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有关现代具象绘画的艺术评论

  具象艺术是否走向了终结?具象绘画究竟何去何从?  这样的疑问在艺术圈内一直在发生,是一个尖锐的话题。艺术家若不认真去面对,问题只有继续放大的可能。抽象主义似乎已变成了现代艺术的代名词,凡是与具象挂钩的都属于一个过去的时代,而与现代格格不入。“具象上海2004”正是尽力解开人们心中的困惑,扫去现代艺术种种的疑云。  从文艺复兴时期至现代艺术的之前的几百年间,具象一直是西方艺术的主要表现方式,几乎每个时代都能从中找到表现自己对现实的独特感觉的方法。从形式分析的角度而言,具象与抽象并不是一种截然对立的形式。具象的物体为抽象的表现提供了载体,抽象的符号也给具象描绘增添过活力。但从上世纪初到50年代末的近半个世纪中,随着康定斯基的学术出炉,抽象艺术逐渐成为现代艺术的主流。对于抽象艺术家来说,在他们的作品中,任何具象的联系都是不能容许的,他们要创造一个完全独立于客观世界的全新宇宙。抽象主义者一致宣称:“艺术并不描绘可见的东西,而是把不可见的东西创造出来。”由于其突破了具象的框架,由此它显得直言不讳,由于那与身俱来的叛逆心里,它被奉为“现代”的代名词。  久而久之这似乎已经变成了一种惯性思维。“抽象的是现代的、先进的,具象的是保守的、落后的。”但思维形成了定式往往意味着事实已悄悄走向了反面。抽象艺术在它存在的半个多世纪中尽管产生了许多面目各异的艺术品,但与具象艺术所描绘的客观世界和大自然相比,抽象艺术所创造的图像仍然显得极为贫乏、单调和有限。而且,抽象渐渐从形式层面走向了文学性描述。抽象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哲理意思和内在激情,因抽象符号的不确定性,而显得含混不清、难以确认。抽象艺术寄生于修辞的字眼之下。艺术的好坏不再基于视觉,而是在于评论的高下与否。似乎所有的抽象艺术都能表达出“宇宙玄妙”或者“人生坎坷”的哲理。抽象艺术如果离开了文字语言的解释,就会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这实实在在把艺术推向了陷阱。  所幸的是,具象艺术并没有销声匿迹。有相当一部分艺术家并没有因现代艺术的冲击而改变自己,仍然将艺术表达的方式用具象绘画形式保留下来。如形而上画派、超现实主义、魔幻写实主义、德国新客观现实主义以及后来的超级写实主义等等。这些艺术家始终固守在具象的领域,坚持以写实的手法来描绘他们眼中的事物和内心的世界,为当代具象绘画的再度复兴埋下了伏笔。  中国油画的春天是在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艺术家用了十余年的时间,将西方现代派的主要风格流派,几乎都模仿演习了一遍。面对与具象绘画在审美观念上和绘画风格上完全不同的现代派艺术,中国的油画家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具象油画在西方经历了几百年的发展之后,似乎已走到了尽头,西方现代艺术对其进行了全面否定。那么,在中国,具象绘画还有多远的路要走?许多艺术家经过重新思索后渐渐认识到:艺术的使命应该是回到现实的社会中,参与生活、关注当代人们的生存环境,关注当代现实的生存状态,向当代社会提出质疑和提问,以批判的精神承担生活中的道德责任!相比之下,具象油画以它反映生活、表现生活、风格形式随时代需要而变化,在传统上发展和延续的艺术特征,拥有着更加深厚的思想基础和更为广大的观众。从这个角度上来讲,具象绘画不仅不会泯灭,反而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于是在此时,我们选择了24名在上海工作或学习并具有创作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新锐画家,重拾具象的碎贝。这些出生于70年代前后的画家,“真象”曾让他们兴奋,“抽象”曾让他们好奇,最终在上海这座具有巨大的文化包容和自由竞争环境的城市中,找到了自己的表现语言。他们重新将目光投向五彩缤纷的人间生活,投向生机勃勃的大自然。但他们的具象绘画与传统的具象绘画有所不同,他们吸收了现代绘画发展的一些成果,结合了现代艺术的一些观念和材料。也可以说是“自由的具象”。我不敢说他们的作品会在当代美术史上占有什么位置,但我相信,在未来的十年中,他们会在各自的具象之路上,有更出色的表现。  本次展览虽是一个小型的展览,但却得到了许多支持与回应,能够与这么多爱好艺术的朋友,同心协力一起做事的感觉真好。虽然也会招致误解与流言,只有等待时间的考验来证明我们在这段日子的奋斗是诚心诚意的。最后要特别感谢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史论系和院领导对我们努力的肯定与支持,原点印象文化艺术沙龙郭利伟的鼎立协助,当然,最要感谢工作小组成员如张晨初、王大志、陈海强、王煜宏、金国明、路洪等人忘我的无私奉献,没有这些精彩的合作伙伴一起做事,此展几乎难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