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薄艺核雕直播(薄意雕刻技法)

1. 薄意雕刻技法

当然可以磨光后重刻,如果是底部的篆刻磨掉就比较简单,倘若是章体四周的薄意雕刻,那就需要细心的用水磨砂纸从粗号(譬如几百号的)到细号(1000号、2000号一直到3、5千号)磨光后重刻。

印章材质:

1、按质地种类分,金属材料一般用分黄铜印和紫铜印等、不锈钢、铝和为数极少的铅锌合金。

2、晶质材料制造的,有水晶印、墨晶印、茶晶印、棉晶印、无邪印、金晶印等。

3、翠玉玛瑙材料制造的,有翡翠印、玛瑙印、人造玛瑙印、白玉印、秀玉印等。

4、角质材料制造的,有象牙印、人造象牙印、牛角印等

5、石质材料制造的,有鸡血石、田黄石、寿山石、青田石、冻石、大理石等。

6、刻印章用的木料制造的,主要是白桃木、梨木或黄杨木等。

7、塑胶作为刻印章材料制造的,近代兴起的,有冲牙印、拼冲牙印、刻花冲牙印等。

2. 薄意雕刻山水

田黄石产于福建寿山溪田中,多为独石,形似新疆和田仔玉。因为无根之璞,挖掘困难,稀有而显珍贵。它质地细洁温润,呈微透明或半透明状,内蕴萝卜纹,号称“石帝”、“石中之王”。从古至今一直享有至高无上的地位。清朝皇室将其作为玺印的专用印材,以取“年年福(建)寿(山)田(黄)丰”的吉兆。

田黄色泽以黄色为基调,有一种“帝王之气”,毫无“火气”,鲜而不俗,稳而不浊,不浮不沉。但不同的田黄所含主要色素及色彩纯度、浓度和肌质通灵度不一样,又可分为“黄金黄”、“桔皮黄”、“桂花黄”、“桐油黄”、“金包银”、“银包金”、“红田”、“白田”等等。

印石中古来只有田黄以重量论价。田黄是天生独石,大不过拳,重量过两(30克)即称大料,又以方形印章为贵。因为田黄发现早期得石多裁割为方章,往往成印仅十得其三四,后因惜其材不忍损失,只能随石形状在其表面雕刻薄意以后遂无方章。

这对“金包银”田黄对章(1.8×1.8×8cm),重皆过两,黄白相间,熠熠生辉。值得一提的是这对田黄方章四面都精心雕刻美轮美奂的山水薄意,其鲜明的艺术风格可推断为此薄意是一代雕刻大师、西门派鼻祖林清卿(1876——1948年)之作。他的作品以中国画构图为法则,刀法多以圆刀为主,捉刀如笔,虚实多变,超逸不凡。该对印章上的山水薄意流云飞动、栩栩如生,一派行云流水之韵。人物生动,形神具备,谈笑间传神达意历历在目。两方印章上的薄意可分可合,分可单独成画,合则融为一幅。珍贵的印材,大师的精心创作,堪称绝妙。

3. 薄意雕刻技法是什么

薄意雕刻是寿山石雕独特的表现技法。

薄意的雕刻层很浅,创作讲求中国画理,笔墨韵趣,可以说画不好国画的人是雕不出好的薄意,写不好字的人是雕不出好字的。

薄意是具有国画与雕刻特点的艺术,既能品赏,又适于抚玩,比国画更耐人寻味。

因为作品既有雕刻,又有画意,所以称为薄意。

用通俗的话,就是在石头上作画。

画得如何,主要看作品的拓片。

书画家潘主兰先生曾说过:“薄意者,技在薄而艺在意。

言其薄,而非愈薄愈佳,因未能如纸之薄;言其薄,自以刀笔写意为尚,简而洗脱,且饶有韵味为最佳,耐人寻味以有此境者。

4. 薄意雕刻技法特点

从存世的雕瓷分析,清中晚期的陈国治,王炳荣,李裕成是公认的名家,陈国治的作品大多为山水人物,刀法细腻,构思精巧,风格淡雅,宛若寿山石的薄意雕刻。王炳荣的作品题材广泛,动物、花鸟、人物皆有,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和陈国治相比,刀法上前者偏重於剔,后者偏重於雕。

李裕成的作品风格接近於陈国治,题材上接近於王炳荣,喜好开光剔地。前几年市场上还常可见得他们的作品,价格也较高,近几年市场上已难见踪影,偶见一件,价格也都进万。可见他们的作品正逐渐被人们认识。

5. 薄意雕刻技法视频

如此大块的田黄,即便是原料,目前的价值也在千万以上,若是清代名家雕琢,价值再提升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