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象主义产生的背景?
抽象主义是20世纪以来在欧美各国兴起的美术思潮和流派。它否定描绘具体物象,主张抽象表现。在西方艺术论着中,抽象主义﹑抽象艺术﹑抽象派是同义语。
抽象主义不同于20世纪的其它流派,它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
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
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
抽象主义的美学观念最早见于德国哲学家W.沃林格的著作《抽离与移情》。沃林格认为,在艺术创造中,除了情移的冲动以外,还有一种与之相反的冲动支配着,这便是“抽离的趋势”。
沃林格认为,产生抽离的原因是因为人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冲突,人们感受到空间的广大与现象的紊乱,在心理上对空间怀有恐惧,并感到难以安身立命。人们的心灵既然不能在变化无常的外界现象中求得宁静,祗有到艺术的形式里寻找慰藉。人们既然不能从外界客观事物中得到美感享受,使希图将客观物象从其变化无常的偶然性中解放出来,用抽象的形式使其具有永久的价值。沃林格的理论,影响了包括W.康定斯基在内的表现主义画家。
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便是由康定斯基于1910年前后画出来的。沃林格是康定斯基的朋友,他积极支持表现主义运动,并为之扩大影响。
抽象主义的产生除了有逃避现实的因素外,还有受到工业﹑科学技术推动的原因。现代化的建筑和环境,要求更为概括﹑精练和简化的艺术形式与之相适应;机器运转的速度﹑力量﹑效率这些对视觉来说比较抽象的因素,刺激艺术家去做抽象美创造的尝试,抽象主义艺术的产生是对写实艺术的补充。不以描绘具体物象为目标的抽象艺术,通过线﹑色彩﹑块面﹑形体﹑构图来传达各种情绪,激发人们的想象,启迪人们的思维。
抽象主义艺术从原始艺术﹑中世纪的宗教艺术﹑非洲和大洋洲艺术﹑东方的文字﹑书法中吸收了养料,也从中国的老庄哲学﹑佛教禅宗中择取了适应20世纪西方哲学和人们心理状态的观念。不少抽象主义作品表现出逃避现实﹑社会虚无主义的倾向,但也有作品反映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具有积极﹑进取和乐观的思想感情。多数抽象主义作品的着眼点在于艺术形式的独特创造。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抽象主义艺术家最有代表性的是俄国人康定斯基和荷兰人P.蒙德里安以及由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俄国以马列维奇为代表的至上主义以及与之有联系的构成主义,也是几何抽象主义的派系。法国继立体主义之后产生的俄耳浦斯主义,实际上是注意光和色彩的抽象主义。欧洲在30~40年代出现的塔希主义,是注意偶然涂抹和斑污﹑痕迹所形成的纹样和质地美的抽象流派。
20世纪40年代中期在美国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是糅合了超现实主义的自动手法的抽象艺术,代表人物为J.波洛克。抽象表现主义之后在美国和欧洲出现的后绘画性抽象,实际上是几何抽象在当代的发展。因为它是较为规则的﹑有明确造形和清晰边线的抽象画,所以被美国评论家称为硬边抽象。归纳20世纪欧美各种抽象主义艺术,凡是着重感情表现的,称为抒情的抽象或热抽象;凡是着重表现理念的,称为理性的抽象或冷抽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