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雕作品背后故事(核雕的历史)
1. 核雕的历史
7月8日,国际著名期刊Antiquity在线发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李占扬教授团队撰写的学术论文,内容是河南许昌灵井遗址发现早期智人雕刻的人工制品。通过对遗址出土的30000多片动物骨骼科学分析,发现有2件标本上面有人工雕刻痕迹
2. 核雕历史故事题材
瑞兽是原始人群体的亲属、祖先、保护神的一种图腾崇拜,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一种文化现象。它们从远古时代一直沿存至今。中国古代有四大瑞兽,分别是东方青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北方玄武,另外还有麒麟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瑞兽。也就是说 橄榄核雕刻的神兽 或者图腾
3. 核雕历史发展
明清两代的核舟雕刻是鼎盛时期,
欧阳宗俊先生在《微雕赤壁夜游橄榄核舟》中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明清之际,我国大型雕塑艺术无大发,小件雕塑品和工艺品的装饰却生气勃勃,富于创造。橄榄核雕是其中一个颇有特色的品种,明代人称其‘鬼工技’。明代,橄榄核雕艺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达官贵人视其为宝物,作为佩戴的装饰品,风行一时”。从历史文献和留存下来的核雕实物看,这种说法是很有见地的。
4. 核雕历史资料
福建闽侯县、四川开江县、广东揭阳普宁市。
福建橄榄核产量居全首位,其中闽侯县橄榄核种植面积、产量居福建首位,九六年被评为橄榄核之乡。
四川开江县是油橄榄核的主产区,发展历史以有40余年,一四年被粮油学会命为油橄榄核之乡。
广东揭阳普宁市青橄榄核栽培历史悠久,全市种植面积居全国首位,九六年被国家评为青榄核之乡。
5. 核雕的历史渊源
裁纸刀究竟何时进入文人书房,成为一项独立文房用品,已不可考。《南史》载:“朓嗟吟良久,手自折简写之。”南北朝时期,文人裁纸写信,或用绢布作画,尚无专门的裁刀,也就是随取小刀替代,并无过多的讲究。后来,纸质更为柔软且富于韧性的宣纸流行,人们发现,用利刃裁宣纸,很容易裁偏,造成纸张浪费,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反而是刃口略钝的刀更好用,可以在裁纸的同时把纸扯平整。于是,金属不再是裁刀的唯一材质,象牙、玳瑁、红木、玉石、牛角、竹子等质地坚硬的材料也被用于制作裁刀,造型也更多样化,由此逐渐发展成为一项专用文具。
明代文人于世俗物趣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对文房器物的追求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裁纸刀属于实用性文具,不仅是文房的常设之物,还另有艺术性和观赏性方面的要求,故明代的裁纸刀颇多精心之作,用以寄托使用者的情致志趣。
清代则是文房用具的另一个制作高峰,这一时期的文人趣味,对于沉静内敛、低调朴实的风格更为欣赏。以紫檀、黄花梨、乌木等名贵红木,或竹子贴黄制作的裁纸刀,光泽柔和,不浮不嚣,锋芒内敛,有一种沉静优雅的魅力,因而格外受到青睐。
6. 核雕的历史有多少年?
1.造纸术 据考古发现,我国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就已经有了纸,不过这时的纸只是纺织业漂絮沤麻的副产品,产量很低,质量也差,还不能用于书写。到东汉时期,蔡伦在前人经验的基础上,对造纸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除了用麻作原料之外,还采用树皮等一些含纤维的东西。并采用石灰碱液蒸煮的加工技术,从而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此后纸张开始代替竹帛,在全国推广。公元6世纪后,我国的造纸术不断外传。使朝鲜、日本、阿拉伯、欧洲等地先后学会了造纸术。纸从此成为传播文化、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
2.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3. 火药 火药是在炼丹过程中发明的,公元8~9世纪,炼丹家已经知道硫磺、硝石与木炭混合燃烧时,会发生剧烈的反应。这样,在唐代就发明了以这三种物质为原料的黑色火药。到宋元时期,各种药物成分有了较合理的定量配比,并且先在军事上得到使用,出现了最早的火炮、火枪、火箭、地雷、炸弹等火药武器。现在中国历史博物馆珍藏的铜火镜,制造于元年顺三年(1332年)。它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炮,由于靠火药作为推动力,其威力较大,称它为“铜将军”。火药在13世纪时传到阿拉伯持国,阿拉伯和波斯把制造火药的硝称为“中国雪”。14世纪以后,我国制造火药武器的技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
4. 指南针 最早的指南针出现在战国时期,当时是天然磁石磨成勺形,把它放在特别光滑的地盘上,用以指南,称为司南。到宋代后期,人们又发现钢铁在磁石上磨过后,也会产生磁性。于是又出现了以此为原料的指南针。由于航海事业发展的需要,人们又开始使用了以此为原料水浮式指南针在阴雨天辨别方向。到元代时,航海已完全靠罗盘指南针指引航向。随着对外贸易和海上交通的发展,指南针及应用技术先后传到阿拉伯地区,并很快传到了欧洲
7. 核雕历史文化资料
三个月左右,没有什么手艺是容易的,雕刻橄榄核有老师指导,自己心灵手巧或者有绘画基础,入门是不难的。
入门以后的精进就难了,需要一辈子不断的学习。核雕不仅仅是雕刻一个东西,还要懂的很多,绘画的布局 透视,书法的各种字体,篆刻的刀法等等。
核雕属于传统文化,历史的典故,雕刻内容的寓意,都需要不断的学习。现在属于个性张扬的时代,需要不断的创新。我也是入了行才知道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