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弘文馆核雕(弘文馆哪个朝代)

1. 弘文馆哪个朝代

桓彦范(653年-706年),字士则,润州曲阿县(今江苏省丹阳市)人。唐朝时期宰相,弘文馆学士桓法嗣之子。

家庭成员

祖父:桓法嗣,雍王谘议参军、弘文馆学士。

兄弟:桓玄范,常州刺史。

兄弟:桓臣范,工部侍郎。

2. 弘文馆馆主

国子监 崇文馆 弘文馆。

唐承隋制,武德元年(618)唐设国子学,学额300人,学生皆为贵族子弟,教师24人。贞观元年(627)唐将国子学改称国子监,同时成为独立的教育行政机构。监内设祭酒一人,为最高教育行政长官。设丞一人,主簿一人,负责学生学习成绩和学籍等具体事宜。唐代曾几易国子监之名,曾改称司成馆、成均监,神龙元年(705) 又复其名。据《旧唐书·高宗本纪》载:“凡六学,皆隶于国子监。”所谓六学,即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九年,太宗即位,改名弘文馆。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遇朝有制度沿革﹑礼仪轻重时,得与参议。置校书郎,掌校理典籍,刊正错谬。设馆主一人,总领馆务。学生数十名,皆选皇族贵戚及高级京官子弟,师事学士受经史书法。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避太子李弘名,改曰昭文馆。玄宗开元七年(公元719年)仍改弘文馆。因学生出身贵族,不专经业,开元以后,令依国子监生例考试,惟帖经减半。

太宗贞观十三年(639),置崇贤馆,属东宫系统,有学士二人,掌经籍图书,教授诸生,均如门下省所属弘文馆之例。学士之下有校书郎二人,掌校理书籍。高宗上元二年(675),避太子李贤名讳,改称崇文馆。学士出缺时,由庶子领馆事。肃宗时,以宰相为学士,领馆事。崇文馆

本为皇太子读书之处。唐代在此设“崇贤馆学士”,以侍讲宫中。崇文馆又是唐代的贵族学校。 唐制规定:“崇文馆生二十人,以皇族中缌麻以上亲,皇太后、皇后大功以上亲,宰相及散官一品功臣,身食实封者,京官职事从三品中书黄门侍郎之子为之”。另外,崇文馆也是宫内秘籍图书校理之处,是一个大型的皇家图书馆。

3. 弘文馆隶属于

体现了教育阶级性的特点。因为唐代的学校教育分为官学和私学两个系统,以官学为主。中央官学主要是“六学二馆”,六学是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隶属国子监,置博士以教生徒。二馆指弘文馆、崇文馆。其中弘文馆隶属门下省、崇文馆隶属东宫,各置学士以教生徒。

中央官学主要招收官员子弟、皇亲国戚子孙及外国留学生,庶族平民子弟仅占少数,鲜明地体现了封建社会教育的等级性。

4. 弘文馆相当于现在的

1、仲繇

字元常,河南许昌人,官至尚书。其正楷字形较扁近似隶书,笔画清劲遒媚结构茂密雄强。其代表作有《力命表》、《宣示 表》、《墓田丙舍》及《荐季直表》等。

2、王羲之

字逸少,浙江绍兴人,曾官至右军将军,因此被后人尊称王右军。其所书正楷笔画清丽遒美,笔势清圆结构谨严,梁武帝曾以“龙跳天门虎卧凤阙”来形容其书法。其代表作有《黄庭经》、《乐毅论》、《曹娥碑》、《东方朔赞》、《道教经》、《兰亭序》、《千字文》等

3、颜真卿

字清臣,山东临沂人,开元进士。曾任御史、尚书、平原太守等职,封鲁郡公,后人因此尊称颜鲁公。他善书法工诗文,其字体刚健笃实遒婉严整,笔画清劲丰肥间架严整茂密。其代表作有《臧怀恪碑》、《多宝塔碑》、《勤礼碑》、《郭家庙碑》、《麻姑仙坛记》等。

4、欧阳询

字信本, 湖南临湘人,曾任弘文馆大学士官至太子率更令,因此后人尊称其书体为率更体。其书法刚劲挺拔,笔画方润整齐结体开朗爽健。其代表作有《九成宫醴泉铭碑》、《皇甫君碑》、《虞恭公温彦博碑》、《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碑》等。

5、柳公权

字诚悬,陕西华原人 ,唐元和进士。曾任侍书学士、司封员外郎,封河东郡公进太子少师。其书法合欧体与颜体之长,形成一种清劲挺拔、结构谨严遒媚的字体。其代表作有《玄秘塔碑》、《神策军碑》、《唐谏议大夫碑》、《金刚经》、《归林诗》等。

6、赵孟頫

字子昴,又号松雪道人,浙江吴兴人,乃宋朝宗室,元朝时为瀚林学士兼修国史。其书法出自王羲之,笔画清秀圆润结构谨严端庄。赵体虽圆润易学,但笔力怯弱软滑变化较少。其代表作有《道德经》、《鲜鱼府》、《闲邪公》、《大德法师碑》、《平江儒学记》、《道教碑》、《卸服碑》等。

7、文征明

原名璧,字征明 ,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的书画家、 文学家,其小楷清劲秀雅深得智永笔法。骨力劲健遒逸劲挺端正,方整秀雅一丝不苟。其小楷代表作有《高士传》、《题赵魏公二帖》、《右参政吴公墓志铭》、《归去来辞》、《离骚经》、《前后赤壁赋》、《小楷真赏斋铭并序》等帖。

8、刘春霖

字润琴,号石云。中国晚清末代状元,直隶省河间府肃宁县人。其小楷源自欧阳询,笔力清秀刚劲,深得时人尊崇。有大字学颜真卿,小字就学刘春霖的说法。其楷书代表作有《大唐三藏圣教序》、《文昌帝君阴骘文》、《闲邪公家传》、《兰亭序》、《灵飞经》

5. 弘文馆是哪个时期

在长沙城北书堂山席子洗笔的唐代著名书法家是:欧阳询。他常年在此练笔,与君王交好,官运亨通。而且他也是很有才学的人,字体好看名声大,还创造了书法理论。

欧阳询(557年—641年),字信本,潭州临湘县(今湖南长沙市)人。唐朝大臣、书法家。欧阳纥之子。

隋炀帝即位,欧阳询出任太常博士。武德三年(620年),投靠夏王窦建德,授太常卿一职。武德五年(622年),归顺唐高祖李渊,授侍中,累迁银青光禄大夫、给事中、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册封渤海县男,主持编撰《艺文类聚》。贞观十五年,去世,时年八十五岁。

6. 弘文馆归谁管

一、修建年代不同

1、国子监修建年代:元至元二十四年(1287年)。

2、弘文馆修建年代: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置修文馆于门下省。

二、创办特点不同

1、国子监特点:元、明、清三代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太学)和管理教育行政机构,中国古代唯一保存完好的最高学府遗址,中国古代唯一的中央公立大学建筑。

2、弘文馆特点:聚书二十馀万卷。置学士,掌校正图籍,教授生徒;当王朝有制度演变和礼节时。创办学校书郎,管理学校图书,出版是非。图书馆有一位馆长,负责图书馆的事务。数十名学生是从王室和北京高级官员中挑选出来的。

7. 弘文馆是什么意思

古代主管国子监或太学的教育行政长官。战国时荀子曾三任稷下学宫的祭酒,相当于现在的大学校长。唐代的韩愈、明代的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事》的作者)都曾任过国子监祭酒。

中小学的领导者。

大学的主要负责人。

主持一校行政事务的人。

古时候,办私塾,办学堂,只有先生教学子。我觉得没有‘校长’一说。

真正的‘校长’,自古就是一种职官。

职官名:(1) 古时指一兵队之首长。史记.卷九十.彭越传:「令校长斩之。」

(2)汉代守卫帝王陵墓的官员。续汉书志.第二十五.百官志二:「掌守陵园,案行扫除。丞及校长各一人。」

8. 弘文馆一直都是官学吗

1.中央官学

唐代从中央到地方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官学教育体系,中央官学是隋唐封建教育的主干,隋唐封建教育兴旺发达的标志。中国古代学校制度完备于唐朝。

唐代中央官学包括儒学与专门学校两类,国子监管理的“六学一馆”成了中央官学的主干,“六学一馆”指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和广文馆,由国子监管理。另外的学校是中央的一些事业和行政事务部门结合自己的需要所办,归其管理。其中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为收藏书籍、校理书籍和研究教授儒家经典的三位一体的场所。总的来说,唐代中央官学较为发达,种类繁多,人数众多,等级森严,学习内容丰富,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

2. 地方官学

唐代的地方官学也有比较完备的制度。实行州县二级制,类型有三种:经学、医学、崇玄学,由地方政府之行政长官长史负责,包括主持考试。唐代的地方官学也很发达, 州县的学生大多是庶民子弟,学生毕业后,可升入中央四门学,或者直接参加科举考试, 或者做地方官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