殿,单层三叠重檐,气势嵯峨,重檐高33.6米,十分雄伟。大殿正中是一座高24.8米的释迦牟尼莲花坐像,造像“妙相庄严”、“气韵生动”,颔首俯视,令人景仰,这是中国最高大的木雕坐式佛像之一,是一件不可多得的宗教艺术作品。正殿两边是二十诸天立像,殿后两边为十二圆觉坐 像。大殿后壁有“慈航渡”、“五十三参”海岛立体群塑,共有佛像150尊,正中为鳌鱼观音立像,手执净水瓶,普渡众生,下塑善财童子及其参拜观音故事,善财童子参拜名师53位,第27参拜见观音得道成佛。观音两侧为弟子善财与龙女,上有地藏菩萨,再上面是释迦牟尼雪山修道的场景:白猿献果、麋鹿献乳,整座佛山造型生动,很有艺术价值。
灵隐寺的原释迦牟尼佛像,于1949年大雄宝殿正梁因白蚁蛀空倒塌时被毁。现在这座佛像是在1953年重修寺宇时,由中国浙江美术学院的雕塑家和民间艺人们采用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共同精心设计的。佛像高十九点六米,比原先的释迦造像高一倍多,用近百块香樟木雕成。佛像造型端庄凝重,气宇轩昂,低眉细目,极具风采。
药师殿为近年重建,殿中供奉药师佛像及日光天子、月光天子。殿左,有重建的罗汉堂,陈列五百罗汉线刻石像。
巍巍殿宇,森森古木,伴随着一批珍贵文物古迹。天王殿前左右各有石经幢一座。两经幢都有《天下兵马大元帅吴越国王建,时大宋开宝二年己巳岁闰五月》题记。大雄宝殿前月台两侧各有一座八角九层仿木结构石塔,塔高逾七米,塔身每面雕刻精美,经古建筑专家梁思成生前考定,两石塔亦雕造于吴越末年。据说建于公元969年。灵隐寺珍藏的佛教文物,有古代贝叶写经、东魏镏金佛像、明董其昌写本《金刚经》、清雍正木刻本龙藏等等,都是弥足珍贵的宝物。
5. 韦陀菩萨手持什么
韦陀菩萨手持金刚杵:如果金刚杵是着地【朝下】的,说明这个寺庙是子孙庙不接待外来游僧的;假如韦陀的金刚杵是横放【横握】在手臂上的表示,这个寺庙是十方丛林制的,游僧可以免费食宿;若韦陀左手叉腰,右手拿金刚杵超过额【朝上】头,就说明这个寺庙对外来游僧要有适当收费.
6. 韦陀菩萨石雕图片
「飞阁丹崖上,白云几度封。」「蜃楼疑海上,鸟道设云中。」山西恒山悬空寺,是一座悬浮在悬崖上的寺庙,没有千吨地基,只有数根木柱支撑。历经大约1,400多年的风雨沧桑和地震天灾等侵袭,悬空寺依然巍峨屹立。
悬空寺始建于北魏晚期,全寺距地面高约50米,是世界上现存建在悬崖绝壁上最早的木结构建筑群,被誉为「天上的寺院」。美国《时代》评其为世界「最奇险」的十大建筑之一,令悬空寺名扬海外。
远看悬空寺,像一幅玲珑剔透的浮雕,镶嵌在万仞峭壁间;近看悬空寺,大有凌空欲飞之势。全寺殿阁共有40间,外貌惊险、奇特、壮观,属建筑史上的奇蹟。
修行的场所
据说悬空寺是北魏时一位叫了然的和尚所建。了然和尚所处的北魏时期正是中国佛教得以在中国发扬光大的时候。由于悬空寺建造完全是不按常规设计兴建,对于「居住者」也有要求,因为胆小者根本就不敢悬空而居。
悬空寺共有殿宇楼阁40余间。殿阁之间有的以栈桥凌空飞渡;有的以暗道回廊相通;有的要登绝壁上的石级而上;有的则是越壁穿窗入屋,上下迂回,左右盘旋,令人扑朔迷离,宛如进入迷宫。楼阁上下有螺旋式楼梯相通,走在木梯上,前人似踩在后人的头顶;中心阁与边阁之间搭有栈道,一踩上去就「吱吱」作响,颤颤悠悠,透过板的缝隙还能望见百丈深谷,令人惊魂。
可是对于潜心修行的和尚来说,这没有甚么可畏惧的。「木头结不结实?」「踩断了怎么办?」「别被风吹下去?」「掉下去就没命了」等等思想,很少会出现在修行人的头脑中。对于和尚来说,对佛法的坚贞,使得他们看淡生死,感到「有佛而心定」。
「悬空寺」见证了「和尚」这些修链者对佛的「正信」。如果没有对佛法的正信,是不可能把庙建到悬崖绝壁之上。
即使是后世的游人,身历其寺时,也没有摇晃的感觉,相反的是感到不动如山的庄重安稳,悬空而实在,高危而安定。
「悬空寺」座落在被誉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的北岳恒山脚下金龙峡谷两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之上。恒山座落在山西省浑源县城南6公里。相传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见此山气势雄伟,遂封其为「北岳」。
恒山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给人以顶天立地的感觉。天峰岭与对峙而立的翠屏峰之间,被一条断层切开,一条浑河沿断裂切出,出现陡崖坚壁万仞,青天一线,最窄处不足10米,形成了胜似龙门,险似剑阁的绝塞天险,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金龙峡全长约1,500米。
进入峡谷后,峡越窄,崖越高。再往里走,只见西崖的半壁间,矗立着一排层楼重阁的古建筑,上接云端,下临深谷,红楼灰瓦,犹如天宫,这就是恒山十八景中最奇的一景——悬空寺。
悬空寺建于金龙峡谷两侧翠屏峰的悬崖峭壁之上,面对北岳主峰。绝壁上原有一处深不过10米、长40多米的凹壁,悬空寺就建筑在凹壁之中,距谷底处近百米。当地民谣描写道:「悬空寺,关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悬空寺庙宇凌空欲飞,亭台楼阁鳞次栉比,在云缭雾绕中时隐时现。整个悬空寺都是在悬崖上凿洞,打入一排木梁作为地基,然后起墙造屋而成。寺下有几十根碗口粗的木柱支撑着,这些木梁和木柱互相组成一个承重的整体,使重重殿宇安然无恙地「悬挂」在绝壁之上。
唐开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游览悬空寺后,在石崖上书写了「壮观」二字。明代徐霞客在《游恒山日记》中写道:「入则楼阁高下,槛路屈曲。崖既矗削,为天下巨观,而寺之点缀,兼能尽胜。依岩结构,而不为岩石累者,仅此。」
俗语说:「平地起高楼」,但悬空寺却反其道而行之,把寺庙悬空而建,这里一定大有干坤。
悬空寺结构精巧,整座寺庙由立木和横木支撑着。这些以横木为梁者叫做「铁扁担」,是用当地的特产铁杉木加工成为方形的木梁,深深插进岩石里去的。据说,木梁用桐油浸过具有防腐作用。
每根立木也功不可没。这些立木落点都经过精心计算,以保证能把整座悬空寺支撑起来。据说,有的木柱起承重作用;有的是用来平衡楼阁的高低;有的要有一定重量加在上面,才能够发挥它的支撑作用,如果空无一物,它就无所借力。这个奇妙的原理是现代科学理论很难想像的。所以从远处看人们把悬空寺称为「三根马尾空中吊」。
悬空寺建筑内部丰富幽远。寺庙在极其有限的空间里,建有大小殿阁40间,最大的只有36.4平方米,最小的还不足5平方米,高者丈余,低者数尺,有的遥遥相对,有的高下对峙,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系,既不整齐化一,又不凌乱无序。
悬空寺内有铜铸、铁铸、泥塑、石雕、脱沙等神像佛像80余尊,既因殿阁大小不同而高低不等,又因职位尊卑而形态各异。其中,雷音殿的泥塑释迦体态丰满,比例适度,面貌圆润,表情逼真,为全寺泥塑之珍品,三佛殿内的铁铸韦驮,体形健壮,神态威武,衣冠文饰精细,铸像之精品,而刻于栈道之上崖壁之间的三尊崖刻石佛,笑容可掬,气魄雄伟,可谓巧夺天工。
千载风霜而不朽
悬空寺虽有1,400——1,500多年的历史,但它历经风雨而不朽,屡遭地震亦无恙。
悬空寺选址奇妙,处于深山峡谷的一个小盆地内,全身悬挂于石崖中间,石崖顶峰突出部份好像一把伞,使古寺免受雨水冲刷,又可避免岩石脱落砸坏寺庙建筑。
悬空寺地处的山谷狭窄,全年日照时间只有3个月,每天日照时间平均不到两个小时,又使寺庙少受日晒的侵蚀。一年四季山风不断,气候干燥,木质结构的建筑,既无日蛀,又不腐烂;寺庙高于山下河谷90多米,任凭洪水泛滥也不会淹及寺庙。
浑源县历史上曾有多次地震的记载,最近50年发生了3次6级左右的地震。最近的两次地震发生在1989年6.1级和1992年的5.6级,悬空寺当时未受任何损伤。而浑源县境内有上万房屋被毁。
可见悬空寺确是一处风吹不着、雨淋不着、日晒不着、石砸不着、水淹不着、受到神灵看护的修行所在地,使其千载风霜而不朽,经万众登攀而不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