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一问央美的油画系老师? 有没有属于表现主义的 。第三第四画室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是中国油画教学的最早基地之一,从20世纪早期赴欧洲和日本深造、谙熟欧洲油画传统的前辈师长,到解放后派往前苏联留学的业务骨干,还有几十年来油画系历届留校任教的优秀本科生、研究生,他们形成了几代极具实力的教师队伍和创作队伍。自1956年成立至今,已有50多年的历史,经过系统的教学实践和反复的学术积累,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学术传统:一、坚持艺术和艺术教育的自身规律,二、坚持艺术为人生,艺术为社会进步,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目前油画系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室和基础教研室研修班工作室,实行导师工作室教学体制。油画系已培养出众多德才兼备的本科生、研究生、研修生。许多人已成为知名画家、教授,及全国各地油画界及美术事业的骨干力量。油画系师生创作了大量作品,其中许多在社会上产生过重大影响,成为中国油画发展各个时期的代表作。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无论师资力量、教学质量还是学生素质,始终在全国同行中名列前茅。 目前油画系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室和基础教研室、材料表现工作室、研修班工作室,实行工作室制教学。在编教师19名,其中教授9名,副教授7名,讲师3名。现任系主任为戴士和教授,常务副主任为丁一林教授。 目前油画系设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工作室和基础教研室、材料表现工作室、研修班工作室,实行工作室制教学。 油画系接受来自造型学院基础部一年级学生,进入油画系各工作室的前半年必须在油画基础部集中培训,学习油画专业基础课程并通过各工作室教员上课,了解工作室教学特点。油画专业基础课程为各专业方向课的前置课程,半年后进入各工作室学习。油画专业(画室)课程为本专业学生的主修课程,各专业方向课程并行。其中包括毕业创作和学位论文课。学生进入工作室的学习时间为两年半。四个工作室专业方向不同,有各自的教学内容,这意味着学生开始了正规的专业学习。各工作室同时承担其他专业学生选修的油画专业选修课程。油画材料表现工作室承担油画材料技法课程。分为两组,一组是面向系内学生:油画基础部的常规课程和各画室需要的油画材料表现的必修课程。一组是面向系外学生的选修课程。 油画基础教研室(基础部) 油画系基础教研室(基础部)于1995年成立,所开设课程主要有油画基础课程和各导师工作室基础课程。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增强油画基础能力,同时,了解、熟悉各工作室的教学主张、研究方向和教学实践。基础教研室重视学生对油画基础课程的学习,这其中包括对中国民族传统绘画及理论的学习和社会实践。基础教研室主张博采众长,对中西艺术语言进行广泛地比较研究,通过学习、欣赏和临摹中国民族传统绘画、书法,增强对传统文化精神的理解与认识,进而把艺术语言的探索建立在中西文化的广阔视野之中;同时,基础教研室通过社会实践课和下乡写生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细致地观察、体验生活,从生活中汲取创作灵感。在教学方法上,基础教研室除了强调任课教师的个别辅导外,更重视阶段教学总结中的集体汇看,在个别与集体相结合的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实践。除课内所授的必修课程外,基础教研室为学生在课外安排了戏剧、电影、音乐等其他门类艺术的欣赏课,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精神素养与思想境界。 第一工作室 第一工作室成立于1960年前后,先后由吴作人先生、艾中信先生主持,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作成果。80年代以来,第一工作室主持人靳尚谊先生,以更加冷静明确的教学思想主持工作,主张认真研究西方文艺复兴到后期印象主义之间的欧洲绘画传统,并认真学习中国的优秀绘画传统,在坚定的写实绘画的传统上走出新的艺术道路。1999年后由孙为民先生主持。工作室的全体教师经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砺,逐渐形成严谨、缜密的治学方式,并建构了工作室朴素、持重、大方又不拘一格的写实绘画的审美取向。工作室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的造型基础能力和创造能力;注意发现、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培养学生勤奋执著、勇于探索的学风;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感受、组织画面并善于运用多种手法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启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在创作上主张积极深入生活,真诚、质朴、深刻地体现生活的审美价值。 第二工作室 第二工作室成立于1960年前后,由罗工柳先生主持。80年代以来先后由赵友萍先生、李天祥先生、杜键先生、戴士和先生主持。现为丁一林先生主持。在教学中注重把欧洲写实绘画的遗产与中国艺术传统相结合,特别是在色彩方面注重研究条件色写生方法以及这种方法在现当代的新发展,强调严格的基础训练与学生的主动探索相结合。在创作上主张深入生活,在生动的生活感受基础上推敲锤炼,实现丰厚的艺术表现力。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演变,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原有基础上主张多角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掌握绘画特有的思维方式,将迄今为止中外一切优秀的绘画传统作为讲授内容,以科学的态度、系统地传授具体的方法与技能,使学生具有全面的绘画知识结构和专业素质。同时格外重视对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逐步提升学生的画面构造意识和创作能力,在“精神”与“表现”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第三工作室 第三工作室成立于1960年前后,由董希文先生主持。80年代以来,由詹建俊先生主持。现为谢东明先生主持。教学上坚持传承与创新并重,主张开放式的灵活教学与严格的课业要求相结合,强调以艺术创作精神带动课堂习作,以艺术表现带动平面造型规律的研究,把色彩、素描、创作课串在一个整体艺术要求下进行学习。要求学生面向古今中外的艺术发展历史,向一切优秀的文化艺术传统、向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学习,广泛采纳并吸取所有有益的经验与营养。培养学生热爱土地、热爱人民、对生活充满表现的愿望与热情。培养学生具有广阔的胸怀,有创新文化新艺术的责任心。同时倡导学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培养学生建立个人的艺术视角及在艺术上的自主判断精神,开拓学生的自觉与潜能,树立创造者的鉴别意识。在教学中主张和实施“因材施教,顺水推舟”的教学原则,强调对学生心灵中真、善、美精神和艺术个性的培养,注重发现和促进学生个人特有艺术素质和艺术感觉的发展。 第四工作室 1985年,经当时油画系主任闻立鹏先生倡议创建第四工作室,林岗先生为主任,葛鹏仁先生为副主任。教学宗旨为:以中国艺术的现代化为理想,以现代艺术教育思想为核心,以新的传授机制为保障,以中国绘画传统为根基,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发展现代的,中国的,有创造性的油画艺术。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油画的方法与技巧,更不放松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的教育,从而培养出富有创造性与探索新知识能力的人才。1997年至2005年该工作室由袁运生先生主持,2005年至今由马路先生主持。 油画材料表现工作室 1994年成立绘画技法材料工作室。现在主任为张元教授。该工作室注重研究和继承欧洲优秀传统绘画技法材料的应用方法,以实现与欧洲传统绘画艺术教育中同学科的知识接轨,形成了绘画材料工作室的基础课程。材料技法课程是研究性的实践课,通过教学训练使学生在掌握一两种油画材料表现方式的同时增强对油画传统文化、基础知识和对油画材料“质”的表现力的理解、判断、选择和运用等能力。1997年更名为材料表现工作室,修正并明确了教学、教研发展方向:注重材料与表现的语言研究,从对绘画技法材料应用规律的研究转向对材料观念表现规律与材料语言关系规律的研究,从绘画语言不同形式的研究转入语言本体规律的研究。教学中注重对传统、现代、民族三个因素在材料语言演变规律和语言互动关系方面全面、系统地研究;从艺术思维、审美判断、技术过程全方位研究造型语言、色彩语言、材料语言的不同关系秩序的特征认识和艺术转换。 2001年工作室建立材料艺术实验室和中国油画修复与保护研究中心,以加强艺术教学教研中的科技含量,促进艺术与科学的结合发展。 工作室教学一方面面向油画系本科生、研究生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进行材料表现专题研究班教学。
你看看刘小东 谢东明(三)马路王玉平(四)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