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核雕直播(李氏木雕)
1. 李氏木雕
基本概况 盐城地处苏北平原中部,东临黄海,西襟淮扬,南与南通市、泰州市接壤,北与连云港市毗邻。1983年由地区改市,实行市管县体制,下辖东台、大丰2个县级市和建湖、射阳、阜宁、滨海、响水5个县,市区下设盐都、亭湖两个区和盐城开发区,市辖区面积1696平方公里,人口151.36万。全市有138个乡镇,6个街道办事处,1927个村民委员会,554个居民委员会,796.51万人口,总面积1.5万平方公里,是江苏面积第一、人口第二的市。基本特点是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地名探究[编辑本段]因盐得名,历史悠久 盐城从西汉武帝元狩4年(公元前119年)建立盐渎县,当时这里遍地皆为煮盐亭场,到处是盐河,“渎”就是运盐之河的意思。东晋安帝义熙7年(公元411年)时更名为盐城县,以“环城皆盐场”而得名。盐城历经了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处处散发着浓郁的海盐文化。古代以盛产“淮盐”而享誉华夏,古称“淮夷地”。早在战国时期即“煮海为盐”,《史记》载“东海有海盐之饶”。秦汉时则“煮海兴利、穿渠通运”,已成为渔盐兴旺之地。唐时,“甲东南之富、边饷半出于兹”的淮南盐场,仅盐城就有“盐亭一百二十三所”。唐宝应年间,境内设有海陵监、盐城监,每岁煮盐百余万石,其时盐城已成为东南沿海重要的盐业生产中心。 盐城是名副其实的“盐”城。在各地地名当中,至今仍保留着“团”、“灶”、“总”、“丿”“仓”等与盐业生产管理相关的名称。“团”,是盐区生产组织,灶户“聚团共煎”的生产形式。每个盐场设几个团,每团设若干灶户,旧时以“团”为地名的,多分布在古淮南盐区的东台、大丰,如南团、西团、卞团等。目前,仍保留大丰的西团镇,全市还有18个村、48个自然村组的地名与“团”有关。“灶”,是灶民煎盐的重要设施,境内因“灶”称名的有头灶、三灶、四灶等6个乡镇,另有85个村及368个自然村组也是因“灶”而得名。“总”,是盐场灶民聚居的单位。明初大规模的“洪武赶散”,移民来到荒漠的海滨烧盐,为了对散居在沿海的灶民实施管理,各场设总若干,以次为序。清嘉庆时,东台富安盐场就设有30个总。今天沿海乡镇地名中仍保留有一总、二总、三总等地名,境内还有7个村和37个自然村组以“总”命名。“仓”,即盐仓,以枯枝牡丹名扬天下的亭湖区便仓镇当年就是伍佑盐场的便仓所在地。境内还有东台三仓镇以及11个村和18个自然村组因“仓”设名。“丿”是明后期及清代灶民煮盐的主要生产工具之一,其形同铁锅,略比锅浅,径园三尺,深3-4寸。境内以“丿”命名的乡镇,有东台的曹丿镇、大丰的潘丿镇,市内还有6个村和13个自然村组亦是以“丿”为地名的。历史沿革[编辑本段] 盐城,周以前为淮夷地;周时属青州,春秋时属吴,后属越。战国时属楚。秦代属东海郡;西汉初为射阳侯刘缠封地,汉武帝元狩四年建盐渎县,这是盐城置县的开端;三国时属魏,废县制;西晋又复县制;东晋义熙七年改名盐城,此为现名之始;南北朝称盐城郡;隋初仍为县,属江都郡;隋末,韦彻据盐称王,分为新安、安乐两县,唐初复置盐城县;宋代属楚州;元朝属淮安路;明代属淮安府;清初为江南省的一部分,康熙六年划归江苏省;民国初属江苏省第十行政督察区。1946年盐城一度改名为叶挺市,后仍恢复原名。其它县的设置:清朝雍正九年建阜宁县;乾隆三十三年建东台县;抗日战争中期,建台北、盐东、阜东、建阳4县;1966年新建响水县。1983年撤销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下辖城区、郊区和响水、滨海、阜宁、射阳、建湖、大丰、东台等7县。1987年后,东台、大丰先后建市,1996年,郊区撤销,建盐都县。2003年,城区更名为亭湖区;撤销盐都县,设立盐城市盐都区。以原盐都县潘黄、大纵湖、北龙港、楼王、学富、义丰、尚庄、葛武、北蒋、秦南、龙冈、郭猛、大冈13个镇的行政区域为盐都区的行政区域,区人民政府驻潘黄镇。亭湖区辖原盐城市城区以及原盐都县的步凤、伍佑、便仓3个镇,区人民政府驻人民中路。 2007年,江苏省政府批复,同意将盐城市亭湖区张庄街道办事处划归盐都区管辖. 这就是盐城历史变迁的轮廓。 盐城在远古代是陆地,后陆沉变为滨海平原。建国后,大丰西团一带出土的古陆生物化石可以考定,盐城至少在二、三万年前即已成陆。阜宁县羊寨一带的石器、骨器的发现,表明至迟在四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盐城境内就有靠渔猎为生的原始部落群活动的踪迹。远在西周初年,鲁侯伯禽令奄民南迁,途中有部分奄民留在盐城一带定居,他们可以说是盐城早期的开拓者。 盐城历史上盐、渔、农业较为发达,尤以产淮盐著名。先秦时期开始零星煮盐,从西汉至清代中叶,淮盐一直是封建王朝的主要财源之一。在唐代,盐城还是我国主要出活海口之一,据新、旧《唐书》记载,高丽僧人封大圣、新罗国王了金士信、日本国使者粟田真人、小野石根以及阿倍仲麻吕,都是经盐城登陆转赴长安或出海的。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恢复沿海经济,从苏州、松江等地大规模移民来盐屯垦,盐城人口大增。盐城的手工业也颇为发达,明清时期的建湖周氏冶铁、李氏花炮,东台曹氏木雕、唐氏羽扇以及滨海的泥彩塑,大丰的西团发绣和东台安丰的木芙蓉织品等,在江淮之间是负有盛名的。 在中国革命现代史上,盐城是革命老根据地之一,有着重要的历史地位。1926年春,盐城建立了党的组织。1932年间,胡乔木同志在盐城加入地下党,办报宣传革命。1940年10月,东进北上的新四军与南下的八路军在白驹狮子口会师,成立了华中总指挥部。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从此盐城成了苏北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心脏。华中局党校、抗大五分校、鲁艺华中分院,在盐城为党培养了大批抗日干部。刘少奇、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留下了战斗足迹。1947年10月底盐城获得解放,1948年上半年全盐阜区回到了人民怀抱,又成为解放战争的大后方,为淮海战役、渡江战役的胜利,为解放全中国作出了贡献。 文化的发达是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盐城也是“人文荟萃”之地。在盐阜大地上,哺育过文雄海内的“建安七子”之一陈琳;南北朝产生过名医徐道度,清代有治水专家冯道立;明清出现过诗人吴嘉纪 陈玉澍、书法家宋曹、画家万岚以及评书的开创者柳敬亭等。建湖的“百戏”在唐代即享有盛誉,庆丰十八团是我国杂技三个半发源地之一。明代中叶还出现过东台安丰人王艮为代表的具有全国影响的泰州学派。近、现代盐城出现的学者名流甚多。 盐城历史上出现过不少仁人志士、民族英雄。元末,草堰场盐民张士诚起兵于白驹场。南宋末年的陆秀夫是盐城长建乡人,与文天祥同榜进士,官至左丞相,抗元于崖山,背负幼帝投海殉国。明末清初的王之桢,是抗清名将史可法的得力幕僚。近代的马玉瑗在三河、宝坻等县任上,反抗洋人入侵,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和尊严。
2. 李氏古建
张潘盆李村土壤为黑土,黏性大,是制作泥盆的好材料,先辈们多以制作泥盆谋生,村里人以李姓居多,故得名“盆李村”。
张潘镇盆李村历史悠久,汉魏许都故城又称张潘故城,就在现在的盆李村一带。在建安区张潘镇曾出土过一件珍贵文物——四神柱础。
1984年冬,许昌县(今建安区)张潘镇盆李村的农民在村西100多米的“故城岭”上植树时,从距地表1米左右的土层中挖出了这件“稀罕物”。该物材质为青石,长62厘米,宽63.5厘米,厚15.5厘米,大致呈正方形,正中为直径28厘米的圆形平面。柱础制作采用浮雕工艺,按照四方定位之说,刻有栩栩如生的“四神”图案,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经文武专家鉴定,该物名为“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四神柱础的发现,引起了许昌文物部门的高度重视,四神柱础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真实地反映了当时许都宫殿的繁华景象。
在许昌博物馆二楼大厅可以看到,光洁的地板中央印有一幅巨大的图案,它就是四神柱础上的装饰图案。“四神柱础是许昌出土的文物,为了让参观者对它有更加直观的认识,博物馆将四神柱础的图案放大之后生动活泼地呈现在博物馆大厅的顶棚和地面。这种图案既可作为厅堂装饰,又能以艺术手法展示许昌文物。
文物者,乃文化物证也。建筑,是一个民族历史沉淀的最可信的文化物证。
那么,曾为许都宫殿建筑构件的四神柱础究竟有啥作用呢?
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表示,柱础是承受房屋立柱压力的基石,古代人为使落地立柱不因受潮而腐烂,在柱脚上垫一块石墩,使柱脚与地坪隔离,起到防潮作用。凡木架结构的房屋,柱柱皆有,缺一不可。同时,又加强柱基的承压力。因此,古代对础石的使用十分重视。
那么,如此考究的四神柱础,柱子是木柱还是石柱呢?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肯定地答复:“应该是木柱,因为中国古代宫殿多为砖木结构。”
四神柱础上面雕刻的是什么动物?又为什么称为“四神”呢?许昌博物馆的文物专家介绍,“四神”最早代表了四种动物类别。古代将动物分为四大类,即鳞、羽、毛、介,而四灵则是这四类的代表。四灵观念产生较早,到了汉代,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为“四神”。
据《四神天象图考》一书介绍,“四神”本来是四种不相关的动物,被赋予了神的品格,成为独立的神兽。后来,这四种动物被组合成一个方阵结构,代表上天镇守四方。
汉代将四神视作与避邪求福有关,它又表示季节和方位。青龙的方位是东,代表春季;白虎的方位是西,代表秋季;朱雀的方位是南,代表夏季;玄武的方位是北,代表冬季。曹操之子曹植的《神龟赋》记曰:“嘉四灵之建德,各潜位于一方,苍龙虬于东岳,白虎啸于西岗,玄武集于寒门,朱雀栖于南方”,就是对四神的描写。
四神柱础的出土见证汉魏帝都繁华, 承载厚重三国文化。
1984年,当盆李村的农民植树时从土里挖出了四神柱础,张潘镇文化站工作人员闻讯将它征集保存。1992年,张潘镇文化站正式将四神柱础移交给了许昌博物馆。1997年,四神柱础被调拨给了河南博物院。在2011年许昌博物馆新馆开馆之际,河南博物院资深文物专家照原样“克隆”了一件,现由许昌博物馆留存,陈列于二楼“曹魏许都”展厅。
柱础石浓缩了古代中国人民的建筑智慧和审美情趣,是中国古建筑文化中石雕艺术的瑰宝。
“闻听三国事,每欲到许昌。”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昌,“奉天子以令不臣,修耕植以蓄军资”。曹氏父子在许昌生活、经营了25个年头,不仅开创了辉煌的文治武功,也使许昌成为当时中国北方的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中心。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丕称帝,迁都洛阳。
雕刻有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的四神柱础见证了汉魏帝都的繁华。那么,这座都城是怎样消失的呢?“南北朝时期城池多次被兵燹所毁。”在《许昌县志》中,寥寥数语记述了古城的沧桑命运。随着北魏大将周几带来的一场战火,一代帝都成为一片废墟。
千百年来,汉魏许都故城虽然仅存遗址,但由于它是一代王朝的象征,不仅被历代人所敬仰,也是人们谈起三国文化时绕不开的话题。
3. 李氏家具厂
李氏佳宝木业纯实木家具厂地址,德州市夏津县308国道附近,这些都是比较不错的厂家,信誉好,质量可靠,值得推荐
4. 李氏木雕榆林
1戴家仓屋
戴家仓屋位于随县太白顶风景区解河村是一处保存基本完好的历史古村落,是道光年间四品都司戴曜堂居住的宅园。
宅园东西长652米,南北宽396米,占地259500平方米,总体布局严谨合理。四周为1220米长的城墙,设东、南,北三座城楼,一座地楼和一座更楼。城墙东、西、南三面有约40米宽1000米长的护城河,在南门主入口处设有跨河吊桥一座。庄园内分两大部分:东为青城,由宏记,顺记,老祥记,少祥记,水记和谦记六个相对独立又相互联通的小宅院组成。宏记是戴曜堂府邸,府邸主要部分由正堂和东、西厢房三部分组成。
门楼设有三道门,分别为太阳门、月亮门、星星门,门楼正中悬挂咸丰皇帝钦赐的“都府府”匾额。门楼有各种精细的砖雕、木雕各种图案花纹,进门为一大殿,两侧分列有鄂、豫两省四邻知县赠送的匾额,大殿左右设敵廊。从门楼到正堂为五进四合院,地面青砖和大理石辅设,院内有假山、水池、景墙、树木花卉。正堂为六间,两头分别有两间厢房。东西两侧各为三进四合院,叫东、西厢房。
正堂以东为谦记,谦记背后为水记,分别为两处一进四合院。正堂以西为顺记,分别由花园和三进四合院组成,花园背后设绣楼一处。顺记以西为老祥记,由三进四合院组成,背后为少祥记,由两进四合院组成。另有数栋粮仓和花园,建筑面积2317.5平方米;西为土城,主要是兵营、佃户住居地、菜园等。
在庄园以西300米处建有一座官亭,过往官员必须在此“文官下轿、武官下马”。该庄园因连绵战乱,部分城墙、城门、城堡、建筑物拆除或破坏,大部分建筑、护城河、城墙保留完好,整体建筑格局及框架尚存,现为村民住宅。
2 柯家寨村
柯家寨古村落位于随州北部,隶属于随县草店镇三道河村,距随州城区约75公里,距212省道约10公里。占地面积约200余亩。
房屋为清代建筑风格,虽破损严重,但所保存下来的房屋基本完好,村落整体布局依然清晰可见。据相关专家所言,此村落是目前随州市现存规模最大,文化底蕴深厚,保存较完好的古村落。
整个寨子遍布雕刻精美的石鼓门墩、爬满青苔的青石砖墙、踏痕累累的上马石。
漫步寨内,房屋建筑皆为四合院设计。各院落均为九檀十八柱,布局合理,功能齐全,高大端庄。各家居户门前雕有精美石鼓门墩。正屋堂前有石条台阶数级,依主人身份地位不同,台阶数量各有区别。各户之间,廊檐相通。据当地人讲,过去寨中居户均为柯姓人家,约百余户。
3 李家河村
李家河古村落位于曾都区万店镇东北15公里,是目前曾都区发现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村落之一。
规模宏大,建筑精美,青山绿水,景色宜人。村落始建于清代初,由于战乱,造成李家河所在地一带人烟稀少,后来李家兄弟三人从江西迁移此地。随着李姓人口增加,人们便习惯称这里为“李家河”,并延续至今。旧时,移民三兄弟由于经济拮据,他们只好结草为庐,勉强居住,生活十分节俭。清道光年间,因漂水河上游爆发洪水,将漂水河两岸的耕地以及李家河村落冲毁得面目全非。他们组织捐款将李家河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重建(捐款纪念碑目前尚存),从那以后,李家河生机又日渐显现。
李家河古村落依地势而建,背靠九龙山,前临漂水河,一面环山,三面环水,当地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头枕九龙山,脚蹬月儿湾,后有腰带水,前有笔架山,谁得此香地,不当皇帝做大官”。
该村坐西向东,占地3335平方米,建筑面积1800平方米,全村共有二十多户,百余人。由几座院落组成,而每个院落又分为四栋房子组成,分为陆巷、水巷进出,两巷口均为石门,户与户相通。村内安有许多横直交错的排水暗沟,不但看不出沟道,而且错综复杂。“不管下多大的雨,地面上完全看不见流水”。院内房屋有厅堂、卧室、厨房,室内地板用八宝砖铺设,院落全部由规则的青石条铺设而成,屋顶为青瓦顶,门和屋檐下都设置有木材雕刻而成的雕花。房屋为砖木立柱结构、整体上属于徽派建筑,又结合了赣派的部分建筑工艺,门窗由木材雕刻而成,房内铺有八宝砖,村落内设有由青石板铺制而成的三个下水道。
4 小岭冲村
洛阳镇以南的一座古村,虞夏时为荆州属地,西周属随侯国,后周随归楚,三国至唐朝属光化县,宋朝以后一直属随。在明朝时,小岭冲又叫“义和店”。
主要村落名为严家冲花湾、小岭冲花湾、李家大湾、凌家大湾、孔家大湾、学屋咀大湾等,花湾又称华屋湾,指华丽的房屋。建于明朝初年,距今有几百年历史。采用三进两院式格局,外围均为“一四七”烧制青砖,内墙为土掌墙,厅堂为内退式虎皮隔断,内走廊、 回廊相通,门楼设有石门、 石鼓,地坪多为石灰黄土混合打夯而成,有部分为方砖铺设。这里属纯土木结构建筑,鳞次栉比, 纵横交错,自然风光旖旎,民俗风情浓郁、文化遗迹较多,民居建筑典雅且保存完好。
相传,1360 年前后,大明太祖朱元璋与大夏皇帝明玉珍在义和店的辗子石上停战议和谈共享江山和休兵分治的相关事宜,此地后来叫议和店,后简化义和店。
小岭冲花湾古民居建筑历史悠久,据说可以追溯到200多年前即嘉庆年间,门口古桂花树伴随其亲历了百年风雨。小岭冲花湾古民居海拔124米。背靠围山,门前有一水塘,南侧有一东西向的山冲,冲两侧为低山,植被保护较好,主要生长松树和灌木。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较长,严寒酷暑时间较短。
5 中峰寺村
位于广水郝店镇的中峰寺村,历经沧桑的古民居依然保存着一些。
其中一处古民居不大,但十分古朴,古宅里虽然长满杂草,但四方的院落结构和门窗上细致的花纹雕刻依然清晰可见,门前的石头墩和门楣上突出的圆柱依然保存完好。“这就是过去人们常说的门当户对,门当户对一是指官员的家,另一个是指过去有钱人的家,是一种身份的象征,不同级别的人(门当)的图案不一样,比如:官员的家雕的凤凰图案,商人家雕的有象征财富的金元宝图案。”
在该村另一座古民居,十分简朴,屋内还能依稀看见古时木质的窗棂。当地村民告诉记者,这座古民居的主人曾考中进士,只是到老都没有出仕做官,死后就埋葬在屋旁的山坡上。
5. 李氏宫廷木雕
1、叶飞故居
南安叶飞将军故居于1998年初开始修建,2001年6月建成并举行开馆仪式。陈列馆主要展示了叶飞将军的生平事迹,分为家乡、投身革命、烽火岁月、心系海防、建设祖国及余热生辉六大部分。2001年10月,其被列为南安市级国防教育基地;2002年3月,其被列为南安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2年7月,其被列为泉州市第三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4年11月,其被列为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7年11月,其被列为省级国防教育基地。
2、杨阿苗故居
杨阿苗故居位于鲤城区江南镇亭店村,建于清光绪年间(公元1875-1908年),历时13年,以建筑堂皇富丽、平面布局独到而闻名遐迩,富有闽南民居的特色。整座建筑显得美观大方,宽敞明亮。房屋内外的墙上、檐下、壁间、柱头和门窗装饰着十分精美的木雕、砖雕、漆雕、灰雕和辉绿岩、花岗岩石雕。采用透雕、浮雕和平雕手法,精雕细琢大量的珍禽异兽、花鸟游鱼、山水人物、三国故事、博古图案,厅堂壁垛摹刻唐颜真卿、宋苏轼、明张瑞图、清吴鲁等古代书画家的书法艺术作品。整座建筑富丽堂皇,在闽南民间建筑中并不多见。
3、李贽故居
李贽故居坐落在泉州市区南门南寿路,是一座普通民房,原有三开间二进深。现存正面一间和正厅堂,正厅堂宽6公尺,深9公尺,前有天井。现按闽南古民居,修葺一新,辟为纪念堂。李贽故居曾一度改作宗祠,清同治间修理时,从地下掘到石印章两枚:一阴刻“李贽”,一阳刻“卓吾”,现北京历史博物馆和泉州文管会各有一枚。李贽故居列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李光地故居
李光地故居位于泉州市安溪县湖头镇中山街,明初李氏先祖李森建。经清初扩建重修,前后三进,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被称为“大宗祠堂”,乃湖头李氏祀先祖、明宗规、行族事的所在地,春秋两祭,祭祀规模盛大。庙内尚保留有明英宗皇帝敕文。第二进大厅厅前悬挂“夹辅高风”匾额,为康熙皇帝表彰李光地所赐;厅中高悬“急公尚义”匾额。第三进厅堂前横挂“鸣臬闻天”匾额,为正统年间宰相叶向高题赠;厅堂后侧悬挂“保世滋大”匾额,疑为李光地所题。庙并有许多金碧辉煌的柱联,有较高的文物价值。
5、李子芳故居
李子芳故居始建于清末,是一座闽南常见的石木结构房子。故居坐西朝东,用不规则的花岗岩石块砌筑成高不足3米的墙体,占地120平方米,面积约67平方米。房子有2扇门,进西门是2间对向面积不足10平方米的小房间。进东门是1间小厨房,过道左侧是小厅堂,右侧是卧室。该故居于1990年被列为石狮市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95年8月被列为石狮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996年3月被列为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6、蔡清故居
蔡清故居位于泉州市区西街孝感巷24号,1983年1月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原系明正德年间(1506~1521年)江西省提学副使蔡清的府第,隆庆四年(1570年)改为蔡文庄公祠,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重修。故居坐北朝南,面宽、进深各五间,硬山式屋顶,穿斗式木构架。东墙壁上嵌有咸丰七年(1857年)《重修泉郡大寺后文庄公祠序》碑刻一方。1986年市人民政府拨款重修。
7、莫耶故居
莫耶故居,又称逸楼、晚香别墅,始建于1907年,位于福建省安溪县金谷镇溪榜村,在安南永德苏维埃政府旧址对面。故居为二层楼的西式建筑,楼前有一方池塘,给人以明亮雅丽的感觉,一楼大厅是接人待客的场所,两旁是莫耶家人的住房;二楼现在设为莫耶纪念堂。1996年12月30日,安溪县人民政府公布其为“安溪县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8、施琅故居
施琅故居就在公共体育器械场旁的围墙内,是一栋年久失修的老宅子,触目惊心,仅入口处立的一块碑昭示身份:泉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整个故居被围墙围了起来,范围大约有10亩。老宅子的附属建筑已破败,旁边还有一座两层楼房及原泉州农校的废弃房。在老宅与东面围墙之间的空地上,另有一块1984年的碑文,简介了施琅1684年率师统一台湾,被封靖海将军、靖海侯,故宅有一部分曾为“崇正书院”。
9、李妙森故居
李妙森故居位于古城泉州南部的青龙巷,由旅菲华侨李妙森建于1927年,为一座带单护厝、两层内院式中西合璧式带风楼洋楼的近现代优秀建筑。其西式建筑的柱子配上闽南建筑的外墙,传统的砖雕配上南洋的特色瓷砖,挺拔开阔的罗马柱回廊,色泽鲜艳的象头神瓷画,红砖白石、雕饰精美的墙面……精致的红色外墙砖雕和天花板倒莲花雕饰,独特的西式窗棂,使得这座建筑别具特色。像这样富有文化色彩的建筑能够得到进一步保护,不仅是泉州历史上多元文化并存的最好见证,更是这座城市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产。
10、泉州黄宗汉故居
黄宗汉故居位于泉州市区中山中路镇抚巷内,有二座住房,各三开间,三进深,还有护厝、书房、花园等,占地1亩多。故居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黄宗汉的府第,现主体建筑尚存,是泉州清代仕宦世家聚族而居的宅第典型。
6. 李氏玉雕艺术文化
家谱档案就是记载血、婚亲家族长期发展变化史实的原始记录。从夏朝国王玉牒至魏晋官设谱局,是家谱档案发展的前期,家谱档案趋于成熟、完善,最终达到鼎盛。从魏晋官设谱局至民国百姓家谱,是家谱档案发展的后期,家谱档案趋于普及、深入,但也开始式微。家谱档案演变长达数千年,地域遍布全国各地,种类数量难以统计。
但是由于年久自然损耗和天灾、人祸、兵火,这些宝贵的家谱档案大多被毁弃,所剩寥寥无几,据不完全统计,当前国内只有山西、上海、北京等地档案、科研机构存有数万种家谱档案,国外日本、美国等国存有数千种家谱档案,这些家谱档案已成为研究历史的重要补充和佐证资料。
一
我国具有悠久的家谱档案研究传统,春秋时左丘明著《春秋左氏传》,大量采用当时公卿贵族如鲁国三孙、晋国六卿等家族的家谱档案资料,成为家谱档案利用研究的篙矢。汉代司马迁编撰《史记》,更是大量采用家谱档案,使家谱档案利用研究正式起步。晋代贾弼撰《姓氏簿状》,这是第一本家谱档案研究专著,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趋于成熟。
南北朝王僧儒继承发挥贾弼研究成果,编撰《十八州谱》,家谱档案研究利用达到鼎盛。唐太宗、武则天撰《姓氏录》、《氏族志》,林宝撰《元和姓纂》,家谱档案研究虽在发展,但水平没有太大突破。宋代郑樵撰《通志•氏族略》,收录百余部家谱,延续了家谱档案研究的传统。
明清时代,虽然私家编撰家谱风气很盛,但家谱档案研究已经接近尾声。“五四”运动以来,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利用开发家谱档案,成为时代的要求和呼声,著名学者潘光旦、杨殿询适应时代要求,对家谱档案经过科学推理分析,发表大量有关家谱档案研究著作、论文,初步完成家谱档案研究从古典到现代、从手工到科学的转变。
可惜此后家谱档案研究陷于停顿,具有影响的研究成果稀少,面对这种严峻形势,作为现代档案工作者,有责任、有义务把这项工作进行下去。
根据家谱自身状况和相互关系,进行全面完整系统整理,可以发现家谱档案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一、生死。家谱档案中最首要、最重要的内容就是详细记录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出生、死亡的时间、地点、状况,全面、完整、准确地反映本家族人口发展繁衍变化状况。
二、血缘。家谱档案详细勾画了本家族男性成员之间的血缘关系,构成一幅完整复杂的男性中心、直系血亲关系网络。三、婚姻。家谱档案还描绘了本家族男性成员的婚姻关系网络,每个男性家庭成员妻、妾的姓氏、年龄、家庭等,都是必不可少的记载内容。四、籍贯。家谱档案对本家族的祖籍、原籍、现籍都有详细记录,这些记录综合反映出该家族长时期迁徙移居的漫长过程。
五、事迹。撰制家谱档案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本家族成员树碑立传,在家谱档案中记载本家族成员的主要经历,取得的身份、地位、成就等,理所当然。六、规则。家谱档案大多附载了本家族的清规、戒律、训示,这些清规、戒律、训示的思想内涵,不外是告诫后代要忠君报国、光宗耀祖、弃恶扬善等,其积极意义值得肯定。
七、文献。家谱档案中附录了大量的家族文献,如家族成员创作的著作、文章、图画、书法等,家族成员获得的旨意、封赠、官诰等,具有极大的历史价值,不可多得。
家谱档案作为一个特殊的专门档案种类,与其它档案种类相比,它所蕴含的信息资源自有其固有的特性。
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隐秘性。家谱档案的形成、保管、利用都是由本家族、甚至本家族中特定的人物负责的,往往秘不示人,外人不能接近,这就决定了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强烈的私有性、隐秘性,更需要开发利用,使其变成公共资源,为社会服务。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长久性。
家谱档案本身和它的信息资源都是在长达数百年或数千年间形成的,信息涵盖时间跨度较长,可供长期开发利用。三、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原始性。家谱档案的内容是记载者或保管者的亲自经历,是未经加工的第一手资料,没有经过后天雕琢加工,朴素无化,其信息资源经过加工,便可成为精美玉雕。
四、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稳定性。家谱档案的内容、形式长期以来都已形成固定格式,变化极少,其信息资源比较稳定,有规律可循,开发利用较简易。当然,勿庸讳言,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也存在某种缺陷、不足,有的宣传反动血统论,有的鼓吹个人英雄观,还有的散布封建迷信说,这些都是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的糟粕,应当予以废弃。
二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提供利用,有许多途径,直接提出原件供查阅,是最基本、最简单的家谱档案提供利用形式之一,利用者根据自己利用目的,直接从家谱档案上采用信息资源,使之转化为社会或经济效益。但是,这种提供利用形式,会损害家谱档案本身,还属于初级、简单、低效的提供利用手段。
为了避免损害家谱档案,有的档案机构尝试利用照相缩微技术,将家谱档案制成缩微胶片拷贝,供利用者检阅,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提供利用方式。随着微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将家谱档案输入微机网络,供利用者调阅查询,已经成为可能,并已付诸行动。如上海、新加坡联合设立寻根网站,将家谱档案输入微机网络系统,供利用者使用,使家谱档案提供利用上升到高级、复杂、高效的层次。
对家谱档案进行科学研究,开发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具有多种形式、方法和手段,编辑加工是家谱档案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家谱档案的编研成果主要有:一、资料汇编。资料汇编的种类有全录式、节录式、全录节录结合式。全录式家谱档案汇编就是将全部家谱档案整理加工出版,它能全面、完整地向利用者提供家谱档案资料,为他们的利用提供选择机会,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节录式家谱档案汇编主要有名人望族家谱汇编、地区家谱汇编、时期家谱汇编、专题家谱汇编等,但它对全面利用家谱档案则稍显不足。全录节录结合式家谱档案汇编的好处在于既吸收了上述两种汇编的长处,又摒弃了它们的不足,可谓鱼与熊掌二者兼得。二、年表。利用家谱档案编辑名人年表,也是编研成果之一。
利用家谱档案资料,按年代、月份、日期、时间顺序,详细记载某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人生过程,就是某人的年表。年表对利用者了解某人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三、图集。由于受古代落后科学技术局限,我们已很难识古人庐山之真面目,而家谱档案中保存了大量古人相貌、住宅形状、墓地地势等图画,这些图画绘制精美,真实可靠,把它们从家谱档案中提炼出来,编成图集,是非常难得的珍贵资料。
四、论著。开展家谱档案科学研究,撰写论文、著作,既是利用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产物,同时又是开发家谱档案信息资源的工具,它们是最普通、最常见的编研成果。五、传记。家谱档案还是编撰人物历史传记文学、电影、电视的主要资料来源。人物历史传记的最显著特点是真实可靠,新颖独特,可读性强。
要保持这些特点,都离不开家谱档案,家谱档案是传记的原型和基础。六、电子软件。把家谱档案编制成电子软件,输入微机网络,也是科研成果之一,它与将家谱档案直接输入微机网络的区别在于,它对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已经进行了加工,体现了编制者的意图,并非简单地把家谱档案从文字向电子载体转换。
三
通过开发利用家谱档案信息资源,能够给我们带来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编史修志的助手。编史修志是家谱档案最基本、最传统的作用之一。由于年代久远,有许多重要历史事实已不能得窥全貌,给编史修志带来极大困难。家谱档案中的有关记载,往往成为解开历史之谜的关键。
1992年,全国第六届诸葛亮学术研讨会举行,家住浙江的诸葛亮第49世孙诸葛方成向大会提供《诸葛氏家谱》,解决了长期困扰史学界的问题,即诸葛亮后代2000年间的生存的情况。河北省邯郸市档案局在编写辛亥革命烈士张廷辅著作时,由于史料缺乏,工作陷于停顿,后来通过查阅《张氏家谱》,搞清了许多疑问,终于将该书编辑完成。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传统文化的载体。家谱档案有很多传统文化方面的内容,这些传统文化绝大部分都有其积极意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有责任继承,加以发扬光大。陕西旬邑县发现《肖氏家谱》,详细记载了该地名人肖之葆先后四次参加科举考试的过程,我们从中可以窥视古代科举制度之一斑。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统一祖国的桥梁。近年来,海外侨胞、台湾同胞和港澳同胞纷纷回原籍查阅家谱,寻根访祖。特别是台湾同胞根据家谱记载,到祖国大陆原籍地认祖归宗,真正认识到自己是真正的中国人,而不是台独分子所说的“台湾人”,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向心力,对反对台独,促进统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新闻报道中可以看出,即使台独死硬分子吕秀莲,当初也曾回福建访问故居,查阅家谱。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发展经济的工具。受传统小农经济的影响,家庭经济在我国主要经济成分中占有一定的比重,特别是三胞家族财团,更是比比皆是。近年来,祖国实行吸引外资政策,三胞纷纷来大陆投资设厂,他们投资设厂的首选地点,往往就是家谱档案记载的祖籍、原籍地。
有一位祖籍河南新乡市的林姓华侨,通过有关部门收集本宗家谱,建立全国林姓宗亲会,发动会员在桑梓投资办厂,极大的促进了新乡市经济发展。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民族团结的纽带。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有50余个少数民族,由于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些少数民族史料极其缺乏,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却弥补了这个空白。
云南腾冲县刘氏家谱《彭城春秋》中,记载了许多刘姓少数民家族发展变化史实,难能可贵。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人口资料的来源。我国人口发展史料缺乏,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诸多不便,而家谱档案信息资源则恰恰弥补其不足,成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从家谱档案信息资源中,我们可以搜集出古代人口发展流动资料,总结出人口发展流动分析报告。
如明万历年间编撰的河北武安《白氏家谱》,详细记录了该家族永乐年间(1403-1425年)从山西移居邯郸的历史。从河北磁县《谢氏家谱》中可以发现自明初洪武元年(1368年)至清初乾隆五十四年(1736年)368年间,该家族从一对夫妻已发展到180余人。
家谱档案信息资源是水文地质的资料。由于家谱档案中大多记载着本家族住宅、坟墓周围的风水脉穴等情况,我们可以对它加以利用,从中寻找古代地形、地貌演变历程,了解地质水文概况,为经济建设服务。
《百家姓》是我国流行最长,流传最广的一种蒙学教材。
它的成书和普及要早于《三字经》。据南宋学者王明清考证,该书前几个姓氏的排列是有讲究的:赵是指赵宋,既然是国君的姓理应为首;其次是钱姓,钱是五代十国中吴越国王的姓氏;孙为当时国王钱?m的正妃之姓;李为南唐国王李氏。他判断《百家姓》“似是两浙钱氏有国时小民所著”。
所谓“有国”据史书记载,吴越在宋太祖开国后,还存在一段时间,至宋太宗兴国二年才率土归降。可见这本书是北宋初年问世的。
《百家姓》采用四言体例,句句押韵,虽然它的内容没有文理,但读来顺口,易学好记,与《三字经》、《千字文》相配合,成为我国古代蒙学中的固定教材,该书颇具实用性,熟悉它,于古于今都是有裨益的。
为按照传统的观念,人死之后就要去见远古的老祖宗,如果老祖宗认不出自己的子孙,不让他认祖归宗。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这实际上是给死者进行的第一次化妆整容。但是这样的的沐浴更衣,已经远远超出了服装本身的物质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