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 瓷器的种类 釉
一、唐代绞釉瓷器和宋代绞胎釉的区别?
绞胎与绞釉是自唐代开始,流行于宋金时期的一种制瓷工艺。绞胎瓷,是指把各色胎泥相互叠压在一起,制作成瓷胎而烧制成瓷。绞釉瓷,是胎土为单色,而把各色的“釉”施于瓷胎表面的一种瓷器。
绞胎与绞釉瓷,是磁州窑系中品种相对较少的瓷种,且主要流行时期为宋金,流行地区主要为现在河南省的某些地区,周边的河北、山西和陕西等省份的个别窑口也偶有烧制。
绞胎与绞釉瓷器的美,在于其纹饰自然流畅,尤如西方的印象派油画。
美,就是给人以快乐的感觉和愉悦的享受;而自然的美,能让人有最大程度的有这样的感觉。绞胎与绞釉的美,就是自然的美。当然了,笔者也见到过有意的绞胎花纹,成形为各种花朵或动物,这种有意识的人为的纹饰,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朴的美,与现代人们刻意的“创作”有着本质的区别。
绞胎与绞釉瓷的烧造,就河南地区而言,主要的烧制窑口有段店窑、扒村窑、登封窑、巩县窑与当阳峪窑等。
绞胎瓷,一般是用白、褐、暗红和灰黑等色的瓷土,分层相互叠压,然后像制做花卷馒头一样拧在一起,做成各种器形的胎,然后施透明釉烧制。也有的瓷器施黄釉或绿釉,称作绞胎黄釉或绞胎绿釉。也有绞胎瓷再划花或刻花的瓷器,这就又多了一道工艺,这样的瓷器非常稀少!绞胎瓷一般没有拉胚成形的,都是模制成形,因为拉胚成形容易破坏绞胎的分层,使层次感模糊,层次感不分明,也就失去了绞胎的意义了;绞胎瓷也没有使用化妆土的,因为一旦使用了化妆土,就把绞胎形成的纹饰覆盖了,也会失去绞胎成花的意义。
绞釉瓷器,严格来说不能叫绞釉瓷,应该叫“绞化妆土瓷”。绞釉瓷的制作工艺:绞釉瓷器,是先拉胚或模制成形,然后把白色、褐色或红色的化妆土液体小心地搅混在一起,使化妆土液自然分层,而不能体液体完全溶为一体(完全溶为一体就没有绞釉的效果了),然后浇在已经成形的胚体上,形成自然流淌的纹饰,自然晾干后,再施透明釉、黄釉或绿釉,然后再烧制成瓷。所以绞釉瓷也叫浇釉瓷。当然,有往胚体上浇化妆土液的,也有用胚体来沾化妆土液的。因为搅在一起的化妆土液很容易均匀的混合,成为某一种单色的液体而不能使用,就失去了绞化妆土液成纹饰的作用,所以,绞釉瓷器比绞胎瓷少之又少而更加珍贵!
绞胎瓷与绞釉瓷,特别是绞釉瓷,因其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大大增加,而又极具美感。
二、唐代的驴 种类?
根据驴的体型大致分为三种:
一、小型品种,华北驴、西南驴、新疆驴(唐代应该叫安西都护府)等。
二、中型品种,庆阳驴、淮阳驴、沁阳驴、佳米驴、云南驴。
三、大型品种,广灵驴、晋南驴、德州驴、关中驴。一般山地小毛驴居多,平原、坡地大中型毛驴居多。《黔之驴》中的毛驴也是小毛驴,只是贵州的小老虎体型偏小罢了。
三、唐代瓷器上的情诗?
长沙铜官窑出土的一件唐代瓷器上,将民间流行的情诗染在瓷器上,是唐代常见的事。
在这件瓷器上,共印了21首五言诗,统称《铜官窑瓷器题诗二十一首》,“君生我未生”就是其中一首。全诗为: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
四、唐代最顶级的瓷器?
唐三彩
2.唐越窑青釉八棱瓶
3.唐越窑青釉壶
4.唐越窑青釉直颈瓶
5.唐邢窑白釉瓶
6.唐邢窑白釉皮囊式壶
7.唐 三彩蓝釉万年罐 美国哈佛艺术博物馆藏
8.蓝釉兔,中国,唐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9.唐 三彩蓝釉旋纹奁式炉(整体)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10.蓝釉双龙柄尊
11.唐洒蓝釉大罐
12.唐代蓝色环纹玻璃杯 日本正仓院藏
13.八棱秘色瓷净水瓶
五、唐代最珍贵的瓷器?
1、唐兽首玛瑙杯
唐兽首玛瑙杯是唐代的一件玉雕,而且至今为止保存的出自唐代的唯一一件、中国十大古文物之一,也是雕刻最精细的一件俏色玉雕,每一个细节都近乎完美,所以是国家禁止处境展览的。
2、唐赤金走龙
唐赤金走龙是在陕西西安被发掘出的一套唐代金雕文物,一共12个,每个都形状各异,而且与人们想想中的龙的形象不同,他们并不是非常雄伟高大的,而是小巧玲珑精雕细琢。
3、除罪金简
金简在古代一直是帝王所用,被认为是可以去灾祸的圣物,除罪金简是现存唯一一件古代金简,它是武则天皇帝命人投置在嵩山的一件写着自己罪事的金简。
4、唐景云钟
唐景云钟被称为“天下第一名钟”,是历史上唯一一个由皇帝亲自监工制造,并且亲手题写铭文的一口青铜钟,雕铸工艺和整体造型都是绝无仅有的。
5、唐八重宝函
唐八重宝函是唐懿宗时期用来供奉释迦牟尼佛的一套盒函,共有八层,所以称为八重宝函,这件唐朝古物不仅雕刻十分细致精美,更体现了那时宗教精神文化。
6、唐五代秘色瓷
唐五代秘色瓷被发现于法门寺塔唐代地宫中,是越州窑烧制的青瓷中最珍贵的一种,尽管从那时起到后来都有很多人模仿它来烧制,但是其实唐五代秘色瓷才是真正的宫廷御用宝物。
7、唐代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
唐代论语玉烛龟形酒筹筒是一间银器,整体的造型是一只神龟四脚着地昂着首,背上顶着一只烛台,这两部分都是精雕细琢,并且体现出唐代的思想文化。
8、唐三彩骆驼载乐俑
唐三彩骆驼载乐俑是现今为止发现的仅有的两件骆驼载乐俑中的一个,非常珍贵罕见,再加上它的制作非常复杂谨慎,色彩也十分显眼,很有观赏和研究价值。
9、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
唐舞马衔杯仿皮囊式银壶是一件金银器文物,在唐代历史中是首次被发现类似器具,整个造型呈现游牧民族装水的皮囊袋子形状,最惊奇的还是袋中有一凸起的舞蹈的马。
10、唐鎏金莲瓣银茶托
唐鎏金莲瓣银茶托是唐朝拥有饮茶的茶具,与之同时出土共有七件,每一件造型都异曲同工,为浅口平沿且杯口花边状,而且内部还刻有字,可见当时鎏金工艺高超。
六、瓷器的种类?
瓷器种类可分为硬瓷、软瓷、骨瓷。其中硬瓷是高岭土、石英和长石混合并经过1400℃高温烧制而成,软瓷是细黏土与磨砂玻璃、皂石、燧石等材料混合并经过1200℃温度烧制而成,骨瓷是50%左右的动物骨灰和25%左右的瓷石、高岭土烧制而成。
七、唐代龙纹瓷器特征?
在龙纹装饰方面,元末明初的那种强壮、粗犷、豪迈的龙纹形象,已被万历朝洗炼、俊俏、洒脱的风格所替代,龙的形体拉长,身体呈桥形拱起,头部加大,双眼突出,上下唇均加长,向上翻翘,鼻端通常被处理成“如意”形,鬃发茂密的向后方飘拂
八、唐代金黄釉的特征?
它是一种以适量的铁为呈色剂,以铅为助溶剂,在氧化焰气氛中烧成的低温釉瓷。黄釉瓷是陶瓷的一种,最早出现于唐代安徽淮南寿州窑,四川邛崃窑,河南密县西关窑、郊县窑,陕西黄堡窑,山西浑源窑,河北曲阳窑,其中以寿州窑黄釉瓷最为著名。明代以前的低温黄秞多数为黄褐色或深黄色,不是真正的黄色。传世的黄釉瓷器以宣德制品为最早,传世器大多为盘,器物内外皆施黄秞,釉色娇嫩,釉面肥润,通体无纹。弘治、正德时期的黄秞达到历史最高水平,器物色调均匀一致,釉面平整无痕,色泽滋润娇嫩,且光泽度较好,恰似鸡油,是真正的黄色。因其施釉时是将釉料直接浇在白釉瓷器上或素胎上,釉层不易剥落,故名“浇黄”。由于其色调较淡,显得娇艳,又称为“娇黄”。明晚期时,黄釉瓷曾一度停烧,直到清顺治时期才又恢复了烧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黄秞瓷主要是在沿袭明代黄秞的基础上,以仿宣德和弘治黄釉瓷为主,把暗刻、划、印、雕等各种装饰工艺以及釉上彩绘共同运用到黄秞瓷器上,这样既丰富了黄秞瓷器的品种,又体现了创新的色彩,一改之前单色黄釉瓷“素面朝天”的面貌,形成黄釉瓷发展史上的又一个高峰。
九、汽车釉的种类?
一种是汽车漆面釉,增加漆面亮度和持久度的;另一种是陶瓷釉,专业用于瓷砖、瓦碗等瓷器类的光亮、美观使用的。
十、东汉黑釉和唐代黑釉区别?
东汉黑釉瓷色彩不纯,唐代黑釉瓷器制作工艺十分复杂,首先要将开采来的矿土经过挑选、舂捣、淘洗、沉淀、晾干后,用模具作成胎入窑烧制,所烧黑釉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