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艺术家来说什么是创作?
艺术创作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欲望的推动下,运用一定的艺术语言和艺术手法技巧,通过艺术的加工和创造,将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思想情感转化为具体、生动、可感的艺术形象,将自己的审美意识物态化为艺术作品。
阶段:艺术创作的过程都要经历动因萌发、构思谋划、物化传达这样三个主要的阶段。(可对应清代著名画家郑板桥画竹的过程分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
1、动因:
即动机与原因。艺术创作的动因,指艺术家的创作内驱力。
(1)动因形成的基础
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体验与积累,是创作动因形成的基础。
积累分为被动的与主动的两种。
A、被动的积累:指艺术家的生活经历,在脑海中自然而然留下的记忆、印象和感受。如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儿时的生活、家族的命运、身边人的特殊遭遇,写出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B、主动的积累:职业的、高产的、全能型的艺术家必须主动投身火热的社会生活,自觉体验、主动积累。许多艺术大家,都把不断增加生活积累当成了一项终生乐此不疲、一日不敢懈怠的使命。
比如法国小说家福楼拜,就曾向友人介绍过自己为主动积累做出的努力:“我出入各色会社,游历不同地带。我步行,也骑骆驼。我知道巴黎的免费生,也知道大马士革的犹太人、意大利的流氓和黑种人的杂技家。”剧作家契诃夫也是如此,长期坚持记笔记,随时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以及对生命的感悟。
艺术家对生活的积累,通常被称为挖掘、积攒创作素材。所谓素材,就是被艺术家从社会生活中遴选出来、囤积起来等待加工的原材料。素材经过初步加工,就成了创作题材;而题材经过更加精细的加工,就成为作品。
(2)、创作动因的萌发
是指创作激情忽然涌动、创作欲望突然升腾的一种心理状态。
创作动因的萌发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种情况:
首先,一个发现,一个捕获,常常会触发创作激情、创作欲望。
其次,一次感动,一次顿悟,往往会引发创作激情、创作欲望。如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两位主创之所以能够一气呵成、一挥而就地完成这部杰作,既与长期积累有关,也离不开突然获得的感动与顿悟。最后,一种需求、一种外力,常也会激发创作激情、创作欲望。
这种需求与外力,有时来自社会,有时来自家庭。大师级的电影人伯格曼在追忆他的代表作《野草莓》的创作过程时说:“(当时)我的人际关系一片混乱。我已和第三任妻子分手,仍觉得锥心痛苦。.....我和双亲痛苦争执,我既不愿意也无法和父亲交谈,母亲和我多次设法暂时修好,但是宿怨已久,误会已深....驱使我拍《野草莓》的动力,来自我尝试对离弃我的双亲表白我强烈的渴望。”
2、构思:
指艺术家在创作动因的驱使下,依据自我秉承的创作观念,运用不同艺术类别各自拥有的创作方法、技法,营造审美意象,酝酿、谋划新作品的思维过程。
构思谋划的形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个体的、独立完成的,如在创作诗歌、散文、小说、绘画、书法作品时的构思;另一种是多人的、集体完成的,如在创作电影、电视剧、大型晚会时的谋划。前者又称“独自酝酿”。后者又称“集体策划”。构思谋划阶段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创作什么”和“创作成什么”,需要完成三项任务:
(1)、圈定题材
题材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对社会生活的领域加以分类。例如,依据历史时期,可以分为历史题材、现代题材等等;依据地域特点,可以分为都市题材、农村题材等等。创作题材一旦圈定,就为后续的艺术构思圈定了范围、奠定了基础。
(2)、确定话题
每一部艺术品(尤其是叙事类作品)都是由特定的话语构成的。而整部作品的话语,又是在一个“最低级的形式”的基础上生长、扩充而成的。话题是艺术的胚胎,是艺术品的最初形态。如何遴选话题的几条原则:
①选择自身最熟悉的话题
对于不同的话题,每位艺术家的熟悉程度是不一样的。因此,只有选择自己最熟悉的话题展开创作活动,才有望出精品。作家冈察洛夫说:“我只能写我体验过的东西,我思考过和感觉过的东西,我爱过的东西,我清楚地看见过和知道的东西,总而言之,我写我自己的生活和与之常在一起的东西。”
②选择观众最关心的话题
选择的应是能够传达大众心声、维护大众利益、排解大众困惑、开启大众心智、抒发大众情怀、愉悦大众身心的话题,当在观众最关心的话题之列。
③选择某种艺术媒介最适合表述的话题
在构思谋划、选择话题的过程中,理当扬长避短。艺术家应充分考虑不同艺术门类的特性与属性,充分考虑不同的艺术媒介在表述上的优越性、可行性和不可替代性。如音乐善于抒情拙于叙事,绘画强于造型弱于说理。
④选择最有创作冲动与创作欲望的话题
这一条最为重要。对于艺术作品的主创人员来说,强烈的创作欲望是克服重重困难的动力,是进入创作佳境的必要条件。无数事实证明,创作一个自己最想创作的作品,成功的概率最高。
(3)、完成几个定位
随着新的艺术门类、形制巨大、篇幅超长、综合性显著、资金众筹的艺术作品的陆续出现,自娱自乐几近没有空间。因此,在构思谋划阶段,艺术家还需完成一系列的定位:如主要受众的定位,作品类型的定位,创作风格的定位,价值取向的定位等等。
(三)、物化
指艺术家借助选定的物质材料、艺术媒介,运用艺术技巧、创作手法,将构思谋划阶段形成的审美意象、艺术构想物态化,使之成为可供欣赏的艺术品。物化属于艺术传达活动,是把“胸中之竹”转化为“手中之竹”的阶段,也是在“袖手于前”的基础上“拈毫疾书”的阶段,对于艺术的创造者来说,这个阶段既要动脑又要动手。
在物化传达阶段,艺术家需要关注几个方面:
1、深入认知艺术媒介
艺术传达必须借助艺术媒介。艺术媒介是把艺术构思落到实处进而形成艺术作品的物质基础,为了实现顺畅的、出色的艺术表达,艺术家必须对自己所使用的媒介拥有深入的认知。例如,作曲家必须对所有乐器的音域、音色、性能甚至演奏技法了然于心。艺术媒介有其特殊性。体现在这样三个方面:
其一,它既要传达主创希望传达的内容,又要具有符合审美的要求与形式。
其二,它既是传达复杂信息的载体,又是艺术作品中自然、合理的构件。
其三,它既是途径、工具和手段,同时也是艺术本体的有机组成。
2、熟练驾驭语言系统
不同门类的艺术家,使用不同类别的语言系统。如电影家使用的是音像语言系统,书法家使用的是笔墨语言系统。新手常常会遇到这样两个烦恼。
其一,心里已经想到了,但是不能准确表达。
其二,虽然已经表达了,但是并不尽如人意。原因无疑是不能熟练驾驭艺术语言系统。
艺术品的创造者需要努力提升理论水平,全面认知艺术语言的特性,需要开展创作实践,在实践的过程中熟练掌握相关的技能、技法、技巧。此外,若艺术家能够借鉴多种艺术门类的语言系统,那么他的创作便可能有重要的突破。例如,蒙太奇一旦被话剧艺术家吸纳,立刻给话剧舞台带来了新气象、新面貌。
3、灵活运用表达规范
长期的艺术实践,使得艺术表达形成了许多规范。如叙事艺术讲究文字的起、承、转、合,一气呵成;电影艺术讲究镜头的推、拉、摇、移,有机结合。艺术家对艺术的表达规范、表达程式熟练掌握。
艺术家掌握艺术表达规范的两个作用:
其一,便于模仿,便于借鉴。如初学书法的人,都要经历描红或临帖阶段。一般认为,艺术家的创作在进入“成熟期”之前,必须经历“模仿期”。而所有的模仿首先是对创作规范的模仿。
其二,便于突破,便于创新。如果不了解原有的规范,就不可能实现目标明确、胸有成竹的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艺术表达的规范,既是创新的束缚与羁绊,也是创新的前提与参照。如“新好莱坞电影”与“反类型片”的出现,为美国电影增添了新的亮泽,使得美国电影再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从本质上说,“新好莱坞电影”与“反类型片”的大量出现,就是一帮特别熟悉类型片规范的电影人对于传统的好莱坞电影的一次“数典忘祖”式的突破与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