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油画

紫鹊界研学心得?

绵绵细雨,有些微冷。


在国庆中秋双节前夕回湖南邵阳新宁县的途中,我来到了位于雪峰山中段、梅山文化的发祥地——新化县水车镇境内的紫鹊界梯田。


紫鹊界梯田,梯田之始祖,声名在外其来有自。源自先秦,盛于宋明,至明朝,紫鹊界梯田已初步成型。这里的山民,大部分都姓“奉”,其实就是与“秦”有关。据传是当时秦国一部分人为避战乱,流落至此,与当地苗、瑶民族杂居,他们把“秦”字去掉一撇一捺,变为“奉”,以当姓氏。


这些跋涉而来的秦人,为求生存,便利用他们丰富的开垦经验,沿着山坡一层一层将农田往上推进,向高山要粮,可以想见当年梯田开发,是何等的声势壮观。经年累月,一道农耕文明的奇观,巧夺天工而成。


尽管我早已知道这个“梯田王国”,如今领略稻作文化、民俗文化的“网红地”,然而实地一游,却又别有一番风味。远眺山峦叠翠,雨雾缭绕似仙气四散,雾气起伏中,一片长带状的金黄稻田浮出,忽而又隐身于雾中,如舞动的长缨,顺坡而飞。


站在紫鹊界梯田的观景台上,我首先感受到的,是生态之美。人和自然的和谐,尽在这大片依山就势而造的金黄稻田里。梯田间民居点缀,宛如一幅美丽的天然油画。


茫茫山坡,层层梯田,如油画颜料厚堆叠加的色层,已抽离了具象,凝练成人的情感。而秋风轻拂,稻浪荡漾,因连日来的细雨,一些稻子倒伏在田间,更多的则千军万马列阵般,倾听着潺潺流水声。




紫鹊界之美,精髓在于水。


水流汇至低谷,我俯瞰着雨雾中若隐若现的瑶人谷,遥想起当年南下的秦人与当地的苗瑶族人在山腰开垦的情景,不由得惊叹于他们的智慧与勤劳。


在这里,“山有多高,田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无山塘、水库,更无人工引水设施,它的这种自流灌溉系统,被称为“世界水利灌溉工程之奇迹”。这不由得令人疑惑,水源哪里来,又是如何自流至层层叠叠的梯田?


听水车镇及景区的朋友介绍,这里有一个“巨大的土壤水库”。先说水源,紫鹊界梯田年平均降水量为1600mm以上,比新化县城至少多200mm,所以当地常有“山下大旱、山上风调雨顺”的年景。


再说蓄水,紫鹊界梯田形成了“山顶戴帽子、山腰围带子、山脚穿裙子”的水土开发模式。千万不要小看山顶的“帽子”,即山头的一片森林,这里形成了四层植被:顶层的松柏乔木,中间层的山茶紫荆、铺厚如被的厥草和落叶,以及错综复杂的植物根系。这些层层关卡,将雨水全部截留下来,浸入土壤。


紫鹊界梯田的表层土壤也很特别,是厚度为一到四米的沙壤土,由花岗岩风化而成。这种土壤,纳雨渗水,蓄水性能好,犹如吸水的海绵。再加上紫鹊界的花岗岩地质,基岩完整,少裂隙,似多了一道坚实的防水层,雨水终能储存于山体之中。于是乎,半山腰形成了一片湿地,远远望去,水光如鱼鳞闪闪。


当然,这“巨大的土壤水库”要发挥灌溉梯田的功能,自然离不开排水系统。智慧的历代山民们,利用紫鹊界梯田特殊的岩石结构,以及密布山腰的自然形成的渗水口、隙泉,疏通了毛细沟圳,精巧布局,使每一块水田都有流至田间的水源。再怎么天下暴雨,引发洪水,也不会影响梯田。“洪沙不入田,清水涓涓流”,人水的和谐生态,演绎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