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唐伯虎的《夜读》鉴赏

一、唐伯虎的《夜读》鉴赏

大意:夜里依着枕头仔细思考着,一个人躺在昏暗的油灯下更觉得黑夜更长。深怕鬓发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知不觉地变白,可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围上镶金戴玉的腰带(飞黄腾达)。人家都说老虎死了之后还有跳上三跳,我一定要在活着的时候干出一番事业。如果我的名字不能显重一时我就不死心,为此我起来挑亮油灯再读文章。

二、《桃花庵歌》的欣赏

【年代】:明

【作者】:唐伯虎——《桃花庵歌》

【内容】: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

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

酒醒只在花前坐,酒醉还来花下眠;

半醒半醉日复日,花落花开年复年。

但愿老死花酒间,不愿鞠躬车马前;

车尘马足富者趣,酒盏花枝贫者缘。

若将富贵比贫者,一在平地一在天;

若将贫贱比车马,他得驱驰我得闲。

别人笑我忒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作田。

【作者】:

唐寅,唐伯虎,才气放,武夷游,洞庭荡;称才子,风流样,隐苏州,装颠狂。传画艺,名声响,孤骜图,意清朗;松声图,雄伟壮,松与泉,合声唱。

明代的著名画家,历来均推崇唐寅、仇英、沈周、文征明,世称“吴门四家”。“明四大家”之一唐寅,被誉为明中叶江南第一才子。他博学多能,吟诗作曲,能书善画,经历坎坷。是我国绘画史上杰出的大画家。唐寅字伯虎,更字子畏,号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史,南京解元,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等。晚年信佛,有六一居士等别号。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宪宗成化六年(1470年),卒于明世宗嘉靖二年(1523年)。

唐寅出身于商人家庭,地位比较低下,在当世“显亲扬名”主导下,刻苦学习,11岁就文才极好,并写得一手好字。16岁中秀才,29岁参加南京应天乡试,获中第一名“解元”。次年赴京汇考,“功名富贵”指日可待.与他同路赶考的江阴大地主徐经,暗中贿赂了主考官的家僮,事先得到试题。事情败露,唐寅也受牵连下狱,遭受刑拷凌辱。自此才高自负的唐寅对官场的“逆道”产生了强烈的反感。性格行为流于放浪不羁。唐寅与同乡“狂生”张灵交友,纵酒不视诸生业,后在好友祝允明规劝下,才发奋读书,决心以诗文书画终其一生。后远游祝融、匡庐、天台、武夷诸名山,并荡舟于洞庭湖、彭蠢,然后郁郁回到苏州。晚年信奉佛教,自号六一居土。曾作诗自责,说大丈夫虽不名,也应慨当以慷,又何必效楚囚的样子呢,遂自刻了“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印章。被南昌宁王宸濠聘用后,发现宁王有反意,于是装疯回到苏州,从此放荡不羁,思想比较颓废。

唐寅性格狂放不羁,在绘画中则独树一帜,自成一路。他行笔秀润缜密,具潇洒清逸的韵度。他的山水画大多表现雄伟险峻的重山复岭,楼阁溪桥,四时朝暮的江山胜景,有的描写亭榭园林,文人逸士优闲的生活。山水人物画,大幅气势磅礴,小幅清隽潇洒,题材面貌丰富多样。人物画多描写古今仕女生活和历史故事。

【注释】:

车马:代指权贵。

忒:太。

【赏析】:

唐伯虎一代才子以文名天下,嬉笑怒骂,皆成文章,花落水流,一片自然。将车马权贵视如尘土,将酒盏花枝分者奉为天人,自有傲骨。疯颠也好,痴狂也罢,花间独坐自饮自斟,自有风流。

个人见解:

内容方面:唐寅才华横溢、锋芒毕露,却年少失意,看破官场后唾弃仕途,最终采取了与中国历史上许多文人相同的生活方式:消极避世。这首诗就是体现这种思想的典型。状若疯癫的高傲,看破红尘的轻狂,看似洒脱不羁,却又隐隐透出种世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意味,其深埋心底的怀才无处遇、抱负不可舒性情也可略见一斑。

技巧方面:始终的每一句几乎都是对偶句,整首诗对仗极为工整,读来朗朗上口,感染力及情感冲击力极强;前三句还用了顶针手法,在诗歌开头清晰描写环境的同时,手法语境上颇耐人玩味,引人入胜的同时顺其自然的带出了后面的部分。诗中也未用艳丽词藻,就像唐寅的为人——清高。

(你是中学生吗?这个是作业吧。中学毕业后就没有认真做过诗歌赏析了,今天看到了突然技痒,边回忆以前的要领边写了点,应该不至于很差,也但愿楼主有用,呵呵。)

三、佚名是谁?

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

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

各种杂志、各种报刊、各种唱片的词曲作者……凡是有文艺作品署名的地方就一定有“佚名”先生出现。其作品内容包罗万象,上通天文,下通地理,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医卜星相、农田水利、经济军事等亦无一不晓,无一不精。此人称地球上最牛的作家一点也不为过。

那时还很幼稚,不懂得“佚名”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正是某个作者的姓名或笔名,一看那些书的封面上全是“佚名 著”——哇,这位“佚名”先生真是了不起!那么多他的作品,至少在产量上是地球文学的冠军了(事实上“佚名”先生确实是文坛数量最多的署名。到当当上去搜索一下,就会发现拥有作品数最多的作者叫:佚名)。

佚名,亦称无名氏,指身份不明或者尚未了解姓名的人。源于古代或民间、不知由谁创作的文学、音乐作品会以佚名为作者名称。在汉语中,常用张三、李四、某君、某某、李桑、某甲、子虚乌有等暂时用作为无名氏的名字。佚名不是没有姓名的人,而是作者没有署名,或是由于时间久远等原因作者的真实姓名查无根据,或者根本就无法知道作者是谁。也有的是由于集体创作或是劳动人民从很久远的时候就流传下来的作品,这样的作品的作者就被标作“佚名”。还有部分民间作家。

中国文学中的“佚名”作品,其实诗三百基本上都是“佚名”的,孔夫子不过是起到编辑的作用,除非我们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两三千年前去看看,否则没人知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到底是哪个小子唱出来的?

还有山海经等先秦上古文献,汉六朝的乐府,唐的许多传奇,宋元的诸多话本,到了明清各种不署名的或者无法考证署名的演义小说更是多不胜举(其中更有许多禁书)。那么多“佚名”构成的作品,足够写成中国文学史的半壁江山了。

这位“佚名”先生不但精通古代汉语,而且还拥有世界各国的多重国籍——西方文学也同样如此,姑且不论希腊北欧的神话,欧洲中世纪的四大史诗:尼伯龙根的指环、罗兰之歌、熙德之歌、伊戈尔远征机,全都是“佚名”先生的杰作。

还有我最喜欢的那《一千零一夜》,说故事的并非可怜的国王新娘,而是藏在她被窝里的“佚名”先生哪。

可惜的是,越往近现代,“佚名”先生的作品就越少,到了今天几乎再难得一见他的踪影了,我们只能在故纸堆和往昔的经典里,才能有机会与他相遇。

不知道这是文学之幸还是不幸呢?

每个人都想留下自己的名字,正如每只猫每条狗想到处留下自己的气味(才会有狗狗到处翘腿的景象),这个是人类自动物留下来的本能。

只是过去的人未能好好保留着气味,抑或出于某些愿意不敢留下气味,“佚名”先生便大显了神通。但许多真正伟大的作品,确实是不为我们所知的。终生默默无闻的卡夫卡,在临终前关照好友将自己的所有作品付之一炬,但好友违背了他的遗嘱,使得我们今日得以欣赏他的杰作。假设他的好友真的履行了他的遗嘱,我们今天恐怕都不知道卡夫卡是谁,若干年后从某个地下室翻出些未燃尽的余稿,也没有留下作者的姓名,如此卡夫卡便升级成为了“佚名”先生。

天下有无数个这样的“佚名”先生,也正是“佚名”的天才智慧,赋予后人许多伟大的作品。

所以,如果有人要评选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家的话,我将投票给“佚名”先生。

二三十年代有个年轻的作家叫“废名”,不知道是否受到了“佚名”先生的影响,不知将来或者曾经是否有人真的以“佚名”为笔名,那么普天下那么多伟大杰出的著作,便都是他的同名作者作品了。

或许,我还会买一本二十一世纪的“佚名”先生抑或女士的书吧。

谁将是下一个“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