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文献

沂水非遗核雕厂家(沂水文物)

1. 沂水文物

1 关于这个问题,需要先说明一下:沂水是一个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县级市,属于南部山区地带,自然风光优美,旅游资源丰富。2 在沂水晚上,您可以到当地的夜市购物、品尝美食,还可以去演艺场所欣赏当地特色的歌舞表演。如果您喜欢户外运动,可以到附近的自然景区进行夜间探险或者露营等活动。3 此外,沂水还有一些历史文化遗存,您可以到文物保护单位或者博物馆参观,了解当地的历史和文化。总之,沂水晚上有很多好玩的活动可以选择,建议您在当地旅游机构或者网站上查看更详细的信息。

2. 沂水古文化遗址

沂山位于山东省泰鲁沂山地东端临朐、沂水二县交界,沂山境内最高峰为玉皇顶,玉皇顶的海拔高度为1032米,尽管只有千余米的高度,但是沂山的险峻不亚于泰山,所以沂山也有着“东泰山”的名称,景区里面有着落差达65米百丈崖瀑布,还有着齐国依山而筑的长城遗址。

3. 沂水出土文物地址

秦国泗水其实就是江苏徐州丰县,战国属宋,宋灭亡后属齐,齐被乐毅攻后属魏,田单复国后经谈判归楚,秦统一天下后属秦泗水郡。详细介绍:沛郡,又称四川郡、泗水郡、沛国,是中国从秦朝开始设立的一个郡级行政区划,范围历代有变化。历史《汉书》记载秦设泗水郡,不过后来由于秦代文物的出土,有说法认为这是汉朝对于秦四川郡的误记。“四川”之名来自于当时境内淮河、沂水、濉水、泗水四条主要河流。秦郡治相县(今淮北市范围),地跨今天江苏南部徐州市周边、河南省东南小部分以及安徽省淮河以北淮北市、宿州市等地区。 

4. 沂水文物地图集

沂南县岸堤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镇驻地距县城31公里,东邻马牧池,西与蒙阴县旧寨乡、界牌镇相邻,北邻沂水县高庄镇,南邻孙祖镇及蒙阴县垛庄镇。总面积 143.5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55万亩,林地面积6.13万亩,淡水养殖水面220亩,全镇辖35个行政村,5.6万口人,皆为汉族。

该镇地处山区,境内山峦重重,沟壑纵横,汶河岸边有小片平原,城南部砂石山、北部青石山、中部小平原的格局。主要山峰有艾山、格拉山、水塘崮、爬山子、西楼顶、马子山等,其中艾山属孟良崮山脉,海拔470.2米,水塘崮属北大山脉,海拔519.8米。境内有沂(南)蒙(阴)公路经过。山东省第二大水库岸堤水库位于该镇上游,汶河自兴旺庄以西入境,东流至艾山东村出境,属常流河。全县最大的水库高湖水库位于该镇西北5公里处。该镇土壤主要有褐土、棕壤、潮土三类,矿产资源主要有石灰石、花岗石、铁矿、砂、云母等。农产品主要有小麦、玉米、花生、地瓜、黄烟,林业以经济林为主,是著名的将军烟生产基地和万亩花生生产基地,是全县最大的镜面柿和香椿生产基地,2005年人均纯收入3473元,企业主要有塑料、造纸、麻纺、建筑材料、玻璃制造、保健口品加工等。该镇有中学2处,小学12处,卫生院2处。

岸堤,唐代就有其名,因殷雷、殷电二军官守此地,取名双凤镇,后因南临汶河,河堤甚高,故自明代改称为岸堤。

建国初期为岸堤区,1951年5月改称为四区,1956年2月改称岸堤乡,同年10月成立岸堤人民公社,11月划归蒙阴县;1961年8月划归沂南县;1983年5月改称岸堤区,1988年9月改设岸堤镇。该镇是革命老区,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山东抗日军政干部学校旧址所在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苏鲁豫皖边区和省委山东分局曾驻扎此地,素有“小延安”之美誉。

镇政府驻地岸堤位镇境中部偏东,境内有汶河大桥,艾山东电视差转台,新兴蝙蝠洞和新兴康熙(1666)地震碑等自然人文景观。农历一、六为集日,三月十六和十一月十六逢山会,镇驻地交通便利、配套调入齐全、商贸发达,为县境枉西北部边陲重镇。

岸堤镇

大山头村村

中高湖前村村 暖泉村村 姚家峪村 张林村

泉水庄村 佛山村 佛山前村 佛子万村

明峪庄村 黄山坡村 岸堤一村村 岸堤二村村

岸堤三村村 岸堤四村村 岸堤五村村 岸堤六村村

局埠村 小峪庄村 西波池村 艾山后村

格拉山后村村 王山村 赵家庄村 四新村

盘山庄村 大头庄村 波子峪村 安子沟村

大峪庄村 柿子岭村 朱家林村 田家北村村

梁家北村村 东北村村 红光村 新兴村

新村村 李家庄子村 塘子村 隽家庄子村

唐家峪子村 五石垛子村 幸福官庄村 劈片石子村

胡家沟村 艾山前村村 艾山东村村 南岩路村

邵家岩路村 魏家岩路村 仁和庄村 河子沟村

石旺崖村 前董家峪子村 后董家峪子村 冯家庄村

柳行岔村 岩山庄村 兴旺庄村 西岩路村

花岭坡村 三合峪村 二社庄村

东蔡家峪子村 西蔡家峪子村 面梨沟村 中高湖后村村

马头村村 大万村村 上高湖村 杏山子村

罗圈峪村 黄泥沟村 池畔村 东山村

孟家场村 徐家峪村 长岭村 下高湖村

石旺庄村

5. 沂水文物保护

莒为地名,始自原始社会东夷民族的莒部落。考古发现也证实莒地在新石器时代就建立了大规模的部落王国。夏为莒部落,商属姑幕国,周为莒子国。历史文献有多种记载。据《春秋》隐公二年《正义》载,“谱云:莒嬴姓,少昊之后。周武王封兹舆期于莒。初都计,后徙莒。”少昊为传说中居住在山东一带的古老部落首领,其后代一支在山东沿海一带建立莒部落方国,周武王十三年封兹舆期为莒国国君。郭沫若则认为莒是伯益后裔。所著《中国史稿》中说:“伯益是早期融入华夏的又一支夷人分支,传说中伯益的后裔,有徐氏、郯氏、莒氏”等14个氏族。

西周到春秋初期,莒国疆域相当辽阔,拥有介根、夷维、牟娄、诸、琅琊、郓、密、向、余丘、纪障 等31个城邑。大体相当于今东临黄海,北到山东省胶州、高密,西到昌邑、蒙阴,南到苍山、郯城、临沭和江苏省赣榆的范围。在春秋初从计迁莒后,国势强盛,不断与齐、鲁、晋会盟,对周围小国征战。公元前686年夏,齐公子小白在鲍叔牙的保护下奔莒避乱,次年鲁伐齐,小白回齐,是为齐桓公。此即著名历史典故“勿忘在莒”的由来。

到春秋中后期,因屡遭征伐,莒国疆域日小。战国时期,公元前431年为楚所灭(另说齐先灭莒,后又为楚所取)。后属齐地。前350年,齐国修建长城,经莒境东莞北部山岭至琅琊入海。(今齐长城遗址仍高出地面近两米。)前284年,燕将乐毅伐齐,攻克齐都临淄,齐湣王出奔莒城,次年被臣下所杀。其子法章在莒被拥立为襄王,率众保莒城以拒乐毅。乐毅连克70余城,唯莒与即墨不下。后燕军为田单火牛阵所破,襄王守莒而终于复国。

莒县由来

秦灭六国后始行郡县制,莒国改称莒县,属琅琊郡,治在莒城。西汉时期,前201年(高祖六年)12月,置城阳郡。前179年(文帝二年)置城阳国,都莒。东汉末年称莒县,治在莒城,属徐州部琅琊国。三国为魏地,属青州部城阳郡。晋先后属城阳郡、东莞郡,郡治莒县。南北朝时先后属青州东莞郡、莒州义塘郡。隋属琅琊郡。唐、五代初属河南道莒州,后属河南道密州。宋属密州。金元属莒州,州治莒县。明省县入州,属青州府。清称莒州,治在莒城,初承明治,中升直隶州,后为散州,先属山东布政司青州府,后属山东布政司沂州府。

1913年改州为县,先后属岱南道、济宁道、琅琊道,1928年裁道后直属省。1940~1945年,变动频繁,先后分设莒南、莒北、莒中、莒沂边、莒临边、莒诸边、沂东等县。1945年7月莒中县改称莒县,驻莒城,隶属山东省滨海专区。1950年属沂水专区。1953年属临沂专区。1992年12月13日经国务院批准,莒县由临沂地区划归日照市管辖。虽时代更替、版图数变,然数千年来,莒名始终未易。莒国故城一直是州、县治所。

6. 沂水文物古迹

是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的。

沂南县,隶属于山东省临沂市,地处鲁中地区,东邻莒县,西接蒙阴,南邻市区,北接沂水。

沂南古属琅琊阳都,是诸葛亮、颜真卿的出生地和祖居地。境内文物古迹、人文景观众多,汉代古迹有近百处,素有“齐鲁敦煌”之美誉;史载:“阳都,临沂之上游,英贤辈出,烟水之胜,轶于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