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画得像就一定好吗?中国画家创作油画是否需要结合本国文化特点?
13世纪末期,油画在刚刚诞生的时候,画家们创作油画时,都要先打底稿,打底稿就是先用铅笔或炭棒画出素描造型,然后在底稿上才开始创作。这样做的目的就是给物象的轮廓制造一个精确的框架,避免造型出现变形的情况。可见,素描称得上是油画的骨架,是指导画家把油画画像,画得真实的必备条件。
也可以说,油画画得像是达到及格线的基础。
(文艺复兴时期,提香·奥维拉)
油画毕竟是在西方成长起来的艺术,是表达西方人文观念和思想趣味的造型艺术,作为中国画家,在技巧和技法上可以学习西方画家的传统经验,它们都属于形式上的东西。但在绘画内容和观念上,必须结合中国文化的特点和传统。毕竟东西方的文化观念相差很大,两者无法兼容。
怎么结合中国文化特点?我觉得主要有三点。
(谢楚余·绿野)
第一点,从中国画技巧里寻求艺术感觉。
写意性和概括性是中国画最为显著的特点,像画面的留白,虚实结合,以线条造型,平面构成图式,忽略造型而注重展现神采,等等,这些都可以往油画中吸收。
像上世纪的油画家林风眠和吴冠中是这种探索方法的代表画家,尤其他们的仕女油画,具有浓烈的古典趣味和独特性,看起来既像中国画,又像油画,把两种画的特点完全吸收进去了。
(苏新·花神)
第二点,从中国式的历史语境和人文观念里寻求变法。
早在20世纪初期,油画刚刚进入国门后,以徐悲鸿、刘海粟为首的中国油画家就是以这种方法探索油画的本土化,他们的做法是,采用“中西结合”的形式,用油画的绘画语言来刻画中国的历史故事,或自然风景,比如,徐悲鸿的《田横五百壮士》、《愚公移山》,刘海粟的“黄山系列”,“荷花系列”作品都属于此类。
(徐悲鸿·田横五百壮士)
第三点,从中国当代社会意识里探索油画本土化。
当代的老百姓喜欢什么?成天在想着什么?喜欢做什么事情?作为当代油艺术家,一定要搞清楚这些,搞清楚后才能画出当代人喜闻乐见的油画作品。
在这方面,当代油画家冷军,陈丹青,杨飞云,苏新,谢楚余等画家,堪称佼佼者,他们大多善于刻画长着东方面孔的当代时尚女孩,让人们看后非常有带入感。
(李自健·童年)
另一方面,那些跟农村生活有关联的当代油画家,比如,罗中立,陈逸飞,李自健等人,则把艺术视野投向了广阔的农村,刻画中国当代农村的面貌,以及农村百姓的精神风貌,同样取得了不俗成绩。
像陈逸飞的“藏民系列”作品,罗中立的农耕生活系列作品,李自健的童年记忆系列作品,都很具有代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