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上海纺织女工下岗原因?

纺织业在上海,从洋务运动一路高歌猛进,在那些不同的年代里,一直都是城市的支柱产业。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纺织业的光环开始慢慢被摘下了。

90年代初,上海纺织业进入了一个严重瓶颈期。曾经辉煌先进的机器、技术,已经变得陈旧、落后。资本投入无法收回,亏损——追加投资——再亏损,是当时难以克服的恶性循环。数目巨大的纺织工人、更多的退休工人的工资福利,全由工厂自行承担,工厂不堪重负。当时的情况是:纺织业劳动力严重过剩,工人们满足于计划经济下安逸的生活,变得有些“不思进取”。“铁饭碗”一词足以证明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资金的漏洞、人才的匮乏。这些改革滞后的国有企业,连年亏损,根本无法继续经营。

上海纺织业一度的辉煌让它占用了上海市区内大部分的地皮,纺织厂占地面积大,但单位地皮带来的价值又很小。纺织业生产带来的河流污染也十分严重。为保护环境,上海市政府规定,上海的内环线范围内不再建厂,并下令整改被严重污染的苏州河。曾经密集于苏州河畔的纺织厂必须退出,陆家嘴、肇嘉浜路等等如今繁华的商圈过去都是纺织工厂和仓库。

这个时侯,中国即将加入WTO,上海纺织业开始面对来自国际市场的压力。劳动密集型的纺织业在这种竞争中显然不具有优势。纺织业在最初一阵追加投资失败之后,纷纷开始减员、停产,然后就是卖地,最后关厂倒闭。

城市的改革需要穿上新衣,要有符合国际都市的美好环境。高楼大厦、繁华商圈都需要土地。 当时政府对纺织业也提出了“关、停、并、转”。

一个巨人缓慢倒下,带来的震动是巨大的。20世纪80年代,上海有大量从事纺织行业的人群,尤其以闸北区、闵行区为典型,几乎三分之一的人都在纺织业工作。他们都是经历了社会动荡的一代,他们上有老下有小,没有其他的生存技能。他们突然被放逐了,“被迫”进入市场经济,他们恐惧、迷茫、不知所措。

55万的下岗职工给上海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如何分配劳动力,又如何培养新劳动力?在保证市场经济顺利转轨的前提下,如何去落实“政策无情,操作有情”的口号?那些下岗的纺织女工如何再就业?一时间,“空嫂”、“巴嫂”、“房嫂”等等都涌现出来。

十几年间,在政府、纺织业老领导、媒体等各方的帮助下,55万下岗工人如今只剩下2万。

上海的阵痛也带来了纺织业别样的崛起。上海本就不是产棉地,原料造成竞争力弱。退出纺织业后,上海周边地区棉产地的纺织业开始兴隆。纺织业走向民营化,上海则担负起了培养设计人才的重任,创意产业园区在苏州河畔兴起。这是合理的分工合作,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纺织业发展的必然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