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麻籽油油画特点?
亚麻籽油
优点:不易翻色和风化,不破坏色层
缺点,发黄、发脆。3-5天干燥
油画如何清洁?
油画是用干燥比较快,容易挥发的植物油,如,亚麻仁油、核桃油、罂粟油等调和油彩颜料,然后画在亚麻布或木板上的一种绘画类型,具有色彩鲜艳,立体感突出,视觉效果好的特征,一直深受各阶层人士喜爱。许多人喜欢在家里悬挂油画作品,以此来起到美化居住环境的目的。
油画在长期悬挂过程中,画面表面会落满灰尘,导致画面色彩不再那么鲜艳,而且,油彩经过长期跟空气接触后,会发生氧化,促使画面看起来脏乎乎的,失去干净清爽的效果。另外,如果悬挂油彩的环境比较干燥,容易导致画布上的油彩发生龟裂现象,如果环境潮湿,还会导致画面发霉,甚至被虫蛀。
因此,必须及时清洁和保养,才能让油画时常保持光鲜。
1,如果画面看起来灰尘较多,可以先用质地柔软的工具把画面全面清理一遍,常用工具是鸡毛毯或软毛刷。然后用一块海绵,或者一团棉布蘸上纯净水,轻轻擦拭画面,直到画面色泽发亮为止。
2,如果画面看起来发黄,除过要用软工具清理之外,还需要把中性肥皂,或者餐用清洗剂勾兑成浓度较小的水溶液,再用海绵或棉布蘸上水溶液轻轻擦拭画面。擦拭时,要把握好力度,以免损伤画布。
3,如果油画保存年代较长,画面已经看起来发黑发暗,那就得用油画专用的清洗溶剂来清洗,常用的有松节油,精制汽油,酒精,甲苯,双氧水等。
用这些液体时不能直接使用,它们会比较容易地溶解掉油画中的油彩和树脂,必须按照1:1的比例跟水混合后才能使用,用脱脂棉球蘸上这些溶液,细致擦拭画面即可。蘸这些溶液时不能过多,过多会洗掉油彩。
4,清理完油画后需要上光油。
上光油是给油画表面染一层非常薄的油料,跟给工具喷漆的道理一样,既能增加画面的光鲜程度,还能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减少画面的氧化。上光油常用的方法是喷雾、涂抹和用刷子刷上去。喷雾由于对画面几乎没有损害,是最常用的方法。
古典油画色彩原理?
古典油画的色彩原理和当时的文化和环境有着很大的关系。
古典主义油画有几大特点:极端严谨的素描,饱满而富装饰性的色彩,线条流畅的对称性构图。
油画的色彩关系
油画的色彩关系
我们在学习油画直接画法时,应熟练地理解和掌握有关色彩的几个基本要素,这样我们就可以顺利地进入色彩学习的大门,一起来看看。
(1)色彩关系
所谓色彩关系,在这里主要是指物体在不同的光照下其色彩产生变化的一般规律。长期以来,人类一直都是更多地通过直观去认识物体的色彩,那时人们的思想中只有固有色的概念,即所谓的红太阳、黄土地、白云、蓝天……只有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才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有关色彩的知识,从此人类终于懂得了大自然之所以呈现出五彩缤纷、万紫千红,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物体吸收或反射光波的能力有所不同的缘故。于是认识到除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以外,对物体所呈现的色彩起重要作用的还有光源色和环境色。
我们以一个白色的球体为例。将一个白色的圆球置于太阳光下,从早到晚,它所表现出的颜色是大不一样的,即或在同一时刻,背光、受光的颜色也完全不同。其受光的部分在早晨会是一种偏暖的玫瑰红色,中午则是一种微黄的暖白色,而黄昏又变成了偏红的橙黄色。
我们知道一个完整的立体在光照下总是包括有受光和背光两个部分。受光部分是由大面积的受光和高光组成;背光部分则由明暗交界线、反光(包括地面向上的反射和天空向下的反射)以及投影组成。
在一般的情况下,大面积受光的颜色接近固有色、高光偏冷(越亮的高光越冷),明暗交界线也偏冷。地面向上的反光偏暖,特殊色彩的物体(如在冷色的衬布的映衬下)也会偏冷。天空向下的反射偏冷、投影偏冷。
人类很早就发现了色彩的冷暖关系,即凡是偏红、黄的颜色都属暖色,而凡是偏蓝、绿的颜色都属冷色。暖色通常都给人造成一种亢奋的刺激,而冷色则给人留下一种退缩的感觉。灵活地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可使我们在画面上创造出强烈的空间感觉。
绘画中的冷暖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或冷或暖依对比而言。一个有经验的色彩画家会非常迅速和恰如其分地把握画面色调微妙的冷暖变化,并且主动大胆地去运用这种关系,使之服务于自己的艺术创造。而对一个初学者来说,学习如何去掌握和拥有这种能力,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课题。因为客观物象色调的冷暖变化,常常并不都是那样鲜明的,它们常常处于一种模糊的状态之中,只有当我们掌握了这种色彩知识,才有可能去进行正确的认识和判断。
比如说一只手看去可能什么颜色都有,当你紧盯着它的时候你会觉得它一会儿偏红一会儿又偏绿,凭空很难说清楚它究竟是偏暖还是偏冷。只有当把它放在不同色相的背景之下,我们才会明确地判定它的色彩。我们把它放在暖色背景下你会发现它的颜色变得很冷,而在冷色的背景下它又变得很暖。当你进一步把它放在红、绿、橙、蓝、黄、紫的背景之下,你不但可以立刻判定它的冷暖关系,而且还会发现它在红色背景下显得有些发绿,在绿色背景下又显得很红,在橙色背景下变得偏蓝,蓝色背景下变得偏橙,黄色的背景下显得偏紫,而紫色背景下又偏黄。
其实,应该说这只手上红、绿、橙、蓝、黄、紫几种色素都有,只不过在某种同类更强烈的颜色映衬下它本身那种色素被抵消了,只剩下一种完全相反的因素而已。
根据光学原理我们知道构成日光颜色的赤、橙、黄、绿、青、蓝、紫的基础是红、黄、蓝三原色。我们可以做这样一个实验,当我们把红、黄、蓝三块颜色贴在一个砂轮上让砂轮飞速地转动,这时我们会发现红、黄、蓝三种颜色都看不见了,我们看见的只是一道耀眼的白光。
我们将任何一个原色与另两个原色相混合所构成的.间色相加就可获得完整的日光的颜色,于是我们可以从中认识到色彩的三组互为补充的关系(即补色关系)。
红――绿(蓝十黄)
蓝――橙(黄十红)
黄――紫(红+蓝)
原色都是最为纯净的色彩,而只要我们在其中加入对比色的成分它就会马上显得混浊起来,而且越是保持原色状态的颜色对比越强烈,加入对比色(间色)的成分越多,色彩的对比越弱。
可以说能否熟练地掌握色彩的冷暖对比和补色关系,是我们能否学好色彩的一个极为重要的关键,在这个问题上也同样没有什么捷径可走,只有经过长期的刻苦训练,才有可能掌握并且得心应手地运用这种色彩表现的语言。
(2)色相
色相就是色彩的倾向,即色彩的姓甚名谁,其实即便是最为含混不清的各种灰色也自有其明确的色彩倾向。辨别的方向仍旧和前面所介绍的一样,只要我们把各种不同的灰色放在一起去进行比较,马上就会判明哪块颜色偏红灰、哪块颜色偏绿灰,或者黄灰、紫灰……
一幅缺乏明确的色彩倾向的绘画作品是令人乏味的,而一个色彩画高手恰恰十分擅长去设法从那种极为接近的色相中找出一些微妙的倾向来。这对初学者而言肯定也是一道大大的难题,因而他们的画面色彩一般都会显得单调、晦暗、呆板。
在古典油画时代,由于那时的画家作画时更多的是依赖于画面的素描关系,因而那时的油画基本上都是“酱油色调”,很少看得出多少明确的色相来。今天的现代油画使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许多现代画家的油画作品可以说就是用纯色画出来的,这就是为什么当们参观现代油画展览时往往总能够感受到一种清新的空气与生命的激情。
(3)色度
色度是指色彩的明暗与深浅的程度,也叫明度。若用未经严格训练的眼睛去恰如其分地分辨色彩的色度是很困难的。比如说直接从锡管里挤出来的红颜料和绿颜料,由于红色更能刺激人的眼睛,一般人很可能会觉得之比绿色更亮。但如果我们把它拍成黑白照片,说不定你会发现它们的深浅程度原来是一样的。
区分不同色相而色度又很接近的色块的深浅,同样需要用比较的方法。如果我们不能在画面上区分出各色块的微妙的色度关系,那么这幅作品肯定就表现不出丰富的素描层次来。
(4)纯度(饱和度)
纯度是指色彩纯净的程度。纯度这个概念也与色相密切相连,一般的情况下越是色相明确的颜色纯度越高(白色或某些带粉质的颜色除外)。原色是最为纯净的颜色,因而有最高的饱和度。相反,调和次数越多或者加粉、加黑越多的颜色就越缺乏饱和度。一幅色彩艳丽的绘画作品上至少总要有那么或大或小的一块或几块饱和度比较高的色彩。完全没有饱和色的画面肯定是疲软无力的;反之饱和度一旦超过了画面的需要时,又会使人觉得色彩浅薄、单调。这时我们就要设法降低它,方法也是调入各种对比色、灰色和带粉的颜料。
;